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简单排列组合》教案3篇(完整)

时间:2023-01-02 10:50:04 来源:网友投稿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1  【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逐步落实数学堂与“学习力”相结合的自学为主堂教学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我们二年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单排列组合》教案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简单排列组合》教案3篇(完整)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1

  【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逐步落实数学堂与“学习力”相结合的自学为主堂教学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我们二年级数学组于XX年10月开展了全员赛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篇教案集授教师努力及组内教师智慧,较能体现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是一篇优秀的案例。

  【教材简析】

  本节的内容是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字卡片。有关北京景色的、生字词卡。

  【课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过程】

  1、合作探究排列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数学广角乐园,数学广角里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闯关游戏,敢不敢试一试?(不怕)你们真是勇敢的好孩子。咱们先来创第一关。

  (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第一关,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生汇报。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听清要求。

  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写好马上做好,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实际操作,教师巡视。

  板演反馈,同时汇报不同的摆法和想法。

  无顺序的汇报→正确的汇报→比较方法→学生说方法→师板书→起名称

  师:请把你写出的两位数读出来(无序→正确,师板书,),比较一下谁的更全面一些?(提问其他的答案),为什么XX同学没有完全摆对而这名同学却摆得这么准呢?他有什么诀窍吗?(生边回答师边数字板演示,并进行板书)

  师:谁能给这个方法起一个名字呢?

  谁还有其它的方法要介绍给大家?

  象这样因为数字的位置不同而拼组出了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上就叫排列。

  师: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顺利过关,进入下一关

  2、感知组合

  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师:大家看,我在和他握手,他也在和我握手,不管我们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手不松开我们两个人就是只握了一次手。

  那三个人握手到底要握几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记录次数,其他三人演示,看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

  (板书展示握手过程)

  3、对比思考——追寻本质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反思】

  本节体现了两个特色

  1、预设有效问题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关键

  “思”源于“问题”,要通过“问题解决”使儿童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及思想上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问题”。因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形成就是借助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在这节中,在每一个活动之前,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感兴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呢?”、“三个人每两人互相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只有面对这样的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的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才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这些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而这一过程又正是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过程。

  2、逐步感悟有序思维的必要性

  有序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悟到有序思维的必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了。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让学生非常自然地、主动地进行猜数,并产生怎样思考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用1、2、3写(摆)两位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究新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初步感悟有序的写(摆);交流讨论,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写(摆)的,它好在哪里?等问题,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促进了学生对其隐藏着的数学思想的领悟、认识;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到了两种基本的排序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进一步体验到按一定的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方法。最后,抓住鼓励表扬的握手游戏这一契机,突破教学的"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使他们对其规律进行本质的探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这里,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反思等一系列探索活动,体会到思之要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更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这节注重了排列组合的有序性,而对排列组合的合理性诠释得还不够到位。还有些堂上的动态生成的资源捕捉利用不够及时到位等等。我想这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多反思,多注意的。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2

  【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逐步落实数学堂与“学习力”相结合的自学为主堂教学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我们二年级数学组于XX年10月开展了全员赛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篇教案集授教师努力及组内教师智慧,较能体现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是一篇优秀的案例。

  【教材简析】

  本节的`内容是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字卡片。有关北京景色的、生字词卡。

  【课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过程】

  1、合作探究排列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数学广角乐园,数学广角里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闯关游戏,敢不敢试一试?(不怕)你们真是勇敢的好孩子。咱们先来创第一关。

  (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第一关,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生汇报。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听清要求。

  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写好马上做好,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实际操作,教师巡视。

  板演反馈,同时汇报不同的摆法和想法。

  无顺序的汇报→正确的汇报→比较方法→学生说方法→师板书→起名称

  师:请把你写出的两位数读出来(无序→正确,师板书,),比较一下谁的更全面一些?(提问其他的答案),为什么XX同学没有完全摆对而这名同学却摆得这么准呢?他有什么诀窍吗?(生边回答师边数字板演示,并进行板书)

  师:谁能给这个方法起一个名字呢?

  谁还有其它的方法要介绍给大家?

  象这样因为数字的位置不同而拼组出了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上就叫排列。

  师: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顺利过关,进入下一关

  2、感知组合

  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师:大家看,我在和他握手,他也在和我握手,不管我们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手不松开我们两个人就是只握了一次手。

  那三个人握手到底要握几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记录次数,其他三人演示,看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

  (板书展示握手过程)

  3、对比思考——追寻本质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反思】

  本节体现了两个特色

  1、预设有效问题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关键

  “思”源于“问题”,要通过“问题解决”使儿童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及思想上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问题”。因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形成就是借助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在这节中,在每一个活动之前,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感兴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呢?”、“三个人每两人互相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只有面对这样的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的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才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这些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而这一过程又正是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过程。

  2、逐步感悟有序思维的必要性

  有序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悟到有序思维的必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了。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让学生非常自然地、主动地进行猜数,并产生怎样思考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用1、2、3写(摆)两位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究新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初步感悟有序的写(摆);交流讨论,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写(摆)的,它好在哪里?等问题,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促进了学生对其隐藏着的数学思想的领悟、认识;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到了两种基本的排序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进一步体验到按一定的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方法。最后,抓住鼓励表扬的握手游戏这一契机,突破教学的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使他们对其规律进行本质的探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这里,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反思等一系列探索活动,体会到思之要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更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这节注重了排列组合的有序性,而对排列组合的合理性诠释得还不够到位。还有些堂上的动态生成的资源捕捉利用不够及时到位等等。我想这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多反思,多注意的。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

  【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推理,如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推导等。这节课安排生动有趣额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例1给出了一副学生用数学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

  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数学广角做游戏。在门口设置了?,?上有密码。这个密码盒的密码是由数字1、2组成的一个两位数,想不想进去呢?

  师:谁告诉老师密码,帮老师打开这个密码盒?(生尝试说出组成的数)

  生:12、21

  师:打开密码盒

  师:打开了密码锁,进入数学广角乐园。一关一关的进行闯关活动。第一关:1、2、3能摆出哪些两位数?第二关:如果3人见面,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游戏闯关活动对比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设计意图:以相同数量进行对比,为什么数字要比握手多一半呢?引发学生知识冲突从而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1、数字宫

  师:第三关现在我们去那里玩呢?我们一起看看!

  从0、4、6中选择两个数字排成两位数,有几种排法?

  总结:为什么和上面发现的结果不一样呢?问题出在谁的身上呢?(0)

  为什么?(0不能做一个数的第一位)

  2、选择线路

  师:同学们,米老鼠带我们欣赏完数学广角,准备回家了,有几条路供它选择?演示:

  问题:数学城堡到家里,到底有几种走法呢?

  (1)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3)板书:A——C A——D A——E B——C B——D B——E

  (设计意图:题目层次性强,与生活联系密切。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做到了以下几个亮点突破: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整课节始终用创设的游戏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我设计了:门上的锁密码是多少?本节课通过闯关游戏创设“数字排列”中有趣的数字排列,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握手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2、课堂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时,注意选则合作的时机与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关键点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我选择了让学生同桌合作;在解决重难点时,我选择了学生六人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解决什么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尽量保证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领悟新知。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悟协调合作,既让学生感悟了新知,又体验到了成功,获取了数学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篇扩展阅读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篇(扩展1)

——排列组合教案5篇

排列组合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及排列数的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难点是导出排列数的公式和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两个相同排列,当且仅当他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种数,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计算相应的排列数.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个元素的排列,后者是这种排列的不同种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个组成的有序集,相当于一个排列,而这种有序集的个数,就是相应的排列数.

  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要重点分析好 的推导.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教材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议

  ①在讲解排列数的概念时,要注意区分“排列数”与“一个排列”这两个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几种:

  ab,ac,ba,bc,ca,cb,

  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符号 表示排列数.

  ②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与后面学习的组合的根本区别.

  在排列的定义中 ,如果 有的书上叫选排列,如果 ,此时叫全排列.

  要特别注意,不加特殊说明,本章不研究重复排列问题.

  ③关于排列数公式的推导的教学.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课本上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先推导 ,…,再推广到 ,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导出公式 后要分析这个公式的构成特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记忆公式,防止学生在“n”、“”比较复杂的时候把公式写错.这个公式的特点可见课本第229页的一段话:“其中,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 ,共个因数相乘.”这实际是讲三个特点:第一个因数是什么?最后一个因数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

  公式 是在引出全排列数公式 后,将排列数公式变形后得到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指出两点:(1)在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具体的排列数的值,常用前一个公式,而要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或作有关的论证,要用到这个公式,教材中第230页例2就是用这个公式证明的问题;(2)为使这个公式在 时也能成立,规定 ,如同 时 一样,是一种规定,因此,不能按阶乘数的原意作解释.

  ④建议应充分利用树形图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⑤学生在开始做排列应用题的作业时,应要求他们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得更加扎实.随着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这种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排列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

  难点是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请大家完成以下两题的练习(用投影仪出示):

  1.书架上层放着50本不同的社会科学书,下层放着40本不同的自然科学的书.

  (1)从中任取1本,有多少种取法?

  (2)从中任取社会科学书与自然科学书各1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某农场为了考察三个外地优良品种A,B,C,计划在甲、乙、丙、丁、戊共五种类型的土地上分别进行引种试验,问共需安排多少个试验小区?

  找一同学谈解答并说明怎样思考的的过程

  第1(1)小题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上层取社会科学书,可以从50本中任取1本,有50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下层取自然科学书,可以从40本中任取1本,有40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50+40=90.第(2)小题从书架上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各1本(共取出2本),可以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一本社会科学书,第二步取一本自然科学书,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 50×40=20xx.

  第2题说,共有A,B,C三个优良品种,而每个品种在甲类型土地上实验有三个小区,在乙类型的土地上有三个小区……所以共需3×5=15个实验小区.

  二、 讲授新课

  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排列问题,这是我们本节讨论的重点.先从实例入手:

  1.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飞机票?

  由学生设计好方案并回答.

  (1)用加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如果北京是起点站,终点站是上海或广州,需要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上海,终点站是北京或广州,又需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广州,终点站是北京或上海,又需要2种飞机票,共需要2+2+2=6种飞机票.

  (2)用乘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在三个站中,任选一个站为起点站,有3种方法.即北京、上海、广泛任意一个城市为起点站,当选定起点站后,再确定终点站,由于已经选了起点站,终点站只能在其余两个站去选.那么,根据乘法原理,在三个民航站中,每次取两个,按起点站在前、终点站在后的顺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3×2=6种.

  根据以上分析由学生(板演)写出所有种飞机票

  再看一个实例.

  在航海中,船舰常以“旗语”相互联系,即利用不同颜色的旗子发送出各种不同的信号.如有红、黄、绿三面不同颜色的旗子,按一定顺序同时升起表示一定的信号,问这样总共可以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找学生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事实上,红、黄、绿三面旗子按一定顺序的一个排法表示一种信号,所以不同颜色的同时升起可以表示出来的信号种数,也就是红、黄、绿这三面旗子的所有不同顺序的排法总数.

  首先,先确定最高位置的旗子,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中任取一个,有3种方法;

  其次,确定中间位置的旗子,当最高位置确定之后,中间位置的旗子只能从余下的两面旗中去取,有2种方法.剩下那面旗子,放在最低位置.

  根据乘法原理,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出所有信号种数是:3×2×1=6(种).

  根据学生的分析,由另外的同学(板演)写出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信号的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

  第三个实例,让全体学生都参加设计,把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写出来.

  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写出这些所有的三位数.

  根据乘法原理,从四个不同的数字中,每次取出三个排成三位数的方法共有4×3×2=24(个).

  请板演的学生谈谈怎样想的?

  第一步,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在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有4种取法.

  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当百位上的数字确定以后,十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三个数字去取,有3种方法.

  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当百位、十位上的数字都确定以后,个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两个数字中去取,有2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所以共有4×3×2=24种.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我们讨论了三个实例,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从一些研究的对象之中取出某些研究的对象.

  (2)取出的这些研究对象又做些什么?

  实质上按着顺序排成一排,交换不同的位置就是不同的情况.

  (3)请大家看书,第×页、第×行. 我们把被取的对象叫做双元素,如上面问题中的民航站、旗子、数字都是元素.

  上面第一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2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后来又写出所有排法.

  第二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排法和写出所有排法.

  第三个问题呢?

  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3个,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并写出所有的排法.

  给出排列定义

  请看课本,第×页,第×行.一般地说,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n)个元素(本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况),按着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按着这个定义,结合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相同的排列?什么是不同的排列?

  从排列的定义知道,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即元素所在的位置)也必须相同.两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是不同的排列.

  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上海—广州是两个排列,第三个问题中,213与423也是两个排列.

  再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广州—北京;第二个问题中,红黄绿与红绿黄;第三个问题中231和213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也是两个排列.

  (2)还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一个排列”是不是一个数?

  生:“一个排列”不应当是一个数,而应当指一件具体的事.如飞机票“北京—广州”是一个排列,“红黄绿”是一种信号,也是一个排列.如果问飞机票有多少种?能表示出多少种信号.只问种数,不用把所有情况罗列出来,才是一个数.前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实质上也是这样的.

  三、 课堂练习

  大家思考,下面的排列问题怎样解?

  有四张卡片,每张分别写着数码1,2,3,4.有四个空箱,分别写着号码1,2,3,4.把卡片放到空箱内,每箱必须并且只能放一张,而且卡片数码与箱子号码必须不一致,问有多少种放法?(用投影仪示出)

  分析:这是从四张卡片中取出4张,分别放在四个位置上,只要交换卡片位置,就是不同的放法,是个附有条件的排列问题.

  解法是:第一步把数码卡片四张中2,3,4三张任选一个放在第1空箱.

  第二步从余下的三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2空箱.

  第三步从余下的两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3空箱.

  第四步把最后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四空箱.具体排法,用下面图表表示:

  所以,共有9种放法.

  四、作业

  课本:P232练习1,2,3,4,5,6,7.

  数学教案-排列教学目标

排列组合教案2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

  乒乓球、衣服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今天,王老师要带大家去“数学广角”里做游戏,可是,我把游戏要用的材料都放在这个密码包里。你们想解开密码取出游戏材料吗?(想)我给大家提供解码的3个信息。

  1. 好,接下来老师提供解码的第一个信息: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学生在两位数里猜)(你们猜的对不对呢?请听第二个解码信息)

  2. 下面,提供解码的第二个信息:密码是由2和7组成的(学生说出27和72)。能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吗?

  3. 下面,提供解码的第三个信息:刚才说了密码可能是27也可能是72。其实这个密码和老师的年龄有关。哪个才是真正的密码是?(学生说出是27)到底是不是27呢?请看(教师出示密码)。真的是27,恭喜大家解码成功!

  二、多种活动,体验新知

  1、感知排列

  师:请小朋友先到“数字宫”做个排数字游戏,好吗?这有两张数字卡片(1 、2)(老师从密码包里拿出),你能摆出几个两位数?(用数字卡摆一摆)

  生:我摆了两个不同的数字12和21。(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想得真好。我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数字3,现在有三个数字1、2、3,让大家写两位数,你们不会了吧?(会)别吹牛!(真的会)好,下面大家分组合作,组长记录。看看你们能够写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注意不要重复,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好,开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学生所写的个数可能不一样,有多有少,找几份重复的或个数少的展示。)哪组同学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教师板书结果。)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呀?

  2、探讨排列方法。

  有的小组摆出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小组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重复,也不漏掉数呢?还请大家分组讨论。看一看哪组同学的方法最好!(小组讨论,分组交流,学生总结方法。)哪组同学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方法1:我摆出12,然后再颠倒就是21,再摆23,颠倒后就是32,再摆13,颠倒后就是31,一共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

  方法2:我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上,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12和13;我再把数字2放在十位上,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21和23 ;我再把数字3放在十位上,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上组成31和32 ,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

  3、老师和学生共同评议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再摆一摆,学生试着总结。(如果学生说不出方法2,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

  3、感知组合。

  师:你们真是一群善于动脑的好孩子。来,咱们握握手,祝贺祝贺!加油!

排列组合教案3

  一.课标要求: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通过实例,总结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排列与组合

  通过实例,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二项式定理

  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命题走向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三部分;考查内容:(1)两个原理;(2)排列、组合的概念,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排列和组合的应用;(3)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及二项式系数和。

  排列、组合不仅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新高考会有题目涉及;二项式定理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新高考会继续考察。

  考察形式:单独的考题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低难度的题目,排列组合有时与概率结合出现在解答题中难度较小,属于高考题中的中低档题目。

  三.要点精讲

  1.排列、组合、二项式知识相互关系表

  2.两个基本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中的分类;

  (2)分步计数原理中的分步;

  正确地分类与分步是学好这一章的关键。

  3.排列

  (1)排列定义,排列数

  (2)排列数公式:系 = =n·(n-1)…(n-m+1);

  (3)全排列列: =n!;

  (4)记住下列几个阶乘数:1!=1,2!=2,3!=6,4!=24,5!=120,6!=720;

  4.组合

  (1)组合的定义,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2)组合数公式:Cnm= = ;

  (3)组合数的性质

  ①Cnm=Cnn-m;② ;③rCnr=n·Cn-1r-1;④Cn0+Cn1+…+Cnn=2n;⑤Cn0-Cn1+…+(-1)nCnn=0,即 Cn0+Cn2+Cn4+…=Cn1+Cn3+…=2n-1;

  5.二项式定理

  (1)二项式展开公式:(a+b)n=Cn0an+Cn1an-1b+…+Cnkan-kbk+…+Cnnbn;

  (2)通项公式:二项式展开式中第k+1项的通项公式是:Tk+1=Cnkan-kbk;

  6.二项式的应用

  (1)求某些多项式系数的和;

  (2)证明一些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3)证明整除性。①求数的末位;②数的整除性及求系数;③简单多项式的整除问题;

  (4)近似计算。当|x|充分小时,我们常用下列公式估计近似值:

  ①(1+x)n≈1+nx;②(1+x)n≈1+nx+ x2;(5)证明不等式。

  四.典例解析

  题型1:计数原理

  例1.完成下列选择题与填空题

  (1)有三个不同的信箱,今有四封不同的信欲投其中,则不同的投法有 种。

  A.81 B.64 C.24 D.4

  (2)四名学生争夺三项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的种数是( )

  A.81 B.64 C.24 D.4

  (3)有四位学生参加三项不同的竞赛,

  ①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一项竞赛,则有不同的参赛方法有 ;

  ②每项竞赛只许有一位学生参加,则有不同的参赛方法有 ;

  ③每位学生最多参加一项竞赛,每项竞赛只许有一位学生参加,则不同的参赛方法有 。

  例2.(06江苏卷)今有2个红球、3个黄球、4个白球,同色球不加以区分,将这9个球排成一列有 种不同的方法(用数字作答)。

  点评:分步计数原理与分类计数原理是排列组合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基础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只有这两个原理,尤其是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讨论有很多相通之处,当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将之化简,达到求解的目的。

  题型2:排列问题

  例3.(1)(20xx四川理卷13)

  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______ _________。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二项展开式中指定项的系数,以及组合思想;

  (2).20xx湖南*沙云帆实验学校理科限时训练

  若 n展开式中含 项的系数与含 项的系数之比为-5,则n 等于 ( )

  A.4 B.6 C.8 D.10

  点评:合理的应用排列的公式处理实际问题,首先应该进入排列问题的情景,想清楚我处理时应该如何去做。

  例4.(1)用数字0,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则其中数字1,2相邻的偶数有 个(用数字作答);

  (2)电视台连续播放6个广告,其中含4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公益广告,要求首尾必须播放公益广告,则共有 种不同的播放方式(结果用数值表示).

  点评:排列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问题都是以排列公式为辅助。

  题型三:组合问题

  例5.荆州市20xx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Ⅱ)

  (1)将4个相同的白球和5个相同的黑球全部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既要有白球,又要有黑球,且每个盒子中都不能同时只放入2个白球和2个黑球,则所有不同的放法种数为(C) A.3 B.6 C.12 D.18

  (2)将4个颜色互不相同的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和2的两个盒子里,使得放入每个盒子里的球的个数不小于该盒子的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

  A.10种 B.20种 C.36种 D.52种

  点评:计数原理是解决较为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的基础,应用计数原理结合

  例6.(1)某校从8名教师中选派4名教师同时去4个边远地区支教(每地1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种;

  (2)5名志愿者分到3所学校支教,每个学校至少去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派方法共有( )

  (A)150种 (B)180种 (C)200种 (D)280种

  点评:排列组合的交叉使用可以处理一些复杂问题,诸如分组问题等;

  题型4: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

  例7.*面上给定10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由这10个点确定的直线中,无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除原10点外),无两条直线互相*行。求:(1)这些直线所交成的点的个数(除原10点外)。(2)这些直线交成多少个三角形。

  点评:用排列、组合解决有关几何计算问题,除了应用排列、组合的各种方法与对策之外,还要考虑实际几何意义。

  例8.已知直线ax+by+c=0中的a,b,c是取自集合{-3,-2,-1,0,1,2,3}中的3个不同的元素,并且该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求符合这些条件的直线的条数。

  点评:本题是199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的一填空题,据抽样分析正确率只有0.37。错误原因没有对c=0与c≠0正确分类;没有考虑c=0中出现重复的直线。

  题型5:二项式定理

  例9.(1)(20xx湖北卷)

  在 的展开式中, 的幂的指数是整数的项共有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2) 的展开式中含x 的正整数指数幂的项数是

  (A)0 (B)2 (C)4 (D)6

  点评:多项式乘法的进位规则。在求系数过程中,尽量先化简,降底数的运算级别,尽量化成加减运算,在运算过程可以适当注意令值法的运用,例如求常数项,可令 .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要注意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的区别。

  例10. (20xx湖南文13)

  记 的展开式中第m项的系数为 ,若 ,则 =____5______.

  题型6: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例11.(1)求4×6n+5n+1被20除后的余数;

  (2)7n+Cn17n-1+Cn2·7n-2+…+Cnn-1×7除以9,得余数是多少?

  (3)根据下列要求的精确度,求1.025的近似值。①精确到0.01;②精确到0.001。

  点评:(1)用二项式定理来处理余数问题或整除问题时,通常把底数适当地拆成两项之和或之差再按二项式定理展开推得所求结论;

  (2)用二项式定理来求近似值,可以根据不同精确度来确定应该取到展开式的第几项。

  五.思维总结

  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基本规律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使用方法有两种:①单独使用;②联合使用。

  2.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排列问题或组合问题,是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关键一步。

  3.对于带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通常从以下三种途径考虑:

  (1)元素分析法:先考虑特殊元素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

  (2)位置分析法:先考虑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

  (3)整体排除法:先算出不带限制条件的排列数,再减去不满足限制条件的排列数。

  4.对解组合问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对“组合数”恰当的分类计算,是解组合题的常用方法;

  (2)是用“直接法”还是“间接法”解组合题,其原则是“正难则反”;

  (3)设计“分组方案”是解组合题的关键所在。

排列组合教案4

  教学内容:

  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

  4、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2.“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2)练习二十五第9题。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教学反思:

排列组合教案5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

  乒乓球、衣服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今天,王老师要带大家去“数学广角”里做游戏,可是,我把游戏要用的材料都放在这个密码包里。你们想解开密码取出游戏材料吗?(想)我给大家提供解码的3个信息。

  1. 好,接下来老师提供解码的第一个信息: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学生在两位数里猜)(你们猜的对不对呢?请听第二个解码信息)

  2. 下面,提供解码的第二个信息:密码是由2和7组成的(学生说出27和72)。能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吗?

  3. 下面,提供解码的第三个信息:刚才说了密码可能是27也可能是72。其实这个密码和老师的年龄有关。哪个才是真正的密码是?(学生说出是27)到底是不是27呢?请看(教师出示密码)。真的是27,恭喜大家解码成功!

  二、多种活动,体验新知

  1、感知排列

  师:请小朋友先到“数字宫”做个排数字游戏,好吗?这有两张数字卡片(1 、2)(老师从密码包里拿出),你能摆出几个两位数?(用数字卡摆一摆)

  生:我摆了两个不同的数字12和21。(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想得真好。我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数字3,现在有三个数字1、2、3,让大家写两位数,你们不会了吧?(会)别吹牛!(真的会)好,下面大家分组合作,组长记录。看看你们能够写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注意不要重复,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好,开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学生所写的个数可能不一样,有多有少,找几份重复的或个数少的展示。)哪组同学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教师板书结果。)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呀?

  2、探讨排列方法。

  有的小组摆出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小组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重复,也不漏掉数呢?还请大家分组讨论。看一看哪组同学的方法最好!(小组讨论,分组交流,学生总结方法。)哪组同学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方法1:我摆出12,然后再颠倒就是21,再摆23,颠倒后就是32,再摆13,颠倒后就是31,一共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

  方法2:我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上,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12和13;我再把数字2放在十位上,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21和23 ;我再把数字3放在十位上,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上组成31和32 ,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3、老师和学生共同评议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再摆一摆,学生试着总结。(如果学生说不出方法2,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

  3、感知组合。

  ①师:你们真是一群善于动脑的好孩子。来,咱们握握手,祝贺祝贺!加油!123

  ②提出问题:从大家刚才握手,老师想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想一想!

  生1:6次!

  生2:4次!

  师:到底是几次呢?请小组长作裁判,小组内的三个同学,试一试,到底是几次?

  ③学生汇报表演。小组长指挥说明。哪组同学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握手的次数。(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④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⑤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顺序有关。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下面大家看这是什么呀?(老师从密码包里拿出一个乒乓球)(乒乓球)这个是我昨天专门买来的。定价5角。当时我的口袋里有1张5 角的、2张2角,还有5个1角的硬币。(师出示所述人民币)大家想一想我有多少种方法付给老板钱呢?(老师引导学生有序的说出付钱的四种方法)

  有了乒乓球,老师就可以教大家打乒乓球了。不过我要先考考大家。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三个人要比几场?(指名答。)好的,大家真能干。下课老师就教你们的乒乓球好吗?(好)。

  今天是几月几日?(12月1日)哦!快到元旦了。小明准备在数学广角举办的元旦晚会上露一手。来一个时装表演。他准备了4件衣服(教师贴出2件上衣和2件裤子),请你帮他设计一下,有几种穿法?谁来说一说?(指名答出四种穿法并演示)

  大家感觉一下只有4种穿法,是不是有点少了呀?(是)小明也和大家想到一块去了。于是他又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条黑裤子(贴出)。大家再想一想现在一共有多少种穿法了呀?(6种)除了刚才的4种,还有哪2种,谁来说一说?(生答完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6种穿法)同学们真聪明。我在这里代表小明向大家说一声:谢谢了!(没关系)。对了。到时候我们一定要去看小明的精彩表演!好不好?(好)

  四、游戏活动,拓展应用

  1、 老师看大家学得这么开心,我们来做个抽奖游戏,想参加吗?每个小朋友都有中奖的机会哦。

  ①教师出示4个号球:老师这这里有四个号球:2、5、7、8。

  ②什么样的号码能中奖呢?我给你们透露点信息:中奖号码就是从这4个数中选出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猜猜,什么号码可能中奖?这个号码可能中奖。再猜?你这个号码也可能中奖。看来,可能中奖的号码有很多个。有什么好办法肯定能中奖?(把你认为能中奖的号码都写出来吧)(把用这四个数能组成的所有两位数都写出来,教师巡视,有的孩子写出来8个两位数,她还在继续写,看来不止8个。你写得越多你中奖的可能就越大)

  ③写好了吗?大家推举一个人来摸奖吧。老师来当公证员行不行?学生先摸出一个球。中奖号码的最前面一个数出来了,是2,那中奖号码可能是? 25、27、28。再摸一个球。中奖号码是?

  ④你中奖了吗?把你写出的这个数圈出来。同桌互相看看,如果你同位中奖了,请你给他画一面小红旗。

  ⑤出示所有结果:孩子们,你刚才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两位数?用2、5、7、8能组成的两位数究竟有多少个呢?咱们用刚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的办法把这些数都排出来吧!老师写,你们说,好吗?

  2、老师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想一想,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指名答,教师总结)

  这种排法刚才有没有呀?我也糊涂了。怎样才能搞清楚呢?对了,我们也可以用刚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的方法来排一排。(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排一排)这样有顺序的排一下,我们都清楚了。看来我们以后,不管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什么事情,想什么问题都要有顺序的思考,这样才能考虑全面。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不管有多难,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就一定能解决。对不对?(对)

  五、全课总结,升华情感

  在数学广角中还有许多地方等着大家去游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大家就玩到这里。今天你这节课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六、板书设计

  排列组合

  1 2 1 2 3 2 5 7 8

  12 21 12 23 31 25 27 28

  21 32 13 52 57 58

  72 75 78

  82 85 87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篇(扩展2)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 (菁选3篇)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1

  一、创设情境,生活取材。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在尊重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加工,创设了一个主题式的情境“喜洋洋参加体育运动”,来组织学生参与多层次的多种游戏活动。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把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渗透进去,通过玩一玩、想一想、比一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何谓排列,何谓组合。

  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在这节课中,努力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测、验证,留有充分的时空去尝试、讨论、研究,调动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让他们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而不是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老师的思维轨道,因为只有自己发现并学会的知识才是记得最牢固的。如:学生独立排由1,2,3组成的数之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情况,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别人的长处,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有序排列。这样,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主动建构新知,就像在水中学会游泳一样,才能真正掌握本领。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2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不但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表面上看教材对于这些知识的呈现似乎比较零乱,实质上数学广角犹如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并且经历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为此,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探索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围绕“去数学广角游玩”这样一个主题事件情境,通过智力考试猜老师的年龄,猜老师的手机号码后2位,智力过关握手庆贺,帮老师搭配衣服,排队留影,找回家路线等活动,由浅入深,开展学习探究,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

  一堂课下来,虽然同伴们说我教学设计新颖有趣、教态自然、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学过程流畅,似乎上得挺不错。而我自己心里却很明白,这堂课有许多地方是失败的。因为这一篇“散文”的“神”我开始没渗透好,后来没把握好,到最后学生很难在头脑中有效建模,所以本堂课如果我给自己打分,肯定不合格。细细反思如下:

  第一,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生成的素材,大做文章。《数学广角》的内容本来就像万花筒,不需要额外找大量素材,否则只会让我们的课堂华而不实。如本堂课中,在让学生思考用1、8、3三张数字卡片能排列出几个两位数时,我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的基础上,安排了同桌操作、验证,即一位学生摆数学卡片,一位学生做记录(用记号笔)。在巡视的过程中,我有意搜集了3种不同方案,并给它们编上号:

  ① 13、18、31、38、81、83

  ② 13、31、38、83、18、81

  ③ 13、83、31、81、18、38

  我让学生比较上面三种方法,说说你最欣赏哪种方法,让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在这里,当学生说出 “有顺序”三个字时,我没有细细品下去,而是用“是啊,这样有顺序地去思考问题,就可以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这么一句粗糙的话语把难点遮住,把亮点给错过了。假如当时,我继续追问:“哦,那你来说说,是怎样一种顺序呢?”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在学生的方法上做文章,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提炼出“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不同的顺序,这样就会很自然地突破难点。

  第二,要用心关注课堂上的细节问题。在四人小组进行握手操作时,后面的很多孩子其实都没看清,就不可能数出来有几次。如果能让孩子们在握手时把手举高点,这样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有的时候就是如此,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关乎成败。

  第三,要巧妙设计每一道练习。在本堂课最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小丽、小芳、小美三人想站成一排拍照留念,她们有几种站法?一下子出现三个人的排列,对学生的挑战可能有些大,也可能是我前面的有序渗透地不好,学生半天都没拉扯清楚。打算做如下修改:把老师也加进去,每两人合影一次,共合影几张?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常常会有遗憾,所以需要我们不停地反思。相信每一次反思总会带来些许进步,些许收获!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3

  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虑学生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本课教学中我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做了些尝试,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我没有按知识结构为主线,而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体验来组织教学。创设小红一天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上学(数字搭配)-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动手实践体验,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去探究衣服的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通过“猜想--讨论--实践--汇报--比较--归纳”等环节,充分展开探究过程。逐渐理解在搭配时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而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搭配。

  3、关注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

  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比如9、3、7这三个数字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三位数,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因此安排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汇报。目的是通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留出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也可以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同时我也思考:在这节课中,很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对这部分同学该怎么处理?在孩子起点高时是否可以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进行整合分类?对于有的同学能用简单符号代替实物的又是否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没有深入研究的,希望各位同仁解疑解惑。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篇(扩展3)

——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 (菁选3篇)

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突破重点。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突破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突破难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数位表格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从生活情景出发,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故事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采用观察法、操作法、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努力构建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握手、拍照等游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灰太狼抓走了美羊羊,为了阻止喜洋洋来救,设置了门锁密码,要想闯关成功,要了解一个知识—搭配,揭示课题。

  2.猜一猜第一关的密码是由

  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密码可能是多少?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过渡谈话,引出例1灰太狼增加了难度,在第二关设置了超级密码锁,密码是

  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课件出示例1)

  2.尝试学习,自主探究

  (1)引导理清题意:你都知道了什么

  (2)指导学法: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动手操作:分发3张数字卡片,任意选取其中两张摆一摆,组成不同的两位数。鼓励学生动脑,找规律去摆,比一比谁摆的数多而不重复。

  3.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学生自主摆完后,小组交流讨论,探讨排列的方法。

  (2)展示成果:指名上黑板展示。

  4.交流摆法,总结规律

  ①交换位置: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

  ②固定十位: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 ③固定个位: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 小结:以上这些办法很有规律,他们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5.区分排列和组合

  握手游戏: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个人握几次手?

  这些与顺序有关的问题,我们叫排列。与顺序无关的问题,我们叫组合。

  (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

  1.任务一:比一比谁最快。

  2.任务二:购物小超市,买一个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

  3.任务三:涂颜色(教材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完成涂色。

  4.任务四:搭配衣服。

  5.组词:“读、好、书”一共有几种读法?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有趣吗?同学们在数学广角里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拍照游戏,3个人站一起拍照有几种站法?4个人呢?

  六、板书设计

  排列与组合1、2 —— 12 21

  1、2、3 ——12 21 23 32 13 31 12 13 21 23 31 32 21 31 12 32 13 23

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2

  【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推理,如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推导等。这节课安排生动有趣额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例1给出了一副学生用数学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

  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数学广角做游戏。在门口设置了?,?上有密码。这个密码盒的密码是由数字1、2组成的一个两位数,想不想进去呢?

  师:谁告诉老师密码,帮老师打开这个密码盒?(生尝试说出组成的数)

  生:12、21

  师:打开密码盒

  师:打开了密码锁,进入数学广角乐园。一关一关的进行闯关活动。第一关:1、2、3能摆出哪些两位数?第二关:如果3人见面,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游戏闯关活动对比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设计意图:以相同数量进行对比,为什么数字要比握手多一半呢?引发学生知识冲突从而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1、数字宫

  师:第三关现在我们去那里玩呢?我们一起看看!

  从0、4、6中选择两个数字排成两位数,有几种排法?

  总结:为什么和上面发现的结果不一样呢?问题出在谁的身上呢?(0)

  为什么?(0不能做一个数的第一位)

  2、选择线路

  师:同学们,米老鼠带我们欣赏完数学广角,准备回家了,有几条路供它选择?演示:

  问题:数学城堡到家里,到底有几种走法呢?

  (1)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3)板书:A——C A——D A——E B——C B——D B——E

  (设计意图:题目层次性强,与生活联系密切。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做到了以下几个亮点突破: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整课节始终用创设的游戏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我设计了:门上的锁密码是多少?本节课通过闯关游戏创设“数字排列”中有趣的数字排列,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握手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2、课堂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时,注意选则合作的时机与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关键点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我选择了让学生同桌合作;在解决重难点时,我选择了学生六人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解决什么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尽量保证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领悟新知。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悟协调合作,既让学生感悟了新知,又体验到了成功,获取了数学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每组三张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智慧城堡)这节课我们将在智慧城堡里学习,这是为爱动脑筋的、有智慧的小朋友准备的,你爱动脑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现一把锁)这是一把密码锁,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们数。用1和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

  指名学生回答。

  密码正确,我们进去吧!欢迎同学们进入智慧城堡!走,我们先去哪好呢?

  (2)自主探究。

  在游乐园里玩是需要游戏卡的,每个游戏都有一张对应的游戏卡,想知道怎样才能取得游戏卡吗?

  (课件出示:在数字卡片1、2、3中拿其中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同学们大声地读一遍。

  请同学们摆卡片。

  (3)汇报结果。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摆了几个两位数?

  指名回答。

  合作探究排列。

  ①合作讨论。

  不重复,不漏掉。

  ②观察、比较、分析。

  ③总结规律。

  三、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3名学生在智慧乐准备合影留念,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几种坐法?(学生操作)

  学生展出回答。

  (2)有3本书,分别是《儿童文学》《数学趣题》《自然奥秘》,送给小丽、小清和小红各一本,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指名学生说一两个)

  还有吗?看来有很多种送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送法呢?拿出学习卡,把你的想法摆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排列

  用1、2、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21212

  231321

  132113

  212331

  313123

  323232

  与顺序有关,有序思考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比如“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因此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后选择最佳方案汇报。这就给学生留出了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实现了信息在群体中多向交流。

  同时我也考虑:在本节课中,很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对这部分学生该怎么处理?在孩子起点高时是否可以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对事物进行整合分类?对于有的同学能用简单符号代替实物的又是否可以要求他们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没有深入研究的。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篇(扩展4)

——幼儿园分解组合教案3篇

幼儿园分解组合教案1

  活动设计意图:

  本班幼儿学习数学启蒙课程近一年了,家长一直以来都只是知道我们开设了这样一个课程,但其具体内容,家长了解甚少,更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数学启蒙课上的表现及掌握的程度。所以,利用此次“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近一年来的学习成果。

  活 动 目 标:

  1、通过幼儿实际操作,学习5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操作,观察寻找出规律,感知数之间递增、递减,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关系;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 动 准 备:

  每人一套小插板、记录卡、游戏音乐《找朋友》

  活 动 过 程:

  一、准备环节:游戏——请你听我来拍手

  老师边问幼儿边拍手:“请你听我来拍手,请问我拍了几下手?”幼儿听

  老师拍手后回答:“我听老师来拍手,老师拍了x下手。”

  二、学习“5”的分解:

  1、请幼儿拿出5个红色的棋子放在小插板的最下面一行;

  老师:“请问小朋友拿了几颗什么颜色的棋子放在小插板上?”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

  2、老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做客,我们就把小棋子分给爸爸妈妈吧!放在

  小插板左边的给爸爸,放在右边的给妈妈,爸爸妈妈都要有小棋子,看看小旋转的陀螺

幼儿园分解组合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活动目的

  1、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

  2、 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

  3、 《操作册》第27页。

  活动过程

  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

  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让幼儿集体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

  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 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

  2、 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

  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六、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P27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活动目标很明确难度适中,大部分幼儿能听懂,学会自己操作,幼儿动手能力也比教强,学习兴趣浓厚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

幼儿园分解组合教案3

  设计意图:

  让幼儿通过具体操作、纪录来探索5的分解组成。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寻找递增与递减的规律,增强幼儿积极探索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内容: "5的分解组合"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实际操作,记录、探索"5"的分解与组成,观察寻找出递增、递减规律,感知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关系。

  2、培养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活动准备:

  1、记录卡12个,小盘24 个, "5"的分合数字12套,大数字一套,大计数器一个,小青蛙手偶一个,各种水果干果60个,麦田两块,小虫若干,青蛙胸卡同幼儿人数相等。

  2、示范教具:5的分解组合两套。

  3、胸卡每人一个数字,[5(8)个、 4(4)个、3(4)个 、2(4)个、1(4)个 ]

  4、"找朋友"磁带一盘,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青蛙、以打电话的游戏形式复习"4"的分解组合。

  " 叮铃铃、叮玲玲,我的电话发出声,我的电话拨个"3",你的电话拨个"1"."嘟.."咱们的电话已拨通..

  二、游戏:"我的小手真能干"让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把水果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每次要分得不一样,看有几种分法。另一个人在计数卡上做记录。

  三、请个别幼儿说出"5"的四种不同分法的记录结果,教师演示并作以记录,再请幼儿说说这些幼儿分得对不对,自己分得和他们一样不。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篇(扩展5)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3篇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学生思考理解把简单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经学过图形的方法,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也说明,学生在理解发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时,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案例点评

  ⒈情境引入自然简洁,贴近学生,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美。

  ⒉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几乎都是由学生发现并通过汇报交流获取的,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

  ⒊在巩固应用时,突出本课时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要精力是用于观察、思考计算各种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和解答。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3篇(扩展6)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3篇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1

  一年24个节气顺序是:1、立春;2、雨水;3、惊蛰;4、春分;5、清明;6、谷雨;7、立夏;8、小满;9、芒种;10、夏至;11、小暑;12、大暑;13、立秋;14、处暑;15、白露;16、秋分;17、寒露;18、霜降;19、立冬;20、小雪;21、大雪;22、冬至;23、小寒;24、大寒。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公历2月3-5日交节。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指春雷乍动,惊醒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4、春分:分是*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04-06日交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7、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公历6月05-07日交节。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13、立秋: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16、秋分:昼夜*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19、立冬: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20、小雪: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2

  24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确定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

  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确定了历法中的"24个节气,并确定了24个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经度0开始,沿经度每15度的时间称为“节气”。它每年运行360度,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是“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

  每个月的第二个节气是“中”,即:雨、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中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与“中节气”交替出现,每持续15天,至今人们已有“节气”与“中节气”合称“节气”。

  24节气意义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历代*发布的时间尺度,而且是指导农业生产、预测日常生活冷暖雨雪的指南针。

  24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用于指导农业活动,影响着成千上万家庭的衣食住行。24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学和气象学的变化规律。

  二十四节气巧妙地将天文、农业、物候和民俗结合起来,产生了大量相关的季节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24个节气的排列3

  24节气的含义

  1、立春: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2、雨水:雨水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二个节气,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惊蛰:惊蛰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4、春分: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5、清明:清明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

  6、谷雨: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立夏: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8、小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9、芒种:芒种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

  10、夏至:夏至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11、小暑:小暑时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12、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

  13、立秋:立秋指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14、处暑:处暑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15、白露:白露时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16、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17、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18、霜降:立降时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19、立冬: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20、小雪: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21、大雪: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22、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3、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24、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

推荐访问:教案 排列组合 简单 《简单排列组合》教案3篇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1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1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