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4篇

时间:2022-11-16 13: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4篇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Jouma】 0fChongq崦Unive瑙时0fscienceand隐・|lnol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4篇,供大家参考。

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4篇

篇一: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Jo u m a 】

 0 fC h o n g q 崦U n iv e瑙时0fsc ie n c ea nd 隐・|lnolo利( S 0r“sciences E ( 1i60n )N 0. 12拟)9民国时期西安城市建设与发展初探王萌萌摘要:

 从交通、 工商业、 新市区发展和城市文化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概况和原因, 认为国民政府开发西部的计划与抗战时期的国家特殊政策都促进了西安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安城市; 现代化中图分类号:

 K 2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7 3—19 9 9 ( 20 0 9 )12—0 18 4 一0 2作者简介:

 王萌萌( 19 8 4 一)。

 女, 河南洛阳人. 兰州大学( 甘肃兰州7 30 0 0 0 )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

 20 0 9 —0 7 —11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的转型期. 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最为集中的体现, 是衡量现代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

 目前. 学术界对于民国时期西安城市的研究多侧重于城市的开发、 规划、 城市体系的发展, 而忽略』 _ 西安城市整体的现代化发展趋向。

 本文主要对民国时期西安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 整体看待西安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趋势。

 并探讨西安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原因。一、 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便捷了人们的出行. 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深化了人们的交流. 形成r 物流、 人流及市场.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西安自 古以来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是联系东部地区和西北、 西南地区的交通咽喉。

 民国时期。尤其是中期以后, 国民政府对西安的公路、 铁路、 航空等交通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形成r 近代西安交通运输建设的一次高潮。

 公路汽车运输结束了延续了几千年的驿道蓄力、人力运输等落后的状况. 标志着现代运输方式的出现. 陇海铁路潼西段的开通为近代西安工商业带来了发展时机. 也影响着西安现在的城市布局。早在19 22年1月 , 陕西长潼汽车公司拟开办西安城内由钟楼至东西南北四门的“环城汽车” . 即市内公共汽车。

 因引起人力车丁人的反对, 仅抽两辆车于1月 27 日开行钟楼至东门一路.以大差市为界, 分东西两段. 票价每段5分, 全程1角…葛。

 此即西安公共汽车之始。

 19 31年初. 国民政府定西安为“陪都” 后.西安市政建设渐受重视。

 同年, 设立r “市政T 程处” , 市区内的主要街道逐渐被修改为碎石路面。

 随着西安人口增多, 商业繁荣, 市内交通愈显不便。

 省汽车局再次提m 开办西安市区公共汽车. 遂购美同汽车两辆及技术优良司机两名. 投入市内运营。

 后因各界称赞. 营运效果理想, 车辆、 人员皆有所增, 西安市的公共交通得到了改善。

 后虽因政治时局之变, 抗战爆发, 营运车辆残破, 工作人员不整, 公共运输多所废弛, 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西安城市的建设史上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中, 铁路输送是最为便捷和经济的.也是现代生活不口『或缺的生活元素。

 铁路交通对西安的城市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

 早在光绪i十一年( 19 0 5年)和光绪= 三十三年( 19 0 7 )就有地方官员奏请清政府官商合办潼西铁路( 潼关至西安). 后皆因资金筹集问题而告罢。

 时至辛亥革命18 4后。

 19 12年北京政府与比利时铁路电车公司签订了陇秦豫铁路拿线借款合同。

 至此, 洛阳至潼关、 潼西铁路相继施工, 其后逐渐向西延伸, 经咸阳至宝鸡, 遂成横贯全省、 沟通东西的运输大动脉。现代化的交通方式逐渐改变着西安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市民生活. 使这座内陆的封闭城市有了最初的现代化尝试。

 随着公路、 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出现. 西安的工商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二、 工商业和西安新市区的发展陇海铁路通车之前. 西安因交通条件限制, 各种T . 业器材运输不便, 投资者裹足不前。

 19 35年之前, 西安仅有寥寥数家现代工业企业, 如西安军械制造局等. 其余大多是手工作坊式的传统小手工业。

 此后, 由于交通便利, 外省人士纷纷来陕, 特别是在抗战爆发后. 沿海工厂纷纷内迁. 西安新建之工厂如雨后春笋。

 19 4 1年. 西安有各类规模较大的工厂6 4 家, 涉及电力、 纺织、 机器、 面粉、 加工、 制革、 造纸、 化工、 燃料、 冶铁、 火柴、 玻璃、 烟草、 漂染、 印刷等多个行业。

 其中. 仪有3家工厂是成立于铁路通车之前的。

 铁路的开通、 众多工厂的建立使西安由一座传统古城演变为后来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西安的商业也在铁路通车后的几年内达到了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据19 34 年陕两省银行调查. 当时两安商店仅5 0 0 0 多家, 以小贩居多, 成立行业工会者仅36 行, 资本最多的商店为500 0 0 元, 最少者10 0 元。

 从19 35年春开始, 这种状况顿时改观。

 19 36 年3月 , 西安有大小商会6 337 家。

 19 4 0 年, 西安商号总数达6 50 9 家. 资本在15万元以上者有4 家, 10 万元以上6家, 5万元以上24 家, 3万元以上53家, l万元以上7 8 家( 2】

 。输入、 输出业务也随交通之便利而繁荣起来。

 东路来货.如绸缎, 杂货( 包括衣帽、 鞋袜、 毛巾、 肥皂、 糖茶、 海味、 调料、罐头、 钢铁、 纸张、 火柴等)、 化妆品、 五金、 纸张、 洋面、 棉纱、 毛织物、 药品、 书籍之类, 大多数先由铁路运至西安. 再转运宝鸡、 汉中。

 除此之外, 铁路的开通还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布局的变化。

 火车未通前, 西安的商业中心以南院门和两大街为荟萃之区。

 至铁路通达后. 因火车站选在原本空闲的城东北部, 今解放路和大差市一带因地利之便迅速崛起, “昔夷平开发, 地加大涨, 于是谈西安精华者, 不得不移其目光于新市区矣” …, 新市区遂取代原西大街, 成为T 厂、 商铺林立的商业中心。西安新市区的发展固然得益于交通环境的日益便利, 然其根本原因乃是政治形势变革所致。

 新市区原址乃是清代所 万方数据

 筑之满城, 清顺治二年( 1654 年)正月 清军攻占西安. 清政府欲通过控制西安来扼住西北、 西南咽喉, 进一步镇压反清浪潮,遂安置满族八旗士兵及其眷属共约2 万人于西安城东北隅,并筑城为防, 史称“满城” 。

 满城内的基本格局, 体现出浓厚的军事色彩. 同时. 它作为满、 汉分治的象征, 代表的是专制与特权。

 更为重要的是. 对于西安这座城市来说, 满城这座壁垒森严的城中之城。

 长期束缚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制约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辛亥革命之后. 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满城已完全丧失其历史功能. 这为以后新市区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成为西安城市迈向现代化的象征。

 19 37 年3月 1日, 随着陇海铁路关中段全线畅通. 西安新市区也迎来了现代化工商业发展的高潮。

 同时, 19 37 年淞沪战争爆发, 沿海城市相继陷落, 这些城市的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避免损失和保留经济力量, 国民政府决定鼓励沿江地区的企业内迁. 这种政策使得原本闭塞的西部城市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由于新市区同时具备了两个有利条件:

 一是毗邻火车站, 交通便利; 二是有大片空地可供建设,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地发展起来。陈赓雅在《西北视察记》 中曾谈到西京新市商业之繁荣:“西京市商业, 年来机关增多. 交通发达日呈繁荣之象。

 如中山大街( 东大街)、 竹笆市、 民众大街一带, 均为百货、 绸缎、 皮货、纸庄等商店, 装潢尚不少新式者。

 街道亦甚宽阔, 人车分行. 可免杂沓。

 两旁新植槐、 柳, 市容突增美观。

 西大街桥梓口, 多杂货店。

 北大街只西半面多商店. 东半面则否……” 【3渤三、 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国民政府成立以后. 随着市级行政单位的设立, 西安市获得较大发展。

 据民国十三年调查, 城市人口有12万人。

 后经15年嗣城。

 十七八年之大旱. 死伤逃亡为数不少。

 据建设厅报表:二十一年底为1140 0 0 人, 二十二年底为12l 0 0 0 人。

 据当地人士谈:

 城关户口, 如果能精确调查, 至少当在15万人以上。今春火车通达, 人口更将激增矣口l辨。

 交通的便利, 人口的激增, 工商业的发展, 使西安的城市功能逐渐完备, 城市的文化教育日益进步, 已初步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 从中学教育到师范与职业教育一应俱全。

 大学之筹建也指日可待。

 女子学校所建甚多, 且多为天主教会所办。

 学习者甚众, 可见女子社会地位之提升。市民文化生活除传统形式外, 渐有更新之象。

 市内有青年宫、 博物馆、 公园等公共文娱设施, 除此之外. 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较为齐备。

 市内且发行报刊。

 “每地报纸、 出版物发达与否, 恒与地方文化、 教育互有连锁之密切关系。

 西安报纸, 有《西京日报》 《西北文化日报》 《_ 丁商日报》 《朝报》 《国民日报》 《晓报》 数种,此外尚有教育会、 教育厅及其他各机关出版物多种。

 ” [ 3J”四、 结论民国时期, 西安城市建设以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基点. 进而大力发展其他T 商业, 从而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 这一切充分表明民国时期西安这座城市已步人现代化的门槛。

 这座有着千余年历史文化的古城. 并役有因其身居内陆的地理位置而游离于现代化的大门之外. 较其他西部城市而言, 西安在民国时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国民政府的建立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 使得西安这座满清时代的边城开始向文化、 经济、 工业、 教育等功能齐备的现代都市转变; 另一方面. 国民政府有计划的西部开发蓝图与抗战时期的特殊形势, 以及西安独特的人文地理等. 都促进和加快了西安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参考文献:【1】

 陕西省交通史志编写委员会. 陕西公路运输史:

 第l册[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 8 8 .[ 2】

 陕西省银行经济研究室. 陕西经济十年( 19 31- 19 4 1)[ Z ]. 西安市档案局. 西安市档案馆, 民国卅一年.[ 3】

 陈赓雅. 西北视察记[ M 】

 .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一18 5— 万方数据

篇二: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众教育馆看民国时期民众教育吴 善 家(广东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 】

   晚 清 以 来 , 不 同 阶 层 对 于 我 国 落 后 西 方 的 根 源 进 行 深 刻 的 探 讨 , 民 众 素 质 的 低 下 限 制 了 我 国 的 发 展 成 为 共 识 。本 文 从 民 众 教 育 馆 对 当 时 民 众 教 育 的 实 施 , 民 众 知 识 的 普 及 进 行 探 讨 , 对 民 众 教 育 馆 的 组 织 及 民 众 教 育 馆 实 施 民 众 教 育 的 形式 进 行 了 研 究 。【 关 键 词 】

   民 众 教 育   民 众 教 育 馆    自 鸦 片 战 争 以 来 , 中 西 冲 突 开 始 逐 渐 的 突 显 出 来 。

 在 中西 的 碰 撞 中 , 仁 人 志 士 对 于 中 国 落 后 挨 打 的 局 面 进 行 了 深 刻的 探 讨 和 反 思 。

 从 器 物 、 制 度 和 思 想 文 化 等 各 个 角 度 进 行 了探 讨 , 就 文 化 思 想 的 探 讨 而 言 , 民 众 科 学 知 识 的 缺 乏 无 疑 是造 成 我 国 落 后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就 这 一 问 题 , 从 严 复 、 梁 启超 、 到 梁 漱 溟 、 晏 阳 初 等 无 不 进 行 了 研 究 , 并 对 如 何 解 决 国 民知 识 尤 其 是 广 大 农 民 知 识 贫 困 的 问 题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见 解 并付 诸 实 践 。一 、 民 众 教 育 发 展 背 景康 有 为 在 《 上 清 帝 第 二 书 》 中 陈 述 “ 才 智 之 民 多 则 国 强 ,才 智 之 士 少 则 国 弱 ” 。

 严 复 更 是 在 《 辟 韩 》 中 指 出 我 国 民 众“ 弱 而 愚 ” 的 状 况 , 并 在 《 原 强 》 阐 释 了 “ 开 民 智 、 鼓 民 力 、 新 民德 ” 的 主 张 , 其 “ 开 民 智 ” 的 主 张 就 是 要 提 高 国 民 的 科 学 文 化素 质 。

 至 梁 启 超 《 新 民 说 》 一 文 一 出 , 更 是 引 起 了 社 会 的 强 烈反 响 , 对 于 国 民 科 学 知 识 的 普 及 更 是 引 起 了 社 会 各 界 的 重视 。

 至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兴 起 , “ 科 学 ” 成 为 一 时 之 声 音 。

 1923年 成 立 的 中 华 平 民 教 育 促 进 会 就 是 以 提 高 平 民 文 化 知 识 为目 标 。

 它 倡 导 “ 凡 是 中 华 民 国 国 民 , 无 论 男 女 贫 富 , 只 要 他 是在 应 受 教 育 期 内 而 未 曾 受 教 育 的 , 或 受 过 基 本 教 育 而 缺 乏 公民 常 识 的 , 都 应 领 受 平 民 教 育 。

 ” 从 中 华 平 民 教 育 促 进 会 的 这一 目 标 而 言 , 其 所 针 对 的 主 要 是 社 会 底 层 的 人 。当 然 这 些 私 人 行 为 无 疑 在 平 民 教 育 中 走 在 了 前 列 , 也 为民 众 知 识 的 普 及 提 供 了 经 验 。

 真 正 将 为 民 众 教 育 运 动 提 供政 府 权 力 支 撑 , 并 将 其 发 展 成 为 一 场 全 国 运 动 的 则 是 南 京 国民 政 府 时 期 掀 起 的 民 众 教 育 运 动 。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民 众 教育 运 动 , 固 然 是 近 代 以 来 民 众 教 育 的 延 续 , 但 是 和 孙 中 山 的遗 嘱 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 联 系 。

 “ 余 致 力 国 民 革 命 凡 四 十 年 , 其目 的 在 求 中 国 之 自 由 平 等 。

 积 四 十 年 经 验 , 深 知 欲 达 到 此 目的 , 必 须 唤 起 民 众 及 联 合 世 界 上 以 平 等 待 我 之 民 族 , 共 同 奋斗 。

 现 在 革 命 尚 未 成 功 , 凡 我 同 志 , 务 须 依 照 余 所 著 《 建 国 方略 )

 )

 、 《 建 国 大 纲 》 、 《 三 民 主 义 》 及 《 第 一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宣言 》 , 继 续 努 力 , 以 求 贯 彻 。

 最 近 主 张 开 国 民 会 议 及 废 除 不 平等 条 约 , 尤 须 于 最 短 时 间 促 其 实 现 。

 是 所 至 嘱 !

 ” 。

 在 此 , 他明 确 的 提 出 了 “ 唤 起 民 众 ” 的 任 务 。民 众 教 育 是 社 会 教 育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至 1929 年 , 江苏 将 通 俗 教 育 馆 和 民 众 讲 习 所 等 机 构 整 齐 划 一 为 民 众 教 育馆 。

 之 后 , 民 众 教 育 馆 开 始 取 代 取 代 其 他 的 名 称 成 为 社 会 教育 的 领 导 机 构 。

 在 民 众 教 育 馆 的 引 导 之 下 , 全 国 掀 起 了 一 场轰 轰 烈 烈 的 民 众 教 育 运 动 。“ 民 众 周 报 ” 第 177 期 《 民 众 教 育 与 实 业 建 设 》 一 文 中 对民 众 教 育 有 这 样 的 论 述 “ 中 国 ‘ 文 盲 ’ 占 全 人 口 的 百 分 之 八十 以 上 , 这 些 人 , 对 于 民 族 , 国 家 , 社 会 一 点 概 念 全 没 有 , 只 知有 自 己 , 不 知 有 其 他 , 拿 一 句 ‘ 各 扫 门 前 雪 , 不 管 他 人 瓦 上 霜 ’当 他 立 身 处 世 的 格 言 , 一 致 外 侮 日 来 , 国 势 日 弱 。

 对 于 农 工业 , 只 知 墨 守 , 不 知 改 良 , 一 致 生 产 日 减 , 所 以 经 济 起 了 恐 慌 ,国 家 的 危 亡 , 几 几 不 可 终 日 。

 欲 救 此 弊 , 唯 一 的 就 是 普 及 ‘ 民众 教 育 ’ ” 。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 人 们 对 民 众 教 育 寄 予 的 期 望 不 仅仅 是 知 识 的 普 及 , 甚 至 将 其 和 社 会 、 政 治 、 经 济 各 个 方 面 都 联系 起 来 。4—二 、 民 众 教 育 观 发 展 缘 由任 何 一 个 具 有 全 国 性 质 的 组 织 和 机 构 的 建 立 都 不 是 一蹴 而 就 的 。

 民 众 教 育 馆 的 建 立 的 也 是 如 此 , 它 是 以 最 初 的 各地 讲 习 所 、 通 俗 教 育 馆 等 为 基 础 建 立 起 来 的 。

 但 是 民 众 教 育馆 和 以 往 的 组 织 又 有 不 完 全 相 同 。

 其 宗 旨 的 涵 盖 面 也 远 远超 出 以 往 的 组 织 和 机 构 。

 以 陕 西 省 第 一 民 众 教 育 馆 为 例 , 其宗 旨 是 “ 培 养 民 众 优 良 道 德 ; 提 高 民 众 政 治 权 能 ; 启 发 民 众 固有 智 识 ; 改 良 社 会 恶 劣 习 俗 ; 丰 富 民 众 生 产 力 量 ; 促 进 社 会 经济 地 位 ; 锻 炼 民 众 强 健 体 魄 ; 陶 冶 民 众 高 尚 情 趣 。

 ” 其 宗 旨 包括 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和 道 德 培 养 等 各 个 方 面 。

 这 就 使 得 民 众教 育 馆 和 以 往 的 组 织 和 机 构 有 着 很 大 不 同 。首 先 , 民 众 教 育 馆 有 国 家 政 权 的 支 持 , 是 推 行 民 众 教 育的 中 心 机 关 。

 由 于 有 了 政 权 的 支 持 , 就 使 得 民 众 教 育 馆 的 任务 和 职 能 的 复 杂 程 度 要 远 远 超 出 以 往 的 组 织 。以 西 安 民 众 教 育 馆 为 例 。

 西 安 民 众 教 育 馆 原 为 西 安 市图 书 馆 之 一 部 , 陈 列 历 代 艺 术 品 , 在 一 般 民 众 脑 子 里 , 是 一 个记 忆 不 可 忘 的 地 方 。

 于 民 国 二 十 一 年 , 成 立 为 省 立 第 一 民 众教 育 馆 。

 到 民 国 二 十 五 年 始 改 为 西 安 民 众 教 育 馆 。

 它 又 教导 部 、 生 计 部 、 艺 术 部 、 辅 导 部 和 总 务 部 构 成 。

 而 且 每 一 个 部都 有 明 确 的 分 工 。

 以 教 导 部 为 例 , 教 导 部 主 要 有 一 下 职 能 :举 办 补 习 教 育 ; 举 办 各 种 职 业 训 练 班 ; 主 办 学 术 讲 座 通 俗 讲演 ; 家 庭 访 问 ; 成 立 问 事 代 笔 处 。民 众 教 育 馆 的 这 种 机 构 规 整 、 职 能 明 确 的 组 织 构 成 也 是以 往 的 机 构 所 不 能 比 拟 的 。其 次 , 民 众 教 育 馆 作 为 政 府 实 施 社 会 教 育 的 重 要 机 构 ,其 经 费 也 有 明 确 保 证 。

 由 于 民 众 教 育 馆 的 作 用 得 到 了 社 会的 认 可 , 所 以 它 还 可 以 争 取 更 多 的 经 费 。

 当 然 这 些 只 是 法 理上 的 规 定 , 在 某 些 时 候 由 于 各 种 局 限 , 它 也 可 能 得 不 到 应 有的 经 费 。

 民 国 23 年 , 西 安 民 众 教 育 馆 每 月 经 费 为 9588 元 ,薪 俸 占 30%, 办 公 费 占 25%, 事 业 费 占 45%。

 当 然 , 由 于 通货 膨 胀 使 得 这 些 经 费 在 实 施 工 作 的 时 候 仍 然 是 非 常 的 局 限 。但 是 这 种 情 况 也 比 中 华 平 民 教 育 促 进 会 的 单 纯 的 自 筹 经 费有 很 大 优 势 。尽 管 民 众 教 育 馆 具 有 政 府 机 构 的 性 质 , 但 是 在 实 施 民 众教 育 的 过 程 中 , 它 采 用 的 形 式 是 灵 活 多 样 的 这 就 使 得 它 在 普及 民 众 知 识 过 程 中 能 够 发 挥 一 定 的 作 用 。

 以 长 安 县 第 一 民众 教 育 馆 为 例 。

 在 实 施 民 众 教 育 的 过 程 中 , 它 采 用 了 讲 演 ,放 电 影 , 广 播 , 发 行 过 自 己 的 杂 志 等 形 式 , 都 对 普 通 民 众 产 生了 很 大 的 吸 引 力 。

 同 时 在 一 些 具 体 的 活 动 还 将 其 和 农 民 的生 活 实 践 相 结 合 , 这 样 更 容 易 得 到 民 众 认 可 。

 同 时 在 组 织 的构 成 中 也 采 用 了 一 些 使 民 众 容 易 接 受 的 形 式 , 对 于 其 民 众 教育 的 实 施 有 着 很 大 的 促 进 作 用 。再 次 , 以 民 众 教 育 馆 为 中 心 机 关 的 民 众 教 育 运 动 是 一 场全 国 性 质 的 运 动 。

 在 这 一 运 动 中 不 同 的 地 区 之 间 有 密 切 联系 和 交 流 。

 这 种 交 流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形 式 , 一 种 就 是 由 国 民政 府 开 办 培 训 机 构 为 地 方 培 养 民 众 教 育 的 人 才 , 并 为 其 颁 发相 应 的 毕 业 或 者 结 业 证 书 。

 学 员 学 习 结 束 之 后 , 就 到 地 方 的民 众 教 育 馆 任 职 。

 另 一 种 形 式 就 是 民 众 教 育 落 后 的 地 区 从民 众 教 育 先 进 的 地 区 引 进 人 才 。

 以 长 安 县 民 众 第 一 教 育 馆( 下 转 第 15 页 )—1  德育教育研究                            2014 年   第 44 期                                   读写算 

 抓好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五要”丁 永 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黄家铺中学  甘肃  平凉  744306)    德 育 工 作 在 农 村 中 学 教 育 中 是 一 个 薄 弱 环 节 , 其 重 要 性往 往 被 忽 视 , 严 重 影 响 和 制 约 着 未 成 年 人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

 因此 , 我 们 每 一 位 农 村 教 育 工 作 者 一 定 要 从 实 际 出 发 分 析 问题 , 寻 找 解 决 的 途 径 和 方 法 , 进 一 步 改 进 和 加 强 农 村 学 校 的德 育 工 作 。作 为 一 名 农 村 中 学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 在 近 十 年 的 教 育 教 学过 程 中 , 我 深 刻 地 体 会 到 了 做 一 名 农 村 中 学 教 师 的 不 易 , 这不 易 很 大 一 部 分 不 是 因 为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不 高 , 学 生 的 学习 成 绩 不 理 想 , 也 不 是 因 为 教 师 的 学 问 太 浅 , 不 能 满 足 学 生的 求 知 欲 , 而 是 觉 得 学 生 的 思 想 工 作 难 做 , 学 生 难 于 管 理 。结 合 自 己 的 工 作 实 践 , 我 觉 得 现 在 农 村 中 学 学 生 德 育 工 作 应该 做 到 “ 五 要 ” 。一 、 要 从 思 想 上 高 度 重 视 学 生 的 德 育 工 作 。在 农 村 中 学 , 社 会 、 家 庭 对 学 校 的 评 价 , 不 是 你 培 养 出 了品 德 多 么 高 尚 , 思 想 多 么 先 进 的 学 生 , 而 看 的 是 在 中 考 中 上重 点 线 有 多 少 人 。

 所 以 大 部 分 农 村 中 学 都 把 抓 学 生 的 成 绩放 在 首 位 , 把 德 育 工 作 放 在 次 要 地 位 。

 加 之 , 由 于 社 会 的 一些 领 域 和 一 些 地 方 道 德 失 范 、 诚 信 缺 失 , 导 致 是 非 、 善 恶 、 美丑 界 限 混 淆 , 给 少 年 儿 童 的 道 德 成 长 造 成 了 很 大 的 负 面 影响 。

 对 此 , 我 们 社 会 、 学 校 、 家 庭 要 形 成 三 位 一 体 , 从 思 想 上高 度 重 视 学 生 的 德 育 工 作 , 共 同 重 视 关 心 学 生 的 思 想 品 德 教育 , 对 少 年 儿 童 身 心 成 长 的 特 点 , 身 体 力 行 , 言 传 身 教 , 大 力开 展 中 华 民 族 的 传 统 美 德 和 社 会 主 义 道 德 规 范 教 育 , 引 导 他们 明 辨 是 非 ,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 价 值 观 和 荣 辱 观 ,养 成 高 尚 的 思 想 品 质 和 良 好 的 道 德 情 操 , 为 培 养 新 时 代 素 质全 面 的 新 一 代 而 努 力 奋 斗 。二 、 要 深 刻 认 识 到 中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特 点 。中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既 具 有 儿 童 期 的 特 点 , 又 具 有 成 熟 期的 特 点 , 处 于 半 幼 稚 、 装 成 熟 状 态 。

 青 少 年 期 是 人 由 童 年 向成 年 的 转 变 时 期 , 各 种 心 理 特 征 逐 渐 接 近 成 人 , 如 由 发 育 迅速 趋 向 平 稳 , 由 人 格 差 异 不 稳 定 到 形 成 比 较 稳 定 的 人 格 到 形成 稳 定 的 人 格 , 特 别 明 显 地 表 现 在 由 对 成 人 的 依 赖 到 相 对 的独 立 方 面 。

 因 此 , 我 们 要 深 刻 认 识 到 中 学 生 的 这 些 身 心 发 展特 点 , 并 且 把 他 们 细 化 到 初 一 、 初 二 和 初 三 三 个 阶 段 去 了 解 。初 一 学 生 的 心 理 异 常 主 要 表 现 在 学 习 自 信 心 , 交 往 能 力 和 情绪 控 制 等 方 面 的 不 足 。

 初 二 学 生 是 心 理 和 生 理 发 生 巨 变 的时 期 , 是 教 育 的 重 要 时 期 , 一 些 学 生 会 出 现 不 良 的 品 德 和 行为 , 因 此 学 校 、 家 庭 一 定 要 加 强 教 育 、 引 导 。

 进 入 初 三 阶 段 ,学 生 的 学 习 压 力 增 大 , 对 父 母 、 老 师 的 说 教 反 感 、 厌 烦 , 并 且感 觉 压 抑 等 情 绪 会 表 现 出 来 。

 如 果 对 这 些 情 绪 不 加 以 调 节控 制 的 话 , 会 ...

篇三: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37 卷第 2 期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Vol. 37. No. 22016 年 5 月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May,2016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略论———兼议易俗社剧场之于秦腔的意义■李有军基金项目:2015 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腔的现代性确立: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研究(1912 -1949)》,立项号:2015J067。作者简介:李有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西安市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戏剧理论与文艺美学。摘要: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是近代戏剧改良运动在陕西实践的产物,它的出现表征秦腔媒介传播由传统的神庙剧场、宗祠剧场和会馆剧场正式步入现代都市剧场。秦腔受众购买戏票进入易俗社剧场看戏标志秦腔传播“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易俗社剧场的秦腔演出使得秦腔媒介传播由“室外”转为“室内”,促使秦腔音乐、唱腔、表演、化妆等关乎秦腔艺术本体的发展改变,以此来满足剧场秦腔受众的审美需要,同时又培养和重构了秦腔受众的审美期待视野。关键词:西安易俗社 易俗社剧场 戏剧改良 秦腔传播一、西安易俗社及其剧场的建立西安易俗社是近代波及全国的戏剧改良运动在陕西实践的产物,亦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亘古未有变局下的“革命成果”① 。以农耕文明主导的千百年间的中国传统社会,戏曲与宗教充当了形塑中国基层民众心灵世界的两种最重要的工具。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宗教普遍受到知识阶层的挞伐、扬弃,而新的更有效的教化媒体尚未出现之际,戏曲很自然就成为再造人心的最佳选择”② 。近代中国戏曲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一改中国传统社会统治阶层或者士大夫对民间戏曲多半持有的鄙视、怀疑或爱恨交加的态度。③在黄遵宪等人倡导的“三界革命”之后,先后有严复、夏曾佑、梁启超、陈独秀等人发表文章,鼓吹戏曲在舆论宣传、开启民智和启蒙民众方面的积极作用,于是一场颇具规模的戏剧改良运动在全国展开,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的知识分子与戏曲艺人投身于其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陈去病、柳亚子创办的近代中国的首个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随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标志数千年封建设帝制的结束,陕西作为革命率先响应者发动武装起义并建立军政府。西安易俗社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1912 年由近代陕西知识分子与军政界联合发起成立,意图以此实现“启迪民智,移风易俗”的宏伟理想。以孙仁玉、李桐轩、范紫东、高培支等为代表的陕西地方知识分子和杨西堂、张凤翽等陕西军政界人士成为易俗社建立最早的发起者,而以孙仁玉、李桐轩、范紫东、高培支等为代表的诸位知识分子更是将其毕生精力和才华奉献给易俗社的发展沿承。同时,易俗社以其呈现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吸引了以陈雨农为代表一大批的传统秦腔艺人加盟,客观上保证也秦腔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呈现效果和审美表现。易俗社以其迥异于传统秦腔班社的艺术生产机制、管理机制、教育模式等对秦腔剧种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二十世纪上半页秦腔的现代转型,而易俗社剧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即为表征之一。西安易俗社剧场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带,北大街西一路路南,是近代以来西安最早的新式剧场。1917 年 6 月,易俗社由“陆尚友堂”购得此园。该社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末甘肃固原提督张志行之子张少云购得西安满城西南角关岳庙街岳武穆庙对面空地,修建室内剧场,命名“宜春园”,主要演出京剧。1914 年陕西省督军陆建章获得此园,并进行了修葺。剧场为砖木结构,歇山檐式屋顶。剧场的外围南北长 42 米,计 14 间;东西宽 18 米,分 6 间;南边 5 间作戏台,台高 1 米,台口高 6. 48 米,台口宽8. 68 米,进深 14. 34 米。厅内沿东北西三面建两层木质转角楼,东西楼长 15 米,宽 3 米,北楼宽与进深· 5 5 ·DOI:10.15915/j.cnki.cn11-1172/j.2016.02.011

 《戏曲艺术》 2016 年 5 月皆 12 米。剧场中间设池厅,两侧设偏座;楼上按间设包厢,东西各 5 间,北有 4 间,共 14 间。全场座位650 个,站位上千个。宜春园为早期室内剧场镜框式舞台。并对舞台进行了改建,设计安装了转台,演出换景由 20 来人在台下推动转盘,使场景变化多端。剧场临街新建大门楼,门额竖挂洪子明楷书“易俗社”三字社名的油漆牌匾。北墙开三道门,中门上方墙上镶砌陕西省督军陈树藩书写的“易俗社”三字,用青石雕刻社名。此后,易俗社剧场历经多次修整,但一直保持舞台演出 ④ 。西安易俗社培育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演员,他们每个人都是在易俗社剧场成长成熟,上演了许多秦腔经典剧目和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舞台形象。民国时期先后涌现出以刘箴俗、王天民为代表的两代演员。如果我们聚焦西安易俗社剧场演出使用,便会洞悉在清末民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西安乃至西北地区首个现代秦腔剧场建立所引发的诸种效应,不仅体现于对秦腔传播媒介生态的改变,还关乎秦腔遵循市场规律意识的萌生,以及对秦腔的音乐、唱腔等关乎秦腔剧种本体的决定性影响。二、民国西安易俗社剧场影响下的秦腔媒介传播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创建表征秦腔媒介传播的现代转型,实现了秦腔传播的“主阵地”渐次由陕西关中农村地区的戏棚、草台、戏楼转移至以新式剧场为主的城市中心。以西安易俗社为代表的秦腔都市新式剧场的建立,充分标志着秦腔依托市场经营的“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并且客观上引发了秦腔受众审美期待视野 ⑤ 的重构。(一)秦腔媒介传播形态的新变秦腔是中国传统社会农耕文明语境下长期流传的古老的地方戏剧剧种之一,经陕西广泛流播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是陕西乃至西北人民最喜爱的娱乐形态之一。长期以来,在陕西关中乃至西北地区秦腔诸多时候一直扮演娱神娱人的双重角色,实际上民国时期及更早以前尚未有任何一种艺术形态能与之相抗衡。秦腔的媒介传播与中国传统地方戏曲相类似,庙会、宗祠、会馆一直充当着秦腔传播的主要媒介,相应地就形成了秦腔的神庙剧场、宗祠剧场和会馆剧场的演出。通常的宗祠剧场是以南方地区为主,西北地区相对较少存在,而神庙剧场地与会馆剧场则成为秦腔的主流传播媒介。关中地区若举行庙会、丧葬嫁娶、寿诞等民俗性社会活动,秦腔演出则会成为“会长”⑥ 和“主家”⑦ 必有的活动议程之一,民众依靠柱子等搭建的临时戏棚、相对简易的戏台和成熟建筑的神庙剧场则成为秦腔演出的主要形态,会馆剧场则相对较少,主要分布于以西安城市区域。清末民初,关中地区古戏台得到了广泛普及,基本达到村村有戏台,甚至一些相对较大的村落因民众供奉的庙宇不止一个,出现全村有两座以上的戏台情况。关中地区通常每逢丧葬嫁娶、寿诞庆典活动就会伴有秦腔演出活动。民国时期的西安的会馆剧场成为秦腔演出的又一主要阵地。车文明先生认为“会馆的表现形式是一座公共建筑,但实质上是一种民间性的自我管理性的社会组织,”⑧ 以山陕商人为例,凡是有山陕商人经商的地方,都建有相当规格的会馆与会馆剧场,自然这些都是秦腔传播的媒介。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出现标志着秦腔传播媒介和演出生态的新变。易俗社与易俗社剧场在西安乃至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易俗社剧场演出的“改良”秦腔受到关中民众普遍喜爱,剧场呈现的演出效果令受众耳目一新。于是,秦腔的媒介传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在广大关中地区,戏楼、草台的秦腔演出如火如荼,民众通常将看戏视为其最乐于接受的娱乐和休闲方式。与此相应,易俗社剧场演出的秦腔渐次成为西安民众集体认同的代表秦腔最高水平演出场所。自然,广大受众有此审美期待的形成离不开易俗社一批学贯中西、思想现代且肩负使命的陕西地方知识精英和深谙秦腔艺术“精髓”民间艺人的贡献。诸如孙仁玉先生的“小”(折子)戏与范紫东先生的“大”(本)戏,李桐轩撰写的秦腔剧目改良的纲领《甄别旧戏草》,以陈雨农、党甘亭、李云亭、赵杰民等为代表的知名秦腔传统艺人组成的教练(导演)团体和多次在剧社危亡之际临危受命的高培支社长,还有为易俗社发展注入现代戏剧观念和审美思想的封至模先生、樊粹庭先生等……这一大批知识精英和民间艺人共同促成了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的全方位成功。当然,“居功至伟”的还有一大批天赋异禀、出身贫寒的剧社学员,良好的品性、高水准的授艺、严格的管理造就了他们舞台之上的才华横溢,如刘箴俗、王天民、陈妙华(建国后)等易俗社知名演员。民国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建立,引发了西安及周边城市效仿并建设现代新式剧场。颇有代表性的就是坐落于西安城区骡马市中段,始建于 1921 年的三意社剧场;位于西安市区骡马市惠家巷南侧的三皇庙内,始建设于 1938 年的尚友社戏园;甚至原来的会馆剧场竞相效仿易俗社剧场进行剧场改造,演出秦腔来吸引广大受众,如当时的福建会馆剧场因地处西安市南院门的繁荣商业区,先后被“榛苓社”、“正俗社”、“牗民社”改造为现代剧场租用。· 6 5 ·

 第 37 卷第 2 期 李有军: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略论———兼议易俗社剧场之于秦腔的意义(二)秦腔传播“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素有免费看戏的传统,尤其是流传久远的庙会剧场、宗祠剧场和会馆剧场的戏曲演出,展演的目的某种程度就是让民众能够免费看戏,达到娱神娱人的效果。此外,中国戏曲的传承还存在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带有商业性传播的另外一脉。车文明先生将中国戏曲的传播形态概述为“在大中城市的公共剧场中,神庙剧场与瓦舍勾栏、茶园酒楼等商业性剧场平分秋色”⑨ 。自宋元年间大规模的勾栏瓦舍、堂会为主体的戏曲传播模式之后,清朝伴随城市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表演戏曲为主的茶园,“无论是北方以京津为中心的皮黄演出区域,还是南方流行的高腔和乱弹演出区域,都渐渐出现了大量仿效北京建造的以茶园为名的演出场所。”⑩ 茶园里观众支付相对较高的喝茶费而观看戏曲。茶园的出现体现了中国戏曲在城市中逐步走向市场消费的趋势。作为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前沿地区的上海,1908 年上海新舞台的建造和演出使用,表征中国戏曲真正意义上进入现代剧场的传播,同时其也成为近代中国首个纯粹为本土观众建造的新式剧场。此后,新式剧场渐次取代茶园的戏曲演出。民国时期,西安地处偏远的内陆城市直至 1917年才有易俗社剧场的购置和投入秦腔演出。与上海新舞台的建成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样,易俗社剧场投入使用,引发了西北地区竞相效仿建造。上海新舞台与易俗社剧场建成尽管时期相差若干年,但二者分别相对于中国戏曲和秦腔所凸显的现代意义极其相似。二者标志中国戏曲以舞台呈现的表演艺术与受众的以“购票看戏”这一颇具现代意识的“戏剧消费”模式的真正确立。戏曲艺术呈现的舞台审美正式以商业化、“合法化”的模式呈现出来,因而戏曲演出的现代剧场就成为实现商业与艺术嫁接的天然纽带,易俗社则成为“戏剧消费”模式的典型剧社。民国易俗社演出的商业性收入均用于剧社的持续运营和演员工资等支出,一改秦腔以往免费看戏为主的传统。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建立及其呈现的颇具市场消费意识的理念,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秦腔的现代转型的表征之一;以遵循市场规律和尊重艺术规律完美契合发展的易俗社模式,成为保证秦腔长期延承与发展的“法宝”之一。西安易俗社剧场建成和投入使用,意味秦腔“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进入剧场“购票看戏”成为直接的商品消费行为。颇具戏剧性的是建国后西安易俗社被政府实行由“私”到“公”的接管接办,而 2005 年全国性的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西安市易俗社、西安市秦腔一团(前身为尚友社)、西安市秦腔二团(前身为三意社)、西安市五一剧团 4 家国有秦腔院团进行整合重组,成立西安秦腔剧院,完成了由“公”到“私”的轮回改制。尽管当时诸多习惯或者说适应了政府财政供给背景下的新老艺人一时无法适应,然而作为国家性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还是全面推行开来,这亦是建国后国家在面对政府财政“包干”供给,戏曲演出院团暴露诸多弊端的前提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当时的戏曲“院(团)都存在‘包袱沉重,发展拖累大;欠账过多,发展难度大,机制太死,发展障碍大’的制约瓶颈” 瑏 瑡 。事实上,易俗社被政府接管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生产了许多经典剧目、培养了大批演员、获得了诸多戏曲大奖。尤为突出的是涌现了以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为代表的“49 级” 瑏 瑢 秦腔演员,以她们为主要班底的演出阵容曾占据秦腔演出主阵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经典剧目《三滴血》、《双锦衣》等剧目中塑造了“标杆性”人物形象。然而,与中国其他戏剧剧种一样,秦腔必须直面多元化的娱乐媒介形态的冲击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客观生存语境,其受众群体极度萎缩,而政府的“包干”式管理思维的弊端日益凸显。基于此,民国时期易俗社的经营理念和艺术生产机制价值再次凸显出来,与全国性的文化体制改革理念不谋而合,易俗社亦必须直面和“重启”民国时期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机制。故而,反观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的演出,标志秦腔这一地方剧种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现代转型,通过“购票看戏”消费模式,实现了秦腔这一古老剧种在都市剧场达到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完美结合和良性运作这一极难达到的艺术成就。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易俗社本身处于近代戏剧改良运动格局之中,面对诸多先行的戏剧改良团体纷纷淡出人们视野的前提之下,其作为仅有的能够长期经营、遗存下来的剧社,正是深谙市场规律...

篇四: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inese national Expo

 87National Education

  民族教育民国时期陕西的女子职业教育柳江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民国时期,陕西的女子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创办了专门的女子职业学校,培养了掌握职业技能与文化知识的女性,促进陕西的妇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关键词】民国;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一、民国时期陕西女子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一)思想解放,妇女走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女子是男性的附庸,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被牢牢地束缚在家庭之中。近代社会,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妇女开始有了权利意识,要求男女平等,参与社会活动。陕西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新思想传播缓慢,民国建立后,陕西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发展。残害妇女最深的缠足被禁止,开始放足,宋哲元将军主政陕西时,专门成立了妇女放足处,大力推行放足运动,放足使女性从身体与心理上都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此外,陕西成立了各种妇女组织与团体,宣传妇女解放。共产党于 1926 年 2 月 8 日在西安成立了西安妇女协进会,以“宣传文化,解放妇女”为宗旨。国民党先后成立了陕西天足实行总会、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陕西妇女职业促进社等组织。民间还自发组织了妇女团体,如陕西女子爱国会、陕西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陕西女子外交后援会等。尤其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领导创立了大量的妇女组织,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陕西妇女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二)进步人士的推动 清末民初陕西的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缓慢。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陕西省出现了一批致力于女子职业教育的进步人士,如吴云芳,杨虎城和邵力子夫妇等,在他们的推动下,陕西的女子职业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面貌。吴云芳,生于陕西南郑,1911 年考入陕西女子师范学堂,毕业后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2 年毕业到上海印染工厂实习,回北京后参与创办了“北京女子平民工厂”。从西安到京、沪,她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原因是经济不能独力,而女子经济不能独立的根源,则是由于女子没有正当的职业,她决心从教育入手,解决这个问题。1928 年 1 月 4 日,吴云芳联络了陕西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发起成立了“陕西女子职业促进会”,调查和研究女子职业教育。陕西女子职业促进会成立后,即着手建设职业学校,1928 年2 月成立了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吴云芳任校长。邵力子和其夫人傅学文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933 年邵力子任陕西省主席后,夫妇二人积极推动陕西女子教育的发展。傅学文到陕西后,了解到陕西妇婴死亡率很高,妇女生育时缺少卫生保健知识,当地的接生还是沿用中国几千年的旧方法,接生婆不讲卫生又无接生技术,只用一双手和一把生锈剪刀来接生。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傅学文亲自筹募经费,创办了西京私立助产学校。爱国将军杨虎城和其夫人谢葆真都热心于女子职业教育,1934 年 7 月 30 日,《西北文化日报》报道: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夫人谢葆真,为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代募款 500 元,用以修建学员的宿舍;8 月 9 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为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捐洋 200 元,用以修建女子平民学校校舍。1935 年由邵力子和杨虎城夫妇,以及宋美龄和社会知名人士捐资,将女子平民职业学校进行改善再建,在西安后宰门建立了新校,正是在进步人士的推动下,陕西的女子职业教育开始逐渐有了发展。同时,陕西省各地方开明人士,在当地开办了妇女传习所,共同促进了陕西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民国时期陕西女子职业教育概况(一)民初的起步民国建立后,政府开始重视女子职业教育,1913 年 8 月教育部公布的《实业教育令》规定:“女子职业学校得就地万方数据

 88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方情形与其性质所宜,参照各项实业学校规程办理,”女子职业教育开始兴起。1915 年陕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下附设职业部,开始培养女子职业人才,初设时经费充足,发展较快,后因政局变动,经费短缺而停办。20 年代后,女子职业教育有了进展,1923 年陕西省实业厅根据陕西省情,开办了蚕桑帽辫传习所,招收青、中年妇女,学制为半年,设有养蚕、编草帽辫、织花边等科,还有国文、算学、习字等文化课,实业厅因第一期学生成绩优异,专业简单易学,预扩大推广,但财政困难,难以另办学校,因此呈请省政府转饬教育厅:“令各女校添聘帽辫教员一人,加授帽辫功课”,同时,要求各县选派女生送于该所学习,借以推广蚕桑帽辫等技术。各地也开办女子职业学校,1923 年长武县开办的女子实业学校,有40多名女子就读;1924年,陕南宁强县成立女子职业学校,有手工、针刺、刺绣等科。北洋政府时期陕西因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无暇顾及教育,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所开办的女子职业学校,规模较小,学业期限短,所设课程成本较低、简单易学,多为培训性质,在当时影响较小。(二)国民政府时的发展国民政府成立后,陕西女子职业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1928 年 2 月 21 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创设了西安第一女子平民学校。学校创设初期仅有缝纫、染织两科,后陆续增设织袜科、纺毛科、鞋科、商科。学生入学除商科要求具备小学程度外,其余各科只需年龄在十四到三十岁,体格健康就可,开办之初就有许多女子前来报名。1934 年全校已经有学生 208 名,教职员 26 人,年经费为 2 万余元,。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增多,1935 年选址新建了学校,1936 年,呈请教育厅备案,并改名为陕西省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抗战爆发后,学校迁往西乡县,后因战争影响物价飞涨,学校难以无法维持,1942 年迁回西安。在女子职业促进会与培华职校的宣传带动下,陕西女子职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到了 1943 年,女子职业教育推广到十九县,由培华学校领导毕业生主持的工厂、合作社、传习所共有七十四处,1934 年傅学文发起创办了私立西京助产学校,该校于 2 月开学,8 月收归教育厅主辖,更名为陕西省立助产学校,由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妇产科大夫陈桂云任校长。学校成立之初有学生 13 人,教员 8 位,且多兼任及义务性质,各项设备甚为简陋。1935年在教育厅的主持下,建成新校,配备仪器159种,模型标本 39 种,学校之内还设有产院,设病床 40 张,诊所一处。学校第一学年开设生物、理化等基础课,第二三学年学解剖、产科、药物、育婴、救急等实践课。自建校至 1949年,共培养助产士 13 期,学生 220 名;护士 2 期,学生 51 名;调剂士 1 期,学生 49 名。助产士毕业后,就分发到各县当教师,举办培训班,教育旧接生婆改用科学接生办,推动全省妇婴事业的发展。如边区著名的“王二嫂”就是省立助产学校的学生,进入边区后,多次举办老娘婆学习班,少则两三人,多则十几人几十人,耐心地给老娘婆们讲解生理卫生知识,将新式接生法带到了边区。此外,还有 1938 年由广仁医院创设的私立广仁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每年招生 20 名,至 1949年共毕业学生 200 名。除单设的女子职校外,许多职业学校男女兼招。另外,各地在政府和开明乡绅的推动下,开始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或妇女传习所,陕西的女子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生人数增多,1923 年全省职业学校共有学生 1027 名,其中女生仅有 26 名,到 1945 年,抗战胜利时,就培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已达到500余名,成为陕西职业学校中人数最多的。其次,课程设置门类增多,还出现了高级科目,培华职校开设有商科、高级会计科,省立南郑工业职业学校的高级电讯工程科,就有女生就读。女子毕业后不仅就业机会拓宽,而且有机会进入高等领域。三、民国时期陕西女子职业教育的意义(一)救济失业妇女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中,有“男外女内”之分,女子被束缚在家庭之中,要依靠男性生存,一旦家庭受到变故或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女性往往不能独立生活,多卖身为奴,或从事妓女这样低贱的工作。20 世纪 30 年代陕西遭遇大旱灾,大量妇女失去家庭,无法生活,被迫沦为妓女,政府于 1928年相继开办了西安第一第二妇女习艺所,第一妇女习艺所一次就收容 300 人,教授纺织、印染、缝、编等科目,修业期为一年;陕西省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在长安县妇孺收容所内设立一所陕西灾区妇女习艺所 , 专收因赤贫无依、欲归家不得的灾区妇女,让她们习技谋生。1941 年陕西省民政厅调查,陕西共有妓院 267 户,计十六岁以下 213 名,民政厅筹设西安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强迫幼女入校,以半工半读的方式,施予公民常识与生活技能之训练。

 [1] 女性为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下层社会的妇女在近代动乱的年代里,生活极其悲惨。女子职业教育,为生活贫困,无技谋生的妇女提供了希望,让她们能够学习简便的生产技能,成为她们谋生的本领。(二)促进妇女入学,推动妇女解放近代陕西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女子要进入学校,不仅要有进步的观念,更需要有足够的财力。1931 年,省立中学每一学生一年学费为 120 元左右,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担负,如吴云芳所说:“读中学,进大学,那只有少数的女子才有这样的机会,大多数妇女因经济限制或种种原因,得不到家庭的允许”。女子职业学校实行教产销的教学模式,她们在课堂上的成果可以直接在市场销售,学校经费有保障,学生入学全部免费,甚至还可以有收入补贴家用,更多的女子得到就学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职业技术的同时,还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经济独立,有文化知识的新女性。这些女性开始觉醒,追求解放,呼吁男女平等,创作宣传歌唤醒广大妇女同胞,“靠丈夫,给吃喝,人格堕落全不觉;勤工作,真快乐,自由平等幸福多” [8] ,这些说词的传唱,来鼓舞传统守家的妇女,让她们认识到通过自身的勤奋来实现经济的独立,人格的平等。一些妇女开始从事教员、邮递员等新工作;有的还进入商号、银行等以前女子从未涉足的行业;甚至还自己创业,1946 年女子平民职业学校的学生狄子(下转第 91 页)万方数据

 Chinese national Expo

 91National Education

  民族教育重要的历史伟人。他于 1244 年随其叔父萨迦班智达 • 贡嘎坚赞前往西凉(亦称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元太宗次子阔端。元世祖即位后,八思巴被尊为国师、帝师。他于 1265 年第一次返藏时,向菩萨、佛像和僧俗官员敬献、赐奉哈达。

 在过去,使用哈达有一定的规矩、规格和形式是:平日里,各级官员都得按自己的身份或名号去使用哈达,不能越轨乱礼。私人和民间使用哈达要随便一些,没有那么严格的规矩,亲朋致友间也有使用哈达的。献致哈达也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上敬献红色哈达,高僧大德献黄色哈达,对下赐白色哈达,平级之间互赠,前辈、同辈和晚辈之间一般献白色哈达。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或通过代理人转献;将哈达赐给下级时,一般把哈达系于对方的颈项,平级之间则把哈达捧送给对方手中。根据不同的用场,哈达的敬献致送的方式也有所区别。

 因此;在婚礼上敬献哈达能营造氛围、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能吸引住宾朋好友使人留念往返,不防小试一番。三、思考藏族结婚有比较固定的季节,大多为阳历冬季汉族俗称:“春牛腊马冬姑娘”,藏区本为农牧业为主社会,藏族在秋收后农区已有青稞、麦子和豌豆等,牧区有牛羊肉可用,秋收后才有金钱措办婚嫁之需,宴席食物经久不腐,便利款待宾客。这与汉族的习俗基本一致。当今社会由于经济条件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藏族习俗同藏族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今天还在不断完善。对于历史上形成的这一习俗,应该加以继承、改造、创新,根据新的形势和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结合其他民族的婚庆,去调查、收集、翻译、这方面的东西,还是会受到各族人民的接受和欢迎。近年来,学者们从发展历程、意义、优势、问题、挑战、路径、基本经验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藏族婚礼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民俗知识和观点及结论。但从电大地域文化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介绍民族地区习俗的知识点较少,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小接触藏汉双语文化,从而萌发对本课题的研究兴趣,如若在教改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内地的学生了解地域文化中藏族的婚姻有一定的帮助,那对我来说将是一大幸事。参考文献:[1] 中央民族学院《藏族文学史》编写组编 .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2] 藏族民间婚俗说唱,藏族各地口语婚礼词 . [3] 马辉,苗欣宇 [M].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作者简介:多加(1964-),男,2002 年 6 月西北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1 年 9 月参加工作,2003 年 7 月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资格,2007 年 4 月取得高级讲师资格,2010 年 11 月 30 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享受正高待遇。荣在西安市南院门的院门巷开了一个理发馆,经营项目为理发、卷发、洗头等,女子办理发馆 , 这在西安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助产学校的新式接生方法,不仅减轻了妇女的痛苦,降低了妇婴的死亡率,还提高了妇女的尊严与地位,推动了陕西妇女的解放事业。民国时期陕西的女子职业教育,在近代陕西是一新生事物,是当时教育的一大亮点,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在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助产学校与护士学校的学生成为新中国陕西妇婴事业的中坚力量,西安培华职业学校演变发展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为新中国的女子教育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陕西省志 妇女志 [M]. 西安:陕西人民出社,2001(7):221,37.[2] 贾自新 . 杨虎城年谱 [M]. 北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9):392.[3] 宋恩荣,章咸编 . 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 [M]. 南京:...

推荐访问: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西安 文化教育 民国时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