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时间:2022-11-26 1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形态及其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建设生态文明,要求高度重视近自然农业的有效发展。近自然农业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力为基点,以尊重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原则,以当代生物科学技术成果的有效应用为支撑,既能确保农业产出及其效益的最大化,又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和良化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与其要求相适应的近自然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经营组织与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近自然农业;农业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9)05-0092-05

建设生态文明,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题,它与农业密切相关。农业的本质,在于更好地维护自然资源和良化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强力促进新型农业形态的加快形成与发展。

一、农业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及运行状态的影响

农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人类有效利用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本身进行的一种生物生产活动。农业发展一方面受到既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同时又能够在保护和良化自然生态系统,使其功能不断改进、健全和完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对自然生态系统实施改良的一个产业部门。

在农耕文明形成之前,人与自然的关系,集中体现为人类通过狩猎、采集和捕鱼等途经获取自然之物,以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食品需要。这时的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对它的干扰与破坏程度极小,因此不存在后来相继出现的种种问题。然而其生物生产能力及其稳定性却十分有限,非但无力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对于生物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且一旦出现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人类与其他群体或大型动物之间围绕食物而产生的激烈竞争,还往往导致整个系统生存的严重危机。因此,与人类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必然不是原生的或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有农业加入其中的自然—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过程,无论是作物栽培、林草抚育,或是动物饲养、微生物繁殖,作为人类有目的的一种行为活动加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对自然之物进行人为改造,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营养关系结构(即食物链)和生物因子与非生物环境因子间关系结构,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状态的重大改变。这种改变,作为对自然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状态的一种破坏,既使生态系统运行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也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和良化提供某种可能。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因子和某些非生物环境因子的人为控制,可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人们的目标预期及其运行设计,向着适应人类需要、更具活力、更加健康、更为稳定的方向演化发展。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而对某些特定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实施改变,然后加以有效调节以进入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因此,农业作为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活动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既存在损害、破坏作用的一面,也有保护、良化的一面。非适宜的农业发展活动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某种性质及程度的损害或破坏;而因地、因时制宜的农业发展活动则能够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有效的保护和良化作用。

农业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良化,主要通过以下途经加以实现:(1)通过农业发展及其结构配置活动的科学安排,改进、优化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和其平衡发展能力,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抗逆抗干扰能力、抵御治理污染的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等提供良好基础。(2)通过对农业人为活动的有效控制和人工物品的合理投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生产率,以便用较少的资源,生产种类不断增多、数量持续增大的农产品,从而减缓因生产发展而可能导致的资源耗竭速度及负面环境效应,确保生物圈生命系统的延续与进化发展。(3)扩大对自然资本的再投资,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促使生物圈生产出数量更多、更大、更加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杜绝资源耗竭与生物圈退化现象的发生。(4)利用广泛展开的各种农业活动,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以便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传统,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和良化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内容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对地球生态系统变化的内在影响,决定了农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条件和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在生产发展、经济增长进程中,通过积极主动地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对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良化,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让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与目标包括:(1)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2)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体系,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3)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强包括水土流失防治及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在内的国土整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促进生态修复。(4)有效遏制物种及自然资本储备减少的变化态势,保持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本储备的不断增加与扩大。(5)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等。所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农业的有效发展来加以保证并完成。

由此,必须对现有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合宜的改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主要内容。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看,中国现有农业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1)农业自然资源的非合理利用。一方面是对部分土地、林木等资源的过度使用,另一方面又有大量闲置的土地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未被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对于未被开垦成耕地的自然土地和与之相匹配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以及如何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和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等问题始终未能引起应有的注意。(2)农业活动取向单一化。除土地利用过于集中有限的耕地外,作物栽培、动物饲养、林木抚育与种植等也都限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品种,甚至是几个品种,既影响农业总产出的有效增加,还成为引发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 (3)农业增长过度依赖于人工物品特别是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为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土地及劳动生产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杀虫剂、除

草剂、动植物助长剂等,虽然在弥补趋于枯竭的土壤肥力和在免除农作物种植及畜禽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方面作用显著,但也因此引发出瞩目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4)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现有农业发展活动基本集中在食品和少量的工业原材料生产供给方面,属于生计农业范畴,农业的其他功能特别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功能基本未能得到应有的显现和发挥。

消除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上述问题,要求全力促进近自然农业的加速形成和发展。近自然农业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自然生产力为基点,以尊重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原则,以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作用为特征,以当代生物科学技术成果的有效应用为支撑,是一种旨在通过对自然资本投资,采用符合目标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经营措施,在确保农业产出及其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对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和良化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近自然农业具有对天然资源利用的自然性、系统产出的高效性与环保性和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突出特征及属性,是目前农业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能够最为充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物品特别是各种有害物品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农业发展活动可能引发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损害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自然农业的具体特点及其作用表现是:

1,以对农业天然资源的直接自然利用为基础及目标

近自然农业无须将农用土地资源中的非耕地部分转化成为耕地,而是可直接利用自然土地和与之相匹配的优势生物资源从事农业经济活动,使植根于自然土地上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的生产能力能够得以充分有效地利用,以防止过多土地垦为耕地和追求单一化农作物品种而引发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近自然农业的这些特性,使得地球生态系统能够在为人类社会生产种类更多、数量更大的有用产品的同时,不断增加其自然资本储量和为地球生命系统提供更为完善的生态服务。

2,确保农业活动及其发展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农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近自然农业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农业进步与发展所要求的多样性包括:(1)土地资源利用的多样性,除耕地外,还包括山地、草地、湿地、荒漠、沙地和水域等多种土地资源。(2)生物资源利用和农业物种资源及其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利用范围从纯野生动植物到半野生、半人工栽培及驯养动植物和完全由人工栽培、饲养的动植物等众多的物种种类及其品种。(3)农业生产方式及其行业部门、农业生态系统、农业产出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多方式、多部门和多种农业生态系统及其产出形态同时并存、有机结合。近自然农业的这些特性,不但能够更加充分、更加广泛和深层次有效利用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增加农业产出总量及其产品种类,而且有助于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状态的改进和优化,从根本上消除现有农业活动单一化倾向所引起的各种生态及环境损害问题。

3,重视并不断强化向自然资本投资

近自然农业从有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及其完善的生态服务出发,着眼于自然资本和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培育、提升与优化,努力使农业建筑在“大自然的智慧和其提供的免费服务”之上,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人工物品投入量,特别是农用化学肥料、化学杀虫剂、除草剂、动植物助长剂等有害物品的使用量,从而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从根本上消除自然资本和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对农业发展的限制。对自然资本投资的内容及途径包括:(1)加强农田生态建设。通过休耕、轮作、改土、施用生物肥料、推广生态植保等措施,恢复、改进和不断提高耕地的土壤肥力和农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及其自然生产力。(2)促进林业建设与发展。在确保对天然林和人工幼林实施有效管理、保护和抚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宜林荒地、砍伐迹地、待更新改造的老残林地和难以成林的未成林地、灌木丛地等,积极发展高质量、多类型的人工林,包括生产木本粮油和水果及干坚果类产品的传统经济林,生产生物质材料及新型能源的工业原料林和能源林,用于环境保护及旅游观赏、保健休闲的生态林、景观林等等,将林业建设发展置于农业发展的核心位置。(3)进行大规模、广范围的天然草地及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建立天然草原、湿地经济与生态利用的产业体系,建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变化的监测预警体系和草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对草原、湿地的有效改良和施肥、植保等人工措施,提高草原、湿地的生态恢复及其自然生产的能力。(4)扩大国土整治的领域和范围。通过以治山、治水、植被修复与保护为重心的流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有序开展对荒漠化、石漠化、沙漠化土地的有效治理和城市建成区内间隙土地的农业利用,增加农业自然资本储备。(5)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自然及人工生物基因库,拓展自然保护区和物种保护的领域与范围,加大对濒危物种的抢救与保护力度,等等。

4,将开发、利用和完善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置于重要位置

农业生态保护功能包括保护土地和水资源,促进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维系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与扩大,农业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与治理,生产日益增多的生态服务与生态文化产品等具体内容。农业生态保护功能的开发、完善和有效显现,意味着农业发展广度与深度的有效拓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使农业有效保护和良化培育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得到空前加强。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举措

改变现有农业发展方式,促进近自然农业的形成和发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需要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近自然农业经济与产业运营模式机制。

1,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近自然农业产业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1)调整农用土地与生物资源的利用结构。积极开发利用农地资源的非耕地部分和与之相匹配的各种优势生物资源,大力发展山地农林业、适水农业、海洋农业、草原草业、草地畜牧业等非耕地农业,建成高效耕地农业和多样化非耕地农业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近自然农业行业结构体系。中国具有发展非耕地农业的丰富资源。中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8 493万公顷,荒地面积10 800万公顷,天然草原面积近40 000万公顷,湿地面积3 850万公顷,水域总面积49 050万公顷(其中内陆水域面积1 750万公顷,海域面积47 300万公顷);野生植物30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8 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 400多种,鱼类2 0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1 300多种,淡水鱼类700余种)。这些都是近自然农业发展极其重要的宝贵资源,若

加以有效利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之后,有技术保证的经济产出即可数倍于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2)开发新型产品生产部门。在继续重视食品及传统工业原料生产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生物质能源和新兴生物质原料以及生态产品的生产,形成生计农业、生物质能源及原料农业和环境绿化与生态服务农业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近自然农业产品结构体系。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原料生产是极具发展前途与潜力的朝阳产业,以生物质为原料几乎可以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所有产品,而且具有双环保(即生产过程本身是一种环保行为,其产品也是清洁、安全和环保的)、可循环、高清洁、更安全和对环境友好、资源储量极其丰富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中国仅森林资源一项,现有能够用于生产新兴能源的原料生物量即达3亿多吨,可替代2亿吨标准煤;利用现有林地,还可培育生物能源林2 850万公顷,每年可生产生物柴油7 760多万吨,木本燃料近4.5亿吨,折合标准煤约3.85亿吨,相当于200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5%。可见,在中国,生物质能源生产足以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产业,年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可达人民币5 890亿元以上。(3)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由以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动植物助长剂为标志的化学化、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农业转向以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免费服务为主的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农业,形成传统农耕技术、耕作方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近自然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结构体系,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复合农业等以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特征的新兴农业生产方式。(4)加强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多层次的综合利用。促进以“投入品减量、废弃物再利用和整体物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农业的加速发展,使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中国具有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其丰富资源,中国目前的年农林牧业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林木废弃物等总量高达21.5亿吨,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10年后预计每年可达30亿吨以上,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若加以资源化处理,用于生产代用燃料,每年可生产与石油热值等量的4.18亿吨代用燃料,相当于目前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是不容忽视的一笔巨大资源和财富。

2,建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近自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总体思路是增加近自然农业发展的科技研发及其成果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全方位、多角度组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近自然农业科技项目工程,加快相关领域的应用科学研究及其技术的研制和试验发展。具体内容包括:(1)组织实施生物能源、新兴生物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及其产品工业化加工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建设行业配置和地区布局合理的专业化原料生产示范基地及其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的基本思路,有计划、分步骤引导近自然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2)进行水土保持与污染防治技术,荒漠化、石漠化治理技术,土地休耕、轮作技术,有机肥、生物农药制造使用技术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和整体物质再循环技术的创新研发与集成,强化科技进步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近自然农业发展进程中推广应用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近自然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上的全面保证。(3)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经济利用的开发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大范围充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生产所需产品提供必备的技术前提。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包括野生动植物的近自然管理抚育技术、人工引种技术和作为自然之物的利用加工技术等。(4)充分调动农林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人才、人员培训的积极性,加强相关专业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人才培养和对农民的培训,健全、完善农业农村科技成果应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近自然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应用奠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近自然农业经营组织与政策保障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1)深化政府农业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按照大农业、大部委概念改组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及其职能,将农业与涉农产业归口由一个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加强政府部门对近自然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与规划工作,提高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有效处理农业事务发展和提供高质量服务及政策保障的能力,确保政府农业管理及其服务与政策的效率、公平及规范性。使近自然农业发展的协调、效益预期得以保证和实现。(2)重视培育、发展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组建以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跨地区专业联合组织和具有一定规模及经济实力、带动力强、覆盖地区范围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和完善近自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民间活动协调组织体系,为近自然农业发展的顺利运行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3)建立健全完善的近自然农业发展信息服务体系、产品标准及其质量检测体系和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培育健康的市场运行机制,推动和促进近自然农业的快速发展。(4)强化近自然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通过经济、行政、立法和道德规范等多种手段,加大对环保农业、能源农业、生物质原料农业、绿化农业等非耕地新兴农业及其产品加工、消费和水土保持、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国土整治、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政策支持力度与强度,鼓励其发展;与此同时,强力控制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和对自然生态环境具有破坏性作用项目的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动植物助长剂等有害物质对农业过程的投入和使用,优化和提升农业发展活动的生态保护效应。(5)加强对农业发展环境效应问题的有效监测,建立农业自然资源开发、重大农业开发项目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健全、完善的监控组织体系,对农业开发的生态失衡与环境损害问题实施有效的事前评估和事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推荐访问:农业发展 文明建设 生态 方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