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3-03-06 09:15:08 来源:网友投稿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民营经济开展调研报告3篇民营经济开展调研报告3篇在当下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为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开展调研报告3篇

  民营经济开展调研报告3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为大家的民营经济开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去年,区政协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就我区民营经济的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展重点调研,经过走访辖区范围内的近10家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召开了各类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和政情通报交流会,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开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四个特点:

  1、经济开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区民营企业总数由年的519户,开展到现在的3977户,增长了7倍多。截止去年底,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8691户,资金3.5亿元;民营企业3977户,资金29.8亿元;仅去年,全区新开展个体工商户2998户,新开展民营企业895户,新增资本12亿元,表现出了强劲的开展势头。

  2、规模企业优势显着,竞争能力日益增强。经过10多年的开展,全区的民营个体经济已由开展初期的主要从事商贸、饮食、效劳业等比拟单一的拾遗补缺行业,不断向各类工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业、效劳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拓展。初步形成了农工商并举、全方位拓展的民营和个体经济开展新格局,形成了一批初具特色的产业群体和块状经济。据统计,全区目前民营企业资本达100-500万元的有366家,达500-1000万元的有46家,达1000万元以上的有56家,而年底分别是30家、2家和家。截止年底,全区民营企业的户均资金74.8万元,资金超过100万元的达468户,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2%和29.6%。

  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奉献份额幅度增加。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全区整个国民经济开展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二。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高力集团的落户,科技、制药的崛起,铅锌银矿、金陵石化化工二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的参加,我区建设、房地产、方圆置业、苏星汽车修理厂的成功改制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全区民营企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上奉献突出,几年来共吸纳5400余人就业,成为吸纳征地拆迁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4、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开展环境逐步改善。去年,区政府按照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开展,做好效劳,狠抓标准,把加快开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来抓,着力引导民营经济走规模开展的道路,走现代企业的开展道路,走改制开展的道路,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开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的开展层次,增强民营经济的开展后劲,推动了民营经济增长速度的再加快,总量规模的再扩大,开展层次的再提升,使民营经济开展的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走访、座谈、调查中,听到了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民营经济在开展规模、质量、环境等方面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加速开展民营经济的最正确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旧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方案经济时代民营经济就是私人经济、甚至个体经济的习惯思维普遍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私人经营者自己的事"。虽然民营经济逐步上升为区位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过去有些管理部门职能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没有调整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作用。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由农业区转变而来,根底条件薄弱,传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差、资金少,客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当前政府部门往往"重视大型的、高利税的民营企业,无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为,不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开展,致使我区民营企业处于低层次的开展状态。

  2、产业规划滞后缺乏对民营经济总体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配套。目前,政府已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开展,但究竟如何推进全区民营经济的开展,如何设计民营企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从哪里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抓落实、抓实效、抓成果,还没有可以遵循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作支持。

  3、管理阙失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中,甚至存在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双重标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关心他们、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的收费和不应该甚至非法的乱摊派时有发生。职能部门之间的标准相互冲突,市、区的同性质部门重复收费、国有企业享有的有关国家政策优惠,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获得,政策的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使民营企业处在一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之中。

  4、培训"短腿"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采用传统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知识匮乏和管理手段。参加wto以后,民营企业家迫切需要提高经营水平、管理创新

  水平,需要熟悉国际标准的知识和与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一些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标准,劳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滋生社会矛盾;有的经营者同时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企业科学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经营状况起伏波动较大。

  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也比拟严重,引进人才难或引进人才留不住,用人只能降低标准。在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队伍中,不乏低学历者,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没有部门来管、来抓。因此,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和缺乏开展的长远眼光。

  对劳动力的培训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没有能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开展提供适宜合用的劳动力,大量的失地农民没有现代工业的劳动技能,就连根本的工作标准、法律常识、要求、企业制度都不了解,影响传统民资企业与现代工业的接轨。

  5、效劳不到位对引导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民营企业,缺乏独立运行的政策措施和优惠待遇,有一些优惠政策受到局部执行部门拖延、推诿不能落实而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拟突出。我区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还很少有能真正让科技人员动心并去创业的优厚条件,与杭州、苏州等科技园相比,我区民营科技园对高科技工程在资金、地方性收费、土地出让或批租、人才使用等方面力度不够,在政策扶持上还缺少吸引力。其结果,使我区的民营经济多数处在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之中,民营企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部门"重结果、轻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形式、轻扶植"的官僚主义作风。另外,在公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使这些企业标准化,理顺原有劳资、债务、产权等关系,缺乏一个公正的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帮助促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那么来标准运作。

  6、没有特色产业群区一直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象以纺织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开展模式,以五金为代表的家庭作坊--家族企业开展模式,广东(东莞)以外来加工业为代表的产业群。目前全区以整机装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字号的奶业、花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以汽车建材为龙头的商业、效劳业起步晚,规模效益尚未表达,没有成为产业链。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阻碍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来嫁接公有企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我区整个经济开展的高度重新对民营企业进行定位,不断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要确保我区民营经济的开展步入健康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解决民营经济的开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更多有知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参加民营经济的行业。同时,从地方政策上完善有关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在我区""开展规划中,将民营经济开展规划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请专家论证,通过人大作出决议,纳入我区经济开展长远规划之中。还必须明确规定优先扶植的产业领域或高科技领域,作为镇街开展民营经济的依据。

  其一,加强民营经济的政策制定工作,将民营经济的开展纳入地方法规的保护之下,使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放心,让方案从事民营经济的人才放心。同时标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将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有关民营企业的有关规定、优惠待遇和优惠政策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于执行。打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界限,在科技工程申报、政府资金利用等方面应享受同等待遇。

  其二,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建议设立"区长专项资金",同时配套专项政策和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吸引高级人才参加到民营经济的创业中来,以此带动我区民营高科技产业的开展。

  其三,建立我区鼓励高级人才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工作的特殊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在市人才政策的框架内,建立人才储藏制度,人事部门对民营科技园从事创业或工作的高级人才管理要提前介入。

  其四,鼓励有条件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的关注是表达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开展的战略思考,招商局要引进投资少、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小工程,或者主动的牵线搭桥,围绕大企业设置一些加工点,组织联营性质的合作社,给与小额的贷款,廉租用地等,帮助他们创业,带动就业,维护稳定。

  其五,加大宣传与指导的力度,做到政策透明,执行标准,改变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建议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简报、电视台、播送电台辟专栏用于政策宣传、信息,节约民营企业管理、经营、交通的费用。

  标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

  一是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我区的民营企业实行"挂牌管理"。即对民营企业的收费标准、税收标准、检查标准、由谁负责检查实施等,由区政府统一制定。检查人员凭区政府统一

  印发的证件从事对民营企业的检查管理行为,但凡超过规定的任何内容,企业有权拒绝执行。对于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相抵触的标准,重复的收费要主动地协调,甚至干预。

  二是对民营企业实施"素质创新方案"。参照国家经贸委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的做法,对我区民营企业经营者坚持制度化培训,有效地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

  三是关注改制以后的民营经济的健康开展。去年以来,全区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改制以后的企业情况复杂,区政府应当主动介入,帮助理顺产权、劳资关系,健全根本的组织、建立标准的企业制度、跟踪政策与法规的效劳,减少社会矛盾。四是城市化开展中的原工商户的安置问题。大拆迁以后,本区的常住人口相对集中,在规划上要考虑划出一定的区域和空间,作为个体工商户、小型的民营企业的安置,不能一拆了之,不能一方面鼓励新人办企业,一方面又挫伤老业主的积极性,配合城市化的进程,设计功能区,科学指导安置,防止无序的竞争。

  1、对现有的科技园或建设中的工业园区,按照"特事特办"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放活、放宽政策,激活一点,带动一片。梳理存在的问题,重新构筑我区民营科技产业的制高点,不要再错过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开展机遇,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切记"杀鸡取卵"。建议组成一个专家团到外地认真考察、取经,重点研究我区民营高科技产业的开展问题。

  2、有方案、有重点地实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嫁接工程"。对具备良好开展前景、市场需求较旺、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民营企业,经过政府部门的充分评估和认定,在自愿的根底上,按市场规那么进行优势组合。将国有企业局部资产或全部资

  产与民营企业进行合作经营或合资经营,最大限度地将民营企业规模做大,在充分利用国有资产的同时,加快我区民营企业的开展步伐。针对区位特点,加大引入高新企业、环保企业、对外加工企业的力度。

  3、协调并加快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策透明度,为非公有制的开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区政府及组成部门要在互联网上开设政务信息公众网站,除涉及《保密法》规定的内容外,政府各部门制定的文件、规定,在按原渠道的同时要上网公布,把办事的政策、程序、内容、制度公之于众,并受理社会范围内的咨询、投诉事项。改善效劳不能仅仅表达在门好进,脸好看上,要在推行人性化的效劳,一站式、提醒式、上门式的效劳上下功夫。

  4、加大对民营企业荣誉鼓励的力度。现每年评选的我区民营企业"五十强",主要从利税指标来衡量,而且每年开一次表彰大会。对此,当前社会宣传力度仍不够,对提高民营企业知名度影响较小,民营企业兴趣也不高。今后要多增加民营企业评选的层面,如增设"开展最快的民营企业前10强"、"民营高科技企业前10强"、"民营企业管理优秀前10强"、"民营优秀企业家十佳"等。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进、以评促誉,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知名度,改善企业的经营水平。

  5、多渠道帮助民营企业融资,除了继续办好小额担保贷款外,牵线搭桥引入区外投资者加盟、与外省相关企业合作,形成产业群,改变单打一、体内循环的体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区认真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民营经济开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

  抓,以石料建材业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民营经济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开展。据统计,到20年底止,全区共有民营企业5425家,从业人员40132人,实现产值16.03亿元(90价,下同),缴税5061万元,分别占全区乡镇企业总数的96.99、92.56、85.18和69.98。民营经济在区国民经济开展中占主导地位,是全区经济主要增长点。

  从开展态势看,区民营经济呈现四个新特点。一是开展速度快,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到20年底止,全区民营企业比1996年增长25.61,其中个体户4983家,私营企业386家,外商投资企业56家;去年实现产值16.0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57亿元,占全区乡镇工业产值的85.18;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占全区乡镇企业增加值83.81;缴纳税金5061万元,占全区工商税收69.98,比1996年翻了一番多。大局部镇(街)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主要支柱。如河口街有民营企业827家,占全街四级企业总户数的98.92;实现产值3.43亿,占全街社会总产值62.67;其中工业产值3.06亿元,缴纳税金1104万元。二是以石料建材业为主,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经过多年的开展,民营经济领域不断拓宽,逐步形成了以石材工业为主,三大产业并举的格局。目前,全区有石料建材企业1534家,约占总数的28,去年实现产值18.89亿元(现价),创税2587万元,分别占全区工业产值和工业税收的82.85和61.6。街三益实业开展从当初办石场、石材厂发家,现在已拥有12家石场、2家石材厂及城北大酒店、城北水上康乐中心、石材机械市场、机械车辆配套齐全的施工队等企业,资产超过20万元,去年上缴各类税费超过100万元。三是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品质量档次不断提高。一些企业注重科技投入和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

  造传统产业,其中有不少被列入“国家星火方案”以及省“火炬方案”的工程,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云丰环保设备经过自身努力,成为全市首个被省列入“火炬方案”工程的私营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石材产品已经由当初以规格小、档次低的大理石板材为主,开展到今天的七大系列、十大门类600多个花色品种,年生产能力为各类板材3000万平方米、异形工艺制品250万套以上,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四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逐步提高。全区民营经济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高,并涌现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开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如位于初城工业区的立新威洋石材、力生黄氏石材、创业石材以及三和石材、中印石材等大型企业的先后建成投产,充分显示了我区民营经济开展强劲的势头。

  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开展,显示生机和活力,主要是抓好了五个方面工作:

  农业、根底性产业投资力度,出现了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农业、工业、商贸业、运输业、效劳业全面开展的好势头。仅1998年至20年,全区就新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工程900个,投资总额达14.77亿元,当中绝大局部是民营企业。

  区民营经济开展呈现良好开展态势,但目前仍碰到不少问题与困难,主要是:

  1、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以石材企业为例,虽然近年来在数量上有一定改观,但企业规模小,设备,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象没有太大改变,称得上骨干企业的为数不多,真正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还是欠缺。

  2、企业主素质与企业的开展不相适应。随着我国参加WTO,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这对企业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当一局部企业主的自身素质及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开展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缺乏只争朝夕、兢兢业业、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缺乏强烈的市场意识和预测、决策、创新能力,思维模式仍然带有小农经济痕迹;法律意识淡薄,不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热衷于投机取巧;有的奢侈腐化、纸醉金迷、一掷千金,而没有把积累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等等。

  3、融资渠道不畅,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相当突出。民营企业在信贷融资方面仍处于与国有企业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信贷困难,融资渠道不畅。大多数民营企业只能靠自身积累的资本或高本钱的代价来获取资金,这增加了经营本钱,降低了投资效益。而且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市场疲软,产品积压多,资金回笼难。资金短缺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也导致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4、人才缺乏。多数民营企业的科技水平高,技术、管理人才奇缺,加上大局部民营企业只重视对人才的引进使用,而轻视对人才的培养,民营企业人才缺乏。目前在全区民营企业中,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只有381人,不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

  5、市场营销面窄,品牌效应缺乏。以石材企业为例,普遍欠缺有方案、有目标、有步骤的产品推销组织和手段,石材产品的营销面比拟窄,石材企业存在互相压价销售的恶性竞争。同时,企业创品牌成效不大,未能通过名牌效应为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6、管理观念滞后,企业内部管理不标准。区的民营企业仍然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式,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时,企业并没有顺应改变,很少企业能建立一套完善、标准的企业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等,经营管理的漏洞多,特别是由于对企业家族成员的产权未能细分,造成产权不够清晰,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和激化,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7、扶持、鼓励措施不到位,民营企业开展外部环境仍有待改善。目前,国家和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民营经济开展的法规和地方性政策,但有些政策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如收费管理不够标准,“三乱”行为屡禁不止;打击偷逃骗税、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等等。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参加WTO后,面对日趋剧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加快民营经济的开展,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已成为全区各级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把加快民营经济开展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开展步伐。

  要在观念上大胆创新,真正把民营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树立民营经济兴区的观念,按照“放开、放手、放活、放大”的指导思想,增大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地开展。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民营经济开展的地位、作用和奉献,表彰积极开展民营经济的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和典型企业,真正做到对民营企业在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政策上给方便、经营上给支持、法律上给保护;不限开展比例,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从而加快民营经济的开展。

  1、从宏观上强化政策引导、扶持,确保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开展。要将民营经济纳入全区经济宏观调控的整体框架。目前,民

  营经济占全区GDP的半壁江山,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开展,民营经济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为此,要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对民营经济给予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重视。同时,理顺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又无人管理或管不到底的情况,注重协调民营经济开展中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政策的导向和力度,切实克服过去对扶持民营经济开展流于形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2、强化体制上引导、扶持。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选择好适合自身开展的管理模式。对大中型规模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引导、推动其从家族式管理逐步向标准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等模式转变,要鼓励、帮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当然,对适合“家族式”管理的.一般个体民营企业,也不应强调向股份制转化。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3、强化组织形式上的引导、扶持。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那么,实施分类指导,抓大活小,促进民营企业“强强联合”、“以大带小”、“大小结合”,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能力的民营龙头企业或企业联合体,促企业在生产上形成规模优势,在销售上形成整体优势,从而增强民营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在深入分析和客观把握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根底上,制定恰当的企业开展战略;要鼓励民营企业主大胆在组织形式上创新,使企业从分散、粗放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转变。要借鉴外国依托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开展的做法,倡导、帮助民营企业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在行业标准推广、信息交流、市场开发、技术指

  导,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协助协作功能,促进同行业民营企业一起跃进。

  4、强化科技引导、扶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首先,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企业的科技含量,创立打得响、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真正使企业以技术开发带动产品开发,以产品开发促进市场开发。其次,要帮助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再次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技术讲座、技术咨询会等形式,帮助民营企业培训技术人才。同时,要在用人上放开放活,对进入民营企业的各类人才给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对高新技术人才给予特别优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民营企业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在民营经济开展过程中,政府的效劳要由简单放开向主动效劳、积极引导转变。首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改变作风,加强效劳。要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融资、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化效劳。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民营企业开展中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为其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三大效劳体系(即企业投资报批过程中的“一条龙效劳”、企业建设过程的全方位效劳和企业投产后的“经常性效劳”),切实为民营企业开展提供一个文明、稳定、高效的投资软环境。其次,要严格执法,大力整顿和标准市场经济秩序,为民营经济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为民营经济开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广阔企业主树立正确的互利观和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自觉守法经营,依规纳税,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走大道、走正道。

  街道众泾村党委

  民营经济是开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开展的活力源。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迅速开展加快了我村的经济建设,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民营经济是我村开展经济的优势所在,是村级经济开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未来加快开展的希望所在。20年,全村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民营经济开展势头良好,增长较快、效益较好、开展平衡、活力增强。

  1、截至20年底,全村共有各类民营企业124家,户数比去年同期净增40户,增长47.6,村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私营企业72家,个体工商经营户46家,异地经营6家(异地经营指厂办在我村营业执照不在我村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分布在我村吕池、井亭、众泾三个工业小区,吕池10家,井亭68家,众泾46家。

  2、20年全村民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46亿元,销售收入2.832亿元,上交国地两税1584万,分别比上年增长11.6、15.1和13.2。其中,超过30万的企业有13家;40万以上的6家;50万以上的只有1家。超过100万的企业没有。这些上缴税收较大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压铸、模具、铝加工和服装行业,家具企业的规模和税收额较小。

  3、我村民营企业集中分布在压铸、铝加工、服装、模具、家具、纸箱、塑料制品、五金电子这些行业中。其中,压铸企业8家;铝加工企业5家;服装企业7家;模具企业5家;家具生产厂48家,占到2/5;五金电子企业12家。

  1、加强对企业的常规管理,企业运作健康有序。〈1〉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企业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法人、职工人数、人员结构、员数、企业地址、地、房主、占地面积、厂房面积。租赁关系(房主、房屋、土地)、企业类型、资金、生产产品、年销售、年税收、上交村规费,通过详细摸底,从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进行管理。〈2〉制定管理规那么及予取政策,然后召开企业主会议,明确凡要求在村辖区内置业的,必须接受村委和经济合作社的行政性管理,所属企业会计必须接受村财务资产办的业务管理和检查,每月的各类财务报表必须准时上报村财务,以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

  2、构建效劳平台,为民营经济开展营造宽松、便利的开展环境。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我村还根据企业需要经常性地提供企业效劳。通过这种融管理于效劳之中,以效劳促管理的方式,不仅融洽了村企关系,企业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进行提高。〈1〉教育和责任并举。我村家具企业较多,平安隐患相当突出,在对全村家具企业老板和企业平安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的同时,层层签订平安责任制合同,催促企业配齐配好平安生产管理员,并明确法人为第一责任人。从而使企业增强平安意识,提高防范能力。〈2〉村级平安管理效劳到位。村里配备了两名平安巡视员,白天进行平安巡视,晚上由村警务站联防队兼管,发现有隐患现象,立即责令整改。特别是对家具厂检查中发现一个香烟头都按章论处。同时,村里每个月都组织进行一次平安生产大检查,对企业的设备、灭火器材、消防栓、电线是否老化、设备防护措施等问题进行详细检查,确保硬件条件的平安。另外村里投资15万元彻底改造了消防设施,彻底消灭

  了“三合一”。〈3〉做好企业的劳资、工伤纠纷的调解工作,做好对企业签定用工合同的监督工作。

  3、引导引进双管齐下,壮大村级民营经济。一是对落户我村的各类企业,通过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和提供效劳,引导企业稳固和增强企业开展后劲,在产品结构优化,企业技术升级方面加大投入。二是积极引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朋友带”的方式,开展招商活动。几年来,我们通过主动帮助在村企业厂,做好变更执照手续等一条龙效劳,对本村党员老板组织关系要求转村的,规定企业执照和税收必须先入村。通过各种手段,企业增加到现在的124家,呈每年递增趋势。

  1、观念和认识仍然滞后,企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市场抵御能力不强,规模较小,利税上缴超过100万的企业没有。近年来,尽管我村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开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少人在认识上仍然有偏见。同时,大部份民营企业仍集中在投资少、风险小、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一般制造加工型生产领域,企业规模较小,配套能力差,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低,技术和装备要求不高,缺乏品牌主打产品,企业和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2、资金困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国有商业

  银行紧缩银根,加上出于自身效益和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的考虑,把主要目标对准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客户、大工程,而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单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客观上游离于融资主渠道之外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开展空间。由于历史原因,中小民营企业“两证”未办理或是办理不完整,存量不能抵押盘活的问

  题还较突出。同时,企业向银行贷款时,银行为了降低放贷风险,对企业资产的评估普遍存在“低评估、高折扣”的问题,平均固定资产质押率还不到50。大局部民营主要依靠利率水平较高的“感情融资”、“民间融资”来获得资金。

  3、企业主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决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很多民营企业主都是白手起家的老板,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强,尤其是管理理念不新,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较普遍,而且还有不少民营企业仍沿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内部治理结构很不完善,决策权、经营权等高度集中,影响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企业对接受新事物、新管理、销售理念也有一定的缺陷,对市场和政策反映不够敏捷。

  4、企业创新乏力,科技投入力度明显缺乏。尽管不少民营企业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有的甚至不惜高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斥巨资购置先进设备。但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缺乏后劲,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偏低,涉足的大多是传统行业,与新技术不能很好的衔接。局部企业还存在着一个产品活百年的意识里,对产品的技术不作改良,导致产品的陈旧,最终导致企业的生命周期缩短,难以适应企业规模扩大化后的要求。

  5、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由于我村民营企业大多从事一般性的制造加工型生产,产品对科技含量的要求不高,因此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的外来打工者,给企业的管理、开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横向扩大开展和纵向深度开展,使企业难以向更高更远的层次迈进。

  6、外部制约因素增多。我村是属于阳澄湖生态保护区,很多涉及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是不允许进驻我村的,因此,限制了我村民营经济的多元化开展。

  1、牢固树立“开展是硬道理”。全村要在现有工业经济的根底上,克服环境保护区严禁上工业工程的不利因素,向城市三产开展来创新村级经济。

  2、开展生态农业。要充分利用城市规划中闲置土地,开发农产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3、健全企业制度和机制,通过培训和宣传等方式,使民营企业主转变观念,在管理方式上,摈弃小生产的管理方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出家族式管理和小规模开展的老路;在经营方式上,改变小农经济、小步渐进的开展方式,不仅“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在技术上,鼓励企业与知名企业联合搞开发;在产品上,要大力培植自己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

  4、加大力度畅通融资渠道。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民营企业疏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开展资金缺乏的问题。

  5、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培育重点、龙头企业,促使民营企业做强做大。一是抓龙头企业,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和具有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实行重点扶持、重点引导,实现民营企业辐射带动民营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抓骨干企业,扶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使企业开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最终决定企业乃至地方经济的兴衰。

推荐访问: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