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时间:2022-11-24 18: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教育部等部委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近几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立足地方、打通基础、分流培养”的原则提出如何构建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H型”模式及其现实依据,并探讨了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内涵及特点,以及对该模式的一些实践探索和实施该模式的一些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H型”模式;教学新体系;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地方高校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要结合地方大学的定位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地方高校中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立足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此为抓手,提升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质量。

1建构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实依据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计算机类人才,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就是结合地方大学的定位和现实情况以及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现实依据为:

(1) 有利于解决地方高校面临的紧师资、短人才的发展困境。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地方高校面临量的扩张与质量内涵发展的矛盾、紧师资与短人才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人才标准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在地方高校表现尤为明显。如果不能有效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人才质量标准多样化的必然要求,符合人的成才规律、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无论是学校定位、生源质量、学生求学意愿、价值取向,还是社会需求、就业市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人的成才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粗疏到精湛的过程。高等教育应当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成才条件,使人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不掌握到掌握,从掌握较少到掌握较多,努力促使人人成才。

(3) 是落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地方高校大多承担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的基本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要培养出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可的计算机类人才,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而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体现的。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项目(20070337);黄冈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07CE01,2008AE01)。

作者简介:吴定雪(1971-),男,湖北武穴人,黄冈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图像处理,模式识别,高教研究。

2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理念

2.1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H型模式”就是实行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学科内打通”,对相同的学科基础课,打破专业的界限,优化师资力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建立计算机类学科核心基础平台课,即构建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一”即“H型模式”中的横线;其次“拓宽口径,扩大视野”就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课程“打通”,构建“H型模式”中的四个角线,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课程“打通”,既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教师的智力资源。

通过实施“学科内打通”,完善应用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完学科基础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自我人生设计等自主地自由地选取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并自主地自由地组成自己所喜爱的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校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学业进行检测后合乎某一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即承认其该专业的大学学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此种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促进大学的主体性教育,能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此种模式从结构上而言是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核心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等诸多方面构成的教育同一体,从操作上而言是依据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对IT类人才教育合理规划,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平台,形成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互动。从功能上是通过“H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多专、多能型人才,从而有效缩短学生入职的适应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结合。此种模式对于探讨高校人才培养规律,丰富IT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2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1)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本真观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是“专业复合型”人才。所谓“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是不但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更要有“多专、多能”的专业知识技能,高等学校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就必须树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此建构适宜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建基于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观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本真观基础上的,并结合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际的一种有益探索。

(2) 职业专业化发展

人的专业成长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职前教育阶段的基础好坏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尽快适应职业角色的转变,缩短入职适应期,进而制约其能否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应当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成才条件,努力促使人人成才。

(3) 自组课程、自组专业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 学科内打通”,学生在学习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后可以根据自我人生设计等自主地选取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并自主地组成自己所喜爱的IT学习专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此种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促进大学的主体性教育,能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3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能促进IT类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2)能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3)能促进大学教育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

3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需要“人才培养教学新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等三个体系作保障。

3.1人才培养教学新体系

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集约型、开放型的课程体系的原则,设置平台——模块——课程组三级指标课程体系。前两年按计算机类一级学科打通培养设置课程,主要安排全校性公共必修课、通选课和学科基础课。三年级起,根据学科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地、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课程并据此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一级指标中设四个平台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计算机学科基础核心平台、各专业主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二级指标(四个平台课程体系下)中设五个模块化课程: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通选课程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等。三级指标中设四个专业方向课程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新体系

3.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严格的管理和严密的监控与保障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突出可行性,以使培养目标有效实施。一要实施系主任教学第一责任人制度。二要健全系教学秘书负责组织各项教学活动和处理日常教学文书制度。三要建立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四要实行班主任负责本教学班日常教学管理的制度。五要构建由系负责人、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学生信息员组成的监督、反馈和改进三环节监控机制。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进行全过程检查(听课,教案,作业、试卷),学生参与评估,指导委员会和学生评估结果公开,教学评估结果与年终考核和课程津贴挂钩等。六要要明确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责任、实验课程建设责任以及教学研究责任,实行主讲教师竞争上岗。七要采用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教师管理、教学档案管理五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以形成“多层、多时、多点、多维”的立体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3.3人才质量评估体系

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突出社会性,多方位考察人才培养效果。(1)学校评估、院级评估、学生评估;(2)社会评估、校友评估、用人单位评估。

4地方高校计算机类“H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几点措施

4.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院工程”,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建设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我院每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聘请知名领域专家主讲专业核心课程,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讲教师,制定系级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遴选3~4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并且每年分半年为一期安排刚入职的博士、硕士青年教师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跟班试听重点高校名师授课,近几年,我院教师队伍得到长足提高。

4.2加强精品课程、教材的建设与选用

本着“选优、用优”的原则,优先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精品课程与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同时我院积极组织骨干教师编写适合地方院校学生特点的教材,近三年,我院主编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程》、《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概论》共计四本;参编21世纪规划教材3部,这些教材在我院本科生中实施,深受本科生的好评。

4.3大力进行教学内容、手段及方法的改革

培养方案、目标的调整与实现,必须要落实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上。我们提出了“夯实基础、拓展知识、因材施教”的明确要求,切实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内涵建设。教师要用现代的观点来审视和组织好学科前沿与基础内容的衔接、与实际应用的衔接,要处理好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要积极采用课内讲授、课外实践和课题研究三结合的课时结构,提高教学效果。近三年,我院教改、教研省级立项2项;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研立项1项;学校立项8项,这些立项标志我院教改在稳妥、有序的进行;2008年荣获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7年荣获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4.4加强校内外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和基地建设是落实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根据专业建设的需求,一要积极建设“校内工程型”、“校外实习型”、“产学研紧密结合型”等多层次、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二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我院相继与中软国际、四川华迪等公司和企业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这些基地每年能够容纳近200余名本专科学生进驻实习,完全解决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瓶颈问题,并且我院在2006年建立了黄冈师范学院软件创新实践基地,每年学生在该基地进行公司化管理和训练,为地方相关部门开发一些管理软件。

5结论

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开展计算机本科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是迫切的现实需要。设计计算机本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先进的知识体系和社会需求,突出计算机学科的工程性特点,通过对地方高校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H型模式”的构建的探讨以及该模式教学新体系构建原则及内容,实施新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的探讨,使学生真正得到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培养更优秀的计算机类(本科)应用能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ACM/IEEE CS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The Overview Report, ACM and IEEE CS[R/OL]. .cn/qkpdf/jijy/jijy200916/jijy20091618-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建构 培养模式 实践 高校 计算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