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胃肠质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2-11-23 17: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对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细胞形态、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发病部位、Ki-67、S-100、CD34、CD117以及α-SMA等)进行分析,并探讨GIST危险度分级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发现,Ki-67指数、肿瘤坏死情况、肿瘤数目、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指标与GIST危险度分级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研究得出,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危险度分级中,其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4个指标,分别是Ki-67指数、肿瘤坏死情况、肿瘤数目、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因此在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时,应对这4各指标进行参考。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危险度

胃肠间质瘤原发于消化道,细胞可表现不同形态的间叶源性肿瘤,例如上皮样、梭形等,其源于胃肠壁内的卡哈尔间质细胞/间充质细胞(尚未定型),该病种确定于1998年[1]。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等情况的几率较大,预后情况不理想,并且肿瘤的良性恶性、生物学行为等的确定难度较大。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对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并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其中共21例男性患者与19例女性患者,年龄为16~76岁,平均年龄为(51.39±4.78)岁;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发病部位包含有食管、胃部、小肠、结肠、直肠以及腹盆腔等,其中以胃部与小肠居多。其中,4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是在体检期间发现胃肠间质瘤,1例是在治疗其他疾病的手术期间发现胃肠间质瘤,其余30例均是由于患者本次出现不良症状到医院就诊而发现的。

1.2临床症状 经诊断发现,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多种,其中以体重下降、纳差、腹部不适、乏力、恶心呕吐、消化带出血以及腹痛等最为常见。其中病变部位在直肠的患者,其典型表现是大便习惯发生了变化。病变部位在食管的患者,其典型表现为进食梗阻、吞咽困难等。

1.3影像学检查 本组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中,3例进行了MRI检查(阳性率为100%),31例进行了CT检查(阳性率为87.1%)、17例进行了胃镜检查、1例进行了肠镜检查、27例进行了超声检查(阳性率为62.9%)以及4例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

1.4方法

1.4.1分析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细胞形态、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发病部位、Ki-67、S-100、CD34、CD117以及α-SMA等)进行记录,并探讨GIST危险度分级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1.4.2随访方法[2] 对40例胃肠间质瘤混采用电话随访,其中随访内容包含有患者有无发生复发转移、患者有无再次进行手术、患者有无接受其他手术以外的治疗、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的情况等。

1.5统计学方法[3] 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作为分析依据,对各项指标和胃肠间质瘤危险度程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也表明该项指标与胃肠间质瘤危险度程度具有明显的关联。

2 结果

2.1本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手术情况 40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手术术式:5例局部切除、12例原发脏器部分切除、10例原发脏器部分切除并进行淋巴结活检、5例联合脏器切除、2例联合转移灶切除。其中仅此那个淋巴结活检的患者,未见有肿瘤转移的情况。

2.2本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免疫病理指标 本次研究分别选取Ki-67、S-100、CD34、CD117以及α-SMA等免疫指标进行统计。40例患者中,Ki-67阳性例数为23例(57.5%),S-100阳性例数为4例(10.0%),CD34阳性例数为29(72.5%),CD117阳性例数为40例(100.0%),α-SMA阳性例数为11例(27.5%)。

2.3本组胃肠间质瘤的病理结果 见表1。

2.4本组胃肠间质瘤的直径大小、核分裂相、Fletcher分级 肿瘤直径方面:直径0.6cm~20cm。其中,10例患者的肿瘤直径>10cm,16例患者的肿瘤直径在5cm~10cm的范围内。14例患者的肿瘤直径<5cm。

核分裂像方面:4例患者的核分裂像数目≥10个/50HPF,3例患者的核分裂像数目在6~10个/50HPF,其余27例患者的核分裂像数目均≤5个/50HPF。

Fletcher分级情况:2例危险度极低,11例危险度低,10例危险度中度,17例危险度高。

2.5临床病例特征和胃肠间质瘤危险度的相关性 调查发现,Ki-67指数、肿瘤坏死情况、肿瘤数目、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指标与GIST危险度分级有着密切关系,见表2。

2.6本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随访结果 40例患者中,共32例患者完成了随访。其中,32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具有复发情况,有4例患者具有肝转移的情况。其次,有1例患者再次进行手术。另外,有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32例患者中,6例患者有持续服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情况。

3 讨论

胃肠间质瘤曾归类于平滑肌肿瘤,在1983年,利用电镜与免疫组化方式,Mazur和Clark发现大多数肿瘤没有明确的神经分化或肌性特点,所以他们对胃间叶源性肿瘤的组织发生进行了重新评估。间质瘤这一中性名词也因此用于命名那些很难明确分化方向的肿瘤,也就是胃肠间质瘤。从使用电子技术记载病历以来,我院2006年出现首例胃肠间质瘤,该患者2年前曾因直肠肿物进行过手术切除,手术结束后的诊断是直肠平滑肌瘤,2年后患者出现复发,并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患者免疫组化表明肿瘤细胞呈梭形,而CD117为阳性,这一次的诊断结果是直肠恶性间质瘤,也就是平滑肌肿瘤,该病例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对胃肠间质瘤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反映。

3.1胃肠间质瘤流行病学 相关报道称,胃肠间质瘤发病率高,每年约为1~2/10万,但国内目前无明确数据,香港则有报道称发病率为1.67~1.97/10万[4]。美国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由于胃肠间质瘤发病年龄降低,1992~2002年10年间该病发病率增加了25倍,即从0.027/10万~0.67/10万,然而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发病率有所下降。胃肠间质瘤发病率提高并不代表患患者数增加,诊断标准的不断改善,该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胃肠间质瘤发病率。在性别方面,胃肠间质瘤发病率无差异,该病多发于40~80岁,较少有20岁以下患者。本文选取的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16~76岁,1例﹤20岁,其余多为中老年人。这些临床资料和文献报道接近。

3.2胃肠间质瘤发病部位 在胃肠恶性肿瘤中,胃肠间质瘤约占1%,虽是少见的消化道肿瘤,但却常见于间质肿瘤。胃肠间质瘤可发生在全消化道中,主要病发部位为胃,约60%,其次为小肠25%,回肠与直肠共10%,其余为阑尾、胆囊、肠系膜、网膜等。在小肠肿瘤、胃部肿瘤、结肠肿瘤中,胃肠间质瘤所占比例分别20%、1%~3%、0.2%~1%。选取的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发病部位主要有胃、小肠、结肠、直肠、腹盆腔等,该病多见于胃部和小肠,较为不常见的部位是结直肠、腹盆腔等。

3.3胃肠间质瘤病理及免疫组化 胃肠间质瘤多为孤立性,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或结节状,具有清晰的边界,而且体积不一,该病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多发情况,其切面多为灰红、灰白色。梭形细胞与上皮样细胞是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从这两种细胞所占比例来看,可以三种细胞型,即梭形、上皮样、混合等细胞型,在这三种细胞型中,最常见的是梭形细胞型(70%),其次是上皮样细胞型(20%)、混合型。本文选取的胃肠间质瘤多为孤立性,大多数有完整包膜,其直径为0.6~20cm,在一些肿瘤表面,可以看到扩张极度的血管,肿瘤切开后,可以看到囊性变或分隔,一些呈现出鱼肉状,也可以看到出血坏死的部分,大约50%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关系不清等现象,而且粘膜多受侵。研究结果与有关报道不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肿瘤细胞型是梭形,梭形细胞比例比文献报道高的原因可能在于研究例数少,以致存在一定差异。

3.4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危险度分级 目前,判断胃肠间质瘤危险度的有力指标是肿瘤大小与核分裂相数目,该指标已经得到广泛验证。根据肿瘤大小与核分裂相数目指标,Fletcher等将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为高、中、低、极低等四级标准,而且该标准受一些国家卫生署推荐,如美国国立卫生署等,对目前而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5]。本文选取的40例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为:17例高度、10例中度,11例低度,2例极低度。通过观察分析本组数据,发现数据相关变量与正态分布并不相符,所以需采用相关分析法,如spearman等,对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与变量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经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表明,胃肠间质瘤危险度与肿瘤数目、Ki-67指数、肿瘤坏死与否、是否粘连周围组织等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胃肠间质瘤多为孤立性,其坏死率、Ki-67指数随危险度的增加而提高,而且极易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原因可能有:①肿瘤危险度与其生长速度、体积呈正比;②巨块型肿瘤通常由孤立性形成,严重侵害周围组织器官,肿瘤体积大会导致缺乏内供血,从而发生局部坏死情况,有丝分裂和Ki-67功能息息相关,肿瘤增殖活跃程度与Ki-67功能高表达呈正比。胃肠间质瘤危险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形状等无明显关系。本组患者中虽有发生远处转移且逐渐递增,但与危险度分级无明显关系,选择病例远处转移患者少可能是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陈金培,刘国荣,杨耀湘.CD117、CD34、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9):3043-3047.

[2]薛林,何建春,温丽华.胃肠间质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01):16-18.

[3]李超亿,梁小波,马俊杰,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7例病理学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06(01):6-10.

[4]杨继洲,肖兰,邬攀.胃肠间质瘤62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02):188-189.

[5]王刚,张汝鹏,赵敬柱,等.胃肠间质瘤172例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04):297-300.编辑/哈涛

推荐访问:胃肠 分级 临床 特征 危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