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井冈山(完整文档)

时间:2022-08-26 19:4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井冈山(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井冈山(完整文档)

 

 井冈山, 位于江西省西南部, 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 古有“郴衡湘赣之交, 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东临江西泰和、 遂川两县, 南邻湖南、

 炎陵县, 西靠湖南茶陵县, 北接江西永新县, 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

 解放后, 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于 1950 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 1959 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 1981 年撤局设县, 1984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0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

 全市现 21 个乡 镇和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 14.8 万余人, 总面积约为 1308 平方公里。它是革命的根据地。

  井冈山山高林密, 沟壑纵横, 层峦迭峰, 地势险峻。

 其中部为崇山峻岭, 两侧为低山丘陵, 从山下往上望, 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 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 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势。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有 213.5 平方公里, 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32.4%。

 经初步戡查, 有风景点 60 多处, 景物景观 320 多处。

 十分好看。

  革命人文景观 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 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处,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 处。

 井冈山的自 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内峰峦叠嶂, 峪壑幽深, 溪流澄碧, 林木蓊郁。

 主要景观的类型有:

 峰峦、 山石、 瀑布、 溶洞、 气象、高山田园风光、 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 温泉等八类。

 具有雄、 险、 秀、 幽、 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 夏观云海, 秋眺秀色, 冬看雪景。

 尤以雄险的山势、 奇特的飞瀑、 磅礴的云海、 瑰丽的日出、 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

 一个融革命传统教育与风景旅游揽胜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区已经形成。

  编辑本段旅游时间 井冈山旅游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 4-10 月份。

 而最精彩的莫过于每年的 4、 5 月份,十里杜鹃傲然开放时节, 正是游览井冈山的绝佳时机。

 杜鹃已被评为井冈山市的市花。

  1927 年 10 月, 毛泽东、 朱德、 陈毅、 彭德怀、 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 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立兰花坪。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 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 从 1927 年 10 月到 1930 年 2 月为止, 共计两年零四个月, 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 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敢闯新路。

 其精髓是:

 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 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 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 100 多处, 其中 21 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 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

 因此, 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

 近年来, 江泽民、胡锦涛、 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 14.2 度, 一月 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 3.2 度, 七月份最热月, 平均气温仅为 23.9 度, 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 34.8 度; 年平均降雨量 1856.3 毫米, 年平均降雨日 213 天, 年平均日照 1511 小时, 平均雾日 96 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 具有冬长、 夏短、 秋早、 春晚的特点。

  风景名胜区总面积 213. 5 平方公里, 分为茨坪、 黄洋界、 龙潭、 主峰、 桐木岭、 湘洲、笔架山、 仙口八大景区。

  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 然风光为一体, 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 风景名胜区有 60 多个景点, 320 多处景观景物。

 景观分为八大类:

 峰峦、 山石、 瀑布、气象、 溶洞、 温泉、 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 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

 遗迹 29 处, 其中 10 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巍峨群峰矗立, 万壑争流, 苍茫林海, 飞瀑流泉, 有气势磅礴的云海, 瑰丽灿烂的日出, 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

 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 汇雄。

 奇、 险、 峻、 秀、 幽的自然风光特点,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 雨量充沛, 气候宜人,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年平均温度为 14.2℃。

 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革命传统、 旅游风光、 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 挥笔留下了“井冈山下后, 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

 今天, 井冈山正以崭新独特的面貌迎接国内外佳宾的光临。

  动植物:

 井冈山上林木繁茂, 有各类植物 3800 多种, 其中香果树、 银杏、 水杉、 鹅掌揪、 井冈杜鹃等, 均属名贵珍稀植物。

 一般杜鹃花都是丛生灌, 这里却能长成直径达 2 尺有余的大树,而且品种很多, 当春夏之交, 漫山遍野杜鹃花盛开, 景色迷人。

 井冈山上动物种类也很多,主要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 云豹、 短尾猴等。

  特产:

 井冈山的物质特产有猕猴桃、 金桂、 山梨、 杨梅、 石耳、 木耳、 香菇、 玉兰片、 玉溪荼、黄连、 边山七、 屏风、 玩具、 首饰盒等。

 地方风味菜有石耳炖鸡、 炒双冬、 怪味菜、 烧狗肉等。

  五指峰 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 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 海拔 1438 米。

 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 绵亘数十公里, 气势磅礴, 巍峨峻险, 至今杳无人迹, 还是个“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 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 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

 两边巨峰对峙, 中间一条深谷, 谷底为龙庆河, 即井冈山河。

 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 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

 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 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 斗冰雪, 坚持了 40 多天游击战, 故名“游击洞”。

 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 这里是短尾猴、 木鹿、 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

 五指峰下的龙庆河, 盛产石鸡、 石鱼, 河谷峭壁上盛产石耳等。

 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 落差约二百米, 如同千尺素绢半空悬挂, 在几公里以外就可眺见, 并有流动感。

 五指峰瀑布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

 五指峰脚下有一群峦湖, 犹如一轮明月映照在茫茫云海之中, 为主峰景区增添了迷人色彩。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和风景如画的高山流水, 为避暑和旅游观光提供了大然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 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神游于此处的游客, 往往会拿出一张百元大钞, 将画面与完景对照一番, 这也别有一番情趣。

 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

 石鸡、 石鱼、 石耳。

 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 鸟语花香; 夏末蛙蝉齐鸣, 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 层林尽染; 冬天银装素裹, 冰晶似玉。

  走进江西井冈山杜鹃山景区(即改名前的笔架山)

 里, 在一片杜鹃密林处, 有几块巨石,前后斜立, 形态酷似黑框金蟾, 日夜抬头望天, 人们称其为“蛤蟆叫天”石, 是笔架山美景之一 。

 在“金蟾望月”石的对面生长着一丛丛高山杜鹃林, 林中则不时有黄莺飞出落在石上高歌,金蟾张开大口象是吹响了革命的集结号, 杜鹃林也象是被唤起的千百万工农, 似乎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 1931 年春写下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场景的再现。

 诗中云:“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

 在“金蟾望月”石的西边 50 米处, 有几块较大而平整的石头, 据说, 当年井冈山的好汉王佐在当绿林时就是以笔架山下的行洲、 下庄为大本营, 笔架山是他们常来之地。

 就在这几块大石上, 王佐和他的部队曾经坐在上面开会商讨战事, 并研究如何下山“吊羊”。

 “吊羊”,在当时就是绑架土豪作为人质, 索以巨款, 拿到钱物后除自己部队开支外, 还会分钱给贫苦的百姓解决生活问题。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 在当时“吊羊”可是有“行规”的, 即:

 吊富不吊

 贫, 吊疏不吊亲, 吊远不吊近。

  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 革命历史参观点有毛泽东旧居, 红军医务所旧址等。

 1927年 10 月下旬, 毛泽东率领冲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

 他领导红军深入群众,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 组织、 武装群众、 帮助群众进行生产劳动, 解决实际困难。

 在这里还设立了红军医务所, 兔费给当地群众看病、 治疗。

 产且在这里开始了对地方武装王佐部队的教育改造工作。

 1928 年 2 月, 王佐率领地方武装参加工农革命军, 被改编为工农革命第二团第二营, 从而壮大了革命队伍。

 大井的革命遗址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对外开放。

  除了革命历史参观点外, 大井还有中国名山大川罕见的高山田园风光。大井周围的群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松峰顶篁交翠, 古树成林, 溪涧流泉清冽, 石鱼历历可数, 美味的石鸡、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也分布于此。

 当地居民的住宅则环境清幽, 建筑风格古朴, 和周围环境相映成趣。

 村寨周围的稻田像天梯一样直人云雾深处。

 旅行者从喧闹的大城市来到这里, 看到的是一幅高山田园画, 听到的是一首高山田园诗, 耳目 自然为之一新, 所有的烦恼自然为之消融。

  位于茨坪北面六公里处, 这里有中国红军的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 现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当年的“红光”医院设有门诊室、 手术室、 病床等, 共三十二个房间, 可容纳伤病员二百多人。

 1929 年 10 月 1 日, 井冈山曾一度失守。

 一百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 全部壮烈牺牲。

 解放后, 井冈人民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了 红军烈士墓。

  茨坪 茨坪, 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 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

 这是游览井冈山到的地方。

 现在, 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馆、 烈士纪念塔等。

 从茨坪到各个纪念地及主要风景游览点, 都有道路相通。

 以革命战场闻名的五大哨口, 也都是景色绝妙之处。

 它们离茨坪不远,有五哨公路通达。

 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黄洋界。

 黄洋界海拔 1343 米, 居高临下, 扼居山口, 形势险要, 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

 在这里放眼四望, 群山起伏, 层层叠叠; 白云翻腾, 犹如汪洋大海。

 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还依稀可见, 红军营房保存完好。

 现在这里建有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碑文由朱德书写。

 另一面镌刻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

 碑前有大理石屏风, 上有“黄洋界”三个金色大字。

  井冈山碑林 建于 1987 年 7 月, 自 1989 年清明节起对外开放。

 碑林由碑亭、 碑廊、 自 然碑型等部分组成, 因势而构, 曲折回环, 别具一番情趣。

 “井冈山碑林”为书法家舒同题写。

 碑文有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书, 部分知名人士和书法家的墨迹。

 其思想内容丰富, 书法艺术精湛, 是茨坪景区一处新的游览点。

 大井位于茨坪西 7 公里, 现有公路相通。

 井冈山有五井, 指五个位于群山环绕、 宛若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 即大井、 小井、 中井、 上井和下井。

 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 是当年毛泽东、 朱德、 陈毅、 彭德怀等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

 1927 年 10 月 24 日, 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 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常驻之地, 毛泽东、 朱德、 陈毅等多次在这里部署战斗, 粉碎日本敌军的多次军事“进剿”。

  黄洋界在井冈山上茨坪镇西北 17 千米处, 海拔 1343 米, 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双马石、 桐木岭、 朱砂冲、 八面山、 黄洋界)

 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 连接湘赣边界, 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 1928 年 3 月 30 日, 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以不到 1 个营的兵力打退了 敌军 4 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毛泽东同志在欣喜之余, 挥笔写下著名的《西江月、 井冈山》 一词就是为这次伟大光辉战斗胜利而的。

 游人身临其境, 依稀听到当年隆隆炮声。

 陈运和诗《黄洋界抒情》 佳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赶来助战, 三发炮弹轰得旧中国地覆天翻”。

 笔架山 笔架山位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 海拔 1357 米。

 主要由中峰 (扬眉峰)、 西峰(望指峰)、 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

 远望犹如古代的笔架, 故名笔架山。

 整座山峰雄伟壮丽, 葱茏峻拔,逶迤奇险, 风光秀丽。

  山水传说 井冈杜鹃 描述:

 从前, 有一对从安徽逃难的兄妹来到井冈山黄家村乞讨, 被黄开明夫妇收养下来,一起共同生活。

 他们是因家乡 山洪暴发、 父母全被淹死的逃难兄妹, 哥哥叫杜吉, 12 岁,妹妹叫杜莲, 才 3 岁。

 黄开明的儿子叫黄来, 正巧与杜吉同年同月同日生, 两人性格又很合得来, 就结为同年老庚, 几乎形影不离; 黄开明还有个女儿叫黄媛, 性格温柔, 长相俊美。黄开明夫妇把杜吉兄妹视为自己的亲生骨, 一家六口人, 过得和和美美。

  山水传说 井冈兰花 描述:

 井冈兰花, 清香馥郁, 沁人肺腑。

 朱德 1962 年重上井冈山, 为井冈兰花写下了一首《咏兰》 诗:

 “幽兰吐秀乔林下, 仍自盘根众草傍; 纵使无人见欣赏, 依然得地自含芳。

 ”说起这井冈兰花, 有这么一个故事。

  山水传说 茨坪 描述:

 相传, 古代的女娲是个很爱干...

推荐访问:井冈山 井冈山 完整 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