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探讨园林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问题

时间:2022-11-20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的深人,以及长期植物病虫害防治经验教训的积累,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技术或策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植物病虫害防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植物病虫害防治能起到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作用,而且要求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够确保农产品的优质,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经济学理论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或措施来达到减少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对农业生产危害的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植物病虫害防治可以认为是整个植物保护工作,包括植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测预报、防治、药械的生产等等方面,狭义的植物保护则是主要指农业的一种生产组织行为,是农户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控以减少病虫害危害的过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指狭义的植物病虫害防治。

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特征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特征可以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对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以及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手段三方面来理解。

1、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对象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对象在各个植物病虫害防治阶段有所不同,从最初的单一的病虫害,发展到整个农田生态群落,进而到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它的范围随着人类对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逐渐了解以及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扩展。虽然植物病虫害各有其特点,发生发展的条件及限制因素也各有不同,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内进行的,系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病虫害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了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片面地改变其中的某一部分,必然会对系统内的其它组分产生影响,以致影响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植物病虫害防治不能单纯针对病原物或害虫种群,而必须把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生态环境组成的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作为防治对象,按照生态系统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指导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2、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适宜的环境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同时也为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植物病原物成功侵染农作物寄主或害虫密度达到为害农作物的程度,农作物就可能发生病害,致使植物体表面出现病症,植物体内产生病变,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农业生产上就表现为减产、低产甚至绝收,产品品质变劣,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从经济角度理解是为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获得较高的农业产出,从生态学上理解则是为了创造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环境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保证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3、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手段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针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基础,通过采取各种适应的技术和方法来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除了必须考虑技术可行性以及获得经济效益以外,更要以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为基本原则,尊重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

目前,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或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化学防治是为了通过人工化合物的介人来减少农业生态系统内病原物数量或害虫种群密度;生物防治则突出了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三、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经济学特征

1、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与产出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为了降低有害生物经济危害的一系列行为组合,它也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通过把人类经济社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促进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农业生态系统达到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平衡状态,保证农作物的生物量水平和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产出进行比较,即防治成本和防治效益的比较。这里的防治成本包括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资金成本、技术成本、劳动力成本和信息成本等生产支出,防治效益除了通过农业产出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外,还有植物病虫害防治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而获得的生态效益。当防治成本大于防治效益时,说明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个不经济的过程,需要改进防治方法;当防治成本小于防治成本时,说明植物病虫害防治有效可行,值得实施。但是在实践中,植物病虫害防治一直在追求以最小的生产支出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忽视了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效益,由此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病虫抗药性等一系列的生态经济问题。

2、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效益性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效益性体现了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益递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逐渐减少。植物病虫害防治把经济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是为了使农业生态系统从低级的动态平衡发展到高级的动态平衡,在这一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期,随着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病原物数量或害虫种群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生长处于良好状态,系统内生物量逐步提高,系统趋于稳定;在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够控制植物病虫害以后,如果继续生产要素的投入,反而会削弱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和发展能力,导致新的生态失衡,进一步诱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从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以说,当前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的现状就是植物病虫害防治边际效用递减的最现实的表现。只有当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时,植物病虫害防治才取得了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3、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外部性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外部性一般情况下是针对化学防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来说的。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农药进人到农业生态系统中,除了少部分药剂作用于靶标生物以外,大部分化学药剂通过空气、土壤、水体等扩散到农业生态系统之中,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对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产生严重影响,也进一步危及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由于这些影响有些是间接的,有些则在一个很长的时滞后才显露出来,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化学农药的施用者并不用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身体健康受到化学药剂影响的人们也得不到施用者的任何补偿,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成本表面上只是一些生产要素的资金支出,实际上还有一部分生态成本由社会负担,从而表现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外部不经济性。

当然,植物病虫害防治也有外边经济的时候。在生物防治过程中,一块农田中天敌的释放会让相邻田地受益,而相邻田地的所有者并没有支付任何费用。

四、技术创新

1、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品日益增多,随之出现了“菜篮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防治所具有的优点使得它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还不能完全被其他防治技术取代,这也表明,只要存在着对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就会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和农产品贸易。

因此,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地分析检测,以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上市销售。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并公布检测结果。”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副产品。”

目前,农业部所属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各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还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主要力量,但与众多的农产品市场相比,检测中心无论在人员配备还是在资金、设备上都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只能对农产品市场采取定期的例行检查或不定期的抽查,难以真正持续、有效地对农产品质量实行监督管理。

因此,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尽快研制出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快速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为农产品销售的超市、农贸市场提供便捷、灵敏的农产品农药检测设备,依靠农产品销售市场实施农产品市场准人制度,不仅能够缓解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的压力,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实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有利于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完善。

2、科学合理的施药技术

施药技术包括药械、农药、施药方法等3个重要方面,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关键技术。一直以来,我国有关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病虫的行为特征和化学农药的药效等方面,对施药机理、方法和施药器械、设备的研究开发较少。传统的大容量喷雾法与“治早、治好、治了”的防治观念相适应,企图把农田变为一个有毒的大环境,力求把有害生物赶尽杀绝,必然导致农药投入加大、生产成本提高,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残留。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施药技术的研究开始围绕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要求研制开发与环境相容的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农药,开发新型的施药器械以及普及科学的施药方法。而在这几个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达的欧美国家已经开始走“植保机械专业化、法律化”的道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防治的需要来选择适宜的防治器械。

喷药方式也向着精密、微量、高浓度、强对靶性方向发展,由传统的高容量低浓度喷雾法向低容量高浓度喷雾法发展,由大雾滴喷雾法向细雾滴喷雾法发展,开展精准施药;而我国多采用的质量较差的手动式喷雾器,喷药方式趋于粗放,施药方法也不科学。

因此,在大力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同时,应加强农药施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改进传统的手动喷雾器,在农户中普及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并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式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品种区域化发展的新趋势,研制开发高效的大中型机动施药设备,通过采用先进的施药器械和科学的施药方法来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减轻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真正从“使用”上解决农药使用的负面影响。

3、植物病虫害监测技术

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准确传递,是各级植保部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实现植物病虫害有效防治的前提,这也决定了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在植保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受作物布局、栽培耕作条件、品种抗性、气候条件以及病害的流行、变异规律和害虫的迁飞规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时空差异和变异性较大,从而对植物病虫害的监测技术和手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基层测报人员多采用目测手查的办法开展病虫调查监测工作,病虫信息传递方式仍以邮件、模式电报为主。

调查手段的落后、监测工具的缺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原始,已导致监测数据误差和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病虫监测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植物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的原因,除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和气候异常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外,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预测预报措施不力,导致调查监测范围小、信息传递不畅、测报结果不准确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可见,传统的地面调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植物病虫害持续控制的需要,必须发展更为先进、实用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全面提高植物病虫害的预警和预测预报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以及3S技术即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与全面应用,为传统的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目前,在植物保护领域,对昆虫生态、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病虫害治理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开始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X Nelson等,也有把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用于病虫害发生动态的实时监测研究。

但总的说来,以3S为主的技术目前还主要应用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在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上的应用较少。

结语:

不管是实现植物病虫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还是改变当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模式。

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到人的行为上,只有约束人的不合理行为,才可能实现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文章从技术创新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夏朝晖.2004.害虫的抗药性机制.农药,43(4):149一152.

[2].朱恩林.2002.用IPM技术防治经济作物病虫害.农药市场信息,(6):1-1.

推荐访问:病虫害 园林 防治 探讨 植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