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当代主流群体信仰新论

时间:2022-11-28 08: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信仰作为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着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终极关怀。但是在科技迅速的发展下,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的依赖转向对机器的依赖,对自然神的敬畏转向对崇拜人自身。人们普遍的陷入了信仰的危机当中,对现实无可奈何,对未来丧失信心的资能量在社会中弥漫扩散。人类需要信仰的重建,需要信仰的关怀。信仰重建是一个大工程,有不同的层次和领域,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我们要针对不同信仰领域的突出问题,分析其原因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方法,加以构建,使未来的信仰體系更具现实、具体意义。

【关键词】信仰;信仰危机;信仰重塑

马克思哲学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人可以有信仰”,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时常会想:信仰何是?信仰何来?信仰何去?一谈到信仰,有些人总觉得是一个纯粹抽象的话题,或者简单归为宗教信仰,把信仰误认为是迷信。其实信仰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信仰包括政治信仰、文化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以及科学信仰。前新加坡总理说过“中国未来的发展主要看以下三方面:一、中国的下一代是否有信仰;二、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做到清正廉洁;三、中国的下一代是否有责任感”。“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需要发达的经济,同时也需要有信仰的公民与公共的信仰。这是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信仰亟待重建。信仰重建是对群体内现有信仰资源的“扬弃”,提炼出更具有现代性、服务性的信仰体系。

一、当代中国主流群体的信仰危机

贝尔曾说,“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现代化”改变着人类,也改变着人类的信仰。如果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无人性意味着残忍。那么20世纪的问题就是“人死了”,意味着精神分裂般的自我异化。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21世纪,信仰何以可能?

1.信仰危机的社会呈现

包尔生在《伦理学体系》一书中提到,20世纪的信仰危机和21世纪的信仰空虚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文化信仰多元价值观的交互激荡之下,在市场经济物欲泛滥的政治信仰淡化下,人们道德信仰失落,宗教信仰庸化,信仰缺失。本文根据当代中国人信仰现状及文章论述需要,选取其中的文化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以及宗教信仰进行研究。

(一)文化信仰的弱化

文化信仰是相关人群对一种文化的信守、继承和圣化。我们处在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并且这些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碰撞,辩证地博弈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传统发展了多元文化的抉择。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多样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文化信仰同文化一样,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信仰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积极地运转;而落后的文化信仰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文化信仰。以一种合适的价值观来看待世界,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政治信仰的淡化

在当代中国,政治信仰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等。建国以来,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逐渐追求物质利益。越来越多的人想着如何赚钱、如何享受,却很少有人谈及理想,谈及共产主义。国人参与政治的热情、积极性也大大减退。近几年出现的许多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孟子》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如今许多人大肆追求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却很少有人担当社会、国家责任。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强调:“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共产主义信念”。一个国家需要有一种科学、理想的政治信仰。一个公民,有义务信仰该国家的政治文明。

(三)道德信仰的失落

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信仰是人们对终极价值的道德理想的崇敬和信服,并以之作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商代时期,周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主张;到先秦儒家的“仁者爱人”;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动中国十大榜样人物”,无不显示着道德伦理的绵延相传。然而,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国民在道德认知方面出现了偏差。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在今天的生意场上,“杀死人偿命,坑死人不偿命”倒成了流行,镉大米、瘦肉精、皮革奶等等,为了赚钱不惜一切代价。道德信仰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可有可无,道德信仰赋予道德以意义,使道德获得“自律”的本性。道德信仰是现实生活的指向,无论建立在何种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观,都能够对人们现实的道德生活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宗教信仰的庸化

人们期望在信仰中寻求安宁,但却不能使信仰本身成为一池净水。信仰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宗教信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神。也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换句话说,宗教是以宗旨对宗民行教化而以矣。在人类文明的原初时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把大自然异化成人格神去崇拜。但是宗教并未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走向衰退,甚至一部分人陷入迷信和邪教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帝之子”等邪教组织曾在我国猖狂一时。在这个异化的宗教王国里,信仰成了“人民精神的鸦片”,“生灵的叹息”。我们必须着手破除封建迷信,打击与取缔邪教组织,并积极引导正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信仰危机的原因

信仰危机,是从信仰怀疑、信仰迷茫到信仰困境的连锁过程。有人提出,造成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精神意识的怀疑机制的驱散力所致。也有人说,信仰危机是由于现代性与矛盾性交织,普通大众价值混乱,心理迷茫。总的来说,信仰危机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共同影响下,伴随着信仰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变动产生的。

(一)主观因素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意识是能思维的东西,只有思维的东西才是意识的本质,意识包括肯定思维和否定思维。当否定思维也就是怀疑机制起作用的时候,就产生了信仰怀疑,接而信仰困惑到信仰危机。从传统《四书五经》到九年制教育,我们从小被灌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文化、道德信仰。当我们从学校思想的“贵族”走入社会沦为“平民”之后,现实环境与我们乌托邦式的信仰總是格格不入,我们原有的信仰得到颠覆,从而信仰就变得更加敏感。

(二)客观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地总结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因此,信仰不单单是人们思维层次的东西,社会现实的环境也会导致信仰的变化。国内外环境的转变、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风气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多种因素导致信仰的弱化。

从余华写的《活着》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建国前后,人们信仰共产党,信仰毛主席,信仰社会主义。当男主角富贵给共产党演皮影、参加过革命有证书之后,妻子家珍把“证书”挂在墙上,走亲送礼都送“红宝书”、毛主席像,人们相信社会主义的曙光会照亮生活。但是建国后经过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破四旧等运动,人们思考生命本身,开始为活着本身而活,为自己而活。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大众开始逐步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本目标,并为了追求利益竞相逐利。我们在唤醒自我意识的同时,利己主义的种子也在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信仰。

二、信仰重塑

马克思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地存在着。按其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①。信仰危机和重塑并存,危机同时也是人们突破、超越和重新选择的起点。

信仰重塑,不仅仅是重拾,而是要把信仰重新拾起来并加以当代化的塑造。首先,我们要思考生命的本真,自我觉醒。厉行向善,求知求真,宽厚有容,嫉恶唯美,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思维境界;其次,加大政治信仰的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中国现在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最后,求同存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本质上无可厚非,但是宗教人士在思想上不能和党相冲突,要充分利用宗教中的弃恶从善、不贪不盗、博爱施人等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结语

星云大师说:“给人信心,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依靠”。激励、约束人,给人以安全感,这就是信仰的价值。信仰的真善美使人性内涵不断丰富、完善,信仰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维系着社会精神。无数历史经验证明,健康的信仰是社会生机所在。信仰需要理性的回归与重塑,需要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重新整合。社会在发展,新的矛盾也会出现,信仰的讨论在继续,信仰重塑的道路也需不断探索。相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新的道路上会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2.

[4]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63页.

[7]李向平.中国改革及其信仰转型[J].上海大学学报,2013(1):65.

[8]鸣华,秦树.信仰危机与现实冲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1992.

[9]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引导[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10]胡春风.宗教与社会[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敬(1992.11-),女,汉族,河南新乡,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推荐访问:新论 中国当代 群体 信仰 主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