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正文

陇海大院事迹材料||感动中国颁奖词介绍

时间:2022-03-09 20:59:00 来源:网友投稿

  陇海大院事迹材料||感动中国颁奖词介绍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下面工作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陇海大院事迹和感动中国颁奖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喜欢阅读。

  篇一

  颁奖词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叫陇海大院。大院里邻居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病人——洗澡、理发、上车下床……38年从没间断。

  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年夜饭到高新海家吃,这个传统有好多年了。高新海说:“不光是年夜饭,遇到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时,我家也是邻居们聚在一起看球的地方,其实,我知道,邻居们就是为了陪陪我,怕我寂寞,跟我说说话。”如今,高新海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他用这辆三轮车免费接送社区赶着去办急事的人,谁着急上班,谁赶着去火车站,谁要去医院看病,高新海闻讯会立马赶到。

  陇海大院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反响强烈,2010年荣登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荣获2008年河南“十大爱心集体”、2011郑州市“首届慈孝集体”、2012年“感动郑州”爱心集体,2013年该事迹被翻拍成电影《好好的活着》。电影的原型就是高新海。

  自2008年起,郑州日报对陇海大院邻里大爱的故事进行认真梳理、深度解读,推出系列报道,连续7年进行跟踪挖掘,让这个郑州好故事走上更宽阔的传播平台,成为郑州市精神文明的新名片。陇海大院爱心群体也在2008年首次荣获“感动中原十大爱心群体”的称号。

  陇海大院的故事在继续,郑州报业集团“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报道也在继续。今天,郑州报业集团负责人将带领由旗下媒体精兵强将组成的报道团队,深入陇海大院,学习、挖掘陇海大院精神,把更鲜活、更生动的报道奉献给广大读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让“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的“陇海大院”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让这平凡生活中的邻里大爱感染更多人。

  篇二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创作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推荐访问:大院 感动中国 事迹材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