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精品】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宣讲提纲

时间:2022-09-05 1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宣讲提纲,供大家参考。

【精品】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宣讲提纲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宣讲提纲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 是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建党 90 周 年, 我省“十二五” 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 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上, 张宝顺书记作了 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 的工作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 以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的重大决策和全省人民的伟大实践为基础, 认真总结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全面分析未来五年的宏观环境, 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基本思路和重要举措, 是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纲领性文件。

 《报告》 共有九个部分, 2 万余字。

 内容十分丰富, 思路上有新概括, 举措上有新突破,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前瞻性、 指导性。

 学习 好、 贯彻好党代会精神,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 是当 前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的重大政治任务。

 深刻领会《报告》 精神, 要重点从以下六个大的方面去把握。

 一、 阔步前进的五年 (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成就。

 《报告》 第一部分对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工作作了 全面总结, 并从八个方面高度凝炼了 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

 一是经济发展不断提速,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全省生产总值五年跨过七个千亿元台 阶, 总量翻了 一番以上, 其中 2009 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成为全国第 14 个 GDP跨入万亿元的省份, 2010 年增加到 12359. 3 亿元。

 二是创新转型成效明显, 结构层次日 益提升。

 工业主导地位日 益凸显, 城

 镇化加速推进。

 三是东向 发展取得突破, 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成功获批实施, 这是我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

 外贸水平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51 家世界 500 强企业来皖投资兴业。四是投资建设实现跨越, 城乡 面貌变化巨 大。

 五是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六是教育、 文化、 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回顾过去的工作, 《报告》 中总结了 “五点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 时俱进,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不竭动力。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 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五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对这五点体会, 我们要深刻领会, 牢牢把握, 切实把这些好经验、 好做法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更大成效。

 二、 未来五年是我省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报告》 提出 , 未来五年, 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 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第一, 国内外宏观形势总体有利, 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 国家经济布局的优化调整, 为我省加速崛起提供了 历史性机遇。

 第三, 国内外产业转移方兴未艾,为我省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 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 我省正进入加速成长期, 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综合判断,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 转型发展中的安徽尽管面临不少困 难和挑战, 但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持续增长动力, 有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多 重叠加效应, 有先行先试扩大开放激发的体制机制活力, 有多年蓄积势能的全面加速释放,我省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 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三、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报告》 在确立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 发展路径和奋斗目 标时, 将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作为主旋律贯穿始终。

 准确把握、 全面贯彻这一基本要求, 关键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 关于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强调了 高举旗帜, 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是明确了 主题主线, 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 加速崛起、 兴皖富民主线; 三是强化了 发展动力, 即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 坚持转型发展、 开放发展、 创新发展、 和谐发展; 四是部署了 主要任务,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五是确立了 目 标方向 , 即努力建设经济繁荣、 生态良好、 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

 第二, 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基本路径。

 《报告》 提出 , 未来五年,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努力走出“六条新路”, 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这“六条新路” 就是:

 更加突出 改革开放, 走出 中部地区科学承接、 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 创新驱动, 走出 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 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 统筹发展,

 走出农业大省城乡 一体、 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 生态文明, 走出 后发地区低碳环保、 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 人才优先, 走出 人口 大省素质提升、 科教兴皖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 走出 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 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报告》 提出 的“六条新路” 符合中央精神, 契合安徽实际, 顺应人民意愿, 是对未来五年安徽推进科学发展、 转型发展路径更加系统、 更加全面的阐释。

 第三, 关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 标。

 《报告》 明确提出 ,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 标是:

 全面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任务, 努力打造“三个强省”, 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报告》 提出的发展目标包括两个层次, 即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总体目 标, 努力打造“三个强省” 的具体目 标。

 《报告》 鲜明提出,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繁荣、 生态良好、 社会和谐、 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努力奋斗, 这既是《报告》 的主题, 也是未来发展的总体目 标。

 《报告》 提出 的打造“三个强省” 发展目 标, 既与 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 的“四大跨越” 相衔接( 即:

 加快推进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 从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 从人口 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 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又符合中央新要求及安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是建设美好安徽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证。

 四、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是中 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报告》 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新要求, 围绕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总目 标,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了 全面部署。

 第一, 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形势。

 要清醒地看到, 社会管理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 了 新的要求。一是推进安徽科学发展对加强和创 新社会管理提出 了 新要求。二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对加强和创 新社会管理提出 了 新要求。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 新要求。

 第二, 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重大改革。

 《报告》 强调要牢牢把握“三个最大限度” 的总要求, 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 不和谐因素,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 基本遵循。

 同时明确提出 要完善党委领导、 政府负 责、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第三, 扎实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

 《报告》从六个方面作了 部署。

 一是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是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

 四是做好流动人口 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

 五是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

 六是加强公共安全体系 建设。

 五、 奋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报告》 提出 , 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不断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 以更大力 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加快打造文化强省。

 重点从四个方面作了 部署。

 第一,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报告》 首先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进行阐述和部署, 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 了 明确要求。

 一是着眼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 、 教育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是着眼于加强道德建

 设, 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引 领社会风尚, 加快建设信用 安徽,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三是着眼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 新工程, 这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

 四是着眼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要壮大主流舆论,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第二, 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

 基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和现实要求, 《报告》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创作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 对全面繁荣文化事业作出 部署。

 第三,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报告》 部署了 4 项重点工作,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大力实施重大项目 带动战略, 做大做强一批“徽” 字号文化航母, 发展一批专、 精、 特、 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 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 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 集约化、 专业化水平。

 二是引 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营造公平参与 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

 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数字出 版、 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业态, 抢占 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

 四是进一步推进文化“走出 去”, 不断提高安徽文化的国际知名 度和影响力。

 第四,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推动转制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

 二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三是健全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四是深

 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推动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 两加强的工作格局。

 六、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一, 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 世情、 国情、 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 复杂的、 严峻的, 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 消 极腐败的危险, 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落实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更为紧迫。

 第二, 全面把握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报告》 明确提出 了“一个坚持”、 “四个以” 的总要求。

 “一个坚持”, 就是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四个以”, 就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优化政治生态为抓手,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这“四个以” 凝练了 我省的经验, 既符合中央精神, 又结合安徽实际, 抓住了 党的建设的关键, 必须深刻领会, 全面把握, 认真抓好落实。

 第三, 认真落实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报告》 部署了 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这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

 《报告》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 部署。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加快建设学习 型党组织, 引 导党员 干部坚定不移信仰共产主义, 坚定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二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和宣传, 引 导党员 干部深刻认识加快转交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始终不渝走科学发展之路。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情、 省情及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学习和教育,引 导党员 干部增强兴皖富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放思想、 实

 事求是、 与 时俱进, 创造性开展工作。

 二是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和人才队伍。

 干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人才是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支撑。

 《报告》 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 强调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坚持干部“四化” 方针, 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用 人标准, 树立靠实干说话, 注实绩用 人的导向, 努力建设政治坚定、 能力 突出、 作风过硬、 群众信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关于领导班子建设, 强调领导班子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 要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内容, 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善于领导科学发展、 求真务实、 改革创新、 勤政廉政、 团结和谐、 朝气蓬勃、 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 《报告》 指出, 人才优势是最有潜力 、 最可依靠的优势, 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

推荐访问:【精品】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宣讲提纲 宣讲 党代会 提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