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通用文档】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时间:2023-06-16 12: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供大家参考。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丰富和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农村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学习习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校现状

  大部分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被重视和逐渐形成。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校对新课程目标的认识逐渐全面,能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能比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通过问卷、课堂教学观察、师生座谈等途径调查,也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上课听讲、思考、答问、记笔记的习惯还存在着问题。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要求学生上课时眼睛注视老师,根据老师的要求注视黑板或看课本,不随意讲话,不做小动作等做得不够好。

  2、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有待养成。课外阅读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多读好书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学生作业、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理论基础

  国内外相关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学习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有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四、课题界定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主观愿望。

  (2)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辅导、训练帮助学生纠正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已经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

  (3)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训练让大部分的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用心倾听、阅读、复习和反思等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观念,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贯穿始终的核心目标之一。

  (2)通过课题研究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使参与研究的广大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六、研究内容

  1、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2、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研究:

  (1)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

  (2)客观因素的分析(包括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

  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

  (1)一般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①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②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③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④培养学生认真笔记的习惯;⑤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⑥培养学生及时系统复习的习惯;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考试习惯等方法培养。

  (2)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对学生科学用脑、讲求效益、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精心设计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表或访谈记录表,或通过学生作业、日记、读书笔记、试卷、图画、手工作品等,分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观察法。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收集掌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3、实验法。在日常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反复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观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教育规律。

  4、个案法。选取不同类别的学生代表,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他们乃至全体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

  5、行动研究法。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活动,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做法,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

  八、研究阶段

  本课题的研究分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

  拟定方案、申报立项、考察论证等工作。利用较短的时间,实验成员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

  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2、实施阶段:

  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低段、高段分类推进,研究制定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每学月制定相应的研究目的、内容、计划、方法等。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其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测成果,写出阶段性分析报告

  3、结题阶段

  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善过程资料,撰写结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九、可行性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学习习惯靠有意识地一次次自觉练习而逐渐巩固,最终成为自然的行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不断培养,良好习惯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而长久地固定下来。所以,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从而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一种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后的学生自信心倍增,不仅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喜欢独立、策略地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乃至今后人生的工作效率。小学是培养各种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

  十、阶段成果

  1、阶段性成果:主要是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典型案例、教育叙事、论文展示、阶段性研究报告,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结果。

  2、最终研究成果: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

  3、研究成果转化:

  ①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指导本校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得到养成,学会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学校学风有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同类学校提供可行性经验。

推荐访问: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小学生 课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