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同行经典心高尚,久熏幽兰人自香

时间:2022-11-18 10: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校本有三方面含义: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在初中阶段,如何在语文的范畴内贯彻校本课程的这三方面含义,结合“课外阅读”校本选修课的相关情况,文章对此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 课程设计 教学思考

“校本”是什么?郑金洲老师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它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基于学校”;三是“在学校中”。那么,在初中阶段,如何在语文的范畴内贯彻校本课程的这三方面含义呢?作为学校“课外阅读”校本选修课的主要负责人,我尝试进行了积极探索。

表1 “课外阅读”选修课一、二级课程教材及大纲

表2 “课外阅读”选修课三、四级课程教材及大纲

按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以四级课程讲座为主要形式,其中一、二级课程适用对象为七年级两学期,课程教材重点为先秦文学部分、两汉文学部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部分、隋唐五代文学部分(详情见表1);三、四级课程适用对象为八年级两学期,课程教材重点为宋元明清部分、中国现代文学部分、外国文学部分(详情见表2)。一周固定课时二至三节,每学期20到30课时。

经过多年实际操作,在现有办学条件下,我认为,这样的校本课程设计自有好处。

一、为了学校,使语文学习回归自然常态。

回归自然常态的语文学习,即大量阅读和广泛积累。学生阅读少、积淀浅、缺乏语文功底,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语文教师常常抱怨学生没有时间阅读,识字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再加上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所有文章不厌其烦地分析提问,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课外阅读”校本选修课程使语文学习回归自然常态,要求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在圈点批注中作些书摘,写读后感。对学生来说,这种阅读方式并不难做到,因为它不必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也无需篇篇研究写作技巧,学生不会把读书看做负担,他们潜在的读书兴趣被充分激发,阅读的作品自然会增多,课间、课后学生之间交流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快乐,从而真正形成了一种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

语文学习的自然常态使校本课堂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多读文少分析,多感悟少说教,舍弃那种琐碎分析一统天下的程式化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既从理性层面积累,又从感性层面沉淀,想方设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其实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绝非“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想提高语文能力无异于痴人说梦。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我们的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们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应该让学生阅读人类成长的精神产品,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伴随终生的。

二、基于学校,引导学生与经典同行,丰富学生的语文精神。

“课外阅读”选修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在于从文化角度选取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大家,对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中加以了解,如《诗经》,屈原的《离骚》、《楚辞》,司马迁的《史记》,还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教师着眼于学生精神底蕴、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学中以教师导读为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经典,解读大师。或许初中生的理解层次有限,但在“童眼读经典,童心品文化”中,同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精神,提升学生的语文层次。

以我教读两篇《赤壁赋》为例,学生在书摘中整理:

1.前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派新秋景象;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确实初冬江上之景。

2.前赋月下泛舟,人不离舟,所写江月而已;后赋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再度泛舟,而且还舍舟登山,后复舟游,过程曲折得多,展示的景色也因之而繁富。

3.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

4.后赋中道士化鹤,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了。

5.后赋写景,不假辞藻,自然而工致。如首段中的“人影在地,仰见明月”;第三段中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等语,全用白描,给人清新之感,字面质朴而诗情丰腴。

研究表明,引导学生与经典同行,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典走进文学的精神世界,感受文学的魅力,丰富语文精神。

三、在学校中,构建探究经典文化的精神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选修课中,“课外阅读”已成为构建自主学习、探究经典文化的要素支持学习,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扮演的是学习、研究的角色。因此,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的掌握,都可以基于这种与经典同行的环境而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1.知识获得由被动走向主动

探究主题的生成性、学习任务的多样性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经典文化的丰富性、课堂教学的交互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天地。对学生而言,阅读活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学生按需索取,据需求学,自主选择阅读探究的难易、进度,主动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由传统的被迫学习转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其自主性大大提高。

2.知识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

与经典同行的过程是一个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形成创新意识的过程。阅读活动的综合性满足了学生认知图式由单一的线性关系向多维关系发展的要求。

以我教读《战国策》为例,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

作为一个纵横家,苏秦是成功的,且其成功是必然的。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苏秦确有其值得称道之精神。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出,贯穿苏秦奋斗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其对功名利禄的热衷与追求。因此从这一点上也许可以说苏秦不过利欲熏心入俗凡人尔。但从当时历史条件来看,我认为这是一种诋毁,一种对优秀人物的贯性排斥。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和外交活动频繁,以高官厚禄招纳谋臣策士成为当时诸国君的时尚,身负过人韬略及进取精神,自觉地选择追求功名利禄是苏秦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也可能是唯一途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也是苏秦重名重利可以原谅的一个原因。退则“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犁黑”,且“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进则“革车百乘,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可以说,这一强烈的对比是一种诱惑的同时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无形压力抑可转移为动力。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顺境而行可算是明智之举。

——《读懂苏秦》

学生在与经典同行的阅读活动中不但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学习过程由独立走向协作

以主题探究为任务的阅读活动,在学习组织形式上重视独立探究,更重视合作交流。“协作”已成为主题阅读探究活动的重要特征。在主题阅读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对话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对探究问题的理解;通过小组协商分工,通过团队互助共同促进探究目标的实现。每一个主题背后都有一连串学生团结协作的动人故事。由于协作,学生得以形成锲而不舍的精神;由于协作,学生才拥有品读经典感悟文化的能力。协作已成为学生获得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经典总是不容忽视的。余秋雨曾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万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东西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里蕴藏着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鉴于此,选修课上,与经典相伴同行,引导学生发现视野之外的广阔世界,不断汲取各种营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心性,这何尝不是一种“同行经典心高尚,久熏幽兰人自香”的理想境界。语文至此,夫复何求。

参考文献:

[1]程红兵.谈校本化语文课程的重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2):10.

[2]郑金洲.教育碎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

[3]傅建明.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推荐访问:行经 幽兰 高尚 典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