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5篇

时间:2022-10-17 09: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5篇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第48卷 第1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1月Vol.48No.1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5篇,供大家参考。

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5篇

篇一: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48 卷

 第 1 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 1 月Vol. 48 No. 1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 ( SocialSciencesEdition ) Jan. , 2022DOI : 10. 13718 /j.cnki. xdsk. 2022. 01. 002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特稿中 国 共 产 党 的 百 年 精 神 谱 系重 大 成 就 和 历 史 经 验邹 绍 清 1,2 ,吴

 霞 2(西南大学 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2.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探索、构筑起体现党的宗旨与本质属性,彰显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崇高道德风范、价值追求和民族振兴的精神族谱,成为立党兴党强党的重要法宝。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发展历程,从学理上系统研究百年大党构筑革命精神谱系的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构筑了以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主线的革命精神总谱系,绘就了一幅璀璨辉煌的精神谱系图谱;构筑了共产党人杰出人物(英模群体)革命精神分谱系,彰显了革命精神谱系的崇高人格力量、理想和价值追求;构筑了以追求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为主旋律的重大革命事件革命精神分谱系,彰显了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动力;构筑了抵御外侮和抗击各种风险挑战的抗击重大风险挑战(斗争)革命精神分谱系,彰显了党的坚强领导及依靠人民必胜的革命情怀。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及其时代价值,汲取丰厚革命精神谱系的滋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重大成就;成功经验;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841 ( 2022 ) 01-0016-13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新征程上更应将其发扬光大,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更好赓续革命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 ] 。建党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探索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又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或“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立党兴党强党和国家富强的根和魂。为此,立足于百年大党的精神引领和胸怀“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借鉴系统观和谱系学方法论,从学理上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涵、发展历程,深刻揭示革命精神谱系的恢宏谱系图谱、内在结构机理和科学规律,全面总结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的重大历史成就和成功经验,准确把握时代价值并加以传承弘扬,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汲取丰厚精神滋养,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提供6 1作者简介:邹绍清,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20YJCZH041 ),项目负责人:邹绍清;重庆市教委“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研究协同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邹绍清;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大局’重要论述研究”(2021NDZD01 ),项目负责人:邹绍清;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研究”( CYB21123 ),项目负责人:吴霞。

 精神支柱,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熔铸的精神谱系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复兴的伟大奋斗实践中构筑起来的精神图谱。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具体精神形态虽然各异,但却交融互通、共生共存,内隐着共同的精神密码和精神基因,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革命精神谱系,成为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支柱,成为开创历史新伟业的精神动力。为此,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熔铸精神谱系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旨在用革命精神谱系之光照亮新征程、开创新伟业。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近年来是社会宣传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话题,其研究项目和成果日渐丰富。据统计,自 2016 年以来,每年约有 1 至 5 项“革命精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2021 年朱喜坤主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获得重点项目立项。

 2021 年 11 月 17 日在中国知网上以“革命精神谱系”一词进行主题检索,得到最新数据 469 条,直接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文献有 98 条,集中在基本内涵、形成逻辑、赓续传承等方面,这为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学理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本体研究不足,影响了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准确理解;二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发展史研究不足,导致了把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史、中国精神谱系发展史、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相混淆;三是缺乏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谱系图谱或谱系表建构的学理研究,造成了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图谱的绘制难和学理依据相对不足,使其既无法揭示谱系的内在逻辑、发生发展规律,也不能精准把握革命精神谱系密码及其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四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和经验启示研究不足,导致革命精神谱系的传播与传承、弘扬与赓续的实践问题研究不够,影响到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内涵的研究,呈现出一些亮点。一是尝试从革命精神谱系的功能角度进行解读,如陶利江强调了“革命精神在捍卫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2 ] 。二是从革命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进行剖析,如王易着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重点强调“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民情怀”等 [3 ] 。这些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涵进行了多维度挖掘和描述,但缺乏高度概括和凝练,难以反映革命精神谱系的特有内涵和本质属性。同时,其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显得过于宽泛,混淆了革命精神谱系的特质与内涵的边界。所以,只有对革命精神谱系的概念作出科学的定义,并在下定义时要注意涵盖革命精神谱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质,才能在研究和运用中将各类精神对象与之区别开来,做到准确把握并揭示内涵。关于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发展的研究,展现出了一些特色。一是研究了革命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朱永刚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生成抽象为“孕育生发”“丰富发展”“永续发展”[ 4 ] 三个阶段。二是研究了革命精神谱系的历史分期。刘佳等将其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期”[ 5 ] 。邹绍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初创期”“探索期”“全面推进期”[ 6 ] 。这些研究基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形成发展,但却不能简单等同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发展史,这个问题仍值得深入研究。学界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总体研究较少,但对具体精神形态的研究较多,在中国知7 1

 网以“精神”相关主题进行检索可得到大量结果,比如红船精神 2814 条、延安精神 7570 条、长征精神 6307 条。一是重点研究了各种具体精神。如何孟飞等研究了红船精神 [7 ] ;黄蓉生等研究了红岩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8 ] ,张朝晖研究了党的初心与红岩精神的生成逻辑 [ 9 ] ;陈金龙等剖析了抗疫精神 [10 ] ;郑丽平阐释了吕梁精神 [ 11 ] ;韩云波从中国精神谱系的独特创造视角,专门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及英雄精神,强调其“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起到重要作用”[ 12 ] 。二是一批博士学位论文专门研究具体精神,如刘浩林研究了井冈山精神 [ 13 ] ,李单晶研究了长征精神 [14 ] ,吕路军研究了东北抗联精神 [ 15 ] 。这些研究成果虽与革命精神谱系息息相关,但局限于针对某一具体精神形态的精深化研究,致使整体性论述的成果较少,未能展现其全景全貌,是未来需要浓墨重彩加以着力之处。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学理建构的研究,对革命精神谱系图表的学理阐释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正确回答革命精神谱系到底“长得像什么样”(即给谱系画像或制表)。王炳林将革命精神谱系分为“地域类、事件类、人物类”[ 16 ] 。齐彪等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划分为“革命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 17 ] 。王易从历史分期来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表 [3 ] 。上官酒瑞从历史传承角度,以图谱分析方式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适应性变迁 [18 ] 。这些研究为谱系图的学理建构或绘制出谱系总表或谱系分表,找出其谱系内在逻辑并科学揭示革命精神谱系的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但需要进一步从学理上阐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谱系构建的科学原理,从精神支柱上总结百年大党的重大成就,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的精神动力。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成功经验、时代价值及其传承、弘扬和赓续的研究,近年来,教育部组织部分高校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分四批组织编写了 32 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对革命精神谱系的弘扬和赓续传承意义重大。同时,学界关于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的价值的研究日益增多,涉及党的建设与青年发展两方面。颜晓峰从党的建设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的红色基因价值及精神引领价值 [19 ] ;佘双好等从青年发展角度厘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价值 [20 ] ;陈晋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 21 ] ;曲青山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2 ]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形成发展的成功经验、时代价值和传承弘扬,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已有成果探讨了革命精神的价值,但缺乏对成功经验的研究,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本身的时代价值探讨也还不足,制约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传承弘扬的深度研究。总的来看,学术界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涵、形成发展、传承赓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一是着眼“两个大局”和百年精神建党高度的整体性革命精神谱系的研究还不够;二是运用系统论和谱系学等交叉学科方法绘制革命精神谱系表的研究还不多;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史党建角度,揭示革命精神谱系构筑的历史规律与治国理政现实需要的统一性,以及化解风险挑战的成功经验与弘扬传承性的研究还不足。这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空间和方向。基于上述不足,需要从整体上全面回溯、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构建革命精神谱系的丰功伟绩,为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汇聚精气神,为党领导各族人民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中注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为此,本文着力于在准确界定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涵和百年革命精神谱系辉煌发展史的基础上,重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和借鉴谱系研究方法,系统建构和绘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总谱及各分谱系,以科学把握其取得的重大成就,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谱系成功经验,阐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意蕴及传承弘扬的未来发展。8 1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涵研究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构筑的革命精神谱系,首先要从学理上弄清楚什么是谱系,这是研究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的逻辑前提。谱系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是宗族世系的统称,又称世系、世系图或谱系表,民间俗称“瓜藤图”。在西方,福柯认为谱系学即为历史学的方法论,是指在繁杂的历史文献中通过追寻事物发展和演变寻找统一的历史进程或历史足迹。谱系是世系传承的家谱或某一事物变迁历史演进的系统,谱系研究则是指研究某一事物发展变化及其演进系统的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多用于生物遗传学和语言文学的谱系研究之中。为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借鉴和运用谱系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构筑的革命精神谱系,是一种跨学科的尝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实践中,构筑起体现党的宗旨与本质属性,彰显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崇高道德风范、价值追求和民族振兴的诸多精神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体系构成的精神族谱。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需要准确把握以下几层要义:第一,要把握革命精神谱系形成的时空范畴和历史叙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是 1921年建党以来,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奋斗历程中所熔铸的革命精神,是由无数共产党员、革命先烈、先进模范、英雄群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用生命和汗水、智慧和力量,经过血与火的淬炼...

篇二: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理论教育 2021.0204本刊特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意蕴齐卫平  樊士博(华东师范大学 政治学系,上海 200241)[摘 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阶段对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的科学研判和精辟概括。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要从中国与世界相交融、历史与现实相比较、应变与求变相统一、信心与能力相结合等四个维度加以全面认识和深入解读。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两个大局”互相影响、彼此互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统筹“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共产党[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2X(2021)02-0004-0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下简称“两个大局”)是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中提出的重大论断,具有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这“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论述达数十次之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作了重申,提出全党要统筹“两个大局”,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对国家建设任务的系统谋划和对全球局势的深刻研判,“两个大局”重大论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加强对“两个大局”重大论断的解读,深化对其精神的把握,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于大变局中更好地把握全局,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动中走好自己的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一、中国与世界:统筹“两个大局”的实践场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中国融入世界,世界需要中国,这已经成为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任何情况为转移的历史大势。40多年里,中国迈出赶上时代的强劲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使国内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在开放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处于两种不同的实践场域。由于帝国主义实施封锁打[作者简介]

 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ZD014)。DOI:10.16075/j.cnki.cn31-1220/g4.2021.02.001

 05思想理论教育 2021.02本刊特稿压、合围制裁、阻断交往的扼杀举措,新中国成立后在恶劣的环境下搞建设,发展十分艰难。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抉择有两个亮点:一是以改革突破国内建设的传统模式;二是以开放向世界敞开国门。正是这两个亮点,使改革开放抉择具有决定中国命运关键一招的战略意义,同时也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带进全新的实践场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都强调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胸怀,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使中国发展与历史进程相统一,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创新实践中,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1]

 “两个大局”最先提出来虽然没有具体内涵的揭示,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已经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我们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党领导人民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具有高度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2]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精辟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含国内国际两个实践场域相统一的深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和洞察国际形势风云变化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的战略思想,以鲜明的指向明确了“两个大局”的具体内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3]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4]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5]

  以“百年未有”揭示世界大变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揭示国内战略全局,是对“两个大局”的时代新概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揭示了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前进坐标。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对目标和任务的再次重申,以此凝聚政治共识、集聚实践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发展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着一棒棒传递的接力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的历史征程中取得了一个个阶段性胜利。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用“中国梦”的标识性概念作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表达,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谋划,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衔接。2035年远景目标和本世纪中叶“两个十五年”的部署,揭示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新的伟大实践的方向标、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些治国理政的新谋划,凸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战略意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揭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变化趋势。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局势深刻变动,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我国发展战略。40多年来,人们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知识数字

 思想理论教育 2021.0206本刊特稿化、技术高端化的迅猛发展中深切感受到世界局势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变局下,全球治理问题的共同性、普遍性以及严峻性、风险性日益凸显出来,各国的发展因“蝴蝶效应”、“池塘效应”等连锁影响而难以在世界场域中独善其身和自保不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给进一步审视国际形势深刻变化提供了时空观的新视角。从时间意义说,这个大变局的广度和深度为近百年来任何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前所未有”决定了这个大变局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空间意义说,这个大变局的发生和演化不受区域和范围的限制,“举世罕见”决定了这个大变局将发生人类文明的革命性改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6]

  在影响全球发展的传统因素中,局部军事冲突和地缘政治动荡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难题,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宗教、种族问题尤为突出,恐怖主义尚未根治。这种情况导致全球“和平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发展赤字”居高不下。在非传统因素方面,网络空间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新领域,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引发猝不及防的恐慌。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这些基本面相提出了寻求应变之策的时代新要求。“两个大局”重大论断着眼于中国与世界两个实践场域,体现了战略谋划与历史大势相统一、发展定位与世界潮流相统一、把握机遇与应对挑战相统一、时代使命与大国担当相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又一次走到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思考这个时代之问而给出的答案。识世界之变,谋中国之略,把握求解大局之变,应变筹谋发展之略。只有充分认识“两个大局”重大论断的时代内涵,深刻把握“两个大局”的内在关系及其演进规律,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精心谋划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各种挑战。二、历史与现实:变局百年之未有的两种语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大局”重大论断具有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现实关怀。从大历史观来看,变局背后折射出国家地位的变迁、时代坐标的位移和国际力量的变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变化是永恒的历史定律,世界总是在变,“变”形成“局”意味着非同寻常。“变局”具有深刻性、颠覆性、剧烈性的特征,事物发展的常态表明,相较于一般平缓渐进的变化,处于“变局”中的人们对变化会产生更加强烈的震撼感。中华民族历史上感受“变局”有过先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经历过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验,虽然1840年鸦片战争后民族灾难就已经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但世纪之交中国面临的危机空前严重。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各阶层都陷入亡国灭种的惊恐之中。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馀年一大变局也。”

 [7]

  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联合6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方今当数十国之觊觎,值四千年之变局,盛暑已至而不释重裘,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暍死而重危者也。”

 [8]

  朝野上下的“变局”之呼,喊出了民族遭难的切肤之痛和国家沦亡的危险之忧,从而焕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激情和斗志。历史上的“变局”话语有着特定的语境,表现的是忧国忧民的伤感和焦灼。喊出这样的“变局”表达的是无奈、痛楚和悲戚,中国由强变弱、由盛转衰构成“千年未有之变局”话语的历史背景和生成逻辑。中华民族遭遇的这个“变局”十分难堪,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中华民族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

 07思想理论教育 2021.02本刊特稿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9]

  对于一个曾经2000多年领先世界发展水平、长期居于先进地位的民族来说,断崖式地跌入落后行列,并且被西方列强肆意凌辱,当然是无法接受的现实。时人用“千年未有之变局”发出警示,无疑具有积极和进步的历史意义。然而,那时的中国完全不具备把控“变局”的条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历史也没有给中华民族这样的机会。因此,无论是封建统治集团采取所谓的新政举措,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维新变法,应对“变局”的效果都很有限。即使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这样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也同样如此。孙中山先生称中华民国的建立“是革命成功而破坏专制之结果也。此为吾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10]

  然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的辛亥革命,并没有扭转国家不断衰落和民族继续受难的历史命运。事实证明,近代中国的“变局”只能成为一段苦难心酸的记忆,受到各种时代条件和国内因素的阻碍,中华民族没有在应对“变局”中把握住机遇。与历史上对“变局”的感受不同,当代中国的认知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大论断的提出,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和战略高度上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今日中国与一个多世纪前的中国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1]

  认识现实“变局”语境的内涵,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必须明白现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什么。从中国社会的演进轨迹看,1949年成立新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令世界惊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使中国肩负起大国担当,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念和积极作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篇三: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国共产学历史心得体会 20 篇 论中国共产学历史心得体会篇 1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的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每个广大党员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 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 98 年的奋斗史、新中国 70 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

 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担当。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 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论中国共产学历史心得体会篇 2

  3 月 9 日上午在党支部带领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篇,这次党史学习让我感受

 颇多、受益匪浅。我们党的历史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也是一部抗击灾难、自强不息的历史。正如习总书记在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阐述的“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在新的时期,只有坚持品读党史,学思悟践,才能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们有责任和使命担起实现“中国梦”的这份责任,像我们的前辈们看齐,心存责任、胸怀使命、正本清源,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十足干劲不断的攻坚克难,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论中国共产学历史心得体会篇 3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躲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提高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党史、国史的发展进程深刻揭示了我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如何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

  学习党史和国史,有助于我们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正确选择,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助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胜利开拓未来,统一人们的思想,保持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稳定社会政治局面

  学习党史、国史,有助于深刻认识我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粹的政治品质,继承红色基因、坚定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裕到坚强的艰苦探索和历史,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学习党史、国史,有助于进一步深刻认识世代负责人的本质内涵,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承担历史责任,进一步深刻认识我党忠诚经受考验,忠诚战胜困难,忠诚发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 论中国共产学历史心得体会篇 4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职工,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拥护者,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认真研读我党的辉煌历史及其它的历经坎坷、不断发展是一门必修课。同时能够从党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结合实际,最终转化为为党的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不管是在党组织学习的时候,还是在平时学习、休闲的时候,我都会时常关注党的创造史、发展史及实事政策及决策。这样更有利于丰富我对党史的进一步认识,努力吸取党的宗旨、方针政策,与党紧密结合,并用这些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

 义改造在中国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

  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方面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四界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又作出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党与时俱进。

  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员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十年动乱,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的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仍在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

 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党是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论中国共产学历史心得体会篇 5

  党的历史可以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奋斗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经过各种风险和考验,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这段历史无论从什么高度解读,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作为历史是传统道路的丰碑,也是开拓未来的起点,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走向繁荣的里程碑。通过初步学习,我感到很多,收益很大。接下来,我将学习《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章至第三章的一些经验

  一、坚持初心使命,实现伟大梦想。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在弱小中成长,在困境中出生,克服困难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总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地向这个目标前进通过学习《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章,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次接受中

 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再次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的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的深刻意义,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的方向是明确的。只要我们坚持第一颗心,努力工作,抓住历史机锐意进取开辟新局,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二、正确看待历史,凝聚前进力量。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章中提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决策,假如 1949 年没有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习总书记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中吸取智慧,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克服困难的方法,包括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在治国理政、治党治军、内政外交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历史,从党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中汲取信仰、信念、自信的智慧和力量,吸取尊重人民、依赖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吸取推进党建设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把历史智慧变成前进的力量,才能创造出让世界看到的新奇迹,继承党历史上形成的大智慧,克服前进道路的各种困难障碍,使中国号这个巨轮继续破浪前进,稳定远行。

 三、把握学习重点,提升能力素质。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章描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对党史教育的重要讨论。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探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也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理解力、政治执行力。更深入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重要问题,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学习党的历史有助于不断提高业务学习能力、政治领导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科学发展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大众工作能力、严格执行能力、控制风险能力,更有意识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而不懈奋斗,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提高我们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水平,更好地把握真实情况,掌握客观规律,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风格,切实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理论 论中国共产学历史心得体会篇 6

  党是什么?党是温暖的的太阳,照耀着我们;党是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党是母亲的手臂,关爱着我们;是党给了

 我们温暖,给了我们自由,是党创造了这么一个和平安宁的幸福时代。

  当我们看到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就会想起那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我们唱起庄严的国歌,就会想到革命先辈们为了胜利而浴血搏杀的场面;当 1949 年 10 月 1日,毛泽东在__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如今读来,我依然如此自豪,如此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这一切的一切,你们有没有想过,是谁给予的?是谁创造的?这一切都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是那些为了胜利、为了自由、为了和平的革命先烈们创造的。他们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当然,祖国的强大和和平,同爱国主义者的奉献与付出也是分不开的。詹天佑设计修筑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不畏艰辛远渡重洋回到了祖国,为祖国奉献一生;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等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还有无数无名英雄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党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党对我们的关心无处不在。记得那是__年的一个冬天,鹅毛般的大雪跟着呼呼的北风翩翩起舞,村支书通知我们大家去村学校的礼堂开会。等我和

 爷爷赶到礼堂的时候,礼堂黑压压的一片,早已是人山人海。我感到异常吃惊,开会可从来没这么热闹过,便问爷爷这是怎么回事。爷爷告诉我说是区委书记洪天云伯伯要到我们村来。记得当时洪伯伯讲了很多话,虽然很多我已忘却,但有一句话就像他人一样,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说:“党是你们的依靠,有事随时可以找党,党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你们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很多人眼里都禽满了泪水。是啊!党给予我们的是在太多太多。她是黑夜的火把,雪夜的燃煤,大旱后的甘霖。她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默默地帮助着我们。

  掩卷长思,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要在伟大的妈妈——中国共产党的怀抱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报效祖国,报答妈妈。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年轻,更加强大!

  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爱您! 论中国共产学历史心得...

篇四: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随堂测试合格 总题数: 5 正确: 5 错误: 0

 1. 判断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A 正确 B 错误 2. 判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 正确 B 错误 3. 判断

 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 正确 B 错误 4. 单选

 我国对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

 A 1952 年底 B 1953 年底 C 1954 年底 D 1956 年底 5. 单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 资本主义革命 B 民主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共产主义革命

篇五: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课讲稿】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上)

  同志们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且也就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来做个解读。我给今天的讲课起了这么一个题目,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大题目下唉让我们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积极决议来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 2021 年的 11 月 8 日到 11 日在北京召开的。这次全会,像我们党的历史上的很多次六中全会一样,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们今天主要是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因为这也是六中全会应该说一个最主要的内容。

 我想给大家讲这么几个内容,第一给大家解释一下,来或者说分析一下唉也可以说回答一下为什么在这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要做一个关于党的百年历史的决议。我想同志们是会关心,甚至也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或者说我们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制定决议他的背景是吧?这是我们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是不是可以这样的来提出问题?啊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问题导向,学习我们主要有自己的问题的思考,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尤其这几年来,我们大家在学习政治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很熟悉这么几个逻辑的表述,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三实践逻辑。这给了我们思考或者说回答任何问题的三个逻辑,也可以这样说,三个思路,我在一些场合我说跟我们领导干部讲课的时候,我说我们领导干部在台上讲话做报告,如果掌握了这三个逻辑,实际上要做一个完整的报告,基本的问题,甚至我们大家如果结合党的历史,以这三

 个逻辑去学习一下党的历史上我们很多领导同志的讲话,包括所写的文章,基本也是这么三个逻辑,是吧?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方法论。所以我们今天也是用方法的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决议?历史逻辑告诉我们,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善于总结经验,从总结经验中学习,提高进步,我认为,这是一个今天我们来做六中全会来做出决议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逻辑的依据,也就是是继承我们党的历史上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一个优良传统的体现。大家知道我们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从总结经验中得到提高的。用毛主席的话通俗的话来讲,毛主席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所以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同志来讲,我们的领导干部来讲,我认为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方式方法,总善于总结经验,总结经验,当然括号实际上也包括教

 学,否则的话,我们说好像只说经验,这一不小心会先于经验主义,我们还要注意总结教训。

 好,从这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大家来看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怎么总结历史经验的,有两个很重要的文献,我想对党的历史学习。比较用心,或者说比较深入一点的同志应该知道,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很重要的关于历史的总结的决议。

 第一个那就是 1945 年 4 月 20 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第一个决议,在党的七大之前作出的。好,实际上我们先来尤其是就这个决议回答 1945 年为什么要做这个决议,实际上对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做出今天这个决议,来帮助我们理解,1945 年为什么要做这个历史决议?这跟当时党面临的问题直接的关系。当时党内面对的是问题是什么问题呢?王明走进教条主义的问题,我们今天大家都知道王明实际上王明的本名不叫王明叫,

 陈陈绍禹,安徽省金寨县,王明 1904 年出生,1920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1924 年考入武昌商业大学预科,1925 年入党,当年秋天去莫斯科,1929 年 4 月份又回国,1931 年底他再去莫斯科,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团长,才改名为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上,也就是 1931 年 1 月 7 日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举行。由于共产国际的包办,陈绍禹是很多共产国际的苏共领导人,包括斯大林在内很欣赏的一个年轻人,所以这样的话在六届四中全会上,陈绍禹在共产国际,当时共产国际是中共的一个上级组织,他们欣赏王明说王明有水平有能力是吧?尤其是有理论水平,你们中国共产党内的其他的人都没有,王明有理论水平,可是得到共产国际的这样一个欣赏和的肯定,陈绍禹就有一个普通的党员约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职务是中共江南省委书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存在很短的一个组织,但是他当时的

 管辖的范围权力很大,后来不是随着向忠发叛变,王明事实上就成为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所以六届四中全会之后,实际上就标志着王明走进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一直到 1935 年 1 月份的遵义会议,4 年之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统治达 4 年之久,给党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大家在一些党史著作中都熟悉这种表述,导致的是白区党在白区的力量损失 100%,根据地损失90%以上,包括中央根据地丢掉了吧,长征是吧?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路线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这样一种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党内统治由于长期的教条主义的严重性,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根本改变这种局面。所以啊,王明 1931 年年底离开的中国去莫斯科,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离开中国 6 年之久的完美回国了,来到延安。这个时候的王明的身份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共产

 国际书记处候补书记,所以从这样一个职务身份来讲,以共产国际是中共的上级组织来讲,王明事实上就是中共上级的领导,所以王明来到延安不久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 12 月政治局会议,大家看这张照片,王明毫不客气,理所应当坐在这个中间的位置,毛主席大家仔细看一下,毛主席到哪里去了,是吧?这就是当时党内高层非常生动的通过这张照片体现出来的那样一个局面。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王明有共产国际的背景,而且王明以党内理论家自居,独霸了中共意识形态的解释权,这样的话随着王明的回国,教条主义在延安乃至党内猖獗起来,所以我们大家如果粗略的对党的历史的学习,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内的领导,遵义会议应该说事实层面上实现了这样一个效果,但是历史又远不是这么简单。比如说随着王明回国来到延安,毛主席从遵义会议以来,在党内事实上形成的领导地位就受到干扰或者破

 坏。有一次李维汉同志去看望毛主席,延安大家知道他的最有象征性的住宿的地方就是窑洞。毛主席跟李维汉在窑洞里头讲话谈话,毛主席就跟李维汉同志说,我的命令不出窑洞,想想看为什么毛主席的命令出不了这个窑洞,教条主义,党内教条主义的严重。所以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延安时期进行了一场全党的整风运动,我自己在讲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也之前我自己就主张要引导我们党的干部通过党史的学习,树立对延安时期的运动的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也就是全党通过党史学习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提高觉悟,让大家认识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通过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大家认清楚了,毛泽东同志才代表了正确的路线,王明代表的是错误的路线。同志们想想,如果不是在通过这样一个学习运动,怎么解决问题?所以也就是我们如果仅仅把延安整风,仅仅是认为整那些就这三个具体的不良作风是一个应该说没有真正认识到延安全党政府的它

 的更高层次的含义,也就是理论上的教育的提高,理论学习,党史学习的这样一个更高层次,来使全党同志的认识提高,思想统一,达到确立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和到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所以在最后在整风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总结经验,总结经验的结果,就是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所以第一个决议一个非常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你看。这个表述跟我们今天的表述,我们今天是重大成就,跟 1945 年伟大成绩含义是差不多的。宝贵经验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今天的决议的历史经验,是吧基本是一致的,P13 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正是因为通过这个决议第一个历史决议,使得全党的同志从总结历史经验中认识到,我们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

 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我们大家一定要高度的自觉的维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呃党中央的领导。对于这样一个我们党,从 1921 年到 1945 年,24 年之久,中国革命坎坎坷坷,为什么会坎坎坷坷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之前没有一个成熟的杰出的领袖。所以在 1942 年 1 月 1 日,陈云同志的新年贺词讲话中就非常有代表性。1942 年 1 月 1 日,陈云在出席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举办的新年团拜会并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 20 多年,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有成功有失败。现在看来最大的成绩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一个领袖,我们选择了领袖,他就是毛泽东同志。从此之后有了毛泽东同志这个领袖,有了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所以第一个历史决议的通过,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七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所以大家想一下,我们今天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做出今

 天这个决议,同样是可以达到增强全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创造充分的思想。可不可以这样说?这是第一个决议。

 第二个决议,因为相对来讲,我们离我们比较近,所以这个决议的有关的太多的背景我就不说了是吧?1981 年 6 月 27 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总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大家注意这个决议的重第二个决议的重点的内容唉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做个决议,做个总结经验,也指出教训。所以我们党做决议都是为了解决让大家放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向前看,把今天和他今后的工作做好。所以我们大家对党的历史决议的理解,我认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一个路子,思路,否则的话我们有的时候对于决议的学习,会先于对一些历史问题的个别的纠缠。实际上包括在我们党史学习的过程中,我就阐述

 过,我们不要过度的关注细节,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来学习党的历史,所以只有用大历史观,我们才能够去掌握决议的精神,否则的话我们可能就会纠缠于一人一事过度的关注于某个细节上的问题。党的决议我认为他应该遵循邓小平同志生前说过的宜粗不宜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说明中,特别强调了党的历史上的决议,过去的决议和他所作出的阐述以及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好好的去领会。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做决议,走第三个决议不是是对前面两个决议要去怎么样,而是在主要的论述阐述,对重大的人物事件问题的阐述和到结论上,我们基本是保持它的延续性,其目的就是向前看,是吧?所以这样的我觉得我们学习决议一定要用总书记的树立大历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指导来学习,毫无疑问。第二个历史决议就是通过历史的总结,让大家放下了历史的包

 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的题目了。

 所以在第三个决议唉唉对前面两个决议的总结有过这样的阐述。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学,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大家注意仔细领会一下,我觉得应该好好的去认真的去领会一下这句话,其基本论述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表述,其基本论述那就是第一个决议、第二个决议对于党的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的重要经验,教训甚至涉及到一些人和事的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这就是我刚才给同志们做的解释。我们今天在新时代站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我们不可能就也就是说更不可能去

 对过去的历史问题去做一些是吧纠缠性的,不会去,甚至更重要的是要跳出来,摆脱出来。所以我刚才反复的强调,一定要用总书记的树立正确党史观和树立大历史观,我们就很能够很好理解了,这是第一历史逻辑,我讲的多一点。

 那么第二,实践逻辑,实际上我们前面也讲到了,我们总结历史不是为总结而总结,我们总结历史更不是限于历史的纠纷中去,或者说是是非非中去,这也可以这样说体现了我们党的智慧。我们总结历史是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智慧,得到启示,然后是为了更好的往前走是吧?这就是我们党了不起的地方。我觉得这种唉是,我们党的这样的智慧,应该说这种经验对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讲,实际上也是有,所以我们的文献里头用的话语非常好,用的话语非常好,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要把我们过

 去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达到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目的。在决议里头,从三个方面,也就是三个需要方面,阐述了我们做第三个决议的必要性。

 第一,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第二,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第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荐访问: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党的百年历史 复兴 解读 角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