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试论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与欧洲文艺复兴之关系

时间:2022-11-28 13: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二,造纸术提供了新的出版载体,印刷术提供了新的出版技术,两者都是出版领域的伟大发明。它们不仅改善和提升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生产方式,同时也改善和提升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范式。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在12-14世纪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对冲破中世纪的蒙昧与黑暗,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蓬勃展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性作用。

【关键词】造纸术;印刷术;文艺复兴;历史作用

一、中国造纸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

(一)价格低廉的植物纤维纸及其制造技术传入,促进欧洲文艺复兴识字群体扩大

李约瑟说:“要不是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欧洲封建主义的终结也许是无法想象的。”①在中世纪的欧洲,主要的书写载体是羊皮纸。羊皮纸的主要生产原料是羊皮,少数使用小牛皮等。每生产10张左右A4纸大小的羊皮纸就要宰杀一只羊。由于动物出生周期缓慢,动物数量有限,所以羊皮纸的制作成本极高,而且过程也比较复杂。若想写一本100页左右的书,至少要使用10张羊皮,300张羊皮才能抄录一部《圣经》。在中世纪,一部手抄的羊皮纸《圣经》,“相当于一座葡萄园的价格”。高昂的价格使大部分的平民百姓享受不到书籍这种文化奢侈品,社会低层严重缺乏购买力,只有有权势的贵族和宗教团体才有文化教育的接近权和触达权。明显的两极分化和严重的文化垄断大大制约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与思想的交流。

公元12-13世紀,“从阿拉伯经北非到西班牙和意大利——造纸术西传完成跨海动作。”②传递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经过摩洛哥再渡海于1150年到欧洲的西班牙;另一条是通过地中海进入西西里岛于1276年传至意大利,再转传到欧洲内陆各地。”③中国造纸术被传入西班牙和意大利,经过推广和提升,很快就对当时的主导性出版载体——羊皮纸形成挑战。到“公元13世纪晚期,羊皮纸逐渐被植物纤维纸所替代。”④由于中国植物纤维纸的主要成分是树皮、破布等廉价原料,所以价格低廉的优势受到西班牙、意大利各个阶层的追捧。意大利由于商贸更为发达,因此受到造纸商的青睐。法比诺亚、热那亚、威尼斯、伦巴第等多个造纸中心逐渐形成,意大利也由此成为欧洲植物纤维纸的主要原产地和造纸技术的重要改良提升和中转输出之地。这为欧洲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及欧洲各地的蓬勃兴盛奠定了创新文化传播和信息流通的载体基础。

正是这种中国造纸技术的引进及廉价植物纤维纸的普及使用,使得原先只有高级神职人员和极少数贵族才拥有的知识获取权的重心开始下移。一些中下层人士甚至平民也有条件获得知识和信息,这实际上是打破了中世纪神权对人性的桎梏和对知识垄断的魔咒。由此,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社会,读书、识字的群体范围大大扩展,形成了一个以知识阶层为主体的文化名流和思想精英辈出的时代。思想解放、文化昌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史称“欧洲文艺复兴”。如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文学家莎士比亚等,让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士有了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鼓励了更多的平民百姓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英国威尔斯博士说:“即谓欧洲文艺复兴之得力于纸,亦不为过。”⑤

(二)造纸术发明扩散为印刷术提供完美匹配的承印载体,推动文艺复兴思想传播

德国人亚可布说:“我们还是靠中国人蔡伦的智慧,才能享受现在的这种便利。”⑥其实蔡伦并不是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人,现已出土的6大考古发现,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时期锁定在西汉。学术界基本认同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良”说。造纸术经蔡伦重大改良后,“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⑦“蔡侯纸”因其影响巨大,以至于后世认为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经历汉代、三国、两晋500多年的发展,在东晋元兴年间(公元402—404年),由当时的实际执政者太尉桓玄下令:“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⑧中国造纸术后传至近邻朝鲜、日本及周边越南、印度等国,在盛唐时期传播到中亚,“撒马尔罕纸”名闻遐迩,而后传播到西亚和非洲。公元10—11世纪,“巴比伦纸”和“开罗纸”开始风行。终于在12世纪造纸术完成“跨海一跃”传至欧洲,最早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开花结果,尤以意大利所结“果实”最大。造纸术在中国与唐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形成完美佳配,传到欧洲后,在15世纪中叶又与古腾堡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术佳偶天成。美国著名的印刷权威德文尼指出:“没有纸,就不可能有印刷。”⑨纸张和印刷术关系密切。“纸的广泛应用,刺激了印刷术的进步”⑩,为雕版印刷术及活字印刷术提供了绝佳的承印载体。

欧洲此前使用的羊皮纸(犊皮纸)具有天生的缺陷,导致其难以应用于印刷技术,这些缺陷包括:粗糙、磨损、油腻、费墨,潮湿时又松弛、管理困难。早期人们也曾尝试用羊皮纸印刷,但在羊皮纸上印的书远没有在纸质载体上印的书着墨性好、字迹清晰,由于羊皮纸油腻松弛,承印压力会使得纸张变形,所印之书往往排列很不整齐,加之成本极高,使之无法与批量印刷的印刷术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在一本《圣经》需300只羊皮来承载的时期,即使限制纸张的尺寸,也没有足够多的绵羊来满足印刷机一周的需求。相较于羊皮纸,中国的植物纤维纸则具有原料易得、柔软光滑、吸墨性好、版面规整、承载信息量大等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中国之所以能发明印刷术,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最早发明了与印刷术完美契合的植物纤维纸制造技术。德国古腾堡之所以会在15世纪中叶创新出金属活字印刷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植物纤维纸及其制造技术此时在欧洲已经非常成熟,并大面积普及,更重要的是其品质非常适合印刷。正是因为有了出版载体的跨越式发展,才为出版印刷技术的台阶式跃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这才促进了欧洲成为近代金属铅活字印刷技术的创始发明地。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完美结合,使得知识和信息复制效率极大提高,彻底改变了手抄复制时代知识生产的效率低下和差错率高之状况,与此相伴随的是较少传抄讹误的印刷品的大量出现。古腾堡时代的印刷所投资人约翰·赛斯特,曾一次携带十多部印刷本《圣经》到巴黎大学售卖,结果却被当地手抄书行会认为“有魔鬼相助”而举报到警察局,他差点陷入牢狱之灾。十几部《圣经》就被认为非人力所能及,可以想象手抄复制的效率是何等低下。“文艺复兴初期的特点是重新翻译、编写、编印古代科学文献。”若没有印刷技术的帮助,这些都不会发生。

推荐访问:造纸术 印刷术 欧洲 文艺复兴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