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精选10篇)

时间:2023-05-25 19:40:05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10篇)篇1: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展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精选10篇) ,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10篇)

  篇1: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展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景下,可以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方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详细个数易混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老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理论,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老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翻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老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老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老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清楚确,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可以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老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致于前功尽弃。假如老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老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假如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答复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生:也是12。

  师:3枝可以用12表示,4枝也可以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设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可以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顺着老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老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老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篇2: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刚,朱军向我请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齐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题例)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老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局部学生表现茫然,坐着不动。)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1:老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老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老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粗心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方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生3:这样也好,它可以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老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刚刚生1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可以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假如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两步计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刚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擅长考虑,但哪一种方法更贴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意见。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可以解答了吗假如可以,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认真考虑,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个个兴趣盎然。)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好

  (学生陆陆续续举起手来,老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生1: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好,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二、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老师要努力供应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从被动理解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那么案例对我有三点启发。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浅薄的、被动的思维,仅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我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的启动。所以,老师要经过多种途径努力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气氛,使学生感到有疑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本领的开展,才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惯。

  2.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英勇、自信;运用失当,将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并且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助他们增强克制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怕同学笑话,又怕老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老师不能指责学生,否那么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面子,细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本领。

  在数学教学中,异常是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充当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根底上,阐述自我的思维过程,这是新时期课改的要求。首先,这节课上,老师一改传统的教学形式,成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老师设置的错题中,发现问题,进而主动考虑,发表看法和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老师供应的数学信息来自学生的生活(不完好题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易于解决。这样就稳固和进步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本领,并且学生在辨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品味成功的喜悦;最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以上错误题例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师应及时抓住这种信息,把日常见到的,并且是学生易错的问题,经过题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在质疑、发问、考虑、交流的过程中,启动心灵,受到震动,得到教育。这样不仅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能融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的研讨气氛,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地驰骋,让学生创新的火花自然地喷发,要求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开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本领。即使学生出现错误,老师也要宽容,真诚地帮助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篇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后面还有多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老师不可防止的要经常考虑: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昨日我和同学们一齐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感受“1千克有多重”,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理论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吸收了别人的精华,煞费苦心设计了一些与众不一样的活动,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其中有一项为哪一项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带了家里的台秤。上课了,我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前半节课进展的很顺利,一切都按照预设进展:

  〔一〕建立1千克=1000克,关于克你明白什么?能举例子说明吗?我手里的这块砖头大约有多重?猜一猜,验证,于是引导出1000克可以用一个更大的单位1千克来表示。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精,大瓶的饮料,食盐,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之后让学生举例子说说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间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的仅有两个我在课前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日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闫泽同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闫泽同就做出相应的反响: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此刻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王宇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终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我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场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响,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只狗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的……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王宇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于是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吧。谁笑请谁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戏,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场时的兴趣,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场,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展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王宇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和反思中能锻炼自我,开展自我。所以,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的:

  1.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可以调节气氛,又让其他学生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想自我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王宇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假如我平时多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吗?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一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2.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该想尽方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

  有人说过:作为老师,应擅长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呢。不防这样设计:我成心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适,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之音应当让大局部同学明白自我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明白自我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形式的今日,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老师走,老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理解孩子的爱好,知识根底、思维本领,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老师根据不一样的情景进展灵敏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了,师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从我的失败中汲取经历教训,变遗憾为动力,在理论和反思中锻炼自我,开展自我。

  篇4: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吴老师请局部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我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我的想象,划出了不一样的12图。

  “同学们,你们明白有一种非常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猜想中,她自然而然的引出了12的概念,然后问:“那你们看12能不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的意思呢?”“假如你认为它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假如你认为12没有你画的图漂亮或不能代表,可以不擦掉。”多数同学都擦了,仅有几位同学没有擦。没关系,吴老师等待着,让他们渐渐去体会

  在临下课前,吴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5100。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老师说;“画不了了,太费事了。”吴老师问:“那你说是画图好还是分数好?”“分数好。”看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数的价值了。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她的5100,吴老师又在分母上加了一个“0”,变成了51000。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她愿意画就画吧。”51000该怎样用画图表示呢?就让女孩继续想吧,最终她会感悟到用分数表示这个关系是又准确又简单的。

  点评:这种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自博爱的宽容。宽容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我的缺乏,宽容让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

  一个老师之所以博大,就在于它辞别了强迫学生认同的习惯,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

  篇5: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明白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经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比拟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明白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经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拟的.方法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结论,只要有道理,老师就给予肯定。)4.提醒比拟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本领。]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 精选 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