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艺术版”巴特尔:爱画画的孩子一路走来成就导演梦

时间:2022-11-23 15:20:02 来源:网友投稿

2010年5月23日,电视剧《南下南下》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开播。在职员表中,导演的名字叫巴特尔。不少观众认为,巴特尔真厉害,不仅是“男篮中锋”,还会拍电视剧!其实,这位“导演”巴特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导演。他拍摄的《车间主任》《西部警察》《走过柳源》《江山》等电视剧不断地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个人曾经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首届中国百佳“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等荣誉。在他的成功之路上,洒下了无数的汗水,走过了无数的艰辛……

被父母宠爱的孩子,

看完电影爱上连环画

1956年12月,巴特尔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原名叫曹小强。他出生不久后,远在内蒙古的外公给他取名巴特尔,寓意为“英雄”,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外甥带来好运气。

父母特别喜欢小巴特尔,因为他是一个安静、乖巧的孩子,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烦恼。小时候,巴特尔可以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画一天画。5岁时,巴特尔特别爱看电影。和他年纪相仿的孩子看电影时,不是一会儿哭闹,一会儿小便,就是一会儿要到别处去玩。但是,巴特尔只要一进电影院,就会立刻安静下来。电影开始放映了,巴特尔只要一看见电影制片厂的厂徽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他就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十分投入。

令父母惊讶的是,看完电影回家,巴特尔立刻凭借自己的记忆,把电影的情节画成几幅连环画。然后,他要求父母把这些画装订成一本书的形状。在巴特尔幼小的心灵里,他十分渴望长大了能出版自己的连环画。

7岁时,他更加喜欢画连环画。父母十分支持他,每过一段时间就买回许多图画本。巴特尔特别兴奋,认真地从第一页开始画着。画完一本,他还在图画本封底写上字。他编出脚本,然后在封底按照连环画的样子,胡编乱造出“第几次出版、再版”,“只争朝夕出版社”等等。巴特尔和父母逛街时,如果一件事情能使自己触动,他就立刻要求回家,把它改编成故事。

巴特尔8岁那年画了一件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作品,刊登在著名的儿童刊物《小朋友》杂志上。第一次发表作品的巴特尔,高兴得几夜睡不着觉。半个月后,杂志社给巴特尔寄来了许多著名画家的连环画。这些精美的连环画,令巴特尔感受到了艺术的冲击与奇妙,坚定了自己要走绘画道路的信心。

巴特尔15岁那年,湖北省举行了一次全省性的美术展览。经过父母的推荐,巴特尔的一套连环画幸运地被选中了。当时,《人民日报》报道了柬埔寨少年智捉美军士兵的新闻,巴特尔根据这则报道绘编成了连环画。并且,巴特尔还依靠自己的想象,丰富了故事情节。

这次展览使巴特尔成了全省的小名人。湖北省艺术学院的领导知道情况后,立刻派老师跑到他家里,把他录取到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4年之后,巴特尔留校成了一名老师。巴特尔这种顺利的就业之路,让许多人羡慕。在那时,初中生、高中生都要上山下乡到农村锻炼。令亲友惊讶的是,巴特尔不愿意这么早就站在讲台上,而是想到农村去锻炼。在他的一再请求下,他和一些同学得以允许奔赴湖北省房县一个偏远山村。在他的心里,涌动着澎湃的激情,梦想在那里得到更大的锻炼。

怀揣赤子心,

他在困苦生活中感受着美好

去房县之后,爱好学习的巴特尔认真阅读《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小说。巴特尔看完这些小说后,萌发了去田野寻找绘画的创作灵感的念头。但是,他们到农村,不是去画画,而是要帮助村民们一起种粮食。因此,巴特尔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偷偷地画。

有一天,巴特尔看见一个穿着朴素的老伯从屋里出来,他古铜的脸色让巴特尔感到岁月带来的沧桑。巴特尔眼睛一亮,请求老伯坐在屋内的板凳上,然后他拿起纸就开始痴迷地画起来,全然忘记了还要外出干活。第二天,村里人开会批评巴特尔。但是,巴特尔丝毫没有感到委屈,仍然和乡亲们有说有笑。

在房县的经历,对巴特尔触动十分巨大。一年除夕的晚上,巴特尔召集村民开会,要给大家计工分、发钱。约定晚上20时开会,但还没到19时,屋子里就坐满了人。巴特尔住的屋里有一个小房间,会计把巴特尔的桌子搬出来,顶在门口。巴特尔坐在里面,村民们一个个上来领钱。巴特尔这时才知道,乡亲们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忙碌,能够领到一元多钱就觉得十分幸福。有的人不但没有钱领,还欠村里的几角或者几元。这时,巴特尔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巴特尔看到一个没有领到钱的老人家,更觉得特别心酸。在月光下,老人家踏着雪走了。那种光线、那种影调、那种寒冷,让巴特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巴特尔对会计说:“我们没钱,你要早跟老人家说,他大老远跑来,领到的却是我们的欠条,这不太好……”现在回忆起来,巴特尔都能清晰地记得:老人家的皱纹像刀刻的皱纹,眼睛闪动着泪珠……

2年后,巴特尔和同学们从房县回到了学校。那段岁月为巴特尔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在这偏僻的农村里,在这平淡的生活中,他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冷峻,同时也从质朴的村民身上感受到了人间的纯真。这在他以后拍影视剧时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刻画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不久,巴特尔被调到武汉电视台。来到新单位,巴特尔先在一个摄像培训班学习了一个月。然后,巴特尔尝试着当摄像师,给编导拍新闻、广告、专题片。

工作一段时间后,巴特尔有些失落,因为目前的岗位无法让自己进行独立创作,他是以大学讲师的身份调过来的,渴望有机会展示才华。于是,巴特尔就和在摄像培训班学习过的2个同事以交毕业作业为借口,试着找领导要求自编自导自拍一部片子。

想不到,领导不仅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给他们提供活动经费500元。巴特尔等3人说干就干,决定做出一番成绩。他们把各自的弟弟都叫在身边当剧务,3个人一下变成了6个!他们推着食堂提供的三轮车,拉着摄像机就忙碌起来了!

巴特尔虽然没有经验,拍摄条件又十分简陋和艰苦,但凭着自信和勇气,他离导演梦越来越近了!

3个月后,巴特尔拍出了电影《楼梯声声》。该电影大致情节是:一个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到一个住户家里送报纸、送邮包。邮递员一按门铃,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从楼上伸出头来。邮递员对她印象不好,想象着她边嗑瓜子边下楼。结果,小姑娘打开门后,邮递员发现她是个残疾人。那时,邮递员立刻心生惭愧和敬意。

巴特尔想通过《楼梯声声》,呼唤生活的真情,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友好。那时,没有字幕机,颇让巴特尔苦恼。不过,他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黑底纸板上写上一个个白字,然后把它们一帧帧地剪起来。大家一看,都以为字幕是用电脑打出的!

电视台副台长胡大楚一看,感觉很惊讶,立刻把巴特尔叫到办公室,称赞说:“不错!再给你5000元,拍5集。你们把它全部拍成类似于这样的凡人小事,名字叫《都市小景集》。咱们争取把它送到中央电视台去播!”

这次,电视台领导特别调拨一辆面包车给巴特尔。巴特尔深受鼓舞,又夜以继日地拍了4集小品。拍完后,电视台把《都市小景集》送到中央电视台,并顺利播出了。很快,巴特尔在圈内有了一定的影响。

迎来事业之春,

他最开心的事是看着儿子吃饭

之后,巴特尔的创作激情喷发,近几年硕果累累。像他导演的《军校轶事》《儒商》《车间主任》《儿科医生》《巴特尔是警察》等电视剧的影响都很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部警察》,它最直接体现了巴特尔的创作心态和内心世界。

在巴特尔导演的许多电视剧中,它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他的电视剧频频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并且不断获奖:《西部警察》荣获第十六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剧二等奖、优秀导演奖;《至高利益》荣获第二十三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剧三等奖、优秀女演员提名奖;《江山》荣获第二十四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剧三等奖……在拍摄电视剧《西部警察》时,残垣断壁的场地、变幻无常的天气,立刻唤起了巴特尔对苦难的思考,使这部作品体现了凝重感。

2009年,巴特尔开始投拍大型青春史诗电视剧《南下南下》(“大型”是指该剧的集数,属于中央电视台现在规定的最长篇;“青春”是因为剧中人物主要是年轻人,都在青春期;“史诗”是因为1949年的大军南下具有史诗性——编者注)。主演于震、苏岩、吴健等为观众展示了一幅恢宏的画卷。剧组辗转全国多个城市展开拍摄,部分故事取景武汉。该剧讲述1948年~1958年间,一批党的年轻干部离开北方的家乡,随各路解放军南下接管城市、建设城市的故事。巴特尔作为南下干部的后代,对那段历史感触颇深,在他眼里,《南下南下》展现的正是父辈的热血青春。

2010年5月19日,巴特尔携主创人员在北京举办了首播媒体见面会,播放了《南下南下》片花。5月23日,《南下南下》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首播。在这期间,许多省级卫视播出的剧集精彩纷呈,《三国》《手机》等都是万众瞩目的重头戏。谈起《南下南下》的意义,巴特尔告诉记者:“每部戏都有自己的定位。如果说闯关东是一次民间大迁徙,那干部南下就是我党、我军一次主动的进攻战略。南下干部和闯关东的人们一样离开家乡,不同的是他们离开已解放的北方,到南方继续战斗,解放全中国,在这10年重要历史时期中,他们用热血青春书写了共和国历史。个人命运在大迁徙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改变,有些非常有戏剧性,值得记忆。所以,我们力图把这些故事生动地讲出来,让知道的人怀念,让不知道的观众知道。”

如今,巴特尔更加喜欢辽阔的草原,那是因为他血液里流淌着蒙古族的血液。巴特尔总想拍一部有关内蒙古题材的电视剧。巴特尔曾经到内蒙古去找大姨,说自己想根据一位名家的小说拍摄反映当地风情的电视剧。最后由于经费原因,巴特尔未能实现愿望。巴特尔想,在自己退休之前,一定要实现这个愿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巴特尔特别怀念他已经去世的母亲,经常想起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巴特尔的母亲生长在内蒙古,14岁参军,南下到了武汉。20年后,她才回故乡和姐姐、父亲见面。在巴特尔眼里,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性。巴特尔上大学时,离家不远,他跑回来吃饭。母亲坐在他旁边,托着腮帮子慈祥地看着他……终于有一天,巴特尔当父亲了,心中不时涌起对孩子的疼惜之情。有时,他也像母亲看着自己一样,慈祥地凝视着正在吃饭的儿子……

如今,巴特尔总是回忆走过的岁月,觉得自己不能因为现在事业成功而就放弃奋斗,应该要继续坚定地往前走……

延伸阅读

四问导演巴特尔

记者:在美术界,不少人习惯叫你曹小强,而不是寓意英雄的“巴特尔”。美术家和导演,你爱哪个多一点?

巴特尔:巴特尔是我姥爷给我起的小名,原来是在家里用的,曹小强是我的学名,是户口和身份证上的名字。在美术界,我的作品署上“曹小强”。刚踏进影视界时,我是个新人,就把小名拿出来用了。当时母亲去世,我有以此怀念母亲的用意。美术家是个体劳动,导演是集体智慧,各有独特的魅力。

记者:你个人生活经历给予你怎样的艺术给养?

巴特尔:我的一切生活经历,都能给我艺术营养。儿童时,电影和小人书给了我艺术想象的启迪;少年时,在县城里边读书边挑粪,看到了武汉以外的天地;青年时,与工农兵、大学生为伍,方知道人与人是那样的复杂;毕业后到房县搞了2年农村工作队,明白了现实中没有“高大全”;在当美术老师时,我清楚为什么学生不能进教师资料室;调到电视台先搞摄影后转导演,我品尝了重新开始的艰难;到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我领略了艺术的天空有多高;随着创作出一部部作品,获得一个个奖杯,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最需要什么。

记者:我记得胡玫导演说过这样一句话:“拍影视剧如打仗,难免有抓狂的时候。”请问,你有抓狂的时候吗?

巴特尔:我不知道什么叫抓狂,是不是指拍影视剧遇到困难的时候?拍哪部影视剧都会遇到困难,我不怕难拍,不怕劳累,不怕艺术以内的困难!但是,我怕委屈、怕误解,怕艺术以外的事情。当然,我也有排解的办法。我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告诫自己,我不是在为别人拍,不是为领导拍的,不是为老板拍的,作品是我的孩子。为了孩子受点委屈和误解算什么呢,一这样想我就不抓狂了。

记者:你有“龙困沙滩”之憾吗?离开武汉会成为一种选项吗?

巴特尔:你高抬我了,我非“龙困沙滩”,充其量也就是一条鱼,扑腾在岸边而已。但武汉岸边是家乡啊,我祖辈从北方南下武汉,我还能离开武汉再北上?那不白南下南下了!

栏目管理、编辑/木非木

E-mail:nclxp1111@163.com

推荐访问:画画 巴特 一路走来 导演 成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