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探寻“两弹一星”精神的X密码

时间:2022-11-26 15:05:03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提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大家都很熟知,但对于“两弹”的研制与发射地点,由于保密以及国防安全的考虑,在很長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为大众所知。随着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许多军工单位因其发展需要陆续搬迁,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研制基地,在保密几十年之后才逐渐公之于众。这其中,闻名遐迩的“两弹”研制基地就伴随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的搬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中物院于1958年在北京建院,经历了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从北京迁往1958年开建的青海21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在这三次迁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青海21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在“隐姓埋名"37年之后于1995年宣布退役,资产移交到当地政府。经过当地政府的努力,于2009年5月26日由原有基地改造成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隆重开馆。四川“九〇二地区”也在“封存”了二十余年之后于1993年宣布搬迁,资产全部移交梓潼县政府,经过当地政府的改造与规划,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国两弹城。

青海原子能纪念馆——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1958年10月,北京第九研究所正式成立,一批立志报效祖国的优秀科学家进入了九所,我国核事业进入了全面研制的阶段。

1958年7月,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批准了选址报告,选定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创建221基地,作为核武器研制基地。金银滩面积5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170米,年均气温0.4摄氏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金银滩草原四面环山、地广人稀、水源丰富,东距省会西宁100公里,西距青海湖38公里,作为核武器研制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1962年起,在221基地具备了科研、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之后,中物院集中在北京的科研人员放弃首都的优越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告别亲人,奔赴221基地。他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政治责任感,以三顶帐房起家,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建公路,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顶着风雪安营扎寨,建起了草原干打垒、地下窝棚和半地下宿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科研专家还是普通工人,都用青春和汗水唱响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凯歌。经过所有建设者的共同努力,1964年,一个水、电、暖、路齐备,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草原上拔地而起,从此这块神秘禁区便与共和国的和平安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基地确定后,朱光亚、王淦昌、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和从全国选调的105名高中级科学骨干加入了核武器研制的队伍。许多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从闪亮的世界舞台上悄然隐去,把全部智慧和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在随后的日子里,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分别于1964年、1967年在这里爆炸成功。伟大的事业诞生伟大的精神,原子城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和多型号战略核武器,而且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谱写了一部核工业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994年10月,新华社《瞭望》周刊刊载了题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创建纪事》的报道,第一次向世人披露: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篇报道撩开了“隐姓埋名”长达37年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神秘面纱。

1995年5月,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完成它的使命,光荣退役,并整体移交海北州地方政府。为了充分利用好原子城这一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当地政府科学定位、科学决策,制定了“保护、开发、建设”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建设,使原子城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红色基地魅力四射。鉴于原子城丰富的军工文化遗产,自治州放眼长远,立足当前,充分保护和修缮原有的厂房和设施,原科技楼、图书馆、影剧院等十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被有效利用,上星站、爆轰试验厂、退役工程竣工纪念碑(核废料处理坑)、基地纪念碑、地下指挥中心、二分厂等一批文物价值较高的设施也得到了保护和利用。现它们已开辟成为原子城主要旅游景点,并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充实、修缮。展厅文字图片更加翔实,实物更加丰富,教育主题更加突出,环境更加优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现在的基地旧址仍保存着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名的“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纪念碑,张爱萍、王淦昌、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亚等将军和科学家居住过的黄楼,当年视为禁中之禁的办公楼、科研楼、科技楼,当时为西北地区第一流的影剧院,有第一颗原子弹启运上车的“上星站”,进行全弹爆轰试验的试验场,代表核设施处理成就的“亚洲一号坑”,还有分布在基地周围的7个分厂。它们分别是弹头加工、总装、电厂、靶场、理化试验厂等。

2009年5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经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建成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该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和核工业创建与发展历程、原子城特殊历史与辉煌成就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同样也是集宣传教育、开发研究、收藏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2009年5月26日起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由纪念园的纪念广场、“596”之路、纪念墙、和平纪念广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展示馆组成。它们集中展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研制的伟大历程,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集中体现。纪念馆的展示以传统文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复原模拟场景与高科技场景相衬托。纪念馆珍藏有退役东风二A导弹弹体、我国第一颗机载原子弹和氢弹模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爆成功后《人民日报》出版的号外、喜报原件及球面机床、手摇计算机、大型电子管、精密天平、高速转镜扫描相机等400余件退役珍贵实物和中国核工业发展史、221厂史等一批珍贵历史文献资料。开馆至今,累计共接待公众120余万人次,现已成为全国重点、青海省最具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展示基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昔日神秘地如今“两弹城”

1965年8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线建设和“要准备打仗”的部署,决定内迁梓潼,中央专委会批准建设代号为“九〇二工程”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开建。

1969年10月,中物院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开始由青海搬迁至四川九〇二地区。当时,王淦昌、朱光亚、于敏、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民造福的愿望,为实现“振我国威,扬我军威”的理想,都云集到这里来了。当时,万余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初到这莽莽荒野中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住房问题。为克服困难,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干打垒”革命精神,自己动手筑土墙、盖草房。科学家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藏匿于深山,废寝忘食地投入“精心研究、精心设计、精心试验、精心制造,力争第一,慎之又慎,万无一失”的原核武器的研发之中。

梓潼成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基地,成为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发展史第二阶段的科研基地和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指挥中心。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曾在这里隐姓埋名工作和生活长达23年之久。“梓潼时期”的“两弹城”是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3年,按照国家规划要求,根据中央军委部署,位于梓潼县的中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搬迁。从1965年基地建设启动,到1969年陆续搬迁,再到1993年全部搬迁,中国核工业在梓潼地区的时间长达28年之久。

20余年过去了,尽管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两弹一星”精神并没有因时过境迁而褪色。梓潼人民利用“两弹城”的红色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托资源和地理优势,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着“两弹城”和“两弹精神”。原有建筑包括: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等,其中最著名的“两弹之父”邓稼先故居、“小白宫”——将军楼仍巍然屹立。墙上文革时期的标语依稀可见;长达800米的防控站装备洞全面开放;由江泽民、李鹏、张爱萍、邓稼先、于敏等国家领导人及科学家的70块最能体现中华民族魂的题词石碑掩映在绿树丛中。2013年新建的两弹历程馆更是锦上添花。该馆十分注重文物资料的收集,核武器试验的相关档案文献资料及批示3000余件,并收藏了烟雾式实验箱、台式钻床、砂轮机、光学测量仪(带显微镜)、微型车床、万能工具显微镜、真空泵、工作柜、天平、示波器、绝热式量热仪、温控设备等大量核武器研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各类展厅采用高科技展示手段,包括三维多媒体技术建立的虚拟陈列系统,与群众互动的交互式文物知识测试系统,声、光与颜色的运用,以及场景展示手法等,通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软件和专用设备予以实现。整个展廳己成为功能齐备、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展示厅,较好地发挥了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作用。

同时,“两弹城”采用多种创新形式,开展拓展训练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寒暑期举办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大批的企业和学校组织员工、学生参加,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当年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以及他们的后辈子孙,每次到“两弹城”,总是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两弹城”景区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时代文化,成为人们怀旧体验、休闲度假、红色旅游、拓展训练的首选之地,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先后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两弹一星”精神,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爱国“精神密码”,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能无法亲自体会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上千名科学工作者为了国家利益,甘愿在偏远的核工业基地里隐姓埋名,不畏艰辛的默默付出的场景,但那段岁月所传承下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现今社会依然发挥着支撑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和中国两弹城的建成正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最好诠释。

推荐访问:两弹 探寻 密码 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