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提高船舶安全检验质量措施研究

时间:2022-11-21 1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分析了船舶发展的趋势后,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对船舶制造过程中控制控制线精度、焊缝形状及尺寸误差、开孔外形及数量等提高船舶安全检验质量的要点进行了详细归纳,最后对船舶结构日常修理应采取的安全检验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船舶安全检验;焊接;航运

中图分类号:Z 文献标识码:B

船舶安全检验是船舶、海上设施、以及航运货物集装箱等具备安全航行、安全作业、以及防止船舶受恶劣条件破坏漏油污染水域生态环境等重要技术支持,是保证水上工作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条件,是国家赋予的法定义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航运业务也有了高速发展,高参数、大荷载运输船舶逐步被研发投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加上航运运输量的不断增加,船舶周转效率也随之快速提高。船舶结构、机械设备、供配电系统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恶劣气象条件、负重率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船舶某些结构和功能逐步出现性能和技术水平下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某些功能单元丧失工作能力,发生特大恶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1]。因此,船舶相关检验部门作为船舶综合性能水平监督检验机构,必须要结合国家相关规范措施,结合船舶运行的实际工况特性,制定完善的船舶、船用产品等功能技术特性检验制度,有效提高船舶安全检验质量水平,保证船舶及海上设施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运行。本人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船舶船体建造及修理中过程需要严密检验监控的几个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1 提高船舶制造过程中各控制线精度

随着航运事业的迅猛发展,建造高参数、大荷载量的船体已成为现代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船舶在制造过程中各类中心线、理论标准线的精度是船舶船体质量监督控制的核心,也就是说要制造运行效率高、综合性能强的船体,必须构筑完善的基准定位线,以提高船体功能结构的安装质量水平,从而保证整个制造过程能够按照原始设计要求顺利进行。船舶的重量重心、稳性等技术指标偏离原设计要求是船舶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同时也给船舶后期安全稳定运行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因此,构筑完善的船舶制造控制线校验措施,并加强日常检验力度,是制造高性能水平船体的基础保证条件。无论是刚开始的船台基线,还是到船舶的龙骨中心线,甚至到船体各种骨材的安装理论线等控制线,作为船舶安全检验人员均需要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来有效控制其精度,对船舶制造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控制。分段(分片)等流水线造船技术已在民营船厂万吨级船舶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推广使用,但由于受传统制造理念的制约,加上船体锻造、拼装等技术工人技能水平不达标等原因,在船舶船体制造过程中按个人经验进行操作,导致船舶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纵骨安装间距不均匀、船舶中心线控制不当造成船舶下水浮态出现异常等质量问题。随着大吨位、远距离运输、多功能船舶的不断研发,对船舶船体制造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船舶船体制造过程中,要加强船舶安全检验力度,要在制造全过程中控制好各控制线的精度,保证整个制造过程按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快速稳定进行[2]。

2 提高焊缝外形及尺寸误差质量校验力度

在钢质船舶船体制造过程中,焊接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其质量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整体性能水平。焊缝是钢质船体核心质量控制点,虽其金属总重量大约只占整个船体重量的1%~1.5%左右,但是焊接工时大约占整个船舶制造总工时的1/3,焊接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船舶船体的强度和水密封性能水平。因此,船舶安全质量校验人员必须加强对焊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焊缝外形不规则和尺寸控制误差不符合要求是船舶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造成船体焊接焊缝出现沿长度方向宽窄不一、焊缝截面出现虚焊不丰满、以及焊接部位增强高高低不均等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与焊工综合技术素质水平有关,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对焊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督校验。对焊工要严格审查其专业技能操作证书,并在施工前,组织相关工作培训,明确指出像“焊缝的增强高愈高,船体焊缝强度也愈大”等错误意识(由于焊缝增强越高,就越容易形成一个应力集中部位,在使用过程中该处容易出现受力不均产生裂纹)。要严格控制焊接材料质量水平,选择质量较好、信誉较高的厂家供原材料。在原材料加工时,要控制船体拼装钢板的坡口角度,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均匀装配。在焊接过程中焊工人员要用正确的运条角度匀速运条,并根据焊接处特性情况实时调整焊速及焊条角度,保证整个焊接过程具有高质量水平。

3 控制船舶构件的不规范开孔

孔洞是船舶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根据各功能需求,在船舶上开如流水孔、通焊孔、透气孔等成千上万各类形状大小的孔洞。由于各功能孔洞数量较多,如果不严格控制其质量水平,必将给船舶安全投运使用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在实际安全检验工作中发现,由于孔洞数量较多,尤其是在5000吨级以下的船舶在制造过程中,很多制造人员个人经验注意较重,没有安装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严格开孔,开孔尺寸部位随意性较大,误差控制精度较低,出现流水孔开小,经常堵塞;流水孔较大,降低船底其它构件强度等问题。因此,作为船舶安全质量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全国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标准》,重点关注船舶开孔质量问题,避免小失误引发大事故的发生,保证船舶各功能孔洞间具有良好的匹配特性,提高船舶安全航运质量水平。

4 船舶结构修理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船舶经质量检验后,如果发现有安全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提高船舶综合安全航运性能水平。船舶结构修理常采用的方法有:更换新构件部件、红火校正改进、焊接补焊等。在整个修理过程中,均需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防止修理措施采取不当,给船舶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3]。

(1)船体外板、肋骨和端肘板修理

外板、肋骨和端肘板是船舶最容易受腐蚀的部位,如果在安全质量校验过程中,发现其腐蚀量超过或临近允许值时,就需要立即对船舶进行割换维护处理。如因腐蚀导致斜载板、甲板、内底板等相互间连接处产生裂纹等安全隐患时,应将裂纹有效批掉,然后用低氢焊全焊透技术方法进行重新焊接处理。

(2)甲板结构修理

甲板是船舶主要的承载体,该部位如出现裂纹、沟槽腐蚀、变形等问题时,一方面会影响船舶外观质量水平,另一方面裂纹、沟槽等会导致甲板不平,导致运行管理人员出现摔倒等人身危害。因此,当甲板出现问题后,应采取局部切割用强度和厚度较优越的嵌入钢板进行更新替换,并采取全焊透技术措施进行有效焊接,提高甲板综合性能水平。如出现舱口盖板、舱口角隅、舱口围板等构件蚀耗现象时,应根据相关测量仪器测量其腐蚀厚度,并制定相应的局部切割更换措施,保证船舶甲板结构具有良好航运性能水平。

船舶在长期航运后,除船体外板、肋骨和端肘板甲板结构需要进行详细安全质量校验外,还需要对顶边舱、底边舱、艏艉部、货舱等结构进行完善的安全质量校验检查,确保船舶每一部分结构均具有较高的安全质量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船舶安全性能水平。

结束语

船舶结构制造及日常修理维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船舶综合质量水平,影响到其能否高效安全的航行。为了消除影响船舶结构质量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在船舶制造过程中,要加强控制线控制精度、焊缝形状及尺寸误差、开孔外形及数量等方面的质量检验力度,敦促船舶制造厂制造出高性能水平的船舶结构;另一方面需要船东加强对船舶的日常修理维护保养力度,提高船舶综合航运安全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典庆.船体结构检测及维修规划的成本-效益评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5):665-6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中远集团有限公司.中英对照港口国管理船舶检查要点[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船舶 检验 措施 提高 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