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时间:2022-11-27 12: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通过对近10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产业的偏离系数是负数,而且绝对值越来越大,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并且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曲线在第二产业之下,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制约了就业的扩大。

关键词:劳动需求;产业结构;就业

中图分类号:F0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3-0121-04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0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5.1%,到2007年的时候,下降到11.3%,因此,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逐年地下降,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

在200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5.9%,到2007年的时候,上升到了48.6%;与此相反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在2002年到达最高比重41.5%以后,在逐年下降,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这是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

根据表1画出图1,可以鲜明地看到:近年来,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长幅度较大,而第三产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因此,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依然是依靠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为了进一步地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内各产业的变化趋势,本文根据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画出了第三产业内各行业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图。观察1978~2007年期间整个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在1993年以后,各行业的比重变化趋势趋于平稳,因此1993年以后,我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稳定。

从1993年以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在逐年地下降,这些行业是传统的第三产业,它们产值的下降也是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律。

“其他行业”的比重在1993年以后逐年上升,不过在2003年以后,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在2003年以后没有进一步向更好的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其他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是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些新兴的服务业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一)各行业的就业趋势分析

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之前,首先对我国各行业的就业趋势做分析,然后再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各行业就业的影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见图3。

1993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1993~2002年的十年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逐年地下降,但是从2003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从1978~2007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逐年地上升,而且上升非常地平稳,最近5年内也基本保持了1993~2003年期间的增长势头。因此总的看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来自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的减少,也可以认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还是主要转移到了城市第二产业。

由于我国2002年的统计年鉴对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2003~2007年的数据和行业的划分都不同于以往的年份。根据我国2003~2007年的统计年鉴,得出我国最近五年的各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

在2003年调整口径之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的行业有:教育、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有:制造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升幅度最大,有近4个百分点,房地产上升幅度也较大,有近3个百分点。其他行业上升幅度都非常小,在1~2个百分点左右。

就业基本保持不变的行业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采矿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在2003年调整口径之后,各行业的就业比重的排序是: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其中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六个行业所占的比重最大,近66%,因此传统产业的就业比重最大。

(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有的行业的生产总值很大,但是就业的比重却比较小,有的行业的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小,而就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到底应该用那个指标来衡量就业需求量的大小呢,以生产总值还是以就业量呢?

不同行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为了准确地衡量各行业的就业大小,我们应该使用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衡量。本文使用各行业1亿元产值需要的就业人员(1人/亿元)来衡量不同行业的就业带动力。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1亿元产值Li需要的就业人员比较多,那么,该行业的生产总值越大,对就业的带动力就越强。从图4、5可以看到,我国三次产业单位产值的就业需求量从1978年以来逐步下降,特别是1993年以来三次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图形可以看到,第二产业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部门,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与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因此,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因为其回报率较高。

三、我国就业结构的偏离度

(一)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系数

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各个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画出图形见图7。

从就业结构的偏离系数来看,第一产业的偏离系数是负数,而且绝对值越来越大,特别是2003年以后,偏离系数越来越偏离x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第二、三产业的偏离度下降较大,如果仅仅从这一点观察,可以认为我国的就业结构是越来越合理了。但是,第三产业的曲线在第二产业曲线之下,而且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距离没有缩小的趋势。

(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偏离度

2003年后,房地产业结构偏离度最高,但是除了房地产以外,其他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系数都非常低,这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没有表现出来。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很好,但是就业创造率很低,因此,必须处理好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传统的第三产业在整个第三业就业比重过大,新兴的第三产业虽然就业弹性很大,但在我国发展远远不足,主要原因是这些新型行业主要由国家资本垄断,其他社会资本很难进入,最终限制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推荐访问:产业结构 机制 就业 影响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