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时间:2022-11-18 16: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思想品德新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学科,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但在思品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重灌输轻内化、重明理轻行为落实等,导致思品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本文拟在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实效性作些探讨,谈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  提高教育实效  探索

思想品德新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要让它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注意提高它的实效性。而实效性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正确理解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同时,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把握有关的原则及方法。

一、首先是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知行统一的原则。就是在教学中既传播道德知识,又进行道德行为培养。也就是说,既要讲清道理,提高道德认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辨别好坏、是非能力,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懂得道理后,就能付诸行动,并逐步养成习惯。

2.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思品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参与的主要学习实践活动,把学生看作是引起、展开、需要和评价各种学习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品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使每一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相互诱导,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并将其引向对真、善、美的追求上。

3.趣味性原则。就是教学中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寓思想性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育、教学形式和各种游戏活动之中。教学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使学生在做做玩玩、说说笑笑的活动游戏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4.实践性原则。思品教学的思想性是方向,知识性是本领,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实践性是最终目的。如果有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而没有实践性,那只是一种无效的形式主义教育。

二、其次是注意掌握好以下方法

1.从课堂教学入手,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同时能发挥教学的实效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打下知识储备基础。为此,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呢?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1)让学生的脑动起来,也就是要求学生“多思”。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教师根据事例提出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激起学生对人生自立问题的探讨。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较大的作用。

(2)让学生的口动起来,也就是要学生“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正如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成就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

2.运用教材,深挖内涵,产生想象性的道德情感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开展道德评价,深入明理,产生伦理性道德情感

判断是非,辨析明理是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道德观点对人们言行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分析的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分清是非,深入明理,还能与自己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伦理性道德情感。

(1)运用辨析题进行评价,使学生产生荣辱感。一般在课堂教学的巩固阶段,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辨析题,供教学的反溃、巩固、深入所用。在组织学生辨析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对于正确的言行学生就会更加肯定、赞赏,从内心接受它;对于错误的言行,学生就会否定,鄙视而舍弃它。

(2)组织实践活动,开展道德评价,使学生产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校外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道德环境里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

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同样,要建立新思想也是非常困难的,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光靠教育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本人的努力。就思想品德课教师而言,思品教师承担着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品德的双重任务。思品教师应把思想品德新課程作为展示学生思想灵魂的舞台,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从表面认知触及到内心情感,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推荐访问:浅谈 思想品德 实效性 初中 提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