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10篇

时间:2022-10-17 16: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10篇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乡村振兴经验总结 今年以来,**区**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农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10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10篇

篇一: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振兴经验总结

 今年以来,**区**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一、建强充实组织力量,引领乡村振兴“新航标”。深化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和农村党建“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制定“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工作任务清单,统筹推进农村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建立“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为主体的村党组织体系,设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606个和党员联系户 1638 户。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分批分次举办各类培训班 28 期 7800 人次。实施发展党员“倍增计划”,储备入党申请人 2013 名、增长 84.4%,入党积极分子 1054 名、增长 134.2%,建强战斗堡垒。全面推动“两个带头人”提质增效,跟踪培养后备力量 559 名,动态培育致富带头人 1043 人。

 二、聚焦夯实基础保障,跑出乡村振兴“新赛程”。制定出台《**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村干部任职补贴按照任职年限划分为 4 个档次,最低每人每月 4354 元、最高 5218 元,实现村干部任职补贴与乡镇同工龄段干部收入大体相当。按人口数,将村级办公经费、乡村治理专项经费分别提高到 6-8 万元、10-12 万元,有力保障村级组织运转。招聘村集体经济专职会计 18 名,设立 9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开展村级活动场所提升行动,对出现墙体裂缝、墙漆脱落的 89 个村部进行真石漆粉刷,各乡镇结合乡村实际,设计村级活动场所标识牌,村级面貌焕然一新。

 三、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党员干部、群众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大力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庆祝建党 100 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和“传承党史的百年光辉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网络春晚暨三下乡文艺演出、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等活动 140 余场次,枸杞采摘比赛、“刺绣比赛”、庭院理论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 800 余场次,党员群众爱国情怀持续厚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每月一讲”宣讲 590 余场次,受众党员群众 10 万余人次,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

 四、加快人才培育引进,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积极培育乡土人才,大力引进紧缺人才,激活人才“动力引擎”。围绕草畜、小杂粮、中药材、黄花等重点特色产业,累计培训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养殖能手、农村实用人才等 1.6 万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 120 户,让“田秀才”“土专家”真正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领头羊”。采取名师引领、项目合作等模式,柔性引进自治区塞上名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等 72 名专家,帮助该县培养学科名师 210 名、医疗专业人才 80 名,神经外科等重点学科得到长足发展,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实现了“名师出高徒”,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乡村振兴经验总结

 近年来,****旗注重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实施“振兴集体,产业富民”工程,增加集体收入,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助推乡村振兴加速度。2021 年全旗 71 个嘎查集体经济收入 10 万元以上达到 100%,50 万元以上达到 38%,100 万元以上达到 11%。

  突出重点,确保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牧区振兴。采取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建强嘎查党组织、集体带动牧户等形式,提升嘎查集体自我造血能力,形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建立长效扶持机制,科学精准谋划,为衔接注入动力。近年

 来,***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工作,在全旗71 个嘎查实施“振兴集体、产业富民”工程,开展集体经济“清零递增”“巩固成果”“提质增量”行动,按照“巩固先进、提升一般、消除薄弱”的要求,制定《***旗关于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实施方案(2018-2020 年)》,重点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嘎查,实现集体实力逐年增强。积极争取“一事一议”、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兴边富民和中央、自治区重点扶持嘎查集体经济等项目资金,先后投入 7825 万元,为 66 个嘎查实施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项目。立足特色资源禀赋,推进深度融合,为衔接奠定基础。结合各嘎查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实施畜群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采取“集体创收+牧户增收”模式,将嘎查集体牲畜和集体草场低于市场价租赁给牧户,实现嘎查集体和牧户增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发展活力,为衔接提供保障。切实加强嘎查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结合嘎查“两委”换届选举,把“双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作为人选重要条件之一,5 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动请战,当选嘎查“一肩挑”,224 名致富能手选入嘎查“两委”班子,进一步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实现集体经济有人抓、有人管。先后累计选派 120 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驻嘎查工作队员到嘎查锻炼,为嘎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注入了人才力量。

  创新方式,确保持续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因嘎查施策原则,围绕各嘎查经济基础和特点,盘活嘎查集体存量资产,探索新型发展路子。发展合作经济,为壮大集体经济拓空间。引导嘎查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牧户”“党支部+服务队+牧户”模式,成立志愿服务队,为牧户提供铲雪通路、剪羊毛等服务,为牧民减少开支解决困难。鼓励支持嘎查组织领办创办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嘎查集体管理、技术、信息等优势,整合牧户草场、生产工具、劳动力等资源,大力推行股份制和“公司化”经营方式,实现集体稳定增收。发展资源经济,为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力。结合实际,发展现代肉牛肉羊养殖业、异地置业等,以嘎查集体为引领开展养殖、加工、

 销售等发展项目,把牧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实现资源经营收益最大化。目前全旗 71 个嘎查全部成立了股份制集体经济合作社,先后为 56 个嘎查引进 2132 头优质西门塔尔牛,建立嘎查集体养殖基地15 处,“乌冉克羊繁育基地”1 处,为 2 个嘎查在旗所在地购置了 16套公寓楼。盘活集体资产,为壮大集体经济增活力。整合利用嘎查集体草场、棚圈、房屋、拖拉机、打捆草机具、蒙古包、闲置房屋等资产,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收。如:洪格尔高勒镇岗根锡力嘎查依托资源禀赋,由嘎查集体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牧民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嘎查“两委”和牧民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发展草产业,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1432 万元。

 加强管理,确保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统筹现有资金资源,建立健全运行管理、考核激励等机制,推动嘎查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机制,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健全“旗级统一指导、部门分工协作、苏木镇负责组织,嘎查具体实施”的嘎查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机制,指导嘎查明确资产产权,建立资产台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将嘎查集体经济收入按照一定比例用于公共基础建设、扶弱助学、发放误工补贴等,提高嘎查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同时对发展嘎查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嘎查干部,优先推选为“两代一委”、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调动嘎查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严格考评,推动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责任考核制,旗委、政府督查室、旗委组织部干部考核室将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对各苏木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旗委组织部把发展嘎查集体经济作为评价嘎查“两委”班子及其主要领导和苏木镇联系嘎查干部年度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苏木镇党委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年度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且无力维持工作正常开展的嘎查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完善利益分配,助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苏木镇探索建立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实行嘎查将当年集体收入的 60%用于民生投入。同时,将支出分类

 细化,如:嘎查集体(公益)活动经费、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自筹、牧民应急借款等,使资金使用更合理、透明、公开。洪格尔高勒镇岗根锡力嘎查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 50 万元用于疫情防控捐款,40 万元用于修缮嘎查 17.6 公里难行路段,解决牧民出入难等问题;脑木罕嘎查为牧户更换储水桶,网围栏门等;每个嘎查从一点一滴入手,为牧民办实事解难题。

篇二: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乡村振兴工作 总结经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勇于扛起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聚焦“五大振兴”,用心用情用力破解乡村发展瓶颈,农田水利设施显著提升,农村面貌明显改善,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明显增强。

 一、工作亮点 我们坚持把示范创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样板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镇*村、*镇*村、*镇*村、*镇*村等*个村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街道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片区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被纳入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创建名单,*县被确定为*市唯一一个农业农村部和*省共同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县,成功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二、工作成效 ( 一 )围绕人才振兴添力量。创建了*科技孵化器、智慧产业园两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孵化*名人才创业,带动就业*人,上半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今年以来,引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人,分类培训高素质农民*人,培训农技人员*人次,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余人次,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人;优先配置乡村人才,将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岗位向乡村倾斜,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人,“三支一扶”人

 员*人;努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 二 )围绕产业振兴奠基石。今年完成了*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施了*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疏挖田间沟渠长度*公里,修建桥涵*座,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改善;*留兰香列入《*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高标准留兰香试验示范基地*亩,建立留兰香种质资源圃*个品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加工,*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产能,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家;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建成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个,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农业“新六产”的框架布局基本形成;前三季度,全县设施农业个数较去年同期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全县生猪存栏达到*万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至*年的*元,增长*%。

 ( 三 )围绕生态振兴美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万余户,完成*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行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全县镇街驻地、路域、村庄共设置垃圾桶约*个,保洁员*余名,配备垃圾运输车*余台,直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建成“四好农村路”*公里,完成路网提档工程*公里,改造危桥*座,建设公交站点*个。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全县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户,创建率*%。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个,市级示范村*个,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得到了全面提升。

 ( 四。

 )围绕文化振兴树新风。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建设全覆盖;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登记注册的志愿者达*万余人,举办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余场次,*%以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内新增并丰富了属地红色资源展示平台,开展各类活动*多场次,接待参观学习群众*余人次;全年完成放映公益电影*余场次、送戏下乡*余场次;为全县*余个村补充更新图书*万余册;建成县级公益性公墓*处,镇街(村)级公益性公墓*处,村村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修订了村规民约,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得到遏制。培育*户“最美家庭”典型,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各*名。

 (五)围绕组织振兴筑堡垒。圆满完成全县*个村“两委”换届工作,“一肩挑”实现*%,村级干部队伍整体实现学历、年龄、结构、能力“一升一降一优一强”;建立农村党组织书记分级管理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敲农门、听农声、办农事”活动,共走访农户*万余家,累计解决民意诉求*个;扎实开展第二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培训软弱涣散村“两委”成员*人次,储备后备人才*名;推广“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全县集体经济收入*万元的村达到*%。全面推行“三本一册”模式,共印发“三本一册”*余册;完成“牌子多”集中整治清理*块。建设了“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搭建起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指挥调度和民生诉求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化解平台;健全完善农村法治体系、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高水平乡村治理能力和农村稳定和谐局面。

 三、工作谋划

 一是实施“三化一融”行动,推动产业振兴。围绕*两大主要产业,推进种植规模、设施布局规划,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品牌化。推进标准体系、产业链条、人才体系建设,逐步提升产品质量标准、种植和管理规范标准。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做好产业产品进城、进商超工作,并通过精准布局电商推介,持续推进产业活动推介,实现产业品牌化。同时,做好“产业+旅游”“产业+创意”工作,加快田园休闲旅游建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二 是实施“文明新风”行动,实现文化振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好人评选、家风传承行动,启动民宿和乡村记忆馆建设传承民俗、留住乡愁,并推广垃圾分类、出彩人家、志愿服务等工作,增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群众倡导文明新风。

 三 是实施“三大工程”行动,推动生态振兴。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结合环卫一体化、残垣断壁清理、农村污水治理,认真对照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标准,聚焦细节,清理角落问题,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施“造绿添彩”工程,以河网、路网绿化为基础,结合留兰香产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特色植物景观带,拓宽乡村绿色生态空间。实施“村庄入画”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持续加大投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景观小品,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美丽新乡村。

 四是实施“技匠引育”行动,实现人才振兴。

 设立人才创业扶持基金,持续抓好高端人才引育载体建设,本土产业人才培育工作,吸引更多人才落户* * 、扎根* * 。

 五 是实施“沃土提质”行动,实现组织振兴。持续推进支部规范化、两新示范点、村务公开建设,强化对村支部书记管理,并充实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头雁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以研判、解决“一肩挑”工作为抓手,扎实做好“村两委”成员筛选、村庄矛盾化解等问题,提前谋划好“村两委”换届工作

篇三: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市乡村振兴经验材料: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某某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乡村的要求,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从村企联建、环境整治、文明实践、基层治理、政策扶持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通过村企联建促发展,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升级

 产业兴,百业兴。某某市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一是推进“大项目”,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乡村振兴,聚力开展农业产业招商,葛洲坝、巴布洛、嘉年华等一批重大农业、文旅、康养项目陆续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坚持农旅融合,大力推进“三湾两园一谷”建设运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二是培育“大产业”,抢抓大健康产业,以“某某艾草”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契机,锚定百亿艾草目标,全面加速发力。

 三是开展“大结对”,大力开展“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

 路”、村企联建“双引双促”行动,通过来料代加工、资源出租、厂房投资、劳务输出、土地流转、大型企业定向“菜篮子工程”等合作方式,全市某某某个村结对某某某个企业,村企联建实现 100%。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努力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通过环境整治“打擂台”,推动“村庄整洁”向“生态宜居”提升

 乡村要振兴,农村必须美。某某市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大力做好美化环境这篇大文章。

 一是制定《某某市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图》,将全市 17 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南北中三个片区,常态化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每季度开展一次“片与片、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比较考评,将考评结果与镇村年度绩效奖金相挂钩,推动全市上下比着干、争着干,营造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探索创新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旅游、村庄隙地经济相结合,打造了张八岭镇柴郢村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网红打卡地。

 二是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办,突出村民自治。以村民理事会和“五老人员”为抓手,建立乡村振兴“智囊团”和“土专家库”,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引领广大群众从“要我

 干”到“我要干”,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出彩人家”等创建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干部干、群众看,政府买单、群众不买账,还有少数来捣乱”的局面。

 三是以“星级支部”创建为抓手,推动党建与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利用废弃牛槽、水缸等老物件制作花盆,打造景观效应;利用废弃碾盘、石磙充当石桌石凳;对拆旧产生的旧砖、石块等废料就地使用,既扮靓环境、节约成本,又留住乡愁。

 四是大力推广“村级物业公司”模式。采取村民自缴、能人捐赠、政府奖补等方式筹集费用,建立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创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清洁户”的评选,树立提升广大村民文明素质的导向标,推动了美丽乡村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三、通过春风化雨“易风俗”,推动“陈规陋习”向“乡风文明”转变

 推动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某某市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一是抱团科普“除陋习”。持续深入开展“抱团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将产业政策、农业技术、健康知识等“打捆”,对老百姓实施接地气的“抱团科普”,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致富信心和致富能力。

 二是文明实践“扬新风”。某某市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为抓手,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在庄上”,让党的声音响在基层、让党的温暖热在基层,相关做法获中央宣传部全国推广。

 三是典型示范“树美德”。着力建强一支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依托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尚。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某某好人”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开设道德讲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了崇德明礼的人文氛围。

 四、通过“三治融合”固根基,以“接地气创新”促进“治理有效”

 某某市坚持以全省“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全力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一是设立“综治户长”守平安。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自治”的原则,将全市某某个乡镇街道、某某某个村划分为某某某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推选一名综治户长,协助村组解决一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管不住”的社会事务,力促“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着力争创一批国家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

 二是让“法律大篷车”进农家。全市某某个有宣讲任务的单位抽调某某人组成某某个普法宣讲团,通过“法律大篷

 车”形式将法律服务推送到群众最急需的地方。同时在某某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并成功化解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疑难复杂纠纷。

 三是推动“村民理事会”全覆盖。全面推进“某某某个村民理事会+某某某名综治户长+某某某名延伸户长”服务全覆盖,制定村民道德规范,定期开展典型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好媳妇”“最美家庭”等系列先进典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

 五、通过“扶上马送一程”,推动“保障基本生活”向“生活富裕”迈进

 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大力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分类帮扶,确保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摘帽不摘责任。坚持联动责任制、“双包”帮扶制、考核责任制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驻村工作队驻点不变,摘帽不摘责任。

 二是摘帽不摘政策。坚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过渡期总体稳定,继续落实健康、教育、住房、安全饮水、综合保障、转移就业、光伏、扶贫车间及其它相关扶贫政策。

 三是摘帽不摘帮扶。坚持帮扶力量不减、帮扶关系不变,确保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逐步致富。

 四是摘帽不摘监管。继续组织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对所有低收入户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确保稳定致富不返贫。

篇四: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谱写振兴“三重奏” 唱响**“幸福曲”

 白云出岫碧空清,绿水绕村景色新。走进**县**村,一幅田园乡村振兴图景呈现在眼前:屋舍错落有致,道路四通八达,环境整洁优美,田野阡陌纵横……近年来,**村用心谱写产业富村、人才兴村、生态美村“三重奏”,齐心协力唱响**“幸福曲”。

 激“活力”,吹响产业新旺“进行曲”。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村积极打好“产业牌”,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一是构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先庭院整治、后公共设施,先核心、后外围,先基础工程、后细节打磨”的实施步骤,大力发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新农村建设资金 192 万元,以工代赈 40 万元,水资源补偿资金 17 万元,用于修建堤坝、沟渠,完善道路和给排水工程。二是特色种植,打造专属品牌。着力发展瓜蒌种植和烤烟特色农业,以村集体名义流转土地 60 亩,引进蒌丰科技公司种植瓜蒌产业;同时积极吸引外地烟农,将全村烤烟种植面积从 85 亩扩大到 150 亩,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增效创收,推动经济发展。围绕产业发展主线,以**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设粮食烘干厂,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

 育“桃李”,奏响人才荟萃“交响乐”。“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村成立人才培育工作组,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发展**村人才专项,持续实施英才培育计划,加快优质人才培养选拔,健全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制定《**县**村英才培育暂行办法》,对考取县级重点高中的学生和全国统招大学生进行奖励并颁发证书,为有利用寒暑

 假实习意愿的学生推荐实习单位。并对有就业需求的村民推荐工作岗位,为有创业想法却无技术的村民由村委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展“新颜”,唱响生态宜居“最强音”。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村一方面创建**县“党建+宜居美村”红旗党支部,坚持示范带头,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病症”,开出“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的良方,大力实施“三清一改”,组织全村党员广泛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拆除“三房”、断壁残垣、牛栏猪舍等共20 处。另一方面开展“红黑榜”等评选活动,挖掘身边好人,宣扬身边榜样,培育淳朴厚重的文明乡风,让崇德向善的“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同时**村依托山水格局和村庄肌理,加大对村内张氏家庙、红色战斗广场、**战斗旧址等景点的广泛宣传,推动建设集**战斗广场的红色、张氏家庙的古色、千年古樟的绿色的三色旅游和三产融合示范村庄。

 “吹拉弹唱”演绎乡村振兴“合奏曲”

 今年以来,**县**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吹拉弹唱”演绎乡村振兴“合奏曲”。

 四动并举,“吹”响乡风文明号。机制驱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的作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建立“三委治村、五会理事”工作机制,推动移风易俗“软任务”变成“硬约束”。阵地促动。依托村级阵地精心打造传统美德、廉政文化、红色文化、村规民约、文明新风等文化墙,既美化了村容村貌,也“扮靓”了村民的心。典型带动。广泛开展“村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并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群等方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加快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载体推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组建了政策宣讲、环境治理、

 农技培训等 5 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主题党日,每月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风文明。

 网格管理,“拉”紧和谐稳定弦。村党支部坚持“群众所需”就是“组织所做”的工作理念,建立“行政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网格化村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宣传员”“办事员”“服务员”的作用,采取“日常服务+集中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大力开展疫情防控、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排查管理工作,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实现社会治理在“网”中提速、公共服务在“格”中提效、广大群众在“管”中自治,从而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

 产业振兴,“弹”奏生活富裕调。村党支部聚焦产业振兴,大力整治撂荒耕地,在确保种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土壤有机认证优势,积极引进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建成黄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500 亩,让地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蹚出了一条“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转获“租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种植得“现金”)的致富之路。同时,村党支部紧盯短板弱项,积极引进“襄武春”酒厂和“梦之溪”水厂,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红绿融合,“唱”好生态宜居曲。村党支部坚持“寻一方绿水青山,忆一段峥嵘岁月”的理念,一手擦亮生态底色,建成 7.5 公里旅游观光线,成功举办两届自行车骑行比赛,吸引游客 2000 多名,顺势将**这张靓丽名片推向全县;一手挖掘红色文化,充分利用红军长征路过**村召开三县军民会议遗址这一红色资源,着力打造占地 200 平方米含一园、两路、一中心的三县军民会议纪念馆和红军长征生活体验园,走出了一条“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红绿融合”的新路子,实现了从“红绿融合”的创新到“红绿生金”的生态价值转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篇五: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镇(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经验材料(三篇)

 篇一:

 XX 镇位于 XX 县 X 部,XX 山 X 麓,X 河下游,距县城 X 公里。全镇总面积 X 平方公里,辖 X 个行政村 X 个社区居委会,人口 X万人,有耕地 X 万亩、林地 X 万亩。近年来,按照沿河沿路沿集镇、联片集中、规模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一体化的“XXXXXXX”,以“五抓五促”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重点项目建设,促脱贫攻坚衔接。以乡村振兴试点规划的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和实施进度,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期内民生项目,同时从 20XX年起启动实施乡村振兴 X 个重点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乡村振兴四年规划总投资的 X%。完成村组砂石道路 X 公里,硬化产业道路X 公里,全面完成 X 村 X 社区安全饮水等工程;新修便民桥 X 座、新建集镇扶贫社区工厂、XX 仓储中心各 X 处;新修河堤 X 米、步道 X 米,安装路灯 X 盏,新增绿地 X 平方米垃圾处理设施 X 处、公厕 X 处。实施产业项目 X 个,改善住房人居环境提升 X 户。整合实施 XX 县 XXX 融合发展示范园、“XXX”4A 级旅游风景区一期工程和镇级脱贫产业示范园年度规划项目。有序推集镇 XXX 馆、民俗园、游客服务中心等“产业+旅游+扶贫”项目建设进度,镇区骨架不断拉大,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农村硬化、亮化、绿化、文化、美化不断提升。

 二、抓主导产业壮大,促三产融合发展。按照“抓产业、稳

 增收”的发展思路,围绕 XX、XX、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的主导产业,近两年 XX 面积由 XX 万亩发展至 XX 万亩,XX 企业增至 XX 家;XX产业不断深化产业链条,XX、商品 XX 植面积达 X 万亩,素食品加工生产线全面投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基本形成;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生猪、土鸡、肉牛养殖蓬勃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规划镇内产业园区 X 个,即以 XX 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中心的茶产业园区、以 XX 为中心的特色种植园区、以 XX 片区为中心的中药材园区和以 XX 为中心的特色养殖园区。目前 X 个园区均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极大增强我镇产业竞争力,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全面消除空壳村,注入 X村 X 社区集体经济资金共计 X 万元。在经营主体培育上,鼓励经营主体扩大产业规模,20XX 年共申报县级经营主体带贫项目 X 个,2020 年共申报县级经营主体带贫项目 X 个,进一步带动全镇主导产业发展。

 三、抓地域文化挖掘,促乡风文明转变。充分发挥各村文化广场、活动中心、图书室、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党性体验馆等作用,不断挖掘乡村文化、弘扬良好社会风尚。一是充分利用镇楮河文化展示馆、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等设施设备,加大茶文化、楮河文化宣传,注重 XX 民歌、唢呐等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支持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内涵,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二是通过“好家风”“好家训”挖掘整理评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营造文明守礼、孝老爱亲、善行义举的浓厚氛围,用好家风滋养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让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持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三是坚持每

 月宣讲一次政策、开展一次技术培训、召开一次志智双扶和励志教育大会,积极开展“红黑榜”、爱心超市鼓励激励机制,号召群众“明事理、感党恩、当自强”。四是扎实开展整治滥办酒席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和严厉整治,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利用村民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完善“村规民约”,逐户建立台账,坚持村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全镇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治理,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抓人居环境整治,促村容村貌提升。一是全面禁止滥挖滥采,乱排乱放。加大河道滥挖滥采整治力度,多次在镇域范围进行巡查、突击检查,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XX 镇境内已达到 XX河主干流、支流无滥挖滥采现象,河道干净整洁,并成功创建成为 XX 最美十大河湖之一。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对粪堆、垃圾堆进行治理,使之远离水源和居民区。柴草垛以村组为单位合理规划,达到安全防火,全镇各村治理垃圾堆 X 多个。集镇增设垃圾分类岗亭 X 个,发放户用垃圾箱 X 个。同时注重公路沿线环境整治,清理公路沿线旱厕 X 多个,栽植绿化行道树 X 公里,落实村级道路养护里程 X 公里。三是改水改厕改圈舍。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生存环境,解决饮用水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新建三格式无害化户厕 X 余座,改造圈舍 X 余个。集镇及周边全面拆除、填埋了露天厕所,集镇雨污分流污水管网改建即将完工,每年邀请专业消杀公司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四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制定《XX 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结合不同季节和重大节日,扎实开展“五净一规范”、“八清一改”

 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集中整治,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经过综合治理,镇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2020 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

 五、抓基层组织党建,促组织人才振兴。以推动组织振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加强党员管理。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厚德实干、团结奋进”的机关文化氛围,守初心,转作风,提效能。在主题教育工作中,各支部党员干部写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X 篇、调研报告 X 篇,检视问题对照检查材料 X 篇,办理惠民“微实事”X 件。认真开展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连续 X 个月全镇各支部党员参与率达 100%。二是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按照能人带动、党员示范的思路,推行“党员帮贫服务队”、“党员产业建设责任区”等制度,把帮助群众发展产业任务落实到党员干部个人头上,让党员干部直接参与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共培育党员示范户 X 户、党员示范基地 X 处,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各村支部书记均发展成为各村的致富带头人。三是创造环境优结构。X 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 X 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X 人,中专文化 X 人,女性 X 人,基层组织文化、年龄、性别结构科学合理,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便民服务及时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同时镇村通过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地人才和本地企业投资兴业,落地 XX 企业 X 家,电商企业 X家,实现了“你发财、我发展”的目标。

 篇二:

 XX 村位于 XX 县 XX 镇集镇中心,距县城 X 公里,距 XX 国道 X公里,辖 X 个村民小组,X 户,X 人,现有耕地 X 亩、山林 X 亩。X 县 X 镇 X 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X 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实施的意见》《X 县 20XX 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和《关于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点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高标准打造工作规划,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奋力描绘美丽乡村新蓝图。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卫生村”、“绿色村庄”,市级“五好村级党组织”、“生态示范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清洁示范村”、“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规划起步。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试点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同时聘请 XXX 有限公司,制定了《XX 村乡村振兴三年规划(2019-2022 年)》,结合村情实际,建立了项目清单,分年度规划实施项目 X 个,目前已完成 X 个项目。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村域环境干净整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提升。

 二、推进项目实施,提升基础设施。2019-2022 年重点规划项目共计 X 个,计划总投资 X 万元,目前已投资 X 万元,完成河道景观打造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XXX 主题公园建设、农家乐民宿、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污水处理站、旅游厕所、停车场、信息标

 牌导视系统、职业农民培训等 X 个主要项目,涵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人才振兴等重要方面,村域基础设施大幅提升。

 三、坚持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坚持高标准抓规划,围绕主题抓配套,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四养一林一旅游”,采取党建引领、扶贫社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建成 X 万食用菌基地 1个,发展食用菌 X 余万筒,改造高产板栗林 X 亩,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打造建成融观光、娱乐、休闲与体验为一体的 XX稻草人主题公园 X 处、XXX 板栗采摘园 X 个、草莓采摘项目 X 个,推出 XX 客栈、XX 客栈、XX 小院、XXX、XXX 等一批特色民宿及农家乐,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度,累计接待游客 XX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XX 万余元。

 四、优化村庄环境,促进生态宜居。结合“主题党日+”“三有三亮两评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全村卫生厕所使用率达 100%,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先行,以实际行动带动农户向“脏、乱、差”宣战。同时,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了花开万家·庭院美化工程,扎实开展无职党员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联系岗、“清洁卫生家庭”、“美在农家”、“最美养花人”等评比创建活动。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美丽乡村》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组建了环境维护督促队,落实了保洁人员。打造示范点 X 个,新建花草门—XX 环境整治带 X 公里,安装路灯 X 余盏,硬化通户道路 X 公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五、提升群众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坚持以德治为根本,注重先进道德文化引导,用先进的文化润泽和引领村民道德建设。

 坚持每个月举办道德讲坛,让身边好人、先进典型、道德模范走进“道德讲坛”,讲述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故事,春风化雨般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深入开展“争做旅游形象大使”“寻找最美家庭”“晒被子亮孝心”“卫生清洁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家风家训挂牌”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奖励,激发广大群众恪守孝行道义,弘扬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引领乡风文明。依托扶贫社,扎实开展“德美屋”道德积分评议,在《XX 村红九条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孝、善、诚、勤、俭、美”六大项评比标准,采取物质奖励的形式,为全村农户建立了道德诚信评价体系,以评立德、以规促德,不仅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而且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六、打牢基层基础,促进治理有效。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使其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公共事务的推动者、集体利益的共享者。针对农村基层矛盾多、群众利益诉求多、教育手段方式单一等问题,创新推出“院坝说事会”群众工作法,搭建了群众问事、评事、党员干部理事办事的协商对话平台,形成了“有事敞开说,有事大家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制度体系。结合村情实际,通过广泛走访征求意见建议,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修改完善形成了《XX 村“红九条”村规民约》,规定了九条不可触碰的“红线”,细化了约束机制,并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形成了“我制定、我遵守、我执行、我监督”的浓厚氛围。同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

 会,有效废除了陈规陋习,推进了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行“阳光村务”,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对群众关心的惠民政策落实、村集体土地租用、水费和垃圾费收缴支出等事项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和各村民小组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同时对涉及农民利益、群众关注的村级重大事项,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实行公开透明操作。

 七、增强民生福祉,促进生活富裕。近年来,新建村级活动场所 X 处,村卫生室 X 处,乡村大舞台 X 处,小广场 X 处,安装健身器材 X 套,全村群众生活指数明显提高。扶贫社积累达 X 万余元,向股民分红 X 元,群众在扶贫社务工收入累计达 X 万余元,贫困户户均增收 X 元,吸引了 X 余名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多方面推动民生实事,把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落实好产业发展、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医疗教育等政策落实,引导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带入大发展,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篇三:

 XX 市 XX 区 XX 街道办事处 XX 村位于 XX 城区以西,全村总面积 XX 平方公里,辖 X 个村民小组,X 户 X 人,截止 2020 年末,累计实现 X 户 X 人贫困群众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 20XX 年 XX%下降至 X%;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XX 年 X 元增至 20XX 年 XX 元。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乡风民风,XX 村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戮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着力打造以农家餐饮、乡村民宿、休闲垂钓、农业观光、赏花摘果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休闲景区,实现了“四季有花、三季有果、游人如织”的美好愿景。该村先后被评为“XX 省美丽宜居示范村”“XX 市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一、突出项目引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依托 XX 旅游综合开发,XX 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实施贫困村村组道路工程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环境...

篇六: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镇 x 村:“党建联动”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1)

 x 镇 x 村以建设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契机,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推行“党建引领、村民自建”“党建融合、村企共建”“党建赋能、党群合建”模式,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形成了“镇党委统一领导、村两委具体落实、职能部门联合推动”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x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带领下,选优配强乡村一把手和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配置,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高、发展思路好的“带头人”。新一届村两委迅速找准发展思路,发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并利用自家产业优势,按照区、镇两级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依托“东鸡西猪南羊北粮中间菜”的产业布局优势,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造,带领村民发展蛋鸡特色集体经济项目,积极推动村集体注册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党组织和合作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截至目前 x 村年存栏蛋鸡 x 万羽,为村集体增收 x 万元。初步形成“全域发展、联动增收”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党建融合,搭建乡村振兴新平台 x 镇 x 村结合已有产业基础和资源区位优势,以融合党建为驱动,积极联系吉安化工、西露天矿、矿建服务公司等 4 家驻村及周边企业,聚合区林业、水利、农业、国土、交通等 6 个部门,联合喀沁

 旗昌盛远村和区邮储银行等党组织,成立 x 村产业振兴联合党委。以调优产业结构为着力点,依托资源、保障、引领 x 个融合链条,健全完善需求对接、议事推进、活动共搞、工作保障和动态考评机制,推动各类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集中,协力发展特色种养、新型建材建工项目,开展村民种养殖技能培训 x 次,提供就业岗位 x 余个,以党建融合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党建赋能,发展乡村振兴新引擎 x 村党总支围绕市场充分调研,搭平台、优环境,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结合 x 村已有的养殖产业,实现种养循环,x 村党总支赋能产业兴农、人才兴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将集体现有资金、资产、基础设施等按照出资比例折算股金,建设城乡统筹相对贫困帮扶试点二期玉米压片加工厂项目,将集体项目企业化运作,收入按照“入股+二次分红”进行分配,投产后每年可实现年产 x 吨成品,年产值约 x 万,村集体经济收益 x 万。通过参与产业,就业务工、防贫基金、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式带动全村相对贫困户 x 多户,实现“自负盈亏”向“合作共赢”转变的同时,切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xx:x 村党建引领“村社合一”助力乡村振兴(2)

 近年来,x 市 x 县合兴镇 x 村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方式,试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加快推进“村社合一”,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益“双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支部引领,凝聚发展合力。x 村由村“两委”领办裕德果蔬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牵头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规范完善村级治理结构。通过法定程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负责人,村“两委”成员兼任理事会成员,村监委会主任担任监事会主席,引导村民推选有公心、有责任、有能力的村民代表参与集体经济管理,构建起“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组织架构,既发挥好党支部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用和合作社党员的带头带富作用,又按照合作社的章程作好运行管理工作。

 干部参与,加强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引领,有效统筹整合村干部、驻村帮扶力量,镇党委明确一名抓农业发展的副科级干部联系合作社,统筹安排两名拥有专业技术的镇干部协助合作社抓产业发展,聘请辖区高级技术人才为技术顾问,从幼苗移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精心教学、跟踪指导,确保“村社合一”有人抓、有人会抓。同时,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参加产业拓展、市场对接、素质能力提升等技能培训,帮助拓宽视野,按照“带着村民干、帮助村民销、实现村民富”的工作思路,推进“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村社合一”模式。

 盘清家底,选准发展路子。村党支部盘清村集体所有资产的基础上,吸引本地外出创业能人返乡创办、村组干部领办经济实体,采取合作经营、项目联建或打包租赁等形式,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

 间。村“两委”发挥组织优势,整合村集体资源等要素,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条件下,引导群众将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或委托流转,将集体所有的林地、耕地等资源,采取兴办实体经济集中经营或规范发包、流转、入股其他市场经济实体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同时,为合作社发展做好土地流转、矛盾协调、技术支撑、市场拓展等服务,合作社在此基础上以发展和富民为导向,资产收益按股份由社员共享,增加集体收益和群众收入。如,x 村裕德果蔬专业合作社每年支付农户土地租金达 x 万元。

 成果共享,推动群众增收。村党支部主动申请涉农整合财政资金、申报省坝区产值奖补金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整合全镇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着力保障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突出成果共享,进一步优化利益联结,建好 x 亩避雨栽培设施,春夏种植辣椒、豇豆等蔬果,接茬种植羊肚菌等高效经济作物,今年下半年合作社采取土地转租的方式,将 x 亩坝区租赁给 x 县山里娃菌蔬专业合作社用于种植羊肚菌,租期半年,待羊肚菌收成后,合作社将拿出纯利润的 x%,按照 3:3:3:1 的方式进行分红,其中 x%用于 x 村集体经济分红、x%用于 x 村 x 户脱贫户分红、x%用于脱贫不稳定户等群体分红、x%用于村级公益事业。

 x 村: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添动力(3)

 x 镇 x 村地处四镇交界,属丘陵山区,曾是市中区最为边远和贫穷的村落之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x 村聚

 焦夯实支部堡垒、优化服务举措、培育优势产业,完成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蝶变”,初步实现了资源用活、产业兴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 选优配强头雁队伍。通过村“两委”换届,选出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班子,实现平均年龄下降 7 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升 x%。由组织选派驻村选调生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配齐农业、法律、社会工作方面专业人才,持续为 x 村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激发党员示范效应。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设“今天我领学”“政治生日贺卡”等特色活动,每月评选“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 x 支,每年开展志愿服务 x 余次,解决饮水安全、电力隐患排险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x 余件,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形成村企共进合力。村党支部与企业党支部创新“123”党建互动法,每月联合开展党日活动,每 2 个月组织党员前往境内企业开展环保研学,每 3 个月实行一次“副书记互派”交流活动,形成村企“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经济共荣”的发展合力。

 二、优化服务暖民心 民生工程强保障。通过“一事一议”修建村社道路 18 公里,通过亮化、绿化、美化、黑化,打造“最美村道”1.4 公里。全面铺开自来水、天然气安装工程,多点位修建“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垃圾亭等环保设施,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

 示范服务解民忧。根据群众需求,实行“流动办公”,开展送服务上门、送法上门、送书上门等便民服务活动。完善“一管到底工作法”,将每一件群众诉求落实专人负责,让广大村民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少走或不走路就能办成事。

 权力运行强规范。严格执行组织责任、事务运行、便民服务“三张清单”,每月开展党支部运行分析研判,建立整改台账。深入群众开展“基层夜谈”“村民坝坝会”,不断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建立健全自下而上配合化解问题机制。

 三、外引内培富乡村 优势企业强带动。依托市级“挂图作战”项目——静脉产业园区,协调引进光大能源环保(乐山)有限公司、废旧轮胎回收公司等环保企业入驻,通过园区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盘活全村土地资源,同时,就势打造环保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带动全村就业创业。

 内培产业促增收。通过引进乡贤投资、党员先行先试等方式,流转土地 x 余亩种植奶白茶、柑橘、养殖甲鱼等。鼓励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吸纳 x 多户农户共同种植小米椒、藠头,实现亩产值 x 余元,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融合发展增效益。探索“环保研学+田园体验”新模式,在发展“餐厨无害化处理主题环保研学”的同时,加入田园种植体验项目,让参与者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不断推动村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下一步,x 村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依托静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走农旅融合新路子,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x 镇 x 村:党建引领“三步走”,乡村振兴稳开局(4)

 近年来,x 镇 x 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三步走”,以项目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治理重心向塆组延伸,x 村全体党员群众团结拼搏、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村级发展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一跃成为全镇的先进村。

 一、组织建设细里走,夯实基础强队伍 抓班子建设。为保持村“两委”班子创新活力,x 村从“工作要求数字化、基层干部老龄化”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展年轻党员,大力培养后备干部,有效优化调整党员和村干部队伍结构,及时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在“永葆党组织先进性”、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抓党员教育。创新学习模式,利用“x 村党灵通”微信群等新媒体、“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流动党员送学及“送学上门”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等形式学习,确保做到全覆盖。同时开展“共产党员示范户”评选、“文艺下乡”等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

 抓阵地建设。为了提供良好的办公及服务场所,x 村党总支发挥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累计投入 x 余万元,先后兴建和翻新党员群众

 服务中心,制作党建宣传公示栏,并在村内主干道沿线路灯悬挂五星红旗,为增加党组织的服务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二、基层治理实里走,路好水清百姓安 x 村始终致力于解决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难题,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始终坚持做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 x 余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宜居环境逐步向好,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x 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主基调,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湾组延伸,在王俸咀塆探索建立“红星之家”。

 强阵地。运用闲置仓库就地进行改造,作为党小组活动阵地,覆盖周边塆组,也是王俸咀塆村民议事要地、红白喜事办理场地、居家养老活动地方、安全联防集合阵地。

 优环境。全力改造塆组环境,使用竹篱笆 x 米,种植各色绿植 x余棵,草皮 x 平方米,刷白墙面 x 平方米,进行墙面彩绘创作,为“单调”的农村增添活力。

 建制度。在 x 村党总支的带领下,王俸咀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门前三包”制度,共产党员实行挂牌亮身份,联系周边 5-10户困难群众,主动担当,做优秀的宣传员、带头人。设立党员积分制度,普通党员认领民生实事,党员做事,群众打分,在党员评先评优过程中作为重要依据,激励党员干事创业服务群众,致力于党员群众共同治理,打造一个生活环境好、邻里相处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 x。

 三、产业发展大胆走,跨越发展稳增收 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近年来,x 村一直致力于探索发展产业,先后进行油茶、药扁豆种植、“生猪代养”等尝试,为现今的产业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基础。

 2020 年初,x 村确立了“立足当前抓脱贫、着眼长远抓产业”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三足鼎立”(以市场主体为主的支柱产业、以村“两委”为主的集体产业、以农户为主的自主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同年 x 月,x 余户种植的 x 余亩药扁豆已全部按订单式种植模式回收变现,户均增收 x 余元;“生猪代养”项目已建成投产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 x 万元。

 2020 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 x 万元,相比 20xx 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 x 元,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x 余元,同 2015 年不足 x 元相比,增幅超过 x%。

 2021 年,市场主体牵头的 x 亩万寿菊种植项目有序开展,预计为农户增收 x 余万元。

 x 村党总支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诚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x 村:党建引领走出“小康路”(5)

 x 市 x 镇 x 村地处 x 北部,是红色旅游研学基地。村内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这里常年溪水潺潺,桃红柳绿倒映其中,青山绿水四

 季分明,特色民居整齐划一,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在这里正成为现实。一进入村庄,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面徐徐展开…… 很难想象,过去处于山区的 x 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大部分村民为谋求生活大多外出务工,村里“空心化”“老龄化”严重,生产力低下。与贫穷相伴的是,村里矛盾纠纷时常发生,村党员大会不能正常召开,人心涣散。

 如今,x 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容村貌都有了极大的改变。x 新八景之一的“耿祠荷风”、青瓦白墙式的特色民宿、地道风味的农家小菜、茶香四溢的将军山白芽茶……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纷纷返乡创业就业。这得益于党建引领这面“...

篇七: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振兴经验总结

 **省**市**县坚持以抓党建促“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切入点,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赢,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让“党建树”结出“振兴果”。

  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绘制乡村振兴“蓝图”。制定“563”发展计划,围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坚果之乡”、中国一流“熟茶产业”、“**唯一的诃子饮料和保健品产业”、冬春蔬菜重要产区、蔗糖生产重要基地,大力培育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 6 个重点工作,全力建设“三个示范区”。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9+2”三个示范区重大项目为牵引,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由基层党组织牵头,结合“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提升完善,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全产业链谋划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立足“绿色产业”的目标定位,建立全县产业发展“三库一平台”,形成一套集产业空间布局、产业融合延伸、经营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引领等规划功能的产业发展蓝图,规划数据实现大融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全县农业产业立体式“一张图”管理。

  突出重点、专班推动,完善乡村振兴“体系”。锚定重点产业发展目标,组建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工作落实体系。县委牵头抓总,实行“一名处级领导牵头、组建一套工作专班、制定一个工作方案”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建立统筹协调、多方参与、分工协作的产业推进机制。促进产业规划、政策、标准等有效衔接,实现资源要素聚集、服务功能聚合,形成高效指挥和推动落实“一盘棋”的产业工作体系,以攻坚的态势引领全县上下态度坚决、信心坚定、心无旁骛地抓产业促振兴。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按下“快进键”,永康现代肉牛养殖示范园项目顺利开工。蔗糖产业按下“重启键”,县人民政府与**农垦集团兴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 万亩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县甘蔗种植面积

 达到 8.27 万亩。全县**坚果累计种植面积达 60 万亩,挂果面积 40.27万亩,产值 5.53 亿元,成功申报“一县一业”**坚果示范县。

  组织引领、多方联动,搭建乡村振兴“平台”。全面推广“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立足“绿色产业”的目标定位,通过党支部引领,形成合作社建基地,企业定标准、出产品、拓市场、创品牌,党组织和合作社抓服务、保质量,农户生产原料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原料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以党建引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采取抱团取暖,坝区带山区、强村带弱村的方式,提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竞争活力,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持续深化“双社三邦”联结机制,全县 131 个合作社与 64 个企业实现绑定,吸纳低收入人口就业720人,共建基地258个,带动合作社盈利788.5万元。全县“绑定”的 131 个合作社实现销售额 1339 万元,盈余 738.76 万元,合作社带动农户获得的总收益为 1.06 亿。

  内培挖潜、外引借智,培育乡村振兴“引擎”。聚焦产业发展需求,“育才”与“引才”相结合,让田间地头成为产业振兴人才的孵化高地。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各类人才作用,“以师带徒”跟进培养,实现产教融合、扶智扶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不竭动力。选派 956 名乡村振兴“自然村长”,全覆盖下沉到基层一线,帮带的村组干部和优秀人才储备超过 1000 名。打造大雪山乡大棕箐坚果、天卫农业等本土产业人才实训基地,建立从“产业基地—产品加工—销售—物流”一体化人才培训体系。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296 人,电商运营管理 500 人,**坚果、魔芋、蔬菜种植技能人才 3600人,完成新型现代职业农民培育 5 期 263 人,培育了一支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领头雁”队伍,一批产业能手发挥自身优势,扎根乡村、兴办乡产、带富乡亲。4 个专家工作站进驻**,通过与各领域专家“联姻”,把工作站建设成合作共赢的“示范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器”。

 党建联建、借势发力,联结乡村振兴“纽带”。以中远海运集团

 挂钩帮扶**为契机,在“支部+支部”成果上,探索“思想共通、阵地共建、人才共育、发展共谋、关爱共行、活动共融”的党建联建机制,6 对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促成建设茶厂 3 个、核桃加工厂 1 个、坚果精深加工厂 1 个。集团党组织以做实产业帮扶、壮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依托**特色资源,帮助**挖掘“即食坚果”“小罐茶品”“船员简餐”等便携食品,开发一系列伴手礼、旅游产品,通过集团现有销售平台、物流公司拓展销售渠道,助力**茶叶、芒果、坚果、蔬菜等**特色产品“下山、进城、出海、上网”。目前,合作订单让超过 3800 万元的农产品走入城市,有效带动了**特色产品变商品、农民收成变收入。

 乡村振兴经验总结

 **省**县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四大工程”为驱动引擎,以组织振兴为最终目标,通过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夯基垒台”工程,强化振兴“阵地”。以推动基层党组织解放思想提质增效为目的,以“五星支部”创建、“党建示范村”打造为契机,大力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紧跟县域“一三四五”工作布局,结合“572510”工程,制定“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落实好、阵地建设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标准,按照“硬件达标、软件创优、软硬兼备”工作要求,明确建设标准,制定标识制度,配备基础设施。并联合宣传部、司法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验收小组,对示范点进行整体验收。截至目前,打造 1 个省级基层治理示范村、1 个市级标杆式示范点、6 个市级基层治理示范村、65 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村,形成“环陆浑湖沿线、洛栾快速通道沿线、陆车至南闫路沿线、国道 311 沿线”的“一环三纵”党建引领示范带。

  “群雁齐飞”工程,打造振兴“队伍”。支部党员带头服务,推行党员“1+N”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支部党员“人亲、路熟、情深”

 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村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无职党员主动服务,实施“一编三定”工作法,通过“自愿上岗、按需设岗、定责定岗”,使“无职”党员变“有为”,建立“定期评岗、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增强基层组织的主动服务功能。乡土人才用情服务,开设“农家大讲堂”“树下茶话会” “田间分享课”,让乡土人才讲授种养殖技术,分享生产经营技巧,发挥致富带富能力,当群众增收创收“好帮手”和“引路人”。截至目前,全县设置党员网格长 9885 名,设岗定责党员 10000 余名,将652名乡土人才纳入县级人才库,为村级组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充电蓄能”工程,锻造振兴“本领”。扎实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加强培训教育力度,提升整体覆盖面。通过前期调研确定培训主题,访谈“两委”代表征求课程意见,培训课程重点围绕“工作实操、基础知识、底线工作”三个方面,设置党史教育、廉政作风、意识形态等“重点课”,基层党建、乡村治理、集体经济等“基础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等“特色课”,并参照课程设置同步编印发放《**县村干部应知应会应做常识》手册,涉及基层工作 14个方面 200 余条基层工作知识,作为本次培训主要学习资料,以“课堂+实践”“理论+观摩”“党务+业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培训 3 期,累计培训 1348 人,发放手册 2000 余本,实现了“干部全员覆盖、能力全面强化、素质全面提升”的预期目标。

  “强筋壮骨”工程,夯实振兴“基石”。县级引入龙头,引进羊妙妙生态养乳业、鑫豕海生猪养殖、菘田农业菌类种植三家龙头企业,并牵头周边 88 个村入股,每年获得分红共计 176 万余元,形成了“区域辐射、产业带富”的示范效应。乡镇盘活资源,16 个乡镇发挥传统种植优势,整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区域连翘、皂角、山茱萸等特色种植产业,并统一入股产业公司,每年实现盈利 3 万元,将资源优势升级为经济优势。村级放开手脚,积极探索集体产业新模式,全县有 88 个村积极成立以中药材种植、蜂蜜养殖、菌类培育、

 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主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年增收 4 万余元。截至目前,全县实施集体经济项目 559 个,成立专业合作社 374家,建成省、市级试点项目 30 个。

篇八: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dquo;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供借鉴

 一年来,全市 XX 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决策部署,着力加大农村 XX 工作力度,助力乡村振兴。现将 xx 年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扩充学前 XX 公益普惠资源。推进实施《xx-2022 年城镇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大力实施学前 XX “5080”攻坚工程,全市新增幼儿园学位超 3.2 万个,公办园和普惠民办园幼儿占比达到省定指标要求。

  (二)促进义务 XX 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义务 XX 学校标准化建设,新改扩建公办义务 XX 学校 12 所,现已全部开工,有 2 所建成并投入使用;推进 3 所农村义务 XX 寄宿制学校建设;落实好“农村地区不足 100 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 100 人核定公用经费”的政策,保障小规模学校设施设备满足 XX 教学要求。

  (三)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市 XX 中学综合楼现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监理招标评标工作,现正推进学校用地清表。市 XXXX 实验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XX 中学新校区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XX 中学教学楼综合改造工程已完成 1-4栋改造,5-8 栋已完成拆除,准备动工建设。

 (四)加快发展中职 XX。出台《XX 市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建设 XX 市 XX 卫生学校。推进“粤菜师傅”工程进校园,有 3 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粤菜烹饪类专业。推进市职校等 5 所职校部分专业实训功能室建设,加快推进 XX 县中职学校创建省重点中职学校。认真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 XX 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积极协助配合人社部门开展社会青年、企业职工、退役士兵职业 XX、在岗转岗技能培训工作和做好职工 XX 统计工作。

  (五)加强城乡师资统筹。一是实施“县管校聘”。市 XX局等 4 部门联合印发了《XX 市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xx 年以来全市共分流转岗教师近 3000 多人,进一步优化了城乡中小学教师结构,促进了城乡师资均衡。二是落实农村教师政策倾斜。认真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按省定标准人均每月 1000 元发放到教师手中;招聘教师优先保障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需求,积极引导师范院校生面向生源地农村学校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三支一扶),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对乡村教师提升本科学历的,由市财政给予每人 2000 元补助;在教师职称评定时,有农村工作经历的优先,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要求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评优选先指标向农村学校倾斜,大力表彰农村优秀教师。三是加大农村教师培

 训力度。各级各类培训名额分配均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在全市每年培训的教师中,农村教师占比达到 75%,促进农村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认真落实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联合财政与扶贫部门制定本市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细则,扎实做好我市 XX 精准扶贫工作。xx 年以来我市共核实并发放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补助 28007 人,发放金额5796.87 万元;免学费补助 3651 人,发放免学费补助金额为575.35 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中小学 XX 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困难和不足。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教师老龄化和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严重;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学校生源大量流到县城,农村原有的中小学布局失去均衡,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校园脏乱差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有待今后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思 路

 (一)强措施,着力破解农村 XX 发展瓶颈。一是突破布局瓶颈。制订实施 XX 布点规划,科学谋划未来我市农村中小学格局,积极稳妥地撤并一批生源较少的小学校,增加城镇义务 XX

 学位供给,逐步推进城乡义务 XX 一体化发展。二是突破师资瓶颈。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调优配强农村师资。三是突破质量瓶颈。发挥县域内优质学校效应,扩大强弱结对、名校办分校和城乡学校一体化规模,扩充农村优质 XX 资源;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以及监测结果应用,引导学校重视教学工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教研重心下沉,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科研力度,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探索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促公平,切实保障农村学生受 XX 权。一是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义务 XX 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 XX 资源。二是精准实施 XX 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生、农村贫困家庭义务 XX 寄宿生、高中学生、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等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返贫。三是切实关爱农村弱势学生。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 XX,做好农村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着力构建关爱、帮扶农村弱势学生的服务体系。

 (三)树品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品质。一是打造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扎实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在农村学校中打造一批素质 XX 示范校、新优质学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

 能享受到优质的 XX。二是培育一批热爱农村 XX 的好教师。加大正向激励,提高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加大农村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打造一批扎根农村的名教师。三是培养一批社会公认的好校长。通过培训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造就一批具有先进办学理念、较高道德修养、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农村 XX 改革、创新和发展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社会公认的好校长。

 可供参考

篇九: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21年第12期 ·浙江经济/区 域坚持集成改革、绿色发展、整体智治、 “两进两回”,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新路子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村文 / 何家浩 唐勇2008年10月29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考察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留下“走在前列、作好示范”的殷切嘱托。缪家村在党的方针指引和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迈出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村的雄壮步伐。缪家村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集成改革和综合施策,开展全域土地整治,根本上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切实推动农民增收致富。1994年,缪家村还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集体可支配资金不足5万元,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2020年,缪家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38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0元。集成改革,创新土地“三全”工作缪家村充分发挥集成改革的系统性效应,依托全域土地整治、全域农田流转、全域农房集聚,创新“三全”工作,按照“保护耕地、集约用地、结构优化、产业美化、农民增收”原则,在严守耕地红线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资源节化双轮驱动,实现产业红利转化,形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保四化”模式。一是创新“三全”,扩大发展空间。缪家村围绕“规划”“拆旧” “建新”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地田房三大领域改革有效整合、集成推进,通过细化村庄规划、土地确权、 “三权分置”等,实现新增高标准农田2361亩、耕地162亩、500亩以上连片稻田1片。缪家村全新规划2500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样板区,重点建设4个农业功能区,即优质水稻种植区、生态水果采摘区、特种水产养殖区、精品花卉培育区,打造集观光、展览、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中心。二是参与“飞地抱团”强村富民,变“输血”为“造血”。嘉善县改革财政扶持体系,每年划拨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薄弱村抱团,将资金、土地等要素投至省级产业平台,形成“飞地抱团”模式,并首先实践于大云镇。缪家村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强村计划·抱团飞地”项目,高标准建设中德生态产业园,建成后首年就获得10%保底分红受益。三是土地收益用于公共服务,使全体村民受益。嘉善县调整土地出让金分配办法,在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部分中提取10%建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缪家村在整治过程中,土地流转面积从1800亩增加到4500亩,以租金、养老金等形式切实保障“失地”村民的权益。绿色发展, “三生” “三产”融合建设美丽城乡缪家村依托景区资源向绿色求发展,深化“千万工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扎实推行“腾笼换鸟”“筑巢引凤”行动,吸引优质项目入驻,开创“工业+旅游”先河、 “农旅”结合多种业态,创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造产城一体、景城融合的智慧产业园区。一是“腾笼换鸟”打造产业新城,带动创业和就业。创办生态产业园,依托“工改工”建设项目推进老旧工业区“二次创业”,缪家村歌斐颂巧克力甜蜜小镇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发展民宿、餐饮等旅游配套产业,吸收失地农民及青年就业,占企业员工的50%以上,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二是发展物业经济,创新环境整治模式。缪家村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小组,全村分区督查,落实责任倒逼整治成效。同时发展“物业经济”推动环境整治专业化,与江家村、曹家村联合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促进村级资产多元化运行,推动美丽乡村高效建设。三是“三生”— —缪家村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启示60

 /浙江经济·2021年第12期“三产”融合,培育美丽经济新业态。缪家村推动歌斐颂巧克力工厂、云澜湾温泉等项目串联三产融合发展,打造花海公园与主题婚纱摄影基地,带动旅游经济。2020年,该公园与80多家的婚纱摄影机构签署协议。2021年,以缪家村为主要区块的大云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3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87万元。“两进两回”,吸引青年乡贤回村创新创业缪家村积极响应“两进两回”行动,引导科技、资金、人才流回农村,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建立完善的“两进两回”机制,进一步畅通各类资源回乡。一是乡贤回乡,带动科技、文化项目进村服务。乡贤“80后”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医师缪锦浩通过“云诊室”,配合省级医疗资源,在线义务为病人诊断病情。嘉善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海龙,将传统民间泥塑艺术引进课堂,定期为村民开展泥塑教学。全国劳模农业领头人柴金甫,引领100多户农户进入鲜切花种植业,又成功试种铁皮石斛,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二是青年回乡,推动创业富民。大学生杨珍回乡创业,养殖生态甲鱼“华神鳖”,精心育苗,抓住电子商务机遇,产品远销青海、西藏等省市。海归精英莫雪峰以纯正巧克力“血脉”为特色,拓展巧克力文化体验、养生游乐等功能,项目年产高品质纯可可脂巧克力2万吨、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三是技术下乡,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嘉善县渔业首席专家陆立刚下乡为养殖户讲授虾类生态养殖新技术,推广优质虾类养殖模式。整体智治,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缪家村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数字化改革和信息化深度应用,使“整体智治”不断赋能乡村治理,加快推进治理现代化。一是“共享法庭e站” “云睛”系统助推基层数字化司法监管。嘉善深入推进“全域数字法院”改革,缪家村设立首批“共享法庭e站”,为当地百姓提供异地线上司法服务。积极建设“云晴”系统,以制度引领小微权力监督向基层延伸,实现权力的数字监督。二是“智慧旅游”平台促进经济发展。聚焦数字经济产业,缪家村作为先行示范点助推大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智慧旅游”升级,建成“智慧旅游”综合管控平台、实时预警平台、旅游数据分析平台、导游导览、综合管理APP、虚拟游等8个系统。三是创新数字化治理。缪家村推进“智安小区”等系统化、集成化构建,利用人脸识别、电动车RFID防盗感应等系统实现智能防控,同时搭建大数据中心,实现治安管理智能化。2020年9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网格学院在缪家乡村振兴学院揭牌成立,通过构建“1+N+X”课程体系,为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夯土筑基。经验启示坚决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总方针不动摇。缪家村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并提出“走在前列,做好示范”的殷切嘱托以来,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新路子。坚持走集体发展、全域发展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缪家村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持集体发展、全域发展,大胆首创,甘于奉献,先富带后富,朝着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把数字产业、数字服务、数字治理深入到乡村振兴的每个环节,建设数字乡村,争创共同富裕示范村,让“未来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支撑盘活资源要素,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动摇。缪家村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创新发展的思维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土地“三全”,盘活资源要素。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同时也实现集体经济增大做强、乡村文化繁荣昌盛、社会治理井然有序、农民家庭增收致富。深入贯彻落实“两进两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不动摇。缪家村贯彻落实“科技、资金进村青年、乡贤回乡”,以返乡创业的青年职业农民为代表带动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旅、工旅和文化旅游纵深发展,逐步实现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新跨越。(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区域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村61

篇十: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乡村振兴:村党支部先进经验做法 (最新分享)

  *村位于*市*县*镇东南部,是**所在地,下辖*个村小组,*户*人。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强党组织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担当实干,奋勇争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经验做法为:

 一、强堡垒聚合力,推动基层党建质量全面过硬

 。

 一是建强组织堡垒。**村党支部扎实推进党建质量过硬行动,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规范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通过每周召开村“两委”干部例会、每月召开支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共同协商重点、难点工作,压实工作职责,强化村干部及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促进班子成员之间、班子与党员之间的团结协作。

 二是 抓牢队伍建设。为增强党组织活力,吸收优秀新鲜血液,*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从 35 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素质农民、杰出青年、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等建立培养,保证新发

  2 展党员质量。*年新发展对象 1 名,*年入党积极分子*名,均为 35 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发挥示范引领。全面推行“六岗六员”制度,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均进行了“设岗定责”亮岗公示、“党员示范户”挂牌、签立党员服务承诺等,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积极组织“六员”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早稻生产、森林防火、安全防范、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活动**余次,促进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为民办事效能。

 二、重成效强治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一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扎实做好全村*户“三类对象”的监测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村级网格作用,每月对网格内群众“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一次排查,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户和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帮扶,同时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和结对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村“两委”积极筹措资金,改造完善了村级活动场所,兴修农田水渠**米,为解决塘角头等多个小组出行不便问题,安装路灯**盏。为丰富老年人生活,动员乡贤捐资捐物累计**万余元,用于建设和完善老年人活动中心基础设施,目前该中心配

  3 套设备已投入使用。为帮助村民开展电商营销搭建平台,积极协调县联通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全村的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

 三是 注重培育乡风文明。将“好家风、好家训”工作做为载体,创建“**文化健康主题馆”为阵地,大力推广讲奉献、讲孝心的新时代孝爱文化。*文化健康主题馆结合了**客家特有的*文化,主题馆有*米果体验制作的美食坊,有老年活动室的孝心坊,还有**、**等*文化开发的养生坊,传承客家文化、孝老文化,寓教于乐。整合现有资源,将塘角头池塘改造成温馨的“塘角老家”,升级改建了塘角头小广场,投放了智能音箱,为群众提供了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三、兴产业促增收,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

 突破束缚立长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源于村集体内生的动力,纯粹靠上级政策扶持,既不长久,也不现实。**村党支部依托本村现有“**”文化的优势,积极组织干部外出学习,不断“充电”,并要求实用性要放在突出位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在学中要务实,更要在学后能落实,实现发展*产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目标,为本村*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支素质高、

  4 业务强的干部队伍。

 二是 打造品牌兴产业。通过打造**产业品牌效应,注册“*”专属商标,建有大棚*产业基地*亩,创新开发*叶茶、*面条、*粉干、*馒头等多种新品,月销售额达*万余元,*草系列产品全镇年销售额达*多万元。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文化节”,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年 4 月份央视*栏目、**TV 农业农村频道等各国家级、省、市、县级网络媒体平台在*村拍摄蔬菜、*草宣传片,使*产品成为*村的一张文化名片。综合施策创新路。通过盘活集体资产,整合现有资源,流转开发近*亩公益生态林,积极探索自来水管理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增收渠道。党支部书记带头领种红薯产业,注册了*县*镇**家庭农场,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近*余亩,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万斤。同时,稳步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建有大棚蔬菜基地*亩,各项产业发展带动周边*余户劳动力,村民年收益稳定在 10-15 万元,人均年增收*万元,**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万元。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 振兴 乡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