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别让你的孩子染上网瘾

时间:2022-11-23 15: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目前,我国有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瘾“重灾区”。近年来,这一比率似乎还在增长,势头令人担忧。如今,暑假临近,又有多少青少年会陷入网瘾不能自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近年来,青少年上网成瘾,因受到网络有害信息的毒害而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在青少年网民中,有的因上网成瘾而冷漠乃至仇视周围的同事、同学甚至亲人;有的昼夜上网,身心憔悴,思维混乱,荒废学业;还有的铤而走险,盗窃、抢劫甚至杀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少年“黑客”:从上网成瘾到攻击政府网站

王少伟,男,18岁,内蒙古自治区一所重点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这个少年“黑客”攻击了境内2200多家网站,其中包括黑龙江信息网、呼和浩特市人才网、呼和浩特市财政网等200多家政府网站。2007年5月30日,警方将正伏在电脑桌前修改计算机病毒程序的王少伟抓获。

王少伟上小学六年级时,就迷恋上了网络,上网成瘾,经常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一次,他意外盗取了别人的QQ号码,从此便有了成为网络“黑客”的念头。上了初中后,他开始查看各类有关互联网的书籍、资料,自学掌握了网络编程技术。此后,他一边自学,一边在互联网上实践攻击他人的网站。

到2005年,他已经对汇编语言非常精通了。从2006年开始,他又专心研究网上“黑客”技术。他攻击网站的成功率达70%以上。每次选定要攻击的网站后,他都会把这个网站的主页进行保存,然后进行攻击,更换成他的“黑客”网页。

这些年来,攻击了多少网站和个人主页,王少伟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每一次攻击成功后,他都有一种成就感。“他攻击网站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警方透露。

在同学的眼中,王少伟是个拥有高超计算机技能的“黑客超人”,他的许多“事迹”在学校也广为流传。一位和他要好的同学说,王少伟“黑”湖北省随州市政府信息网只用了几秒钟;“黑”呼和浩特市人才网和市财政网,用了2个小时左右……

“其实,他的‘黑客’水平也谈不上多么神奇和高超,而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制作水平太差,安全维护意识薄弱,才被轻而易举攻破”。呼和浩特一家网络公司负责人分析说。

一名中学生屡屡入侵并攻击政府网站,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政府网站安全管理的薄弱,还促使人们思考信息时代如何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

上网成瘾:危害社会又害己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网

调查显示,国内外计算机犯罪者一般是19岁-30岁的男性,平均年龄约为23岁。而且,近年来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十几岁的小违规者时有所见。王少伟案件,不仅给政府网站安全提了个醒,也促使我们思考:是什么原因造就了18岁的“黑客狂人”?王少伟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

据了解,现实中的王少伟没有什么特别爱好,也不喜欢体育运动。一位教过他的老师坦言,王少伟除了数学、计算机和外语成绩不错外,其它科目的问题都很大,每次文化课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

专家分析,上网成瘾的青少年,许多人在学校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内心充满自卑感,只有在操纵键盘和鼠标时,没有了在现实社会中遭人讥笑的感受,才能找到最“完美”的自我。“黑客”在一次又一次“黑”掉大网站时,似乎找到了寻求已久的成就感。

据王少伟交代,他的“黑客”技术都是从网上学来的,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青少年法律意识的薄弱,同时也反映出青少年‘黑客’们特定的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黑客”几乎没有罪恶感。在他们看来,“黑客”活动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而不是犯罪。即使算犯罪,也不像抢劫、强奸等那样凶狠残暴,那样“见不得人”。正如国外学者所说,“恐怕将他人掉在地上的1万元塞进腰包,要比通过计算机搞到1亿元现金,犯罪感还要来得强烈些”。

更让人担忧的是不少上网成瘾的青少年有“黑客崇拜”情节。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3成的小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而广东的一项调查则表明,至少有一成少年崇拜“黑客”。正是由于“黑客”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并未与公众的道德和价值观发生强烈的碰撞,其行为往往能够得到公众的包容,也使“黑客们”失去罪恶感,从而更加纵容自己的行为。

上网成瘾危害大

现在,部分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引发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根据医学观察,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危害非常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生理方面。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引发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

2.心理方面。青少年患网瘾后,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为人冷漠,人格异化。据中央电视台最近一个访谈节目介绍,一位少年上网不归,其45岁的父母骑摩托车到处寻找,不慎发生车祸,双双死亡。有人问这位少年是否感觉内疚,少年居然回答说反正父母早晚都要死。

3.道德方面。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缺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欲望。在一项对近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46.9%。

4.行为方面。青少年患上网瘾后,人格容易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持续上网,他们往往不择手段,不惜欺骗父母,有的甚至偷窃、抢劫。网络游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耽误青少年的正常学习,致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成绩下降,甚至逃课、辍学。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的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

上网成瘾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家庭教育、应试教育、游戏产业等难辞其咎。

教育是根本的原因。一方面,许多家长对网络知识知之甚微,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有的家庭中,父母因离异、忙碌或外出打工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或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推广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基础教育仍属典型的应试教育,不少孩子缺乏学习兴趣,有意躲入网络中。

“社会”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网络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隔一段时间网络游戏就会更新场景界面。“不断有新任务出现,是不会玩腻的”。有的网吧唯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两个重要诱惑。另外,盗版游戏较多,价格低廉,也为孩子降低了购买门槛。

青少年自身社会经验不多,尚不具备足够的识别能力,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稍不留意就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其中,男性青少年较之女性青少年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思维较为活跃,而独立性较强,因而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

整治“网瘾”:让稚气的眼神不再沉迷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约束力较差,心智和经验缺乏,喜欢争强好胜,表现欲强,喜欢追求刺激。而网络的开放性、新奇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恰恰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需要,容易受到淫秽色情、赌博等有害信息的影响、蛊惑,甚至腐蚀。加强对网络的管理,让青少年不沉迷网络,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高素质人才。

防范治理青少年“网瘾”,家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孩子自制能力差,家长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如果孩子有电脑潜质,不妨发挥其专长,争取将来从事编程等电脑行业。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孩子伙伴越来越少,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使得他们缺少时间进行社交,只好从网络上寻求情感交流。基于此,家长一方面应帮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提供社交机会;同时,自身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其感兴趣的事情,满足其精神需求,引导孩子培养新的兴趣,让其多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学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娱乐,养成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提高其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有“黑客”情结的孩子,要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的炫耀和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能突破社会道德的底线,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使用互联网,通过家长会通报学校对文明上网的举措和办法,与家长一起担负起对学生上网的管理和教育。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说,许多学校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或使学生的兴趣畸形发展。他建议,教育部门尤其是学校应该设立类似于兴趣小组的组织,并配备相应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指导。

毋庸置疑,许多青少年从上网成瘾到网络“黑客”,表明他们在电脑技术上都相当出众,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天才。但是,他们充当“黑客”,攻击网络,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触及了国家法律,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是要受到制裁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上网成瘾的少年来说,除了在管理、技术、法律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外,还必须加强道德自律。专家认为,只有大力提高全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水准,筑起思想上的一道“防火墙”,使他们成为网络空间的合格公民,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上网成瘾乃至成为网络“黑客”。

创新技术:推行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2007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门正式宣布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并制定实名制认证方案配套使用。到7月16日,全国所有游戏运营企业都必须正式投入使用按标准开发的防沉迷系统。“我孩子从初中开始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成绩就一落千丈,我现在担心他考不上大学。”聊起网络游戏,北京市民李先生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当说起4月15日全国网络游戏开始全面推行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用技术手段让青少年养成健康游戏习惯时,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这项技术要是早一点推行就更好了。”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核心内容是: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状况、网络游戏的基本特点,以及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分析,累计3小时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如下一盘围棋的时间一般也需2-3小时),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玩家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果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的“收益”将降为“0”,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绮云认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防沉迷系统提醒青少年长时间玩游戏对健康不利,同时采取具体措施让他们有节制地玩,是很有必要的。“我接触了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家庭,有的父母甚至为此辞去了工作。网络游戏出现时间并不太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很及时地增加了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内容。”

浙江的王女士希望防沉迷系统能够让她的孩子周末多点时间看书。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是网游的高手。“一到周末就整天玩网游,叫他吃饭也叫不动。”王女士的孩子也在一边嘀咕,“以后玩游戏时间越长越没有好处,白费力气。”

一位在防沉迷系统试点游戏区玩过的成年玩家说,他觉得防沉迷系统在3小时“健康”游戏时间结束后的不断提醒很有效果。他认为,对未成年人来说,不应该沉迷网络,而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在防沉迷系统宣布正式推广后,网络游戏运营商几乎一致举手赞成。盛大、网易、金山等国内多家游戏公司都明确表示支持。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在此之前已在部分游戏里设置了防沉迷系统。盛大总裁唐骏介绍说,防沉迷系统试验和摸索的过程证明,实行防沉迷系统的思路是正确的。未成年人玩家相对而言自制力差,需要重点提示,以帮助他们处理好娱乐、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对这些玩家和游戏商都非常有益。

·相关链接·

“网瘾症”,即“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IAO),医学上又称“病态性使用互联网”(简称PIU),是指因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明显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与此相伴的生理受损现象。

网瘾症主要包括6种类型:(1)色情成瘾,上网者迷恋网上的色情音乐、图片、影视、笑话、文学作品等。(2)网络交际成瘾,行为者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利用各种聊天软件、网站聊天室或交友网站与网友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甚至发生网恋、发表反动或愚昧言论、网络欺诈等错误行为乃至犯罪。(3)信息超载成瘾,行为者出于获取信息的需要沉陷于网络信息不能自拔,无休止地收集和传播无关紧要的网上信息。(4)游戏成瘾,行为者出于游戏娱乐的需要,过度痴迷于网络游戏,对其他事情不闻不问。(5)视听成瘾,沉溺于网络音乐和影视的阅览。(6)技术成瘾,沉湎于下载和使用各种软件,追求网页制作的完美或以编制新程序为嗜好。

推荐访问:染上 别让 网瘾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