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7篇

时间:2022-11-02 14:1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7篇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小说传统 在中国,小说的诞生跟西方有着不同的传统。 据鲁迅考证,《庄子·外物篇》“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7篇

篇一: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小说传统

  在中国, 小说的诞生跟西方有着不同的传统。

 据鲁迅考证, 《庄子· 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 第一次提到“小说” 的名字, 但这里的“小说” 指的是“琐屑之言”, “非道术所在, 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

 ” [1] 这里的小说, 跟孔子曰“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 里的“小道” 大概意思相近, 就是不入流的旁门左道、 闲言碎语和东家长西家短的东西。

 孔子认为即便是这么一些“小玩意儿”, 也值得加以研究。

 跟现在所谓的“小说” 意义相近的最早提法, 见于班固《汉书· 艺文志》:“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班固把《伊尹说》《鬻子说》《周考》《青史子》《师旷》 等十五部“小说” 编在《艺文志》 的末尾, 可见,在中国, “小说” 一开始就不是入流的。

 这里我们说的小说, 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把“故事”、“传奇”、“演义”、“小说”、“讲史” 全都一锅烩了 , 但是这些名 称, 原本各有所指。

 我们现在, 统统用长篇、 中篇和短篇加以概括, 方便是方便, 但是失去了 特点。

 粗略地区分, 大体有以下几类:

 一类是讲史, 这是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正统,《列国志》《隋史遗文》《隋唐演义》《东西汉演义》《两晋演义》《三国演义》《南北宋演义》《精忠传》 等, 都是这一类。

 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有“以史为鉴” 的良好愿望, 官修的史书非常正规认真。

 “讲史”“演义” 这一类的小说, 就是以正史为依据, 以前朝的真人为主人公, 以真事假事为演绎搞出来的一类娱乐大众, 寓教于乐的艺术样式。

 夏志清教授说:“中国人浸淫于儒家经典既久, 自 然养成他们深求寓意的习惯……他们相信故事和小说不能仅仅作为艺术品而存在:

 无论怎样加上寓言性的伪装, 它们只有作为真事才能证明自 己的价值。

 ” 也就是说, 听说书的听众, 喜欢追根究底。

 说书者必须给虚构的故事加上真实的材料, 至少附会一些典故, 这才能让他们安心地听下去。

 文化传统的影响, 导致我们的在文艺接受心理上, 喜欢有头有尾的东西,“无一个没有出处”, 那才是上品。

 夏志清教授还指出, “作为古典叙事文的最高典范,《史记》 尤其常常被拿来作为批评小说优劣的标准。

 甚至《红楼梦》 这样一部很难使人联想到正史的作品, 也曾被拿来与之相比。

 ”

 作为正统叙事文典范的《史记》, 给小说作出了 一个标高, 古代文学批评家下意识地就拿小说来跟它附比。

 这就好像说“某某是市长, 我是他村里的老乡 ” 的心理相类似, 给自 己找一个依据。

 在中国, 小说的地位是车浆贩水之徒鸡鸣狗盗一类人的艺术, 远不能跟西方小说在艺术门类中的地位相媲美。

 很多作品的作者不详, 有些知道作者, 但是关于作者本身的资料也很少。

 像《 〈 三国志〉 通俗演义》之于罗贯中, 《水浒传》 之于施耐庵, 至今仍然对其作者地位充满了 疑惑。

 第二类是志怪神魔荒诞不经的作品, 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 里说的那类“明代神魔小说”, 还有《聊斋志异》 之类的奇谈, 都可以归属到这一类。

 如“天地混沌如鸡子, 盘古生其中, 一万八千岁……” 如“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如“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踪》《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宝太监下西洋》《三遂平妖传》 等。

 这一类的归纳,我打乱的通常学者们按照朝代时间顺序分类归纳法。

 从先秦诸子寓言到清代的聊斋, 都统统可以放在这个瓮里。《论语》 说,“君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一类“小说”违背了 圣人教诲, 更不入正统方家法眼。

 姮娥窃以奔月 ……” 如《绿野仙

 第三类, 是“世俗小说” 时髦一点可以说“写实小说”, 鲁迅把大部分归纳为“人情小说” 类里。

 这种小说从“唐传奇” 发韧, 把世俗生活的场景引 入小说,记录现世人生和社会, 类似于西方文艺理论说的“风俗画”。

 后来这类“风俗画”渐渐演变成了 主流, 从《金瓶梅》《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孽海花》《官场现形记》《醒世姻缘传》《二十年目 睹之怪异现状》《海上花列传》《儿女英雄传》 等,蔚为大观。

 这类小说被“五四” 以后的作家学者特别看重, 主要是其中的“现实主义” 因素, 提供了 “五四” 的作家学者移植西方的文艺理论的丰厚土壤。

 第四类是“才子佳人小说”。

 如《玉娇梨》《好逑传》《平山冷燕》《铁花仙史》《梦月 楼》《两交婚》《玉楼春》 等。

 着名 学者郑振铎似乎对“才子佳人” 小说不甚以为然, 说它们“死守着才子佳人的陈套而不知变通, 故在其中, 佳作却绝少见到。

 ” 并对《玉娇梨》《平山冷燕》 和《好逑传》 在国外不止有一个译本且很受欢迎感到不解。

 实际上, 西方文化背景跟中国的差异也许就在这里, 西方更关注“人与情”, 写人和写爱情, 虽然未必在艺术上有多大的创见, 但是跟他们对于世界对于社会的看法类同, 能引 起共鸣。

 爱情, 尤其是曲折迷离的爱情, 如上面所列举的小说, 跟薄伽丘的《十日 谈》 里的一些故事, 就很能类比。

 这恰恰不是“演义” 和“神怪” 所能达到的效果。

 另 外, 用我们现在的文艺理论加以硬套,“才子佳人小说” 可以归纳到类型小说当中去。

 当今流行的情爱小说, 在套式上, 并不比这些“才子佳人小说” 高明多少, 而在故事的叙述技巧上,“才子佳人小说” 还要更胜一筹。

 很多学者把《红楼梦》 也放到“才子佳人小说” 范畴里去, 但它达到了 同类小说无法企及的地步。《红楼梦》 的特异之处在于它超越了 这类小说“有情人终成眷属” 俗套和明显的说教内容, 且在人物类型的塑造上, 性格鲜明, 栩栩如生。

 从以上的类别和介绍中,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的小说, 主要的核心还是顺应传统的道德伦理, 而不是特别关注于人的本身。

 所谓的道德伦理, 也就是“大道”“正道”。

 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类型的小说, 都喜欢“惩恶扬善”“劝恶从善”, 讲忠义, 说道理, 谈轮回报应说。

 《金瓶梅词话》 这样的“淫秽小说”, 最后也要得出“轮回” 和“报应” 的大道理。

 这些大道理, 使小说在写到人时, 很少能正面描述。

 传统小说不是没有表达男 女情爱方面的内容, 而是说, 这种表达对传统伦理道德缺乏超越性, 它们基本上还在这个伦理道德的控制范畴内, 不会造成真正的危机。

 这跟西方小说作为一种与正统伦理宗教作斗争的源流相比, 显得非常不同。捷克着名 作家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 里曾特意地指出, 小说的最重要的艺术精髓, 就在于其“幽默” 和“暧昧性”。

 这种特性, 正好是跟宗教的要求相悖——所有宗教对于世界的判断, 都是彰明的, 不容置疑的, 具有至高无上的明确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长篇小说《十日 谈》 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这部小说诞生的时间, 跟我们明代小说勃兴时期相近, 正处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尊重个人价值的整体文化诉求相一致。《十日 谈》 里写到的青年男 女之间的自 由情爱, 恰恰为宗教伦理所不能容忍。

 顺着这条线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像拉伯雷的《巨人传》、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卢梭的《爱洛依丝》 这一系列的作品, 都是跟正统的基督教、 天主教的正统宗教伦理进行斗争的作品。人性的力量的体现, 在这里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还遮遮掩掩, 到了 浪漫主义时期, 干脆就来个暴风骤雨式的轰炸, 把人性张扬到了极致状态。

 这里的代表作是雨果的《悲惨世界》 和乔治· 桑的《康素爱罗》 等作品。

 在悲惨世界里, 钟楼怪人和埃斯特拉达的爱情, 在浪漫主义文学里, 是一种

 典型的结构:

 一旦作为神圣的人存在, 无论他们的身世是多么的卑微, 他们的爱情和欲望, 都要得到充分的肯定。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姿态, 在小说发表的当时,就一直受到了 宗教势力的打击, 但是非常符合当时欧洲新文化的愿望。

 在他们这种狂飙突进式的表达里, 传统的宗教势力和伦理底线, 都受到了 巨大的压力。

 在绘画上,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油画、 雕塑大师把最大的精力投注在描绘美好而生动的人体上, 跟文学这种精神具有一致性, 都是致力于歌颂人类自 身的美好, 对窒息人性的传统道德伦理加以大力的鞭挞。

篇二: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师范大学中国 语言文学系 考研[文学基础] 科复习 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考研笔记

 现代部分

 第一章 1917-1949 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双簧戏:

 1、 1918 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 正式拉开了 这场“文学革命”、 “封建复古主义” 思潮斗争的序幕。

 2、 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 化名 “王敬轩” 写给《新青年》 编者一封信, 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 两信同时发表名 为《文学革命之反响》, 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 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 年成立于北京, 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

 周 作人、 茅盾、 叶圣陶、 许地山、 朱自 青、 冰心等。

  重要刊物:

 《小说月 报》、《文学旬刊》

  理论主张:

 积极提倡“为人生” 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

 它承接了 “五四” 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 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 1921 年在日 本东京成立, 发起人有郭沫若、 郁达夫、 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

 《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

  理论主张:

 尊自 我, 重主观, 强调艺术是自 我表现、 内心自 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 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 社:

 1923 年成立, 主要成员 有胡适、 徐志摩、 闻一多等, 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

 《晨报副刊》《诗镌》《新月 》( 后期)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 的理论文章, 提出诗歌的“三美” 主张,即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以闻一多、 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 诗派”。

  语丝社: 成立于 1924 年, 以创办《语丝》 周 刊而得名 。

 主要成员 有鲁迅、 周 作人、 钱玄同、 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 多发表杂文、 小品、 随笔, 形成生动、 泼辣、 幽默的语丝文体, 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 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 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文学革命批评了 “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 的旧文学观念, 宣传了 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 民主主义、 人道主义、 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新文学引 进了 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 进行了 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 以白 话代替文言。

 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 由开放, 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 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现代最早、 成员 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 重要影响; 创作方面, 创作了 许多现实主义小说, 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 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 土文学”。

 除文学研究会外, 当 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异军突起的创作社, 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 主干人物有郭沫若、 郁达夫等。

 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 郁达夫的《沉沦》。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 诗派, 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 是浪漫主义的。

 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中国作家的大多数, 选择和接受的主要

 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 象征诗的特点:

 朦胧、 含蓄、 暗示。

 无产阶级文学: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创 造社和太阳社。

 创 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若、 成仿吾、 冯乃超等; 太阳社的成员 主要有蒋光慈、 钱杏邨等。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以下简称左联)

 于 1930 年 3 月 在上海成立。

  主要人物有沈端先、 钱杏邨、 鲁迅、 田汉等。

 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 著名 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的演讲, 是其纲领。

  主要成就:

 推动了 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左翼文学粉碎了 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开展了 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学创作十分繁荣, 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中国诗歌会:

 1932 年 9 月 成立, 发起人穆木天、 杨骚、 蒲风、 任钧等。

 会刊《新诗歌》。

 诗内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识”; 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京派: 是 30 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 主要成员 有周作人、 废名 、沈从文、 李健吾等。

 称之为 “京派”, 是因为 其作者在当 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 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 文艺》。

  “京派” 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 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 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 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 发展了 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论语派: 论语派是 30 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

 主要人物是林语堂。

 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 以刊登小品文为主, 提倡幽默、闲适、 性灵。

 《论语》 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 幽默中含讽刺。

 1934 年后, 讽刺锋芒日 益减弱, 幽默也流于说笑话。

  文协: 1938 年 3 月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 在武汉

 成立。

 主要人物有老舍、 郭沫若、 茅盾等。

 老舍为总务部主任, 主持文协工作。

 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 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

  文协的口 号是“文章下乡 、 文章入伍”, 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 密切与 工农兵群众的联系, 起了 积极作用。

  孤岛文学: 就时间而言, 是指 1937 年 11 月 上海沦陷至 1941 年 12月 珍珠港事变日 军侵入上海租界止。

 这期间曾 发生过颇有影响的“鲁迅风” 的论争。

 戏剧特别活跃:

 于伶《长夜行》、 阿英的《碧血花》

  七月 诗派: 因胡风主编的《七月 》 而得名 , 以艾青、 田间为 首, 其他有绿原、 亦门 、 曾 卓等,

 主要刊物《七月 》《希望》, 以抗战现实为内容, 以自 由体为主要形式。

 形成贯串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九叶诗派: 是 40 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 有辛笛、 陈敬容、 杜运燮、 杭约赫等。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 又忠于艺术创造。

 吸收了 西方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

  战国策派:

 活动于抗战中期, 因陈铨、 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 。

 主要成员 有陈铨、 林同济。

 文艺上主张以“恐怖· 狂欢· 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 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第二章

 鲁迅 分析《呐喊》、《彷徨》 对封建社会、 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 和《彷徨》 的总主题是反封建, 对封建社会、 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多数作品描写了 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 主人公主要是农民、 知识分子和妇女。

 阿 Q、 孔乙己、 祥林嫂, 他们以自己被侮辱、 被损害的血泪人生, 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

 如孔乙己身受封

 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 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 表现了 封建社会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

 揭示了 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 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 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 杀害革命者, 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 但却治不了 病。悲剧在于, 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 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 作为人民一员 的华老栓并不理解。

 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 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

 小说既暴露了 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 更着重暴露了 人们精神上的“病苦”, 以惊醒“不幸的人们” 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分析《呐喊》 中的阿 Q、 闰土、 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 中的阿 Q、《故乡 》 中的闰土、《风波》 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 共同点:

 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 , 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 不同点:

 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 勤劳、 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

 他儿童时代机灵、 能干,二十多年后, 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

 七斤是另 一类农民形象,虽与 外界有接触, 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 使他自 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些都表现了 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 Q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

 他是赤贫的雇农, 被地主压迫, 他不正视现实, 常以精神胜利法自 我陶醉, 而忘却了 自 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 Q、 闰土、 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揭示了 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

 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 , 生活极其悲惨; 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 却没有改变自 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

 同时也提出了 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农民问题。

 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 发农民的思想觉悟, 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简析《呐喊》 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 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 主要有《阿 Q 正传》 的后半部, 是侧面描写, 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在未庄, 阿 Q 受到影响要“革命” 了 , 他的“革命” 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

 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

 在县城, 清朝的知县老爷、 把总还是原官, 但官的名 称改了 , 而且也参加了 革命党。这些描写, 深刻揭示了 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对封建势力妥协, 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 篡夺了 革命胜利果实。

 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 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分析评价《狂人日 记》 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 记》 的思想是:

 “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 揭露得异常深刻:

 揭露了 礼教的“吃人” 本质。

 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 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揭露了 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

 人人“吃人” 也“被人吃”。

 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 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 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深重的; 也有青年和小孩。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 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 也表现出严格的自 审精神, 寄希望于未来, 发出“救救孩子” 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 是清醒的启 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 《狂人日 记》 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 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 一个患“迫害狂症” 者的故事, 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 象征和暗示等手法, 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运用日 记体形式; 以心理描写为主, 是**的心理描写; 简练的白 话语言。

  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 记》 是中 国第一篇现代白 话小说,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 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 显示其现代意义。

 艺术形式上, 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 **心理的细致描写, 日 记体的格式, 成熟的白 话, 具有现代意味。

 分析评价《阿 Q 正传》 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阿 Q 正传》 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

 思想上成就之一:

 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

 塑造了 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 Q 的典型形象。

 阿 Q 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 但不正视现实, 用盲目 的自 尊自 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 慰, 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

 阿 Q 无法清醒认识自 己的悲惨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做出改变自 己境遇的反抗斗争。

 阿 Q 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

 深恶造反、“男 女之大防”。

 是个集中了 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

 阿 Q 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

 阿 Q 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 因此, 阿 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思想成就之二:

 提出了 农民问题, 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

 阿 Q 过着被剥削 、 受压迫的生活, 但是他缺乏觉悟。

 作者把阿 Q 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

 他有革命的要求, 但是他的革命观中狭隘报复、 取赵太爷而代之等糊涂思想, 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胜利法。

 小说通过阿 Q 的悲剧, 在客观上揭示了 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提出了 民主革命中启 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

 再现了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阿 Q、 假洋鬼子、 赵太爷等。

 白 描手法的成功运用。

 如阿 Q 瞪着眼睛说:

 “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 啦!

 你算什么 东西。

 ” 形象地表现了 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 在写实中又加入了 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刺是尖锐无情的、 对阿 Q 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 是...

篇三: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浅思考孔维刚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摘要 ] 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

 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

 在 21 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 ] 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作者简介 ] 孔维刚( 1975- ),男,河南清丰人,华东理工大学在读博士,上海海洋大学讲师,研究:海洋文化、知识产权、思想政治教育。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

 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

 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国画、医学、戏剧、民族音乐。

 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

 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

 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像西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基督教,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

 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

 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对联、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利用之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我国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开始,然后发展到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形式。

 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得到了告诉发展,“诸子百家”用他们的散文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使后人了解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封建时代, 我国的文人都是用儒家思想来作为行事标准。这种文化思想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品德的要求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理想,因此“文死谏,武死战”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献身。

 一些有抱负的文人就将忧国忧民的思想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这些诗歌在《乐府诗》和“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体现为对战争的不满;在太平年间,诗人们希望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对于国家用人制度、赋税政策造成的内乱忧心忡忡, 这种思想从魏晋时代的鲍照、左思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朝的范成大、范仲淹的诗歌中。

 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平天下”,因此对于国家完整看得高过自己的生命,对于维护国家的尊严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爱惜。

 因此才有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不变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的愤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才有南厓海战后的十万军民跳海为宋帝殉47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5.33.025

 语文建设 2015. 11yū wén jiàn shè 教学语言文学文化纵横·葬的壮举,才有后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进入元朝之后,我国的戏剧得到了高度发展,一些生活趣事,历史典故被编成戏剧广为流传,这种老少皆宜的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了历史文化,还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礼仪文化进行了传播。进入明朝以后,小说又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小说种类繁多,不同题材的小说都宣传了不同的文化,像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唱和,表现了封建时代男女相爱的含蓄委婉;而流传后世的《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还将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水浒》 宣扬的是我国的侠义文化;《西游记》则是描写了我国的佛教文化。我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

 像戏剧中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突出忠贞不移,在极端情况下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倾向,像《桃花扇》,将个人情感和国家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而《清忠谱》则是为正义,为尊严不惜牺牲个人性命。

 这个时期流行的小说也是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忠恕、信义、仁义为主,除了四大名著,像《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这些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宣传的是朋友之间的仁义, 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主题。

 《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家庭生活,没有直接歌颂仁义,但对于两个大家族走向衰败时,那些 落井下石的背义之人还是进行了讽刺。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现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以现代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和戏剧、小说,它们和古代文学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区别。

 现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个从隔离到传承的过程。1 、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隔离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在我国民族处在落后、衰微的状态之下, 一代热心青年在为民族为国家的落后深感痛心的同时,在积极寻找落后的思想根源,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几千年来思想体系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体系之上造成。

 因此, 五四运动在文化上对我国的儒家思想进行的彻底否定,将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引进到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八股文,用现代诗代替了律诗。

 另一个是在表现内容上,现代文学受西方影响,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和命运,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和节操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批判。

 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引进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潮,像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这种隔离在上世纪前半叶表现得还不明显,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文革时期,现代文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隔离现状发展到了彻底否定的地步,不仅否定了儒家文化,也否定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

 好在这种状态随着文革的结束得到了改善。2 、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文学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隔离状态,但由于作家的思想观念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落后,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在作品中用现代的文学眼光来传承传统文化。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以反映湘西地域文化为主,他的代表作《边城》就将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和”“仁”“信”等思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

 巴金的《家》《春》《秋》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描写封建家族,但对于封建家族方面的文化也有所涉及。

 在张恨水的系列小说中,通过对生活在下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描写,将我国的民间曲艺和家族文化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

 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大家族的遭遇,其中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心和我国古代作品中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是一致的。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通篇都充满了传统的佛教思想,将爱护生灵,体现童真作为表现主题。

 叶圣陶等人的作品也同样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我国古代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相似。解放后,赵树理写的一系列“山药蛋”派作品,像《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文革结束后, 我国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文学作品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大批既有现代文学特点又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

 像莫言的 《红高粱》,内容是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但表现方式上又综合了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

 阿来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我国藏族土司文化小说中有大量的佛教文化的表现;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反映的是“民族的秘史”,涉及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精髓,而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家传的“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对儒家思想做了诠释。在当代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生活, 其中对于鄂温克的历史、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信奉的萨满教都做了详细描写。

 《伪满洲国》则是将伪满时期的下层百姓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

 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以表现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向世人展示了东北黑土地上的特色文化。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著名作家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来,像王蒙对老子的研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作用, 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学也失去了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 骆素青 , 刘义婧 , 赵秀忠 .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 [J]. 中国宗教 . 2011(07).[2] 翟文铖 , 杨新刚 . “传统文化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文学评论 . 2010(01).[3] 朱德发 . 重探 60 年五四文学革命研究的误区—— — 质疑“彻底反传统文学”论 [J]. 山西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05).(收稿日期:

 2015-03-18 )48

篇四: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古典文学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论有着逐步明晰的过程。

 先秦两汉, 中国文学还处于不自觉的时代, 因而那时的文论中还不可能有明确的文学特征论。

 直到魏晋以后, 由于文学理论的深入发展, 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文论家们才比较明确地提出文学特征的理论, 这就是文学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两个基本特征论, 前者为“缘情” 说, 后者为“穷形尽相” 说。但是,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重表现重抒情言志的民族特色, 所以中国古代前期文论中对文学形象性特征的重视程度不如对文学的情感性特征, 相对说要朦胧些、 粗疏些。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中国古典文学从思想内容上似可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 政治特征

  中国文学有着关心政治的传统, 文学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政治的关心成为心理定势。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不亚于政治家的理想, 因此, 古代文学特别注重文学与时代、 与政教的关系, 强调“诗言志” 、 “文以载道” 、

 “教以化之” 等重大社会功用, 强调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并由此形成一个鲜明地主张“有为而作” 、 “有补世用” 的优良传统。

 白居易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 要“为君、 为臣、 为民、 为物、 为事而作。

 ”苏东坡也提出文学创作要“有为而作” , “言必中当时之过” 。

 [1]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其主体是政治家和准政治家, 他们都是致力在政治方面有所作为, 当政治之路走不通或者走的坎坷时, 才开始搞文学, 成为文学家的, 而文学在这些文学家手中主要是用来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或者派遣政治郁闷的消遣品。

 这是由中国古代文人“立德” 、 “立功” 、 “立言”的人生理想模式决定的, “立言” 是最低层次的人生理想, 搞文学是读书人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选择

  二、 补史特征 每个作家的作品, 大多是作家自己的亲身履历事件和某种情感历程的记录。

 这是由文学的功利性决定的, 在中国古代, 还没有专业文学作家, 人们或者是把文学当作言志、 咏物、抒怀的工具和消遣手段, 或者是把它作为“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 的工具。

 从李白的作品里可以再现他少年时代如何心高气傲, 喜欢旅游“五岳寻山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中年时代如何可以政治进取、 自信恃才、 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 , 以及政治失意后的苦闷和惆怅, 晚年时如何在超脱和苦闷中度过。

 三、 地域特征

  古典文学的语体是极具地域特色的。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对此, 历代不少学者都曾论及。

 中国古代文学“北雄南秀” 的风格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方文学雄浑刚贞艺术风格的形成, 得力于本地区多种文化基因的母育和熏陶, 而这种艺术风格又在地域文化的互补中呈现出既守恒又转换的趋势。

 有中国古典文学阅读经验的人, 常能指认出所读作品中或浓或淡的地域民俗特征。

 四、 哲理特征 天地人心, 精理为文。

 理趣美是古典文学的一种最高境界。

 它是情感美、 画幅美和气韵美的大融合、 大升华。

 其表现形态可以归纳为思接千载, 探求常理; 内省外视, 揭示奥秘;定格瞬间, 显示永恒等。

 这种理趣美的形成, 源于作者对世界外物的整体性感悟, 对人生意义的普遍性揭示和哲理性思考。

 而且还与作者借以承载这种思考而展示的景、 事、 物、 场面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密切相关。

 《周易》 居于六经之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

 它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哲学体系上。

 《周易》 试图对包括自然、 社会、 人类的历史发展等等范围极其广泛的问题作一总括和说明, 由此而呈现的《易》 道精神, 如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 阴阳互动的建构方式与通变致久的发展观点等, 均对古代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 教育特征

 中国有文学教化的传统, 包括“诗言志” 传统、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传统、 诸子散文说理传统、 汉大赋和政论文讽谏传统等。

 为此, 中国古代历来就要求文艺要起到“劝善惩恶” 的作用, 讲究美刺讽谏, 歌颂光明正义, 批评黑暗腐朽, 要求文艺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 其实便蕴含有教育倾向, 即作家在其文本创作、 文学批评家在其理论主张中所体现和提出来的人文知识、 劝导生活方式、 劝戒人生不良、 倡导道德伦理等所形成的具有教育指向和意义的思想内容倾向, 包括地理教育、 历史教育、 人格教育、 伦理教育、 道德教育、 婚姻爱情教育、 政治理想教育等方面

  六、 情感特征

  中国古代古典文学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

 对于诗文的评价, 文人也总喜欢首先从 “性情”或“性灵” 来着眼, 把有无强烈的抒情的感动, 提高为衡量文学的价值、 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首要标识。

 在具体创作中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和作者的人生观念、 生活经验、 社会地位密切相联。

 七、 道德特征 中国文化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 尤为注重人文领域内的问题。

 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两大核心, 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道德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特征。中国古代特别强调文学创作要表现进步的思想、 正义的事业、 崇高的理想, 对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朽、 道德的堕落、 不良的风尚, 要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早在先秦时代的孔子就说过: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

 汉代的司马谴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愤著书” 的思想, 后来唐代的韩愈则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 主张, 要求文学为受封建专制主义迫害的人鸣不平。

 八、 宗教特征

  佛教、 道教对作家思想上的影响和创作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佛教鄙视现实、 尊重自然、 保持自然本性的思想, 道教鄙视权贵、 愤世嫉俗的思想都对作家起过作用, 由李白、杜甫、 王维、 李商隐、 柳宗元、 韩愈、 白居易、 苏东坡这类大家及其作品为证。

 更有贾岛、寒山、 皎然、 拾得、 贯休、 齐已、 灵一等著名诗僧以他们的作品给中国古代文学大上了宗教的烙印。

 由于受道家和佛家对言意认识关系认识影响, 古典文学创作讲究要创造象外有象,景外有景, 具有文生文外的特点, 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 使作品富有含蓄的韵味。

 文学作品要做到其美在“言意之表” , 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西方很不同的民族传统特点。

 古典文学追求丰厚的审美意蕴、 显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表现出深刻独到的人性思考, 追求一种丰厚、 新颖和深刻的思想内蕴。

 这种立意意识, 对适应时代要求, 繁荣文学创作, 促进古典文学的蓬勃发展,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九、 美感特征

  《论语•雍也》 讲“文质彬彬” , 虽然原本是就“君子” 的人格修养而言, 但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重要的文论思想, 其含义就是在重视 “质”——质朴自然的内容表达方式的同时,也看重“文” ——华美有文采的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 文学真正获得了自身的价值。

 我国古代诸种文体如诗、 词、 曲、 赋、 散文、 戏曲、 小说都因其各具的节奏、 旋律、 韵调、 藻饰、意境、 趣味等而表现出独特的美感特征。

 萧统《文选序》 指出, 文学作品就是要成为“入耳之娱” 、 “悦目之玩” , 文学创作就是要“踵其事而增华” 、 “变其本而加厉” , 而他所确立的选文标准就是“综辑辞采” 、 “错比文华” 。

 萧统文论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艺思想中“骋辞尚丽” 的一端, 稍有些过, 但却十分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古代文学对于美感效应的特别注视与追求。

 纵观现当代文学, 我们会发现, 它经历了一个审美传统不断被打断, 又不断被续接的过程,也即一个游离与回归不断交织的过程。

  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不是封闭的、 孤立的, 是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日益蜕变和完形的, 它受外国文学思潮影响很大, 甚至可以说, 是外来文学影响和塑造了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型态。

 现代性除了思想内涵方面的反叛姿态和质疑精神外, 还包括文体探索方面的创新精神。

 “五四” 时期作家们普遍用白话文写作, 从西方横向移植了“话剧” 、 “自由体诗歌” 、 “横截面式”短篇小说等新的文类, 使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四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这在当代文学中都一脉相承地传了下来。

 然而, 外来形式遭遇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方式, 必然发生碰撞,我们发现近一百年间, 无论何种文体都没能稳定下来, 无不在“西化” 与“本土化” 的相互激荡中不断变形。

 通过五四文学革命所建构的现代文学,并不是以彻底否定中国古代文学为前提的,更没有从根本上切断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实质上两者之间从表层到深层有着诸多的联系。

 主要有:一是从 《诗经》 始, 中国古代文学历经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 总是流贯着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到《红楼梦》, 这种文学精神则放射出灿烂的艺术光辉。

 以五四文学为标志的现代文学, 不仅承续了现实主义文学精神, 而且在新的美学原则导引下进一步弘扬了现实主义精神, 并使之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潮。

 自《楚辞》 始的浪漫主义文学精神, 与以《女神》 为代表的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现代文学的文化底蕴, 既有古代文学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又有古代文学的民族英雄主义情结, 既有儒家文化的“泛爱众” 的人道主义情怀,又有道家文化尚自然崇自由的精神; 特别是道家这种崇尚自然就是崇尚理想的精神, 在屈原的创作里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他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有光辉的理想, 崇高的人格, 把最丰富生动的神话想像与最深沉理智的人格完美的融为一体, 这种文化精神沉潜于现代文学的意蕴之中。

 三是古代文学的重教化的功利传统, 各种文学样态如诗歌, 散文, 小说, 戏曲等的某些审美特征与形式, 发及擅长抒情, 营造意象或意境, 虚构传奇性的故事, 运用白描手法及技艺, 在现代文学创造过程中都行到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毕竟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学, 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文学精神上, 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与古代文学有相通之处, 但是必须看到古代文学的现实性主义, 浪漫史主义精神总是同儒家文化或道家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而且主要体现于文学精神层次, 并没有达到方法论的认识高度, 而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不只是以现代文化思想作为理论基石, 也形成了完整的创作原则和方法论。

 特别是现代文学从创建起就同流行于寰宇的现代主义思潮相联系, 它既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渗透于现代文学肌体中, 又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或艺术技巧与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形成互补之势。

 增强了新文学的现代性特色。

 二是现代文学的文化意蕴虽然也含有传统的人文因素,但其主要文化意识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或以平民为本位的人道主义, 民主意识和个性意识正是古代中国文化所缺乏的, 它们来源于西方近现代文化, 这正是铸造现代型的“人的文学” 的灵魂的主要思想资源, 也是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不论现代文学表现的个性解放主题, 还是阶级解放, 民族解放主题, 最终都是为了人的本身解放, 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久精神在古典文学中是少见的。三是感化文学主要的以文言为信息符号建构

 起各种文学样式, 而现代文学则以白话取代了文言的正宗地位, 并以白话为语言符号重建了各种自由舒展, 新颖独特的文学体式, 从整体上与感化文学审美形式来了个大换班。

 四是古代文学的格局是以诗歌, 散文为霸主, 它们与处于边缘的小说, 戏曲并不是平等关系; 而现代文学的格局则发生了大的变化, 不仅小说移位于中心, 新增了话剧文学, 并且种种文学样态之间的关系再也不是主从关系而是真正的平等相处, 这是现代人文精神在文学格局调整上的体现。

篇五: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论丛Oct.,2013 Vol. 34 No. 102013 年10 月 ( 第 34 卷/第10 期)( Dong Yue Tribune)[作者简介] 司新丽,文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论中国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之不同雅俗格局司新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存在两种不同的雅俗格局,但也存有一定历时性联系。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对于诗文的雅及核心位置,小说只能占据俗的位置, 但内部也有雅俗的区分。

 清末民初, 新小说产生之后才可能在小说文体内形成对比、从而产生雅俗的转换品严肃与消遣。

 现代小说的雅俗之分, 建立起了不同于古代文学雅俗分野的结构,即新文学和现代消遣小说的分野。[关键词] 古代小说;现代小说;雅俗格局[中图分类号] I207. 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 - 8353( 2013)10 - 0077 - 04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存在两种不同的雅俗格局, 因此规定了两种不同的文学面貌,但也存有一定历时性联系。李渔 《闲情偶寄》 中说 :

 “诗文之词贵典雅而贱粗俗, 宜蕴藉而总分明,词曲则不然,话则本之巷谈里语, 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 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在一定历史时期这种说法相对而言有一定道理。

 鉴于此观点,有些研究者认为可以从文体上划分雅俗,比如认为诗文归属于雅, 小说戏曲归属于俗。就整体而言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但细究会发现诗出 自 民谣,那些不能称为俗的轻灵蕴藉的宋词也是出自 词曲, 鲁迅说 :“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①可见, 仅从文体本身判断古代文学的雅俗之分,显然有些不当。

 又有研究者认为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 认为诗歌、 小说等主要体裁都经历了一个由俗到雅的过程。

 并认为《诗经》中的国风由俗到雅,楚辞也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来, 汉乐府民歌对唐诗的繁荣起到了 很大作用; 小说也是从野史和民间神话而来,到中唐时代传奇小说才可以登大雅之堂。

 因此认为“一切文学体裁最初都是通俗的,一切典雅文学最初都起源于通俗文学,最终又化俗为雅。”②仅从纵向的发展判断一种文体的雅俗也不是辩证全面的观点。

 其实雅俗之间并非一成不变,昨天的俗, 可能成为今天的雅, 今天的雅, 可能成为明天的俗。

 中国的雅俗文学是一个动态系统, 就《诗经》 而言,《诗经》在春秋之前是俗文学, 到了汉代首次成为雅文学; 汉乐府是地道的俗文学,但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代则成为雅文学;唐代兴起的词是俗文学,但等到宋代, 词成为时代精神的表现者时,词便成为雅文学③。

 相对于传统的诗、文、词,宋代兴起的小说一直到明清, 都处于俗文学的地位, 但小说界革命后,因小说地位的提高这种局面被打破, 于是小说便处于雅文学的地位。

 随着小说的发展变化, 在这种文体内部又产生了雅俗的区分。可见文学的雅俗都是相对而言,判断其雅俗应该有一定参照物,相互比照才能构成雅俗。

 总之, 雅俗之间既相互比照、相互较量, 又相互渗透、 相互借取, 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融合、相互转化。一、古代小说的雅俗之区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诗歌、 散文一直是文学的主流和正宗, 而小说则是“小道”。

 班固对“小说”定义为:“小说家者流, 盖出 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④可见小说指的是民间或私下流传的一些杂事、 琐语等。

 而到唐传奇时,就拥有了和现在小说相当的独立叙事文体。

 尽管宋元话本及颇有特色的叙述形式章回体的出现使中国古代小说到达了一个高峰, 但甚至到明清, 小说仍旧是小道,地位并没有上升。

 因此 “有一个观念,从纪元前后起一直到十九世纪,差不多二千年来不曾改变的是:

 小说者, 乃是对于正经的大著作而称, 是不正经的浅陋的通俗的读物。”⑤从小说的产生及定义看,小说就是“小道 ”, “小道”的含义一方面表达了小说低下的地位,另一方面含有消遣之意。

 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潮流依次表现为先秦散文、汉赋、魏晋小品、唐诗宋词、元代散曲到明清小说, 始终居于文坛核心的是诗歌、散文。

 在古代的特定历史时期, 相对而言, 小说整体处于“小道”地位,曾很长时间被轻视, 例如清王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间断地禁毁小说,并认为:“邪说传奇, 为风俗害, 自 应严行禁止……以端士习而正民心。”⑥鲁迅对此曾发表自 己的看法 :“在中国, 小说是向来不算文学的”⑦。

 有的学者认为:“ ‘小说’ 作为补充正史的一种独立文体, 创制已久,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并不是文学意义的小说, 它们只是文学意义的小说的胚胎形态, 它们是属于子部或史部77

 东岳论丛Oct.,2013 Vol. 34 No. 102013 年10 月 ( 第 34 卷/第10 期)( Dong Yue Tribune)的一类文体。

 自 唐代起, 它的一支变异为传奇小说, 揭开了作为文学的小说历史的第一页”⑧, 这一观点说明只有到唐代才出现真正文学意义上的小说,可见中国小说出现时间较晚,因而相比诗歌散文地位要轻得多。

 但是唐以后到明清时代,小说的辉煌业绩令人不能再忽视小说的存在。中国小说产生发展的大致轮廓为:

 先秦时期, 小说尚属于混沌草创时期, 集结成书, 并留存至今的只有《山海经》、《穆天子传》两部。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志怪小说《搜神记》以及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鲁迅曾说 :“小说如诗,至唐代而一变, 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 然叙事婉转, 文辞华艳, 与之六朝陈梗概者较, 演进之迹甚明, 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⑨宋代话本运用当时生动活泼的口语, 叙事状物, 与较为简古和时有骈偶句的唐传奇相比,无疑开创了中国文学语言的一个新局面。

 宋代话本发展到元代时已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是开创古代白话小说之一体; 二是由短篇到长制,开创了小说创作的新局面。

 明代小说继承宋元话本传统,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逐渐推向顶峰, 代表作品有 《三国志通俗演义 》、《封神榜 》、《金瓶梅》等。

 清代则出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及数千年文言小说的精华 《聊斋志异》。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对于诗文的雅及核心位置, 小说只能占据俗及“小道”位置, 但小说界革命后,小说则蔚为大观, 陈伯海说“雅文学由强大渐趋萎缩, 俗文学由幼嫩走向茁壮,双方的优势各自 在转化”⑩。其实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初期存在两个大系统:

 从唐传奇到明“剪灯二种”, 再到清《聊斋志异》, 基本上只有列传体一种体制; 而宋元以来, 无论是长篇、短篇, 中国白话小说基本上也只有说书体一种体制。

 众所周知, 列传体来源于史传,而说书体来源于说话。

 因此它们分别构成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所赖以产生的直接源头。

 袁进认为中国小说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士大夫创作的文言小说, 一部分是先由说书艺人创作,后来由下层文人和少数士大夫加入创作的白话章回小说。”瑏 瑡可见中国古代小说内 部也有雅俗的区分,因此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小说分为雅俗两个部分, 认为雅的部分就是士大夫文人用 文言写成的, 比如《世说新语 》、《搜神记》 等。

 这部分小说最早起源于记载琐语、 异闻和杂事的小说,这部分小说在欧阳修 《新唐书· 艺文志》对小说这一概念进行清理时,被归入了子部小说类。

 认为俗的部分就是指宋话本及以后的很多白话小说。

 比如《京本通俗小说》中的短篇小说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等白话小说。

 其实这些白话小说都是从宋代话本演化而来。

 认为所谓宋话本是指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为了满足城市市民的文化需要和消遣娱乐, 出现了一种称之为“说话”的技艺,说书的艺人把许多社会事实和历史上的趣闻编成故事说给人们听, 这些故事就成为所说的话本, 即白话小说。

 这些古代小说中被称为俗的部分主要为言情、 传奇、公案等内容的故事瑏 瑢。

 由此看来, 文言小说是“雅”, 白话小说是 “俗”。

 这是由文体、语言形式决定的雅俗。然而从审美角度看,白话小说未必俗, 文言小说未必雅,雅俗只是相对而言。

 随着时代发展, 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比如《三国志通俗演义》 运用《三国志》等史料,语言是“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因此既不能单纯从语言方面判定雅俗,也不能因为语言载体不同便把小说划在雅俗不同的范围内, 比如《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 但又不能说它是纯雅小说,又如《红楼梦》广采博收,兼纳并蓄, 融诗、词、赋、曲、铭等各种文体于一炉, 集文言白 话成就之大成,又运用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而又高度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如果单纯按照文言与白话标准判定其雅与俗, 则非常困难。

 阿诺德· 豪泽尔说 :“精英艺术、民间艺术和通俗艺术的概念都是理想化的概念; 其实它们很少以纯粹的形式出 现的。

 艺术史上出现的艺术样式几乎都是混杂形式。”瑏 瑣所以古代小说初期根据语言判断雅俗的标准不是全面的, 只是相对而言。

 根据语言判断雅俗的标准即使在小说界革命后也值得商榷,例如《新中国未来记》是白话却不俗 , 《玉梨魂》是文言却不雅。

 袁进认为:“文言小说的‘俗话’ 和白话小说的‘浅近文言化’ ,实际上通过小说这一文体作为媒介, 使书面语中文言白话的对立趋于合流,终于在现代白话的基础上融合文言及外来语词语法, 形成新的‘现代汉语’ 。”瑏 瑤可见, 把语言的文言或白话作为判断小说雅俗的唯一标准很难成立,小说的雅与俗只有在彼此对峙中才成立。二、现代小说的严肃消遣之区分一些学者在研究古代雅俗文学之分时, 往往提到“大传统”和 “小传统”, 余英时认为“大传统或称之为精英文化是属于上层知识阶层的,而小传统或称之为俗文化则属于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瑏 瑥吴秀亮借鉴了余英时的关于“大传统”和 “小传统”观点, 提出:

 “ ‘五四’ 雅俗小说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中国小说发展中并行不悖的‘大传统’ 与‘小传统’ 。”瑏 瑦诚然,现代小说中存在雅俗之分。

 对于雅文学和俗文学,李复威认为: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看, 雅文学是作家的文学,俗文学是读者的文学。

 作家文学意味着以作家为本位,读者文学则是以读者为本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 雅文学需要读者适应作家, …… 俗文学 则 需要作家去适应读者。”瑏 瑧钱振纲认为:

 “严肃小说与消遣小说是从创作态度或者作者与读者关系的角度对小说进行的分类。

 严肃小说的本质特征是以作者为本位, 其创作是为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消遣小说的本质特征以读者为本位, 其创作是为了迎合读者茶余饭后消遣的审美需要。”瑏 瑨从李复威对雅俗文学以及钱振纲对严肃、消遣小说的分析看, 雅文学和严肃小说是对应的,俗文学与消遣小说是对应的, 可见雅俗文学之间的关系与严肃消遣小说之间的关系也应是对应的, 因此我们在探究现代小说雅俗之分时用严肃消遣之分取而代之。钱振纲从不同角度对“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瑏 瑩进行区分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把二者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则有些不合适 ,“严肃”和 “消遣”这两个概念外延虽然相对, 但内涵却不相对,严肃小说是从作者的角度强调, 而消遣小说则从87

 论中国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之不同雅俗格局读者的角度强调。

 范伯群说 :

 “新文学界的很多作家的确是很严肃地对待人生的, 他们企望发挥‘揭出病苦, 引 起疗救’的启蒙文学的作用。

 但是‘严肃’ 不是新文学界的统一的标志;另外, 说他们是从事严肃文学的, 那么相对而言, 通俗文学似乎就是不严肃的文学,甚至有 ‘玩世文学’ 之嫌。”瑐 瑠这种观点也同样有一定道理, 这说明用“严肃”一词修饰“小说”是缺少科学性的,但鉴于目前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与 “消遣”相对应,而严肃小说还是能够涵盖清末民初的政治或启蒙小说和五四新文学小说,况且朱自 清认为:“严肃这个观念在我们现代文学开始发展时是认为很重要的。

 当时与新文学的创造方面对抗的是鸳鸯蝴蝶派, 礼拜六派的小说。

 他们的态度,不论对文学、对人生,都是消遣的。

 新文学是严肃的。

 这严肃与消遣的对立中开始了新文学运动, 尤其是新文学的创作方面。”瑐 瑡可见朱自 清认为新文学是严肃的, 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消遣的,而且也把严肃和消遣作为相对的概念提出来。综上所述,姑且用之。汤哲声说 :“要规定 20 世纪中国雅俗文学的划分标准,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有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性。这一特性表现在:

 中国古代文学是在传统文化之中自 我运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则是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的结果。‘五四’ 新文化运动深刻的文化内涵就是用西方的文化观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德先生’ ( 民主)

 和‘赛先生’ ( 科学)

 的提倡就是要用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取代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

 在这样的文化观念中产生的中国新文学也就是用西方的文化观念建立起来的中国文学。”瑐 瑢这意味着不能用评价中国古代文学的雅俗标准评价新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领域雅文学、 俗文学的分野相对清晰, 有各自 的读者,很大程度对抗性不是很明显。

 但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到来、现代知识分子的崛起, 首先打破了古代文学的雅俗格局,比如“现代白话诗歌合法性的确立,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语言雅俗格局最终崩溃的标志性事件。”瑐 瑣同时大规模引 进西方文化和文学,对清末民初的消遣小说排挤和批判, 从而形成现代小说的雅俗之分,并且建立起了不同于古代文学雅俗分野的结构,即新文学和现代消遣小说的分野。陈平原认为:“小说雅俗之分,只是一种假定性理论。

 我们可以用一系列二...

篇六: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11 年第 9 期 安徽文学文 艺 理 论论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卢晓霞(桂林医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1)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产生了众多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代文学的发展深受古代文学的影响。本文拟从体裁、主题、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论述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现代文学 影响文章编号 1671-0703 ( 2011 )

 09-0045-02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得益于传统文学的滋养, 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体现出来。诗歌方面。

 中国是诗的王国,传统诗歌成就辉煌,遗产丰富。

 五四新诗运动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但它却得到过传统文学的滋养和启迪。

 胡适认为初期白话诗人,“除了会稽周氏兄弟以外,大都是从旧式诗词曲里脱胎出来的。

 ” [1] 他的《尝试集》旧体诗词痕迹十分明显。

 沈尹默的《三弦》带有古乐府的色彩。

 文研会诗人在诗歌的意境刻画,表现手法,情调韵味等方面, 都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

 俞平伯的诗,词句和音律大都是从旧诗和词曲中得来的。

 王统照的诗渗透着古典诗歌的音节美。

 小诗派的冰心、宗白华继承了中国传统短诗形式,带有唐人绝句的神韵。

 冯至的现代叙事诗采用了中国民间传说、音圆调美,技巧纯熟。

 湖畔派诗人也写过一些格律体或半格律体的诗。

 郭沫若的诗采用了中国古代神话。

 闻一多格律诗的主张和创作则是受了古代律诗的启发。

 即使是新月派的李金发,他的诗里也夹杂着不少文言词语。

 中国诗歌会提出向民歌学习,要求诗歌与诗人的大众化。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诗也带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情韵,其象征体系大多是东方式的,如丁香、残月等。

 汉园三诗人的创作也受到古典诗歌的影响。

 何其芳《预言》就受了晚唐五代诗词的影响。

 卞之琳的《鱼化石》则充满了古代文学典故。

 抗战时期老舍从曲艺中吸取养料来创作新诗,如《剑北篇》等。

 解放区则出现了大规模搜集、整理和学习民歌的运动,并涌现出以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为代表的大型民歌体叙事诗。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擅长写旧体诗词的作家更是不乏其人。

 如鲁迅、郭沫若、茅盾、柳亚子、毛泽东、陈毅等,他们用旧体诗词表现现代生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如鲁迅的《自题小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陈毅的《梅岭三章》等。中国古典散文的历史源远流长, 产生过群星灿烂的散文大家,他们脍炙人口的名篇,至今传诵不衰。

 我们从先秦时代起,就创立了叙事和议论两大散文体制,影响深远。

 汉魏之时,哲理文、政论文、史传文、名家卓立。

 唐宋以后,写景抒情尤为特出,大家迭起。

 明清之际,任性适情小品,大放光彩。中国现代散文深受古典散文的滋养。鲁迅的杂文在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同魏晋文章有一脉相承之处。

 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与传统散文的联系更为密切。

 冰心的散文就体现了传统文化特有的美,是融会古文和西文的典范,所以风靡一时。

 周作人、俞平伯的散文吸收了明未公安派小品文的某些特点。林语堂的散文经常杂用文言词和句法。王力的杂文引用古典诗词和典故,并运用骈赋的对仗、排偶句式,更是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鲁迅的小说和《儒林外史》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在形式和结构上,两者有近似之处。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在鲁迅的小说中时时可见。

 鲁迅在《故事新编》里大量引用古代神话、历史传说等。

 鲁迅的小说行文简洁,这借鉴了传统画论中传神写意的手法。

 他的小说善于创造意境,如《在酒楼上》等,这借鉴了古典诗歌的美学传统。

 在鲁迅之后,出现了一大批抒情小说的作者。

 如郁达夫、孙犁等人,他们的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但都继承了传统诗歌的抒情特点。

 冰心的小说也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如《斯人独憔悴》就借鉴和引用了杜甫的诗。

 庐隐爱好唐诗宋词,她的小说引用五代两宋词十余处。

 苏雪林后期的小说《蝉蜕集》采用了一些中国旧小说的手法、注重叙述带传奇性的历史故事。

 叶绍钧早期写过文言小说,如《玻璃窗内之画像》等。

 许地山的许多小说,如《命命鸟》等都带有传奇性,这与话本小说有相似之处。

 废名也常在小说中化用和引用古诗词,他的小说在艺术风格上与陶渊明的田园牧歌风味相类似。

 郁达夫的小说引用古诗词的地方更多,如《采石矶》等。

 他的小说还注重意境的营造如《迟桂花》等。

 创造社倪贻德的小说、散文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

 他常在小说中引用古诗词,情调上也带有一些古诗凄冷的色彩,如《秦淮暮雨》等。

 巴金的《家》引用古诗的地方也有不少,如行酒令一节就引用了很多古诗。

 陈铨早期的小说善于讲述带传奇色彩的浪漫故事, 如 《革命的前一幕》等,这与古代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

 张爱玲的小说具有传统小说的很多特点,如她在《沉香屑》等篇中采用说书人的叙事方式。

 她的小说的语气、场景、人物和对话,很容易使人想起《红楼梦》。

 她的小说注重故事的传奇性、短篇小说集就题名为《传奇》等。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则十分注重小说的故事功能,在小说的结构、语言、表现方式方面向古典小说学习和借鉴。

 他的 《小二黑结婚》、45

 2011 年第 9 期 安徽文学《登记》等都注重白描和故事性以及道具的运用、这与话本小说有相似之处。

 旧派章回小说在现代文学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这类小说一般采用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和结构形式,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蔡东潘的《历朝通俗演义》、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等。

 解放区也有一些章回小说,如马烽的《吕梁英雄传》,黄谷柳的《虾球传》等。比起诗歌、散文和小说来,话剧同古典戏剧的关系要薄弱一些,但还是有着联系和影响的。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熊佛西等人在《晨报》上创办剧刊,发起“国剧运动”。

 他们提出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

 ” [2] ,并主张恢复旧戏目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倾向” [3] 。

 一些优秀的剧作家也充分吸收传统戏剧所积累的艺术经验。

 如田汉的《获虎之夜》、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都充分注意到中国观众重故事,重穿插的欣赏习惯, 并巧妙运用戏剧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 紧紧抓住观众。

 中国古典戏曲讲究情景交融,它的唱词实际上就是抒情诗。

 现代话剧中有些作品也以诗意浓郁著称, 如曹禺的《家》、郭沫若的《屈原》以及田汉的早期剧作《南归》等。

 解放区的新歌剧也吸收了传统戏曲的某些特点。

 如《白毛女》情节曲折动人,故事性强;结构上吸收戏曲的写意手法;音乐上广泛采用民歌、戏曲的素材加以融合创新等。

 延安旧剧改革运动,更是取得了不少成果。

 如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采用了京剧的形式,继承和发挥京剧原有的唱、念、做、打等各种表演程式,又有一定程度的革新。

 后来,又涌现了《三打祝家庄》等作品。在文学作品的主题方面, 古代文学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

 如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就深刻地影响了许多现代作家。

 夏志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充满了“感时忧国的精神”,他说:“无论是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或散文家都洋溢着爱国的热情”。

 [4] 从鲁迅、方志敏、郭沫若、闻一多等作家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屈原、陆游等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回响。

 从《诗经》开始的反映人民苦难的创作倾向也影响了很多现代作家,如鲁迅,中国诗歌会诗人,艾青等。

 他们的作品继承了《诗经》的“风雅”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生存状况、情感、愿望和心声。

 如鲁迅的《阿Q 正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古代文学文以载道的传统使现代文学显得非常政治化。

 杨义认为“现代文学史是与现代政治因缘很深的学科。

 ” [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 [6] 这与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十分类似。

 文以载道的思想使中国古代的不少作品充满了封建说教。

 现代文学也有很多作品充满了政治说教,如《抓壮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题材方面,许多古代文学的题材仍被现代作家所运用。

 如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的历史剧等,就引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等。

 古代文学的许多典故也被现代作家所使用, 如毛泽东诗词就有很多地方用典。

 直接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名句的作家更是举不胜举。

 古代文学的某些表现手法也被很多现代作家借鉴,如诗歌注重意境创造,赋比兴的运用等。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我们应该重视和挖掘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因素。参考文献[1] 胡适 . 胡适学术文集 . 新文学运动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3:390.[2] 余上沅 . 国剧 [N]. 晨报 ,1935-4.[3] 余上沅 . 旧剧评价 [M]. 上海 : 上海书店 ,1992:194.[4] 夏志清 . 中国现代小说史 [M].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357.[5] 杨义 . 关于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几点随想 [J]. 中国文学研究 ,2000(3).[6] 毛泽东 . 毛泽东选集 [M]. 第 3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1:865-866.文 艺 理 论46

篇七: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时期文学

 1976 年 10 月“四人帮”的粉碎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此而后的二十余年史称“新时期文学”。

 七十年代后期的文学环境 1.1.1.“四人帮” 的覆灭和文化专制主义破产 § 1.1.2.思想解放运动兴起和改革开放大趋势 § 1.1.3.第四次文代会召开和创作自由的倡导 1.2.七十年代后期的理论批评 § 1.2.1.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讨论  “正名说”的主张:

 恢复文艺的特性, 反对把文艺变为政治的附庸和单纯的政治传声筒。

  服务论、 工具论、 从属论的恶果 § 1.2.2.人道主义和人性论问题的讨论  以 1979-1980 年间朱光潜、 钱谷融等的“旧事重提”为发端。

 人道主义新观点:

 “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因素”。

  人性三说:

 “自然本性”说, “社会属性”说,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双重因素统一” 说。

 § 1.2.3.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再讨论 七八十年代之交围绕着如何恢复、 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这个总主题在“写真实”“写本质”‘倾向性” “典型性”等问题上展开 § 1.3.七十年代后期的创作潮流 § 1.3.1.以“伤痕—反思—改革” 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 1. 伤痕文学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进程中, 率先以勇敢的、 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文学; 是奉党和人民之命, 积极地投身思想解放运动, 实现拨乱反正的时代任务的文学。”

  (1)

 伤痕文学的兴起与构成 1.1.1.兴起

 1977 年 11 月刘心武的《班主任》 和 1978 年卢新华的《伤痕》 等小说的发表标志着伤痕小说的开端,同时也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构成 革命现实主义的余绪:

  英雄人物同四人帮斗争

 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 王蒙《最宝贵的》

 吴强《灵魂的搏斗》

 莫应丰《将军吟》 等

 批判现实主义的新声

 平民百姓的生活遭际

 悲剧性和荒诞性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

  陈国凯《我该怎么办》

 郑义《枫》 等 (2)

 伤痕文学的新质:

 暴露性和悲剧性 思想上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艺术上的悲剧性和荒诞性 (3)

 伤痕文学论争:

 歌德和缺德 (4)

 伤痕文学的文学史评价 思想上:

 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 大胆揭露、 愤怒鞭挞, 悲剧性地展现了那场社会动乱及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不可平复的“伤痕”, 打造了几代人关于文革的集体记忆。

 (文革纪实:破四旧、 批斗会)

 艺术上:

 在回归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上, 包含了文学未来发展的诸多萌芽。

 局限性:

 政治束缚和情感宣泄对文革的认知和批判尚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

 1.2.刘心武的小说 1.2.1.刘心武小说创作两阶段 问题小说和人道呼唤

 《班主任》《醒来吧, 弟弟》《如意》

 市民小说和人性拷问 《立体交叉桥》《公共汽车咏叹调》《钟鼓楼》

 1.2.2.《班主任》 解读 谢惠敏:

 神道设教 • 组织生活只能读报纸;

 • 穿短袖花裙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

 • 《牛虻》、《青春之歌》 是黄书( 《牛虻》 的观和感);

  谢惠敏性格:

 良好品质和僵化思想在一个人身上的紧密结合。

 1.2.4.刘心武简评 1.文学之变的先行者:

 1)“伤痕小说” 第一人, 且成为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

 2)

 伸张人道之爱和人性之善, 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潮流的弄潮儿。

 2.艺术革新的尝试者:

 1)

 视野转换——从宏大叙事转向日常叙事 2)

 手法转换——从议论说教转向客观铺叙 3)

 观念转换——从写实手法到现代主义的多向吸收

 2、 反思文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对建国 30 多年来社会发展的迂回曲折、 明暗进退的远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 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

 ∗ 复出作家群:

 特指在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 特别是在反右扩大化运动中被剥夺了创作权利而在新时期

  又重新登上文坛的作家, 如王蒙、 李国文、 刘绍棠、 邓友梅、 从维熙、 高晓声、 陆文夫、 张贤亮等。

 (1)

 反思文学的兴起:

 突破“禁区” 和重写当代 将批判性思考的生活内容从“文革” 进一步前溯至 50 年代或者更远, 将伤痕文学的情感性宣泄转变为冷静的理性思考, 将单一的政治批判转变为社会、 历史、 文化、 心理的全面的反省。

 因此,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合乎逻辑的深化。

 (2)

 反思文学的主题构成 1. 反思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和“左” 的思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2.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3. 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

 4. 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及“国民性” 的剖析和针砭 。

  (3)

 反思文学的艺术新变 理性批判和启蒙深化 视野扩展和题材丰富 结构多样和现代手法

 § 2.1.张贤亮小说及其反映的时代 • 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哲理:

 人生哲理

 《灵与肉》:

 苦难和生活落差的意义

 《绿化树》:

 人的自觉和超越自我 社会哲理

 《肖尔布拉克》:

 盲流的历史作用

 《河的子孙》:

 民族的自我净化伟力 诗美:

 沉郁、 苍凉、 雄浑的诗美 伤痕痛苦中的缺陷美

 痛苦中的欢乐

 伤痕中的美 粗犷质朴的内心美

 女性形象

 西北汉子 大西北边陲的风情美

 自然风物

 人文习俗

 2.3.《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的分层解读 故事层(叙事和道德批评 寓言层(隐喻和社会历史批评 神话层(象征和神话原型批评 2. 改革文学

  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 思想观念、 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

 改革文学的主题构成:

  热忱呼唤改革, 对改革进程作出迅捷的和持续的反映与描写;

   力图整体地反映变革中的时代、 社会与人;

  创造了一批以改革家、 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英雄”

 改革文学的艺术深化:

 政治政策向文化心理过渡 § 1.3.2.以“人的自觉” 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文学潮流 70 年代后期的文学发动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启蒙, 人道精神的浸润又促使文学透过“革命”、 “阶级”、 “政治”的缝隙去发现超然于其上或遮蔽于其下、 置身于其中或摒弃于其外的“人”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 因此而酿成了人道主义文学潮流, 人们以“人的重新发现”或者“人的自觉”来概括中断了 30 年的“人学”主题。

 1. 革命之上的人道原则 通过对现实的观照和对历史的反思, 批判种种摧残人性的社会现象, 弘扬肯定人的价值、 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 关注人的命运的人道精神。

 2. 集体之外的个性原则 抽象的“人” 一经展开, 就成为个人、 个性, 对个人或个性的尊重顶破“资产阶级” 或“小资产阶级” 帽子, 不顾人们疑惑的眼光和神情, 得到正面表现。

 3. 生存之下的人性奥秘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探究人性的奥秘 , 直逼人的心灵世界, 表现复杂的性格、 灵魂和命运, 探究人性的善和恶。

 § 2.新时期文学的兴盛 § 2.1.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 2.1.1. 对外开放和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尼采哲学 萨特存在主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海德格尔诗学 海明威、 塞林格、 卡夫卡、 福克纳、 昆德拉、 马尔克斯、 博尔赫斯 意识流、 黑色幽默 、 魔幻现实主义、 新新闻体、 元小说、 意象诗、 荒诞派戏剧 2.1.2.“文化热” 和政治移心化倾向增强 海外学人通过讲学、 出书、 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方式将他们的文化理念和学术思想传播到大陆知识界;

 国内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反省;

 现代主义对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带来的启发。

 移心化四趋向 1. 文艺为政治服务”

 的文学观念不再居于主导地位;

 2. 文学对于政治内容或政治观念的表达不再具有优先性;

 3. 附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写作成规和话语系统开始松动;

 4. 不同的作家、 流派和思潮可自由地消解或确立不同的中心。

 2.1.3.商业化影响和通俗文学的活跃 80 年代通俗文学的构成

 港台通俗文学的流入

 内地通俗文学的兴起

 主流作家转向和介入 2.2.八十年代的理论批评 § 2.2.1.现代主义论争 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 19 世纪后期至本世纪前半期的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对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的反叛,这就带来了西方文学艺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 主题意蕴  异化:

 指主体所创造的对象反过来成为压迫、 支配主体, 与主体相对抗的力量。

 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审判》 等作品。

  荒诞:

 指缺乏合理性、 无目的和意义。

 如加缪的《希西弗斯神话》、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等。

  孤独:

 指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社会之间无法沟通和理解。

 如萨特的《苍蝇》、《恶心》 等。

 ∗ 表现手法  意识流  隐喻或象征  超现实的怪诞 § 2.2.2.“方法热” 和“观念热”

 § 2.2.3.关于“重写文学史”

 § 2.3.八十年代的创作潮流 § 2.3.1.以朦胧诗为发端的现代主义潮流

 1.朦胧诗:

 在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 一批生于新中国, 成长于十年动乱的青年诗人, 带着他们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怨愤和茫然的失落感, 带着严峻沉思和深沉渴望, 以新颖的形式创作的一批有别于新中国主流诗歌的诗作。这些诗在内涵上以强化的自我意识寻求个人和人生的自我价值, 追求心灵的自由表现; 在形式上注重创造新奇的意象和不凡的联想, 以多种多样的象征、 隐喻、 变形、 夸饰等手法, 使作品扑朔迷离, 具有抽象性和多义性的特征,多有明显的西方现代派的印记。

  2 当代现代主义的成因 本土自生长性:

 对“文革” 中荒诞现实的深切体验和被压抑的自我强烈要求得到自由表现的欲望, 是新时期现代主义崛起的最初起因。

 2)

 外来吸收借鉴:

 从 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文化思潮相继被介绍到中国来, 对中国现代主义起到了持续的推动作用, 使得现代主义脱离了现实主义或主流文学的轨道, 成为文学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元。

 塞林格之于刘索拉 卡夫卡之于残雪 3. 现代主义潮流的兴起 1)

 自然萌发期 白洋淀诗派和早期朦胧诗、 赵振开《波动》 等 2)

 剥离借鉴期 王蒙:

 《夜的眼》、 宗璞:

 《我是谁? 》

 3)

 全面融合期 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 徐星:

 《无主题变奏》、

 残雪:

 《苍老的浮云》

  现代诗群体大展 高行健:

 《车站》

 § 2.3.2.以寻根文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潮流

 寻根文学: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旨在追溯民族传统文化渊源, 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 剖析或承继的文学创作潮流。

 该潮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1. 何谓浪漫主义 1)

 指称某种创作方法。

 人们通常把“主观/客观”、“理想/现实”、“精神/物质”、“自我/社会”、“抒情/写实”、“表现/再现” 等二元对立中倾向于前者的创作范式称为“浪漫主义”。

 2)

 指称某些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

 人们通常把浓郁的抒情、 离奇的故事、 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等艺术表现手法称为“浪漫主义的”。

 3)

 特指 19 世纪欧洲文学(文化)

 史上发生的对现代性实行自我批判的文化思潮。

 2.寻根文学对“根” 的理解和表现 1)

 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或民间文化:

 如韩少功写楚文化、 李杭育写吴越文化、 贾平凹写商州文化等;

 2)

 具有蛮荒色彩的原始生活形态:

 如乌热尔图写鄂温克族、 扎西达娃写藏族;

 3)

 民族的传统精神信仰或文化价值观念:

 如张承志写伊斯兰精神、 阿城写道家精神、 郑义写汉族民间伦理精神、王安忆写儒家的仁义精神等。

 3.寻根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 ∗ 在情感方面, 传达了作家们在现代文明与古朴遗风发生剧烈冲突的时代, 对古老文化和蛮荒的大自然持有的眷恋和向往之情。

 这种强烈的情感使作家们敏感于原始的、 自然的、 质朴的、 粗犷的、 野性的美, 往往把它们置于现代文明的对立面加以肯定、 讴歌、 赞颂, 并在不同程度上赋予浓重的理想化色彩。

 ∗ 在取材方面, 作家们把笔触伸向远离通都大邑、 远离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荒原野沼、 深山老林、 草滩戈壁、 长河大海, 写“太古之民” 的人情风物、 礼仪习俗、 神话传奇、 趣闻野史, 写自己被岁月销蚀了的童年、 青春、 爱情、 理想, 乃至于兽畜禽鱼、 林木泉石的纯朴感情和可解人意的灵性。

 ∗ 在艺术表现方面常常将浓郁的抒情、 离奇的故事、 强烈的个性、 奇特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深邃的意境、隐奥的象征等交织成瑰伟奇谲、 色彩斑斓、 情思斐然的艺术画面, 或以悲怆、 崇高、 雄浑、 粗放的阳刚之美, 或以恬然、 清幽、 纤巧的阴柔之美给人以心灵的冲击或滋润。

 .阿城与中国传统文化 观照方式:

  “涤除玄鉴”, “澄怀味象”

 所谓“涤除玄鉴”、“澄怀味象” 是一种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 意思是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 保持内心的虚静空明,以接纳外界的万事万物, 从中体味“道” 的最高存在 阿城小说的静观默察 • 澄怀以观

 “我”的父母在运动中被打死, 剩下“我”孤身一人下放到边疆, 对此绝无感情上的大悲大恸, 以置身世外的态度旁观车站上熙来攘往送行的人群 。

 • 味象而悟 不做俗人, 哪儿会有这般乐趣? 家破人亡, 平了头, 每日荷锄, 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 识到了, 即是幸, 即是福 建构方式:

 身心合一, 天人合一

  • 阿城欲使自己的小说“浸入” 中国文化, 当然也包括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结构来建构自己作品的意蕴, 对于个体人生来说他是从“身心合一” 的关系去考虑, 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他是从“天人合一” 的关系去考虑, 由此传达出阿城小说的中国文化意蕴。

  身心合一的象征建...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容上的不同 现代文学 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