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从《人民日报》,(2000—2016),透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变化

时间:2022-09-16 15: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人民日报》,(2000—2016),透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变化,供大家参考。

从《人民日报》,(2000—2016),透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变化

 

 从《人民日报》 (2000—2016) 透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变化

 从《人民日报》 (2000—2016) 透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变化

 朱旭旭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 也是党的舆论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对《人民日报》 (2000—2016) 刊载的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文章梳理, 总结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经验, 洞察不同年份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和重点, 为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并且, 科学把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动向和着力点, 为学术界开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工作;

 :

 作者简介:朱旭旭, 男,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意识形态。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研究” (项目编号:17YJC710080)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执政兴国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是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并善于在总结历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地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 注重发挥意识形态对广大人民的教育引导和凝聚感染作用, 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凝心聚力。通过对《人民日报》2000 年到 2016 年理论文章的梳理, 以“意识形态”为标题关键词的文章共有 39 篇。特别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 意识形态理论文章这一年刊载量高达 9 篇。在 2015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后,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党的领导下, 各级高校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安全。在所有的理论文章中, 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 4 篇, 分别是 2015 年和 2016 年各 2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路径的理论文章共有 20 篇, 这充分表明当前党中央和学术界对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路径的关注, 也是党正确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提高工作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并且, 所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文章中, 主要集中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的第 7 版发表。另外,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 (2013-8-23)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2013-12-29) 则在第 1 版刊出, 这充分说明党善于运用主流媒体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 积极营造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 也是党善于运用主流媒体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表现。

 一、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态势 高校不但是意识形态交流、交锋、交融的前沿阵地, 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阵地。在互联网迅速影响高校生活学习的背景下, 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是凝聚青春力量、汇聚青年智慧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的科学举措。并且, 根据高校广大青年学生的特点, 丰富工作载体、创新实践路径、提高工作效率, 也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

 (一) 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指导思想 目前, 高校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 也是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社会热点问题常常会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并引起大量人民群众参与到网络舆论中来。特别是那些事关广大青年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澄清和解决, 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对党的信任。当今广大青年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生活压力, 势必会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力和感染力。2015 年 4月, 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为高校做好师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提供行动纲领, 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卢克平认为, 夯实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基础, 需要大力加强党委的领导责任和政治责任;高校要协调各部门各尽所能、团结协作;依靠高校党团干部、思政课教师等, 培育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等, 切实“筑牢指挥部、打造动车组、建强主力军”[1], 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筑牢三重保护伞。高校历来是各种意识形态的必争之地, 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是巩固党的领导权, 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人民日报记者董洪亮对中国人民大学靳诺和秦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进行采访。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也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靳诺认为, 在推动现代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全局性”。秦宣提出, 帮助高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理论精髓, 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抵御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利影响, 进而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欧阳康强调,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指南, 是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行动纲领。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是必要的空间涵盖和必然的逻辑延伸”[2]。这些充分表明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对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选择

 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 是战略性、筑魂性的伟大工程, 关系到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根据我国高校发展的具体情况, 加强思想教育、舆论引导, 引导广大高校学生自觉承担起自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责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开拓意识形态工作新空间, 切实维护高校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王金海认为,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 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3]。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师德建设。姜虹认为, 在我国转型升级的“瓶颈期”, 意识形态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巩固高校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用,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特别是高校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紧扣时代主题, 提升马克思主义说服力;回应利益关切, 提升马克思主义号召力;改善话语体系, 提升马克思主义感染力”[4]等多措并举, 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帮助他们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二、关于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动态 在张骥等出版《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这本书后, 《人民日版》专门写了简评, 剖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输送的危害, 以及苏东关于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教训, 全面系统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并进一步提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加强文化立法和文化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强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5]等方面着手, 深入探讨了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发展思路。同时, 这也是十多年来《人民日报》唯一一次在理论版对书籍的简评, 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在增强文化软实力过程中, 对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影响力的重视。

 另外, 2016 年 4 月 15 日, 《人民日报》在文艺评论版中, 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等专家学者关于影视作品与文化安全、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专访。张江教授指出, 好莱坞虽然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品牌, 但是, 事实上也“隐藏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然而, 我国当前自产的影视作品以娱乐性为突出标志, 往往忽视思想性, 对我国通过文化产品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极为不利。影视作品具有承载意识形态的属性, 这就要求我国的应视作品要在饱含娱乐性的基础上, 发挥其意识形属性的优势作用, 进一步增强传播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力。戴锦华认为, 文化作品与意识形态具有正相关性。并且, “其商业的成功度同时是其编织的意识形态的密度和有效性的证明”。虽然好莱坞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 但是, 它与美国梦交织在一起产生作用时, 对美国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 巩固其世界霸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陆绍阳指出, 现在我国的影视作品充斥着商品逻辑, 并呈不断加强的趋势。而作为艺术的纯粹性逐步被淡化, “有意思没意义”的作品大量出现。如果照此下去, 商品逻辑必将占据社会主导文化领域, 进而导致“主流价值观被边缘化、情感展示外在化、捕捉生活浅表化”[6], 势必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带来挑战。

 三、关于西方意识形态及其危害性的新认识 西方国家依靠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行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西方大国企图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 进而颠覆他们的意识形态, 对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于殿利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依据, 阐述了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管理的客观规律, 以及它对国家管理的特殊意义。并且, 从“统一王国的意识形态管理”“帝国的意识形态管理”[7]等角度分析, 通过意识形态管理的形式达到思想统一的目的, 进而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从而, 揭示西方国家的治理规律。自 20 世纪初期, 西方新自由主义兴起, 并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强。高和荣从起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作用影响等方面阐述新自由主义。并且,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论述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即“是一种披着经济理论外衣的意识形态理论”[8]。这就启示我们要正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利影响,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 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影响力。

 四、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及实践路径的新动向 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 并善于运用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团结, 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并且,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党对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依然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 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认知 人民日报记者在对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专访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侯惠勤教授、北京大学闫志民教授、教育部田心铭教授等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阐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9]。这是党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提炼, 也是指导思想一元化客观规律的客观要求。同时, 它也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理性思考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徐天亮指出, 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意识形态的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党处理意识形态工作时,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10], 清醒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对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和根本任务, 以及加强意识形态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意义。胡波也指出, 对于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垄断优势, 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传播其意识形态的问题, 我们要“打破意识形态不同必冲突”[11]传统思维的束缚, 以克服战略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摩擦与冲突。通过加强增进不同制度国家的交流, 增进共识与合作,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而且, 曹建文还指出, 要警惕和批判意识形态工作“无用论”“虚无论”“过时论”“教条论”[12]等, 切实巩固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重要地位

 在阶级社会发展过程中, 都有体现本阶级特性的意识形态, 并通过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表现出来。同时, 它反过来作用于政治、经济等领域。在社会主义长期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价值观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3]。潘叔明认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命运和国家的安定, 党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关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性, 以及国内社会改革导致的利益不平衡性, 给广大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15]。金锵提出,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是党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的根本需要”[16]。同时, 也是为党长期执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现实要求。

 (三) 关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路径 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 全国各单位开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路径的探索, 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

推荐访问:从《人民日报》 (2000—2016) 透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变化 中国共产党 人民日报 意识形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