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正文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6篇

时间:2023-11-03 15:00: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6篇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汇报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凤都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的文章6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重要交汇点,新一届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强大动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力做好“两稳一保一防”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23年也是xx区承压奋进、破局突围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遭遇了最为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遭遇了压力重重的宏观经济形势,遭遇了全区发展的动力转换窗口期,困难比预想的更多、更大。但是,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团结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较好成绩。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42.3亿元和4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8.1%。

  (一)经济运行稳中求进

  创新活力加速迸发。新增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比增长52.9%,总数达26家。打造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标准化在线庭审场所,辖区国内专利授权量8202件,位居全市第一。签约落地xx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策划生成首批12个区级PPP项目,总投资74亿元。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发布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四个一百”行动方案,开通全市首个先锋人才服务热线,引进高层次人才477名,年度新增市“双百”人才落户数连续八年位居全市第一。

  主导产业全线发力。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354.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37.3亿元。软件信息业保持高速增长,规上软件信息和互联网服务企业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5%;软件园三期新增注册企业3703家,同比增长121.9%,落地注册资本金156.1亿元,入驻员工超8万人,西片区52万平方米研发楼交付使用。商贸业新增纳统企业161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速稳居全市第一。

  金融实力持续提升。杏林湾基金聚集区新增注册基金418 亿元,管理总规模突破1600亿元,居全省各区(县)首位,占全市总量四成;区产业引导基金连续两年跻身“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榜单,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升级TOP金融赋能研究院,成立“两岸金融服务中心”,对台资金清算额超180亿元。在国内率先实现以数字人民币奖励台企上市。成立全国首个台企上市服务联盟、全省首个台商增信基金。

  经济循环更加畅通。xx新城商气人气加速集聚,新城核心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市场主体创业兴业热情不减,新增各类商事主体2.6万户,同比增长10.4%。集兆嘉全球结算总部、全球第三座红点设计博物馆、普盛食品南方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举办2023“xx欢乐购”、二手车购车补贴等多场促销活动。外商在集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万美元,东方花木兰、祥峰QFLP等亿元以上外资大项目陆续到资。橙联跨境电商产业园竣工投产。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入围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灌口镇获评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双岭村、田头村分别获评省级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金牌旅游村,文源山现代农业示范园获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建成500亩高标准农田,成功培育2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工建设西亭人才公寓和兑山综合楼,签约招商杏林村地铁上盖项目,全省首创“1+N+1”灌口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超计划完成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增收任务。创新开展组团式结对帮扶,助力彭阳县打造5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投入3200万元用于清流县、新罗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评估总指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排名全市第一。“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9.4%。建成50个24小时e政务便民服务站,以及全省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强化府院税联动,积极实施企业全域服务试点工作,打造“海丝法务税务普法服务中心”。率先全市开展直播政策宣讲,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13.6亿元,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9.5亿元。深入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成立全国首个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行政赋能导师团。省级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台胞解难事办实事案例获国台办新闻发言人点赞。

  (二)民生事业强优补短

  教育发展更有质量。新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2个,新增小学建设学位8820个、幼儿园建设学位2430个,幼儿园公办率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率先全市落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现全区中小学教室空调和LED护眼灯全覆盖。xx中学入选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杏南中学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复评,英村(兑山)幼儿园通过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新招聘编内教师342名,新确认市级骨干教师及以上称号328人,组建名师发展工作室27个。新增17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抽检学科在全省义务教育艺术质量监测中分列第一和第二,在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中获13项大奖。扎实推进“双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87.5%,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华侨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xx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健康xx更加深入。川大华西xx医院启动试运营,xx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xx院区投入使用,灌口中心卫生院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区妇幼保健院成为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合作医院,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儿童医院签约共建区儿科医联体。xx街道和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综合激励考核中分列第一和第二。32家村(社区)卫生所规范化率达到100%。不断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在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完成4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新建普惠托育机构6家、普惠托位555个,普惠率同比提升18.8个百分点,普惠性托育镇(街)覆盖率达83.3%,全市首家民营企业全资投建托育机构开园。

  社会保障更显温度。就业形势更加稳定,全区登记用工企业3.8万家,同比增长25.2%;新增就业2.7万人,现有在职人数40万人,同比增长9.2%。打造全市首个区级“青年友好城区线上校招平台”,创新开展“远鹭回歌”“城市定向探索赛”等引才宣传活动,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突破97%。做实做细社会救助,低保扩面率15.6%,暂列全市第一。率先全省将台胞纳入救助范畴。发放残疾人“两补”2311.2万元,为5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实施新一轮幸福安康险项目,惠及老年人5万余人。

  人文xx更具内涵。海峡两岸赛龙舟系列活动、xx·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等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获中央领导肯定。全国首个区级两岸研学旅行专项奖励政策正式出台,31家研学单元获评省、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维纳数字艺术园开园,闽南戏曲艺术中心正式启用,改造20片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规范提升“十里长堤”,“xx之眼”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陈嘉庚纪念馆揭牌,全省首个“5G+VR”公安英模会客厅上线。传统纸扎技艺、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列入第七批省“非遗”名录。9处历史风貌建筑实现挂牌保护,38处不可移动文物三年集中保护修缮工作顺利收官。

  (三)城乡发展精雕细琢

  城乡建设打造精品。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成50个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已完工30个。完成征地2818.2亩、房屋征收35.2万平方米、交地4255.7亩,圆满完成陈井、西滨整村征收。福厦高铁xx北站主体封顶。基本打通集源路、西莲路2条“断头路”,完成20条主次干道及商业大街提升改造,杏锦路跨高速段、灌口中路竣工,马銮湾环湾大道建成通车。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4条。新增3295个停车泊位,超5000个道路泊位实现智慧化改造。投用西亭A1-3地块安置房,加快推进蔡林、官任等17个在建安置房建设进度。完成5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惠及3967户居民。基本完成存量裸房整治。

  城乡环境迈向精致。高标准打造精细化示范街区1个、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精品路段6条。新增、改造提升园林绿地95.2公顷、公园绿地75.6公顷、绿道10.2公里、口袋公园7个,开工建设xx新城大学城带状公园,凤凰花公园、杏东公园建成开放。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去年改善3.6%,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突破94%。后溪工业组团获评二星级低碳工业园区。全区水环境11个监测点水质100%达标,劣Ⅴ类断面实现清零,6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78个农村污水提升治理全部完成。整治后的杏林大桥-新阳大桥岸线段焕然一新。垃圾夜间错峰直运量持续保持全市前列,岛外最大大件垃圾处理厂建成投用。

  城乡治理谋求精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成立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完善“一网统管”,建设“智慧xx”平台,高质量推进城乡管理向城乡治理升级。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743个网格,新招录988名网格员,打造39个小区服务阵地、83个小区议事协商平台、145支小区服务队。制定小区治理小额“以奖代补”、居民公约等配套措施,率先全省成立小区业主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积极探索“三破三立”工作机制。成立全市首个物业行业党委,物业行业党组织数增长73.7%。苔芯志愿服务队获批全省首个台胞志愿服务队。铁腕整治“两违”,全区乱占耕地行为零新增。推进文明养犬,率先在岛外建立养犬管理信息系统。后溪镇及崎沟村、后溪村分别上榜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

  (四)社会运行安全有序

  疫情防控体系精准高效。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坚持“快、准、严、实、细”,持续优化三公(工)融合流调机制,坚持社区网格群防群控、入集关口联防联控、行业部门严防严控,坚决快速有效处置4轮本土疫情及外省市持续漫入病例,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安全生产底板持续加固。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三年实现“双下降”,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0.4%,防汛和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高层建筑、城中村、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危化品、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等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五项行动正式启动。率先全市开展安全生产基础数据摸排,形成20个行业领域监管服务对象清单。

  公共安全防线持续筑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刑事警情同比下降8.7%,每万人发生起数全市最低,八类案件破案率100%。连续三年反恐综治考评全市第一,“三级巡防”工作机制经验在全市推广。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健康”,全省首创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团体标准,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市前列。

  社会稳定大局持续向好。信访总量和信访人次分别同比下降16.5%和16.8%,群众对信访件办理满意率突破96.3%。劳动关系更加和谐,首创“党建+无欠薪标杆项目”,劳动纠纷结案率、劳动争议调解率位居全市第一。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区“八连冠”。

  (五)政府建设笃行不怠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致xx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不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9件、政协委员提案135件,办复率均为100%。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树新风立正气。开源节流过“紧日子”,率先全市出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考核办法,实施支出“负面清单”管理,持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在全市率先实现区直部门、镇(街)政府保障清单全覆盖。

  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人防、保密、档案、地方志、工青妇、红十字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回顾这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阶层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各驻区单位、驻集部队、公安干警、在集高校院所,向关心支持xx发展的港澳同胞、xx同胞、海外侨胞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跟不上传统工业、房地产动力弱化趋势,财政收支平衡形势空前严峻;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仍需提高,城乡“颜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安全运行依然任重道远;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优质公共服务和市场消费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区政府系统干部的视野和能力短板愈加凸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直面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自奋蹄。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肩负的使命与时代的机遇,准确把握自身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推动xx奋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快将我们的xx建成为一个本地居民人人自豪、外地群众赞叹向往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区。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7%和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统领全年工作,聚焦六个“矢志不渝”,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矢志不渝践行创新发展战略,为加速推动实现现代化筑牢引擎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创新成为引领xx发展的最鲜亮底色,让创新成为推动xx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强大动力!

  坚持科技驱动。把产业创新放在创新发展的中心位置,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加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强化标准引领,支持优势企业将核心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推出xx创新券,鼓励企业积极使用各类高水平服务,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运营水平。

  坚持人才引领。以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为抓手,着力构筑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青年服务体系。建设国际人才服务基地和海外工作站,鼓励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引进高水平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精准梳理行业需求,加快补齐腰部人才队伍短板。深入推进“聚贤xx”人才计划修订工作,打造xx人才城市展厅。力争开工建设xx区高新学校,加强高层次人才公寓建设,构筑产业人才新高地。

  坚持教育支撑。深化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建6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10230个学位,投用华大附校莲花校区、二中xx校区等学校。深化市内外优质资源高位嫁接,大力提升农村校、薄弱校办学水平。完善入职五年新教师培养考核机制。深化培育14所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有序推进63所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建设。深入开展“双减”工作,规范引入第三方机构,拓宽课后服务渠道。稳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打造一批紧密对接本区重点产业链群的专业。拓展校地合作共建,支持在集高校发展,搭建各类产学研交流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二)矢志不渝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在推动实现产业现代化上积势蓄能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区域竞争的“胜负手”,是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调优产业结构,为xx经济未来强劲而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布局战略前沿领域。紧扣“6+N”现代产业体系,深耕四大细分行业。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新能源商用车和特种车辆,力促捷讯、劲博汇等项目建成投产。做强做优新能源电力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光伏、储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推动钙钛矿电池和太阳能组件制造基地等项目落地。加快推动中骏智能电气上市,助推立林电控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新型半导体产业。依托中科院计算所、稀土所、清华工研院、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大力发展材料、设备、芯片设计、应用创新等领域。重点推动吉顺芯增资扩产、工研院存算一体芯片商用,吸引一批IC设计企业集聚。积极抢占工业数字化先机。围绕闽南地区的石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若干产业互联网示范集群,加快金砖国家石材数字经济产业园、纺织互联网产业园项目落地。更大力度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设备。

  提速优质项目建设。实施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改革,力促项目生成更加多元、项目设计更高水平、项目资金更有保障、项目推进更为高效。加快推进虹鹭钨丝、美科科技等40个技改项目,美科安防、扬森数控等7个用地项目,革新塑胶改扩建、国际铝业扩建等4个“工改工”项目竣工投产。扎实推进尚满科技、稻兴光学等44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完成征地1500亩、拆迁30万平方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招商引资新机制、新队伍落地见效,力争全年招商项目落地数同比实现翻番,实际利用外资达20亿元以上。推动西亭片区产业用地挂牌出让,旅享生活全国总部等现代服务项目落地。一以贯之大力支持基金业发展,推动基金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元,强化基金招商,建设基金科创园。充分运用侨联和校友资源,大力发展校友经济,出台校友招商奖励措施,策划xx学校校友创新产业园。

  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在软件园三期,重点打造“金砖+”产业、高科技成果转化、智能网联、智能制造赋能四大产业集群,助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3个工信部部属单位xx分支机构落地。在机械工业集中区,深化与海翼集团的招商合作,加快推进三圈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机械工业集中区三期330亩工业用地成片开发。依托海翼、安仁、模具等现有园区,以及村集体发展用地、低效工业用地等空间,打造一批专业化产业园,成立产业服务公司,聘请专业团队,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公共服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搭建线上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政策追踪和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全面复盘评估现行各项惠企纾困政策施行实效,紧紧围绕企业呼声较高、需求较急的行业领域及时出台新办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深化“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完善帮代办服务机制。

  (三)矢志不渝提升宜居宜业品质,在推动实现城乡现代化上奋楫前行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城市要发展,乡村也要振兴,我们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协同推动城市和乡村现代化发展,全力以赴打造高颜值、高品质、高智能化、高舒适度的美丽家园。

  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加快推动仙灵旗隧道建设和xx跨东海域通道工程前期工作,打通金龙东路等一批“断头路”,提速海翔大道、新324国道提升改造、沈海高速杏林互通及接线工程等重大重点项目进度。建设高铁和动车线路区间生态绿地。持续发力xx新城、马銮湾新城两大新城片区,建成投用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推进西滨片区、新阳大桥西侧住宅用地开发。大力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新增停车位1400个,规划建设陈嘉庚纪念馆地下停车场。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进xx学村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加快xx学村申遗前期工作。高标准启动杏林老工业区以PPP模式实施改造前期工作,推进老台商投资区更新,按高于岛内标准启动东部新城片区规划。

  全速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一二三产有效融合。加快双岭村、二农社区精品村建设,高水平建设生态旅游动线,打造泛双龙潭生态运动组团。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工程,推进一批设施农业升级改造,策划实施15个农业水利项目,推进哺农项目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探索规模化运营。面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社区)开展增收攻坚行动,推广国企与村(社区)合作开发村集体发展项目模式。

  全心守护美丽家园。建设后溪工业组团三星级低碳工业园区,布局全市最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狠抓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加强城市扬尘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水环境长效常态治理,实施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和九天湖试验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建成马銮湾双溪湿地公园。加速推进污水泵站扩容和小型污水处理站纳管改造。完成xx大桥-xx大桥段xx侧海岸带保护修复一期工程建设。建成运营垃圾分类科普宣教基地。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全面打造城市活力引领区。围绕辖区青年人口集聚特质,打造西起龙湖天街、东至万科云城、北至中交商业体、南至园博苑,涵盖办公、商业、旅游、文化、艺术、体育、研学等多元业态的xx中央活力区(CAZ)。成立片区平台运营公司、商业联盟,一体推动品牌和视觉体系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改造、交通配套服务提升,体现青年元素、照顾青年需求、友好青年发展,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特色、周周有活动,构筑“朝气蓬勃、流光溢彩、多元共融”的跨岛消费集聚新高地和活力时尚新地标。加力发展“夜经济”,培育集“夜游、夜购、夜食、夜读、夜宿”等多业态为一体的xx新城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抢抓福厦高铁通车契机,将xx北站片区建设成汽车市场聚集区。

  全方位推动两岸融合和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服务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同等待遇保障,推动海峡论坛等重大涉台活动提质增效,办好研学体验营、特色庙会等品牌活动,讲好两岸融合故事。充分发挥嘉庚优势、侨胞优势,将东南亚作为我区推进国际化战略和深化对外开放的最主要区域,探索在新加坡设立服务中心,构建“xx-新加坡”合作交流通道,并将其打造为我国与东南亚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枢纽。进一步做强做实金砖未来创新园、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继续办好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创新大赛。依托第三方机构大力拓展与金砖国家的联系,积极开展培训、交流活动,谋划一批金砖合作标志性项目,推动铁建重工海外总部落地。

  (四)矢志不渝打造安全韧性城区,在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守正创新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领域,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努力推进平安xx建设迈上更高台阶。

  以信息化提升智慧治理效能。着力推动“智慧xx”平台和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全面运行,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掌通办”,公共服务“一码通行、一脸通行”,城市治理“一屏通览、一网通管”。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区级应急指挥能力建设,有效提高城市安全防范能力。升级“智慧xx”平台2.0版本,丰富基层党建、文明创建、营商环境等端口应用,形成更加丰富多元、整体联动的智慧平台。

  以网格化汇聚多元共治合力。适时进行社区网格调整,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以网格员为主力军,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网格化治理体系。动员辖区高校、企业、专业志愿者等社会资源,打造“xx热心人”品牌。引入社工机构、行业协会等专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织密“网格全覆盖、力量全到位、工作零缝隙”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实现信息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民情底数清、服务零距离。

  以协同化拓展共建共享成果。鼓励高校结对乡村,指导服务乡村治理,培育工作品牌。针对无物业、自建房小区,探索社区与国有企业合作开展“大物业”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城中村治理,整合非公企业、医院等资源共同参与城中村日常管理。

  (五)矢志不渝锚定民生幸福目标,在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上凝心聚力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一体推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坚持就业优先,新增3个劳务输转基地,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落实企业自主招工招才奖励、社会保险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健全就业援助机制,对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实行精准就业帮扶。深化双拥共建,探索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新模式,筹划年度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和专场招聘会。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落实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市级政策衔接。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城发心厝、正荣中梁等新拍地块尽快入市。大力推进安置房项目建设,力促蔡林、三社等安置房项目建成交付,加快保障性住房洪茂居住区一期、西亭人才公寓等在建项目进度。盘活英村、兑山等存量安置房源。持续完善安置房小区配套设施及管理,对上塘花园、铁山公租房等7个小区地下车库及地面停车实行综合提升改造。

  倾力守护“一老一小”。着力破解0~3岁婴幼儿入托难问题,新增托位1000个,实现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镇(街)全覆盖。推动公办性质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开展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继续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评估。投用太保家园高端康养社区,运营好慷致乐(xx)康养示范中心,加大崎沟养老机构项目招商力度。优化居家养老“六助”服务,新建一批养老服务场所和养老服务设施。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做好国家、省、市政策贯彻衔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守护全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式投用川大华西xx医院、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加快建设市妇幼保健院xx院区、北站综合服务中心,启动杏林医院改扩建及灌口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建设,加快灌口医院新址、区妇幼保健院业务综合楼及杏林、侨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全区中学生电子心理档案,构建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治理体系。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以陈嘉庚先生创办xx学校110周年和xx学村命名10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精神,凝聚侨心侨智,打造最美侨乡。启动南薰楼群和东西岑楼、颍川世泽堂(陈嘉庚出生地)等文物修缮工作。建成40片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启动建设灌南文体中心,推动学校向社会开放运动场地,投用xx儿童乐园。办好“全球华人杯羽毛球赛”、xx·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东盟文化艺术季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

  (六)矢志不渝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在推动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上担当作为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党的二十大为我们绘就了伟大蓝图,其景可赞,其程也艰。我们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重点围绕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重实干、有情怀,敢拼会赢、与“三新一高”相适应的政府干部队伍,以鞠躬尽瘁的百倍努力,致力于实现xx的高质量发展和xx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负全区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坚持讲政治,打造绝对忠诚政府。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在政府工作中,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让xx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有效惠及全区人民。

  坚持提能力,打造创新有为政府。大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工作、资产盘活、金融体系、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综治、小区管理等八大改革落地生效,组建区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心等一批专门机构,凝聚多方合力,不断提升区政府在统筹谋划、产业转型、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能力。

  坚持重实干,打造务实高效政府。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加强督查结果考核运用,坚决遏制干部“躺平”风气,浓厚“扛红旗、争第一”氛围,努力在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实践中锤炼干部的优良作风和过硬本领。健全完善干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想创新、敢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坚持守法纪,打造依法行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智囊团”作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合法性审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统计监督。坚持依法科学统计,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坚持做表率,打造清正廉洁政府。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落实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大力压减行政成本。完善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监督制度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发展氛围。

  各位代表!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让xx在全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走前头、作示范,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奋力创造属于xx的新辉煌!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篇2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反复冲击等多重超预期考验,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迈出了争创“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的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全力争先创优,拼出了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主要指标稳中提升。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倾力书写攀高比强、争先进位的发展篇章。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2亿元、同比增长6.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0元、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入库税金11.6亿元、同比增长27%。

  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全力克服疫情影响,高效执行各项纾困政策,助推企业良性发展。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销售收入258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占比超5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3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7家;纽泰格科技创业板成功上市,荣获省级“小巨人”企业、淮安市“市长质量奖”。全力推动“数智”赋能、聚势发展,实施迈尔汽车、骏盛新能源等技改项目42个,常胜电器、大北农饲料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佳境生态等15家企业获评省星级上云企业。高新区建成食品研发及检测中心,获批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市场准入类赋权,蚂蚁区块链、联东U谷等顶级运营团队相继入驻,在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进位17名,创历史新高,向“全国百强高新区”目标大步迈进。

  现代农业稳中提效。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新增土地流转13.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78.3%,新建高标准农田7.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着力打造优质稻米、规模畜禽、绿色蔬菜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优质稻米订单基地达5.5万亩,能繁母猪存栏量3万头、规模猪场80家,新建万亩绿色高产示范片5个,创成省级优势特色种苗中心3个。总投资5.5亿元实施淮涟灌区现代化改造、洪泽湖滞洪区建设等工程,农业水利现代化加快推进。成功申报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继续入列2023年中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获批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农科园在科技部创新能力建设评价中继续处于创新引领园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江淮农业产业研究院,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台创园被农业农村部、国台办评为xx农民创业园优秀园区。

  第三产业稳中提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6亿元,增长4%,占GDP比重达46%。成功承办全市“幸福满淮·安心消费”冬季购物节,富康城铂悦汇购物中心、淮安铂尔曼酒店、高新区全季酒店如期正式开业,成为主城区商业发展的新亮点。电子商务释放活力,xx电商配送中心顺利开工,引入电商企业63家,电商网络销售额突破5亿元。物流行业稳健发展,规上物流企业达41家,其中3A级以上物流企业10家。淮安市综合大市场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创建名单。樱花园景区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马头、高家堰缤纷旅游区和清口枢纽三大文化公园建设并联推进,“百里画廊·印象xx”品牌底色持续擦亮。

  这一年,我们强化项目引建,厚植了跨越赶超的竞争优势

  招商引资竞相发力。压实“一把手”招商责任,制定“10+7”专题招商计划,突出队伍提优、招引提效、帮办提速、质效提升,打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扎实开展淮安(xx)电子信息产业专题交流会等系列推介活动,招商氛围日益浓厚。立足平台优势,用好淮河华商大会、食博会等招商媒介,开展点穴式、集群式、题库式招商,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6个,协议引资额669亿元,平均每3天签约1个项目,全面完成“175”项目招引任务。

  项目攻坚加速突破。优化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组建帮办服务“小专班”,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常态化督办,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6个、新竣工40个。坚持“周通报、月会办、季拉练、年终总结”,33个省市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202亿元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一厂顺利投产,一期A轮投资62亿元荣芯半导体项目首批产品成功下线;总投资32.7亿元卫岗三产融合、总投资50亿元京华智能科技一期等项目接连开工,连续两个季度获评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优胜县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力推动惠企政策全面落地、充分显效,为企业留抵退税5.36亿元,提供转贷资金7674万元,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803万元,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创新“快手”帮办服务机制,实行“全链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3603户新设企业全部实现半日拿证。优化非工作日预约“不打烊”服务,累计办理施工许可证核发等13类高频事项7256件。大力开展包容审慎执法,首违不罚成为首选。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并联审、容缺办”等审批服务模式,荣芯半导体项目消防审验当天即核即发,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五证联发”审批时间全省最短,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国这十年·xx”新闻发布会上推介。

  这一年,我们致力改革创新,激发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素创新集聚潜能。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深度推动产创融合。加快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和“小升高”行动,当年获批高企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12.1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亿元。深度对接知名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用好人才、平台等资源,新建xx师范学院生化楼,打造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主阵地;新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领衔创业团队2个、全职博士8人、高校毕业生1200人,入选市“淮上英才计划”创业人才(团队)2个;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高新区荣获2023年度xx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称号,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通过中国科协考核验收。

  重点改革释放效能。“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一件事”“不见面审批”改革全面推开,“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件事”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高效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增强自身支撑力。加大低效闲置资产“排查+盘活”力度,依法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794亩、低效用地1594亩、闲置用地1139亩,出租国有房屋14.1万平方米。深化国家级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加快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提高招商一线、项目一线机构比重,经济一线岗位员额占比达80.8%,园区发展效能不断提升。

  双向循环激发动能。稳住外向型经济基本盘,云端连线境外重点企业,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3亿美元。支持企业“走出去”,组织参加广交会、进博会、食博会,实现货物贸易总额20亿元,对外直接投资3000万美元、排名全市首位。汇聚金融优势资源,交通银行成功入驻,与xx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全面对接,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我们坚持融合发展,塑造了美丽宜居的品质城乡

  城市更新步履坚实。投入53亿元,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29个。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调出中心城区永久基本农田5207亩,新增建设用地15915亩,进一步拓展了未来发展空间。投入2.88亿元,高品质完成长江东西路提升改造,实现车道“四变六”、路面“白转黑”,6个新建游园沿线点缀,获评市级精品示范路。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主体完成,拓宽为双向8车道,交通承载力倍增;京沪高速刘老庄出口及连接线工程满足通车条件,302县道改造顺利完成,对外交通更加顺畅。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成淮师南一期、二附小西等4个地块、630亩土地征收,新开工怡康雅苑、春风南岸等安置房3013套,建成淮州花园、东篱苑等安置房3019套;改造提升黄河花园12-16组团、长江路小区等老旧小区14个,惠及居民2932户。加强生态景观打造,东起自行车公园、西至205国道,全长18公里的古黄xx岸生态休闲健身步道全线贯通,成为市民游赏休憩优选之地;完成二河西堤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堤顶路建成通车,洪泽湖古堤旧貌换新颜。

  城市管理规范有序。瞄准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开展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长江路、曙光街等12条街景面貌显著改善,xx巷小吃街、西坝小吃城等288处便民疏导点“颜值”全面提升。建成市一院智能立体停车库,以市场化办法盘活农工商地块停车场,909个新增泊位全部接入全市智能停车系统,市一院周边高峰期“停车难”问题得以解决;市五院智慧停车场建成投用,有序完成老旧小区停车泊位改造、道路停车泊位划定,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48个,逐步形成“新建配套为主、盘活存量为辅、道路划线为补”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总投资2.3亿元的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淮安市瑞佰源年处理130万吨建筑垃圾项目竣工投用,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为全市“无废城市”创建提供强有力支撑。

  镇村面貌整体提升。抓住全市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建设主阵地和核心区契机,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规划治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40个;深入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盘活闲置资源2.66万亩,为先导村集体经济增收1556万元;编制完成先导镇镇村布局规划、先导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名册,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改造提升户厕9239座,铺设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35公里,镇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新建农路54公里、农桥11座,完成农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29公里;成功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运营模式,让农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红利。徐溜镇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试点顺利通过验收,获评省级重点特色镇;刘老庄镇丁胡庄等4个村获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三树镇联盟村旺梨园新型社区荣获“xx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围绕“天更蓝、水更清”目标,投入17.4亿元,实施四方热力30万吨蒸汽供热调配中心、村庄污水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22个。提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柴油车1149辆,超额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光大生物质发电深度减排等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成,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增加4.9%。实施二河西片区水系连通等9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幸福河湖10条,全省首创“河湖长制+河道空间治理”模式,获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实施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恢复洪泽湖水面4.5平方公里,增加库容近700万立方米,供水能力大幅提升、防洪能力显著增强。加快城镇污水达标区建设,排查、清淤城区排水管网100公里,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9.46平方公里;东城污水处理厂二期高标准建成投运,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11.2万吨/日。开展固(危)废专项整治,推进高新区限值限量监测监控能力体系建设,完成废铝灰(渣)无害化处置4300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釜底抽薪”的举措,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帮扶督导交办问题整改,盐河小区周边环境显著改善,盐河两岸城区段污水直排全面消除,赵公河断面水质年均值首次达Ⅲ类水标准,16个国省考断面中15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占比达93.75%、同比提升12.5%,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幅跃升。

  这一年,我们秉持共建共享,书写了充满温情的民生答卷

  公共服务织牢幸福线。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4+4”项目落地生根,“三级联创”做法入选省第一批“双减”典型案例。新建xx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实小城中幼儿园、富康城幼儿园,培养名师45名、名校长17名,创成“省融合教育示范区”。精心擦亮“医在xx”品牌,总投资15亿元、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的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xx人民医院)成功启用,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实体化运行;市一院急诊楼开工建设,丁集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基本建成,创成省级社区医院4个,“优质服务基层行”经验做法被国家卫健委推介。坚持文体惠民发展,“淮安书房”实现全覆盖,新建体育公园2个、健身步道30公里;我区健儿在第二十届省运动会上成绩优异,勇夺8.5金、8银、23铜;当代舞《我的刘老庄》入围文旅部第十九届群星奖,成为淮安首部入选作品。

  民生事业兜牢保障线。始终坚持民生优先,高质高效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王家营街道双和社区创成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持续关爱“一老一小”,主城区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长江路街道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投入使用,建成“梦想小屋”120间,获批全省“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试点县区。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2万人、23.2万人,医保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40元,城乡居民、困难群体参保率分别达98.5%、100%。创成省、市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示范站7个,医保管理服务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社会治理筑牢安全线。扎实开展“一线三包”、接访下访活动,办结群众信访事项2446件、化解积案97件。不断优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机制,稳步推进行政复议强基扩能工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100%。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力遏制,食品药品责任网络全面覆盖,“价格诚信暨无理由退换”示范街区创建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推行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探索“1234”基层消防监管新路径,创新使用生产“安全包”,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3.3%,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顺利收官。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积极推动军地互办实事,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区“六连冠”。

  疫情防控守护健康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用最小的代价控制多轮突发疫情。高标准抓好新冠疫苗接种,全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首针接种率分别达93.49%、92.51%;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分层培养流调队伍500人、梯次储备集中隔离房间4721间,建成区疾控中心等核酸检测PCR实验室5个。全力争取省市药监部门支持,帮助xx科智药业有限公司,仅用5个工作日即取得医用防护口罩注册证,3条生产线投入运行,N95口罩产量达到20万只/日。多举措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全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依托市五院组建救治专家团队,设置重症监护床位300张,为重症救治提供坚强医疗保障;多方筹集物资,免费为1万余名群众发放布洛芬6万余颗,帮助区内药械零售企业争取抗原4100份、体温计5000支,成功应对感染高峰冲击。

  这一年,我们突出务实高效,优化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深化“八五”普法,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程和议事规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1件、政协提案215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扎实开展机关党员干部进基层“四聚四促”活动,落实“项目化、节点化、责任化”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督查激励和闭环管理,推动政府系统提振精气神、走出舒适区,“四不两直”、微调研成为新常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预算管理,“三公”经费实现只减不增。切实强化全口径债务管理,加强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顺利完成市定经营性债务规模增幅控制、平台类企业数量和融资综合成本压降年度目标任务。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听取政府工作部门“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扎实推进各类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与此同时,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新闻、社科研究、气象、供销、档案、地方志工作获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民族宗教、红十字、工会、老龄、慈善事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望过去一年,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矛盾风险交织叠加,我们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经受的考验前所未有,付出的艰辛前所未有,每个人都不容易。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增大,我们坚定“经济要稳住”“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的信心决心,精准施策、统筹调度,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重点指标逆势增长;面对项目“缺大少新”的现实境况,我们坚定“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优化精准帮办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项目引建质效,全力推动重特大项目“突破成势”;面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模式的深度变革,我们坚定“打造城乡园融合发展样板”的工作目标,上下联动、发展共享,强力推进城市更新及三级先导区建设,抢下老城区改造和乡村振兴齐头并进的关键先手;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复多轮冲击,我们坚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构建起快速、高效、联动的区域医疗保障体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的困难局面,我们坚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每一个坚毅笃行的身影都令我们感动,每一名为xx发展躬耕付出的奋斗者都值得我们铭记!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映照着xx人不甘落后的志气和骨气,彰显着xx人奋勇争先的团结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位老同志,向驻淮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队员、医务人员、物流快递员和基层工作者,向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帮助xx发展的省市属驻淮单位同志、科技镇长团团员、省市委驻淮工作队队员,向所有参与xx建设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xx各项事业还处于爬坡过坎、跨越赶超的紧要关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疫情反复延宕影响,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房地产等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很大影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布局还不够均衡,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有待提升,推进共同富裕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债务化解等领域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动态平衡、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亟待进一步增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改进提升。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xx全面争创“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的攻坚之年,必须展现新气象、奋进新征程。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锚定“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创建目标,落实区委“一年一大步、两年上台阶”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5%以上,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货物贸易总额、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完成市定任务;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PM2.5年均浓度、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等环境指标持续改善;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其他各项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至上,努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提质增效

  以招大引强“壮根基”。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持续释放“1+3+N”招商机制潜力,突出“一把手”抓招商,开展“6+12+6”招商推介活动,打好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组合拳,新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力争百亿级重特大项目再有新突破。锚定开工、竣工、投产三大节点,深化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季度观摩制度,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10个,竣工项目转化为列统企业60户,全力营造“周周有签约、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开工”的浓厚氛围。完善“四个一”帮办机制,强化全程“保姆式”服务,加快推动淮昆精密模具产业园、京华智能科技一期等重特大项目投产达效。

  以产业升级“强赋能”。深耕“绿色食品、新型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实施“产业强链”“百企引航、千企技改”行动,力争工业投资增长超25%。推动骨干企业树品牌、提标准、强质量,培育上市后备企业5家,助推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建成“灯塔工厂”。瞄准潜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更多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瞪羚”企业2家。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鼓励企业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关键工序自动化等领域综合提升,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3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达75%;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企业上云步伐,星级上云企业总数突破75家。

  以园区建设“添活力”。始终把园区载体作为项目引建、企业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盘活“沉睡”资源,提升项目承载力。高新区围绕争创“全国百强高新区”,深入实施低效工业用地清理盘活行动,积极储备1-2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用地,有效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确保经济贡献率和综合排名再上新台阶;依托江淮科技园、宁淮电子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引导“头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获批高新技术企业2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3.5%。农科园聚焦国家级农高区创建,做大做强种子种苗主导产业,加快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创建,深化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商贸服务中心深入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态,加快打造“区域性商贸流通样板”。

  二、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在更高水平上集聚发展动能

  更实举措深化改革。强化创先争优意识,用好“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政策,加大要素配置、国资管理、金融创新、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力争更多改革获得省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积极做好国企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区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区管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加快区城市资产公司AA+评级步伐,积极建设国资监管信息化平台,切实提升国资监管能力。加强产业基金运营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项目落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

  更深层次推进创新。加快产才融合发展,一体布局双招双引,制定发布2.0版人才新政,打造“英才里”人才安居品牌,新引进创业人才30人。加强政策引导和全生命周期扶持,构建“中小微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分类培育机制,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分别达100家、3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30%。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新增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3个、市级科创综合体2个,企业研发投入达13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亿元,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科创服务综合体”。

  更大力度优化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牵引,锻造政务服务“金钥匙”,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扩大“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覆盖面,放大“网办+代办”“一件事”线上办理改革效应,扎实推进“拿地即开工”,持续擦亮“开门接电”品牌,最大限度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统筹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打造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3.0版本,推动减税降费“免申即享”,持续释放助企纾困政策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能等发展难题,助力更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RCEP红利,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鼓励企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积极扩大“xx制造”知名度;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展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主动融入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认真落实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建设“一站即成”台商台胞服务中心,打造苏北一流商贸物流高地。

  三、坚持精明增长,努力在更高定位上提升城市魅力

  繁荣城市经济。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围绕“一带三轴六组团”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快引建奥特莱斯、家和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成金辉城市广场,联动提升富康城、幸福城、大润发等重点商圈品质,着力引进更多淮安首店和旗舰门店,精心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体验经济,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充分考虑群众“家门口”服务需求,全方位提升前进街、樱花路等商业街区,促进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打造“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街区”,积极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加快城市更新。总投入68亿元,实施中心城市项目45个。加快推进长深高速xx段改扩建,完成308县道、309县道、xx东西路改造提升,实施淮河西路、香江路、景辉路贯通工程,进一步畅通“大动脉”、优化“微循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启动淮师南二期地块房屋征收工作,完成黄河花园17地块、营东商住楼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围绕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提升改造古黄xx岸生态休闲带沿线、荷花公园等关键节点,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努力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推进城市管理。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加快实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培育创建一批精品路段、精品广场,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精致管理城市。依托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增强执法素养,推动城市长效管理“16项”标准落细落实。围绕淮安市物业管理“20条”措施,建立物业管理收费检查制度,健全物管企业信用评定体系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设立区级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街道调解站、社区调解室,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有序接管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全区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优化公共空间停车管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00个,经营性停车场智慧停车系统接入率达100%。加快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建设进度,打造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8个,建成垃圾分类宣教中心1座。

  四、坚持统筹融合,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乡村振兴

  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责任,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积极构建现代化畜禽“屠宰-加工-流通”体系,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生猪等农副产品稳产保供。突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重点围绕“稻+”、瓜、椒、藕、菇等五大产业,加快建设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建成稻米核心基地1.5万亩,构建“一片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产业格局。深入实施中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完成5000亩池塘生态化改造,全力建设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融合化推进镇村建设。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区建设,建立动态管理的“三级先导”项目库,开展农房改善、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融合五大提升行动,打造可观可感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体优化水田路林乡村生态环境,更高标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加快打造南陈集镇孙庄村、马头镇安澜小区等规划发展村庄提升集聚试点;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新改建农路10公里、农桥3座,实施农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0公里,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多元化推动强村富民。全域推开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用好村集体经济增收“六条路径”,高效盘活资产资源,确保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坚持“输血”“造血”并举,发挥乡贤能人、退役军人“新农人”作用,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

  五、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在更高标准上建设生态文明

  深化污染防治。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巡视巡察及“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强化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扎实做好重点污染源治理、重点行业VOCs减排、秸秆禁烧禁抛,完成国三及以下柴油车提前淘汰任务,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实施赵公河水质提升系列工程,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建成幸福河湖10条,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强化土壤环境分类分级整治,推进固废源头减量、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加强生态修复。投入13.9亿元,有序实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24个。围绕重点断面,新建污水管网230公里,高效运营1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置。完成二河西堤生态修复二期、五河口生态修复、淮涟灌区改造及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加快洪泽湖周边滞洪区、退圩还湖工程建设,进一步夯实生态屏障。大力实施国家级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完成古运河、泰山湖等河湖水岸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马头镇太山村、南陈集镇头堡村等5个水美乡村,绘就水清人和的乡村画卷。

  促进低碳发展。坚持“亩均、碳均、耗均”论英雄导向,健全项目招引评审、履约审计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准确把握“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要求,加快深能(淮安)新能源刘老庄储能一体化(一期)、四方热力30万吨蒸汽供热调配中心项目建设进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利用盐腔资源,大力推进中电工程新型储能绿色示范园、光大集团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设,推动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争取招引落户一批光储一体化项目,争创省级绿色工厂2家。

  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在更高质量上促进共同富裕

  完善民生保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保障更多劳动者提高收入水平。深入推进参保扩面,持续“扩中”“提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5%以上。积极探索长三角异地就医一体化,实现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零售购药直接结算全覆盖,住院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不低于80%。

  优化服务供给。聚焦振兴xx教育目标,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区项目实施,启动xx实验小学原址改扩建,xx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城中幼儿园投入使用;开展“十百千”三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名师名校长60名、省特级教师2名,创成市级“双减”示范区。有序实施县域高中振兴计划,大力支持淮州中学、淮海中学创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xx中专实现“五年一贯制”办学;合理优化教育布局,推动“1+N”集团办学,加大镇(街)中心小学投入,促进教育资源有效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xx建设,支持市五院创建三甲医院,全力推动紧密型区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整区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建成省级社区医院3家;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医疗救治能力提升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

  强化文明支撑。加强文化供给,推进“书香xx”建设,实施文化“双名”工程,办好“漂母杯”系列文体赛事,加快区阅览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南片区运河文化,加快实施大运河“百里画廊”xx段建设;传承弘扬北片区红色革命文化,精心组织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殉国80周年纪念活动,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七、坚持底线思维,努力在更高目标上提升治理能力

  提升本质安全。紧扣“务必整出成效”“两个不放松”要求,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全面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聚焦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全力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分层分级精准防控工作机制,创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高度重视极端天气影响,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强化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切实提升城市韧性。

  完善社会治理。以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为载体,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确保社会大局长治久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初信初访化解攻坚年”行动,加快进京赴省访减控专项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纵深推进法润淮商“双百双增”工程,积极开展社区矫正“133”模式试点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全力支持“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更好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全口径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非标融资和高成本融资,完善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严格落实“一企一策”债务风险处置机制,新增经营性债务规模增幅不超过13.2%,压降平台类企业11家;多措并举开展高成本经营性债务化解置换,力争全区经营性债务成本控制在7.5%以下,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着力加大重点企业债务、非法集资等风险排查化解力度,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和长效防控机制,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金融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政贵在行,事成于实。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将始终保持赶考清醒,恪尽发展之责,努力用工作体现忠诚,用奋斗展现担当,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奋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让明天的xx更美好。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感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多形式、常态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的“第一议题”,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确保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得到最有力、最有效的落实。

  始终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将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特质,紧盯重特大项目攻坚、城乡园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和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着眼于实、立足于干,做到各项工作项目化推进、全过程跟进。全面激发政府系统与强者比、向高处攀的争先锐气,对定下来的事立说立行、干则必成,对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跟踪问效,着力加强政府系统执行力。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政府系统各级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迈开步子察民情,扑下身子解民忧;继续实行领导干部挂钩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机制,开展常态化政企沟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推动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发展氛围。

  始终把执政为民放在心上。坚守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2023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用心用情解决医药物资保供等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政府服务走上门、群众幸福来敲门。完善城乡“5+4”养老服务网络布局,实施高龄独居老人、失能群体及困境儿童保障工程,持续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优化12345便民热线服务,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把政府各项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始终把清正廉洁抓在手上。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身作则带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杜绝问题反弹回潮。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坚决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健全公共工程、公共资源交易、国资国企等监管制度,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切实提升财政监督实效。严守廉洁从政规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各位代表,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每个人的“精彩一笔”绘就壮丽xx的“精彩画卷”,为夺取“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创建新胜利、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而努力奋斗!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篇3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初步预计,全镇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88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37%;餐饮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完成0.58亿元,同比增长2.15%;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完成10.83亿元。

  (一)坚定不移抓工业、兴产业,镇域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抓统筹规划,“双招双引”提质增效。围绕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两大平台,坚持“引凤”与“腾巢”相结合,持续吸引有效投资,清退僵尸企业,盘活闲置厂房。2023年,引进亿元工业项目2个、千万元工业项目3个,友禾电子、家喜塑业已试生产,金燕(泗县)亚麻、亿弘物流等项目已签约落地施工。引进千万元农业项目3个、千万元以下农业项目6个。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

  抓配套升级,为企服务高效便捷。2023年元旦,泗城镇为民服务中心入驻双创产业园,高标准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高效率解决企业项目建设、融资、水电、用工、奖补等问题。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部署,46名干部对全镇84家中小微企业实行全覆盖包保,逐企建立“四送一服” 台账,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活动。全年为企宣传政策216次,协调解决用工、用地、用能、融资、创新等问题32件次,“带政策找企业”为2家符合条件公司申报政策性奖补20万元。

  抓创新改革,农业发展平稳有效。按照“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积累经验、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一户一块田”改革工作,完成8个自然庄488户7158亩“小田变大田”工作。深化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关庙村整治空房189户,清理出可用耕地26亩。两项改革助力推进农业“两强一增”行动,关庙村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8%,统防统治率100%,小麦平均亩产量600公斤,夏粮实现“十九连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

  (二)多措并举抓衔接、促振兴,乡村环境面貌持续向好

  脱贫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开展两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未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新识别监测对象7户27人,“一户一策”落实帮扶措施,抓好各类到户政策落实。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实施道路项目2条、桥梁项目8座,村域主干道亮化工程全覆盖。大力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完成胡陈村有机肥加工厂二期、秸秆揉丝厂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了环境改善与经济增收“两促进”。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5万亩高标准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胡陈村代表全县顺利通过国家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

  特色产业步伐加快推进。坚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战略,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初步形成赵庄草莓、关庙蜜薯、三湾葡萄、彭铺山芋、胡陈羊肚菌、大周双孢菇等特色农产品布局。目前已发展羊肚菌、双孢菇、草菇等食用菌210亩、草莓500亩、葡萄1500亩、山芋蜜薯5000亩,“一村一品”成效明显。全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0余万元,带动600余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6家、合作社8家、养殖基地2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

  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赵庄村大苗中心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抓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全年完成改造253户,积极推进前张中心村污水管网建设 1000余米。大力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推进胡陈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着力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问题。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全覆盖。

  (三)持之以恒抓治理、优环境,生态泗城建设持续向好

  排查消除污染风险。圆满完成午秋两季禁烧零火点任务,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大周社区双孢菇生产基地全年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540吨。聚焦“三清三化两提升”,全年治理黑臭水体13处,清理沟塘5000余米,固废淤泥1500余吨。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重点对镇域河道内的围网、网箱、木桩进行集中清理,通过开展打捞枯死水草、打击非法捕鱼等行动,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高效做好问题整改。牢固树立“抓生态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理念,对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3个环保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高标准通过验收。对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河长办日常巡查反馈的问题按时、高效完成整改。全年整改完成市级交办3件、县级反馈25件,无典型案件和重点督办件。

  积极塑造城乡风貌。泗城镇作为泗县文明创建主战场,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对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治理,组建泗州农贸城、彭铺街道两个工作专班,对农贸市场软硬件设施进行修缮维护和标准化建设,坚决遏制“脏乱差”反弹,营造安全方便的购物环境和整洁有序的道路环境。泗州农贸城、彭铺街道、三湾社区代表全县接受全国文明城市检查,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四)用心用情抓民生、暖民心,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向好

  就业培训促增收。建立劳动力和企业用工数据库,录入企业用工情况53家和农村劳动力数据4.1万条,为企业提供适岗人员6900人。开展“就业帮扶、真情相助”系列宣传活动,联合园区企业,送招聘简章入户,打造三湾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引导600余名在外务工人员留乡就业。与泗县技工学校联动,解决辖区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新林服装、冠德服饰、万华酒店等企业订单式输送员工400余名。

  兜底政策增福祉。全年发放惠农补贴195批次,总金额4000余万元,惠及人口8万人。为泗城750户农村低保户和189户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775万元。临时救助56人次,发放金额21万元。特困供养105人,孤儿12人,坚持每月入户走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新建幼儿园1所,新增240个学位。推进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午季承保面积3.5万亩,理赔66.2万元;秋季承保面积3.2万亩,理赔91.9万元。超额完成医保征缴工作,位居全县前列。

  倾听民声解难题。严格落实“党建+信访”等制度,常态推进镇干部随时接访、村(社区)干部上门走访,创建“党旗红·和谐美”信访工作品牌,全面加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实现让群众反映诉求“最多跑一地”、解决问题“最多访一次”,全年接收办结各类信访案件176起。高度重视县镇人大代表提出的653条民生建议,带着问题作决策,结合10项“暖民心”行动,对辖区15处危房、683米村组道路、5430米护栏进行改造提升,切实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

  (五)精准高效抓防疫、保平安,社会大局稳定持续向好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面对突如其来的6·26疫情,我们凝聚抗疫信心,同心协力抗击疫情,坚持上下联动,充分发挥网格化作用,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广大群众、返乡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纷纷志愿加入防疫一线,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为全镇人民完成120万余次核酸采样工作,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国家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措施出台后,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推进加强针接种和药品保障,全镇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

  安全生产压紧压实。扎实开展“治违除患”专项年、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防溺水、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多项行动,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拆除违章建筑700多平方米,纠正非法违规行为10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47个,现场整改消除43个。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三湾社区顺利通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验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乡村治理稳步推进。积极推进现代化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建立健全 “一核多元”协同联动的基层自治体系,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标准化建设村综治中心、村协商委员会,实行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经常性开展“八五”普法、“法律六进”、议事协商活动,实现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做到“小事不出庄,大事不出村”。关庙村“六事”工作法有力有效,连续多年未发生越级访,该村荣获“2023年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2023年,我们全面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持续提升政府效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从严从实抓好省市委巡视巡察和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同时,支持武装、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开展工作,退役军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并在各领域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全市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试点观摩现场会,受到军分区和县领导高度评价,获评“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民兵应急训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2023年,是极其特殊、极具考验、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多轮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沉着应对、精准防控,经受住了疫情的反复冲击;面对超预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加压奋进、迎难而上,凝心聚力改作风、优环境、稳增长,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承上启下、接续奋斗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泗城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在座的全体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泗城镇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镇域经济缺乏龙头拉动,规上企业数量较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特色产业规模较小;脱贫成果还需巩固,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社会治理仍有弱项,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拿出硬招实招,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3 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动摇。今年的奋斗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额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项目带动,持续“双招双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聚焦“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效率,整合各类资源,推动项目落地,亿元项目金燕(泗县)亚麻上半年正式投产,预计产值1.1亿元。继续排查整顿园区内经营不善和濒临破产的“僵尸企业”,通过“招商激活、嫁接盘活、服务帮扶”,提高工业园区土地综合利用率,推动转型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瞄准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争取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跟踪对接意向项目,加快推进签约项目。顺应发展需求,培育乡土能人,优化人才库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四送一服”,压减办理时间。加强协调服务,紧盯重点项目,及时解决用地、用工、用能、征迁等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竣工项目全面达产。

  (二)巩固脱贫成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做到发现一户、精准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继续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性普惠政策。加强扶贫资产管理使用监督。加快农村道路和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三农”优惠政策兑现和各种补贴发放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确保100万元以上村(社区)达到2个,平均达到80万元以上,消灭50万元以下村(社区)。

  现代农业跃上新台阶。深入开展“两强一增”专项行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食用菌、草莓、葡萄、山芋等特色产业,“育”“引”结合,给政策给激励,根据市场反馈扩大经营规模。毫不含糊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厉打击“三无种子”制售,常态化科普粮食种植、养护、防治知识。积极推动农业“大托管”服务3000亩以上,耕、种、收、病虫害防治全流程托管。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推进关庙村前张美丽乡村中心村,认真谋划胡陈村黄庄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改造力度,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圆满完成年度文明创建任务。推深做实“小田并大田”改革,确保年内完成2万亩、力争3万亩。持续做好“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优质小麦高产攻关”技术革新,发展三湾、关庙2000亩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试点、推广赵庄、关庙1万亩优质小麦种植,采用订单销售模式,提高农户收入,努力实现强镇、兴业、富民的目标。

  (三)加强生态环保,促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污染源头治理,打造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常态。扎实做好午秋两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积极扶持培育环保企业、绿色工厂,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强化地表水、地下水协同防治与保护,持续治理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污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落实四级“田长制”,围绕生活垃圾、危险固废、化肥农药、畜禽粪污等重点,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打好绿色生态主动战。强化河长制、林长制,加强水源地及周边环境保护,实施重点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落实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措施,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推进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严格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严厉打击固体废物违规倾倒违法行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相结合,落实常态化宣传和监督机制,促进形成“全民共治”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打好生态保护持久战。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扎实整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确保所有问题清仓见底、整改到位。加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四)着力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大周医养中心和培智学校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计划安装供水管网2.64万米,保障镇村安全供水。落实“双减”政策,突出均衡发展,实施彭铺小学、胡陈小学改扩建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残疾人保障政策,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加强“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为工业园区输送合格的技术人员,提高就业率。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充分发挥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作用,强化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就医服务流程,保障患者能够就近得到及时诊疗。做好重点人员统计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做好服务衔接,保障群众正常就医需求。加快推进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优化服务流程,做到应接尽接、安全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持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将心比心做好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建立闭环跟踪落实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启动泗州华府破产重整程序,整合资源推进用电并网、天然气和下水管道等突出问题的解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统计、民族宗教、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攻坚克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勤勉尽责,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忠诚履职,强化政治担当。把讲政治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各项工作始终,确保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二是真抓实干,改进工作作风。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经常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提高抓落实能力,加大协调推进和跟踪督查力度,确保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立说立行、落地落实,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

  三是依法行政,增强法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政府工作,推进法治泗城建设。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规范项目招投标管理,从严监督村(社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

  四是廉洁自律,树牢底线思维。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推进作风建设永远吹冲锋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和《准则》《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保持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路在脚下;战鼓催征,整装再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依法监督下,在全镇干群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泗城团结奋斗!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篇4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黄浦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区第三次党代会部署的起步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严峻考验,逆势而上,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一)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显著

  全力以赴助力打赢“大xx保卫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和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激活并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逐级包保,统筹推动排查追踪、核酸检测、转运隔离、封闭管控、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物资保障、消杀消毒、垃圾收运等工作。全区团结一心,特别是身处战疫“上甘岭”一线的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保供服务人员、下沉干部以及广大志愿者,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力突破资源极限挑战,刻不容缓推进“四应四尽”,有效抑制疫情指数级上升势头,为共同打赢“大xx保卫战”贡献了黄浦力量。

  因时因势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指挥体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聚焦老旧小区、高龄老人、沿街商铺等重点,提升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完善便捷灵敏早发现机制,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细化场所码、数字哨兵布设颗粒度,督促企业落实场所码扫码查验、员工定期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要求,“场所码”扫码率位居全市前列。完善快速高效应急处突机制,建立专班、组建队伍、制定预案,以快制快,有力处置本土疫情。完善动态调整管控机制,建设区人口综合库,助力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把疫情防控重心从“防感染”转变为“保健康、防重症”,加强引导,努力筑牢个人防护、疫苗接种“两个屏障”。

  稳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围绕企业痛点与需求,广泛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优化政策环境,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黄浦助企纾困“新十条”、加快经济恢复重振“三十六策”以及商贸、科创、文旅等多个行业专项政策,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介,构建便利的企业申请通道。创新纾困平台,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推出“金易融”“科易贷”“外滩融易行”等特色金融服务平台及举措,惠及企业近2000家。国有企业减免房屋租金约8.5亿元,惠及租户4000多户;积极推动非国有物业房租减免。在全市率先开放电影院、剧场等文化场所,广受群众欢迎。

  (二)区域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统计分析,举全区之力,交出高质量的答卷。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5.33亿元,同比增长0.6%,在全市率先转正,总量和增速排名均为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全年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95亿元,同比增长2.6%,总量居中心城区第二;引进内资507.7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7.02亿美元;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市级民营企业总部2家、市级贸易型总部2家;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左右,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融入全市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牵头召开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第二届大会,发布联盟口号、标识以及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形成“十大行动”“长三角楼宇评价体系”“科创护照”“信游长三角+”等一批创新型合作成果。全力稳外资、稳外贸,召开外商投资推介大会,成立区外资服务基地、外商投资孵化基地,入围“2023年xx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单企业19家,走在全市前列;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鼓励企业多渠道参展,意向成交金额2.7亿美元,淮海新天地区域成为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组建成立黄浦科创集团、文旅集团;完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支持老凤祥开展新一轮“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区属国企在区域经济恢复重振、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服务业持续创新。在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两大增长极的带动下,“外滩金融”品牌进一步打响,持牌金融机构加速集聚,上银理财、融通财险、恒丰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成功落地,星展证券的首家营业部正式开业,太保集团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太保科技落户。创新推动金融产业链、生态圈进一步优化,外滩金融峰会、外滩金融法律论坛、长三角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圆桌会议等一批前沿性、先进性、创新性的高规格活动成功举办;开展“楼宇联盟”“走进上交所”等平台活动,有效促进各方交流互动。

  商旅文持续融合发展。全面融入xx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华润资本、中免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内免税综合体项目。围绕元旦、春节、“五五购物节”、国庆等重要节点,组织重点商圈各主要商业企业开展80余项品牌特色营销,加快消费复苏;开展“欢乐消费黄浦行”消费券发放活动,有效提振信心,不断增强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获批“xx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推进重点区域数字化转型,豫园商圈获评xx唯一一家“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文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黄浦举办,获评全市唯一一个“xx设计之都建设示范区”称号,“江南智造国际设计港”成为xx“时尚消费品特色园区”。文旅品牌引领效应凸显,“演艺大世界”精彩归来,荣获“xx十大文化品牌”称号,xx国际音乐剧节、国际喜剧节、国际戏剧邀请展等三大节展成功举办,近20000场演出持续丰富市民游客的观演体验;国家级文化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稳步推进;“豫园地区”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产业新动能持续迸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成立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首届科创大会。加大产业布局力度,中国船舶集团下属海工、海舟等4家子公司、国药控股数字科技、中电浦智、爱士惟、“小红书”、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中国区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和创新机构落户。大力营造科创氛围,成功举办“健康中国思南峰会”、首届中国整形医学产业创新大会、2023全球数商大会、“数字化转型大会”等科创活动,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强协同机制,完善街道、部门、企业集团“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立体化营商服务机制,进一步强化楼宇联合招商,切实提升服务企业的灵敏度、精准度。完善支持政策,发布“区级贸易总部2.0政策”“支持优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黄浦人才二十条”,积极推进政策“免申即享”“精准推送”。锐意创新服务,推进“一网通办”向好办、快办转变,开展综合窗口一体化系统建设、“综合监管一件事”“企业云”黄浦旗舰店等市级试点;探索以信用信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完成全市首单“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交易。

  (三)民生服务更具温度和质感

  旧改取得历史性成果。克服疫情影响、资金保障等多重困难挑战,创新突破、克难奋进,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历史遗留“毛地出让”地块全部处置完毕,标志着xx持续推进30年的这项工作实现历史性收官。7个成片旧改地块完成控规调整。马不停蹄启动“两旧”改造,坚持“多策并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初步形成三年行动方案;开展零星旧改地块规划及土地绩效提升研究,形成零星旧改地块分类处置方案和时序安排,初步明确小梁薄板房屋分类改造路径。蓬莱路北侧地块零星旧改项目、保屯路211弄小梁薄板房屋改造项目一轮意愿征询均高比例通过;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加力推进,190、170街坊项目生效,外滩源二期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开展多种类型就业服务活动,助力应届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本区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实现就业比例居全市第一。“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作为全国四个典型案例之一,入选联合国2023年世界城市日《xx手册》;深入开展根治欠薪集中专项治理,代表xx市圆满完成迎接国务院专项督查,并取得全国第一佳绩。关心关爱脆弱人群,积极推进“人户分离”等困难群众精准帮扶。深化“嵌入式”养老服务内涵,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家、老年助餐场所1家、长者照护之家1家,完成适老化改造254户、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100张,家庭照护床位签约356户,市场化运行数量居全市前列。不断充实街道“未保站”服务内容,成功创建全市唯一、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实现“儿童友好社区”街道全覆盖。有力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率位列全市第一,黄浦“双拥教育园”正式揭牌。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扎实做好民生实事,攻坚克难,完成加装电梯101台,完成老旧住房综合修缮2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7100户,解决无卫生设施家庭1000户以上;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套。切实守护好“菜篮子”“米袋子”,新增各类早餐网点22家,完成2家标准化菜市场智慧化升级改造,马立斯菜市场被评为全市首批“示范性智慧菜场”,进一步健全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优化粮食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圆满完成援派干部轮换等各项工作,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社会事业高位均衡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强化“红色思政”品牌建设,启动“青少年创新英才培养登峰计划”,加快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面落实“五项管理”“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平。“面向数字化转型的名师学习指导”等项目获评国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持续优化托育服务,新增2个普惠性托育服务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新建3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坚持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香山中医医院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全市首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机构。牵头做好本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子项目场景建设,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建设。体教融合结硕果,黄浦小将在市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获金牌数第一。营造浓厚文体生活氛围,有力“护航”2023年xx马拉松赛、赛艇公开赛,成功“奏响”城市草坪音乐会;新增3条市民健身步道、3个市民健身驿站,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四)城区治理效能稳步增强

  城区面貌呈现新景象。深化“三美”联动建设,xx河夜景优化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完成35条道路、19.26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全区32个进入施工阶段的重大项目均有序建设。打造“公园+”多彩天地,新建绿化5.37万平方米、口袋公园2座,复兴公园“破墙”开放;优化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百余处,努力打造“可以坐下的城市”。xx西里弄项目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设立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持之以恒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建成可回收物服务点556处。

  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全面落实本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40条”举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凸显,开展“第二梯队”建设,推出“闪亮社区人”项目,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壮大基层力量。基层治理品牌内涵持续丰富,服务阵地持续扩大,建成“零距离家园”实体阵地195处,覆盖全区所有居委;建成“三会”实践基地149处,基本覆盖全区所有居委;推动“三会”制度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社区拓展到楼宇、园区、商圈;《住户守则》更新迭代,并在各街道深入推广应用。全面实施社区规划师制度,高效推进“一街一路”项目一体化统筹设计,高质量完成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蓝图和行动计划编制。统筹实施“五个文明”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城区运行保持安全稳定。成立区城运应急委,编制城市体检报告,充分发挥“一网统管”平台优势,打造城区数字生命体征指标库,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升风险评估和动态预警精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结合“大走访、大排查”,开展自建房、燃气、高空坠物、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电动自行车等专项整治,全力以赴推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创新试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严厉打击民生领域犯罪、“非接触式”新型犯罪,区报警类110警情降幅全市第一。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化解、维稳处置等工作,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重要信访稳定工作任务。

  (五)政府自身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政治建设不断强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部署要求,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区政府各项工作中。统筹推进普法和执法,开展民法典等多个专项普法活动;在全市成立首个区级基层依法治理共同体。xx东路街道成为xx唯一入选司法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单位;法律顾问实现“区-街道-居民区”三级全覆盖。行政执法监督持续加强,深入推进“基层执法体制”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政务公开,组织“政府开放月”活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依法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区政府系统全面完成68件区人大代表建议、183件区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并公开办理复文。财政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大收入统筹力度和财政支出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持续强化三资管理,全面落实房产分类管理。严格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贯彻落实新《审计法》,加强审计监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对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等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持续加大审计整改和内审指导力度,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国防动员、兵役、退役军人工作,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工作,以及妇女儿童、保密、民防、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在疫情的冲击影响下,依然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此,我代表黄浦区人民政府,向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尤其是疫情期间昼夜奋战、向险而行的广大党员干部,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民兵预备役、广大志愿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黄浦建设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黄浦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稳中求进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在点燃改革创新引擎、优化城区功能布局、持续提升发展能级等方面还要下更大功夫。二是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任重道远,特别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亟需加强,社会迅速高效组织动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治理数字化转型仍需在实战检验中提高水平。三是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还要不断提高,特别是稳就业、为老服务、公共卫生等方面还需不断加力。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加以改进,并在下一步工作中科学把握面临的形势,系统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部署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十四五”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市委二次全会部署,以及三届区委五次全会要求,以更高的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黄浦肩负的使命任务;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凝聚信心和力量;以更实的举措,紧扣“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推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黄浦形成生动实践。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23年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左右,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演艺大世界”展演数量29000场次以上;“两旧”改造受益居民3500户以上;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2023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踔厉奋发促发展

  坚持“四个放在”,牢牢把握“中心辐射”功能定位,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实现区域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落实国家战略布局为牵引,争创发展新优势。主动对接国家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措施和xx“五个中心”建设升级版政策,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深化探索“新片区+黄浦区”模式,着力扩大开放领域,更好统筹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建设,进一步做实共享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动员更多力量参与。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切实稳定外贸外资;高质量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探索“内外贸一体化”方向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以扩大开放增强服务贸易能级,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彰显黄浦在xx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外资工作机制运行效能,发挥外资服务基地功能和政策集成效应,大力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发展,提振外资发展信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区属国企集体板块重组,高效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全面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明确规划实施后半程的重点任务和要求,推动规划蓝图落地落实。

  大力推动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科技升级,提高全要素产出效率,促进产业生态繁荣兴旺。进一步锻造“外滩金融”金字招牌,持续深化xx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聚焦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两大增长极,吸引头部机构、各类关联项目加速落地;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生态,以金融文化培育为示范引领,全面支持高能级金融行业组织和智库发展,组织各类活动、营造更好氛围,在更高起点上,不断提升“外滩金融”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商旅文融合发展水平,高标准打造世界级商业地标,全面提升xx路步行街区综合功能,完成世纪广场及周边业态升级,优化完善街区管理机制;布局建设高雅时尚的淮海中路街区,推进尚贤坊等关键节点项目,结合灯光升级打造,开展支马路业态调整和街区公共空间营造;融合打造兼具“东方韵”与“国际范”的大豫园片区,进而贯通豫园、十六铺到董家渡的商业动线;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消费新场景,更好激发消费潜能;强化设计之都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时尚和创意设计产业,吸引集聚全球名品的首店、旗舰店。进一步打响“黄浦最xx”文旅品牌,深化“演艺大世界”建设,精心策划开展“定名五周年”系列推介活动,打造“星罗棋布、多点开花”的文旅新空间,有效带动优质资源集聚和优秀团队荟萃,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文娱综合体。支持艺术品、电竞等产业发展,持续增强文化活跃度、吸引力和品牌传播力。

  积极优化综合发展环境。聚焦优化营商服务,进一步完善大招商机制,持续深化“证照分离”、企业住所登记便利化改革,创新实施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积极探索“全场景”智能服务和“四个一”服务模式。聚焦优化人才服务,进一步完善“1+X”人才政策体系,打响“才聚黄浦”品牌,围绕重点产业打造人才发展链,实施新一轮人才安居工程,坚持“实物+货币”多元模式,持续拓展安居渠道,吸引各类人才近悦远来。聚焦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区域规划,精心做好旧改新释放空间的规划落地与功能提升,强化历史风貌区的更新活化,聚焦外滩金融集聚带、北部片区、金陵路、大新天地等重点区域,强化空间载体和产业要素之间的耦合,促进功能升级。

  (二)创新驱动增活力

  积极把握“科创回归都市”的新趋势,发挥黄浦独特优势,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壮大经济新动能,助力xx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

  着力打造科创政策体系。充分把握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阶段的创新规律,深耕金融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细分赛道,制定出台新一轮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建立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和创新的全链条加速机制,切实强化“主管部门+功能性国企+功能性平台”的联动机制,组团实施有针对性的服务,推动更多技术成熟、发展领先的企业落户。发挥金融、专业服务业优势,促进科创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交融共生,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着力优化科创空间载体。围绕降低创新成本,支持科创集团探索市场化运作,切实盘活区内闲置空间,打造高品质科创载体。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优势,持续推动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特种机器人创新中心”和“海派智谷智能制造科创平台”等优质创新园区的新一轮发展,吸引更多研发团队、优质机构、创新资本入驻。

  着力打造创新生态圈。大力营造激情忘我、敢闯敢拼的创新文化。立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积极搭建跨领域、跨行业的交流平台,大力推动企业间的合作与碰撞,促进科技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推广更多高质量的数字化场景,实现研发与应用、技术与资本更好对接。

  (三)用心用情惠民生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确保“两旧”改造有序推进。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任务框架,进一步细化“两旧”改造实施计划,高质量推进已启动的零星旧改和小梁薄板房屋改造项目。聚焦重点难点,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力以赴完成成片旧改收尾。探索外滩“第二立面”老建筑产权归集新路径,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深入实施社区“微更新”,完成老旧住房综合修缮22万平方米以上,扩大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覆盖面,持续提升居住品质。

  深化民生服务普惠共享。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新业态、新职业的劳动就业指导,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创业型城区”建设,促进校区、社区和园区创业资源互联互通,提高创业服务精准度。深化“五边形”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广“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联网医院”模式,力争实现街道全覆盖,实施“家庭—小区—街区”整体性适老化改造,建设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扎实开展妇女儿童纲要规划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加快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强化社会救助“政策找人”机制,拓宽困难人员医疗保险资助发现渠道。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多元住房需求,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多品类供应体系,建设筹措2000套、供应1200套。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管,提升主副食品供应水平,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新建1家标准化菜场,扎实开展粮食安全各项工作,提升本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推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优质示范学校规划建设,完善“紧密型集团学区”办学,强化数字赋能,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巩固“双减”成效。加强“托幼一体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婴幼儿服务示范城市。加大健康促进力度,迎接国家卫生城区复评审。进一步完善两大医联体运行机制,引导区属公立医院争创三级医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级,新增市级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2家、中医示范站点2家。探索卫生与体育、卫生与医保相结合,拓展“功能社区”健康服务。加快区疾控中心改扩建。推进文庙改扩建,区文化中心基本完成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持续推动全民健身,推进“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布局街道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四)精益求精优品质

  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把握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规律,着眼全领域、全周期,探索创新治理方式,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推动城区治理升级。聚焦社会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整合强化治理效能。加强数字治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赋能“一网统管”“一网通办”融合发展。夯实数字底座,迭代升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平台,做实做强综合网格,提升实战能力。打造环境治理标杆,全要素、一体化推进“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聚焦xx北路沿线、环龙门村区域、老太平弄及西凌家宅路等“生活圈+”区域以及人民广场、“一江一河”、衡复风貌区等“公园+”区域,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利用效能,优化生活服务体系,推动社区生活圈蓝图和行动计划转化为“实景图”。

  推进城区形象提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创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低碳社区,实施国家住建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三期工程。探索“无废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回收服务进小区,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效。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围绕xx路、复兴公园片区,持续推进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打造黄浦“衡复+”优秀案例。优化绿色空间布局、丰富绿化建设形式,新增各类绿化4.5万平方米,新建口袋公园2座,完成外萃丰弄绿地、董家渡景观花桥项目,全力推动单位附属绿地开放,提高绿化覆盖率、就近服务率和复合利用率,全面展现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亮丽形象。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坚持大抓基层工作导向,落实“1+N”政策体系,梳理形成街道承担区级部门事务清单,优化下沉准入机制;一体化打造基层队伍,深化推进“黄浦计划”“班长工程”。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理顺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深化“零距离家园理事会”运作和“三会”制度、“住户守则”推广应用,不断增强基层民主协商实效。坚持需求导向,有序推进示范型“零距离家园”实体阵地建设,切实提升居民群众感受度。坚持项目导向,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参与“一街一路”项目建设和社区生活圈打造。提升基层法治水平,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共同体建设,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委员会实体化运作,积极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五)如履薄冰保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维护城区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康。

  着力增强城区韧性。从传统的灾害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提升城区安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统筹谋划,与城市更新、城市体检、智慧城区建设等紧密结合,提升韧性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构建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神经元感知等科技手段赋能安全治理,提高风险早期识别能力。持续强化应急能力、专业队伍和资源储备。运用综合性、系统性手段,提高全社会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城区应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抵御力、适应力、恢复力。

  全力保障城区安全。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措施,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科学性和精准度,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做好各领域安全监管,聚焦危化品、燃气、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探索安全生产、消防、民防等领域的末梢精准治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维护大局稳定。加强社会风险管理,落实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持续推动矛盾化解攻坚,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加大人民建议征集力度;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认真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高质量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迎检工作,及时发现、依法打击各类侵害群众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驰而不息提效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区政府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着力提升依法决策质量和政务公开效能,重大行政决策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全流程公开。推进区、街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全覆盖,探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代表共同参与行政执法监督。大力推广法治文化,持续推动“八五”普法,创新开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试点工作。更加自觉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

  强化效率政府建设。积极对接世界银行新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标准、环节和流程,把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贯通起来,通过厘清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综合统筹、加强协调,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盘活资产、优化配置,激发资产潜在价值;加强绩效管理,形成事前评估、事中跟踪、事后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稳步开展民生和资源环境专项审计。

  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抓好工作落实,强化跟踪督办。高效完成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工作,提升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智能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持续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质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为xx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谱写新篇章作出黄浦贡献!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篇5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之年。这一年,面对四市交界的疫情防控复杂局面,面对闽江“缺氧期”的艰巨挑战,面对60年一遇的雨情、汛情、灾情极端气候,我们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保持全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8.55万元,同比增长2.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9元,同比增长7%。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一年来,我们用稳中求进的“定力”凝聚经济发展的“合力”,社会发展有速度更有质量。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镇6个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额3717万元;完成工业投资1965万元,同比增长57.8%;固定资产投资5415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同比增长127%;培育1家规上工业企业,1家限上商贸企业,固投入库5个项目,其中政府项目1个、技改项目1个,服务业项目2个、交通项目1个。二是项目建设稳中加快。积极向上争取库区、水利、国土、民政、农业和财政等部门资金3484万元,用于建设水口水库移民示范区(水口镇水口居)、镇区污水站和污水管网工程、水口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移民村人居环境整治、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工程等,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三是产业发展稳中调优。全面完成97520平方米的养殖网箱升级改造,在减少养殖总量的前提下,引导淡水养殖朝经济价值较高的加州鲈鱼、翘嘴红鲌等鱼种发展。指导各村居均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注册“囦关脐橙”等商标,提升产品附加值。

  一年来,我们用落实政策的“深度”校准乡村振兴的“精度”,决胜小康有担当更有作为。

  一是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全镇8个村(社区)党支部全覆盖领办合作社,以党支部引领统筹房屋、土地、果园、水域等闲置资源,着力发挥产业优势,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嵩溪村“古田县鹭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结合打造“四下基层”实践基地,整合水果种植和渔业养殖资源,推介土蜂蜜、脐橙、沃柑、葡萄、草鲢鱼等农产品,打响“囦关脐橙”、“湾口鱼丸”“水口山茶油”等品牌,进一步促进产业提升与村财增收,并荣获古田县“十佳领办进步社”称号。湾口村“古田县聚鑫农业专业合作社”全面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生产,用好种粮补贴惠农政策,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有序流转村民田地,开荒水田58亩、旱地120亩,大规模种植水稻、大豆、甘薯等作物,并推出“我在水口有亩田”认筹活动,实现村财增收。二是推进农业增产增效。打造水口镇溪岚村千亩高优脐橙种植示范基地,做大做优以脐橙、橄榄为主的水果产业,溪岚村(脐橙)入选全省2023年度“一村一品”专业村。积极引进无花果、阳光玫瑰、沃柑、闽清2号甜榄、果冻橙等优良品种,从而实现水果种植提质增效,脐橙、无花果等水果价格高于市场同类。全镇6700多亩脐橙、橄榄、无花果等名特优水果长势良好,预计产量11000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推进各(村)社区党支部领办完成开荒50亩以上任务,累计开荒复垦416亩,全年粮播面积7985亩,粮食总产量2986.5吨。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好2023年度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万元,并向上争取资金24万元,建设湾口、溪岚、汶潭统一的脐橙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添置自动水果分拣机,产品分等级包装、定价等。投资80万元建设湾口、嵩溪村高标准农田500亩,投资10万元修复水潮村洋角岭自然村河道护岸水毁,投资5.3万元修复嵩溪村水渠,投资21.7万元提升水口镇天柱山造福工程安置点,同时新建停车场7个、新增停车位120个,修建小微公园10处、凉亭9座,修建水上栈道1200多米,补齐各项基础设施短板。

  一年来,我们用美丽水口的“品质”打响宜居宜业的“品牌”,乡村面貌有颜值更有活力。

  一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彻底打击“两违”和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有效减少存量,遏制增量,今年以来拆除28宗“两违”设施,总计拆除面积3万平方米,特别是迅速取缔1处大规模牛蛙养殖场,拆除建筑面积16.7亩。推深做实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改革,开展全天候、宽领域日常跟踪巡查,镇级双河长、各村河道专管理员(物业化公司)共巡河2203次,巡林1895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50个。开展闽江流域(水口段)水葫芦清理工作,及时掌握江面水葫芦、泡沫浮球等江面垃圾动态情况, 配合福建省围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水葫芦打捞、清理作业。二是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最整洁村”“最脏乱村”评选工作,溪岚村获评全县第二季度“最整洁村”。投资750万元开展移民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资800多万元升级改造镇区污水站和污水管网,投资1240万元建设水口水库移民示范区,完成立面改造14344平方米,其中彩色立面13129平方米,新装路灯500余盏,新种植被、新建花树池等,实现了整体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努力打造“闽江渔旅小镇”。三是网箱整治成果持续巩固。扎实推进养殖网箱升级改造验收工作,全镇440户共97520平方米已通过初步验收。持续实行领导班子挂村、镇上干部包户、巡逻队伍常态化巡查的网格化工作机制,联合县交通、水利、水产事务中心等单位多次开展执法,加大对闽江干流及古田溪的定制网、灯光诱捕等非法捕捞设施的打击和处置力度,及时开展江面泡沫浮球、垃圾及水葫芦的清理,闽江(水口段)及古田溪、高洲溪江面总体整洁有序,国家级监测断面雄江断面水质基本维持在二类水平。

  一年来,我们用为民务实的“行动”赢得群众真切的“感动”,民生改善有力度更有温度。

  一是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对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进行摸底排查,并录入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严格落实各项惠民和救助政策,今年以来,共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03人15.67万元,新增农村低保15户29人、低保边缘15户38人,现阶段在册最低生活保障162户279人,城乡特困人员25户25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全镇8个村(居)实现互助孝老食堂建设全覆盖,辐射服务130余名老年人用餐。投资300万元建设水口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有望年内建成投入使用。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全力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任务,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缴率达95.6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80.79%。二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演练3次、区域核酸检测演练1次;全面完成全镇户籍人口及常驻人口的“一房一档”建档工作;疫苗接种指标完成率均位列全县前列。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面对宁德“3·27”、福州“10·22”等几轮疫情,水口镇坚决扛起守护古田“南大门”责任,先后在闽江大桥、316国道设立疫情防控服务点,对过往车辆开展查验、政策告知以及核酸检测等服务。今年以来,疫情防控服务点共查验过往车辆11259辆(其中货车5463辆),查验返乡、过路人员16745人次。强化应急处置能力,面对“11·21”水口镇新冠阳性康复者复阳的突发涉疫事件中,镇、村、卫生院三方联动,在混管追阳、隔离管控、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上发挥不怕辛苦、连夜奋战的精神,在2小时内处置到位,得到县疫情指挥部的充分认可。三是推进各项事业焕发新气象。投资135万元的中、小学教师宿舍“五小”设施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争取2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开展中心小学公共厕所建设。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指导成立古田县水口商会,凝聚企业家力量,疫情防控期间,水口镇商会第一时间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购买了第一批200套防护服、200套隔离服,下半年又再次捐赠价值8000元的抗疫物资,用实际行动支援防疫工作。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12345”便民服务平台诉求件办结率达97.8%,群众满意率达97.8%。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件,办复率100%。坚持完善大统战格局,加强基层人武部建设,获评宁德市“三星级”基层人武部;全力完成征兵任务,发动2名优秀青年参军入伍。与此同时,工青妇、退役军人、残联、老龄老干等事业也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用以民为本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心”,社会治理有成效更有水平。

  一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召开专题会议6次,多部门联合深入学校、商超、市场、在建项目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50余次,走访检查企业40家次,累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5条,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防溺水、消防、交通等校园安全活动,开展应急演练3次。二是社会治理不断强化。重点围绕2023年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点时期维稳工作,对重点人员建立专班,积极落实好一对一稳控措施;全面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抓实抓细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起,调解25起;排查各类重点信访事项42件,问题基本得到妥善化解,受理并答复上级来信来访转交办件8件,化解信访积案件4件。接待来访群众 21批 51人,未出现越级上访事件。创新县际边界乡镇社会治理模式,联合两县三地派出所组建“公共安全志愿者联盟”,自联盟组建以来,处置险情3起,江上警情2起,交通警情6起,化解边界山权林地纠纷2起。三是防汛救灾应对有力。全力做好今年6月特大暴雨应急抢险及9月闽江低溶解氧处置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汛情、死鱼风险。在防汛救灾方面,下沉干部47人,转移群众94人次,出动机械68台次,车辆126车次,清除溜坡溜方等路障150多处。投资100万元建设溪岚村黄其勇厝、何友咸厝和嵩溪村华侨自然村高陡边坡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工程,筑牢防汛救灾“铜墙铁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应对闽江低溶解氧时期,快速做好应急准备,动员并组织村“两委”成员、年轻党员和基干民兵134人,调度应急机动船只24艘并全面配齐12个码头应急物资。镇、村两级干部联动,深入村居、养殖户渔排指导养殖户做好防范,宣传科学养殖和使用高效率的增氧设施,引导群众购置柴油发电机近百台、效力良好的叶轮式增氧机300多台,提前合理增氧,提高淡水鱼体质并有效适应偏低溶解氧环境,有效地防止鱼类大面积死亡情况发生,养殖户的损失基本降到历年最低。

  各位代表,奋斗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以及各位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党政领导班子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水口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水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缺少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后劲不足,缺少新兴产业和新动能支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财政支出压力大,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医疗卫生保障等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部分干部主动谋划、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待增强。对此,我们一定直面挑战、正视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

  风正济时,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创先争优、追赶跨越,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9%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左右;社会零售消费品增长10%;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我们将聚焦六个方面全力以赴做好2023年工作,实现六个新突破。

  (一)聚焦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精准把握中央和省、市、县最新政策导向,结合镇情谋划生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民生和产业项目,着力夯实要素保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攻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县重点在建项目(民生和基础设施、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总投资1亿元,年计划投资0.65亿元,实现项目滚动接续。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总投资1327万元的4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并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确保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水口段和总投资300万元的溪岚湖滨街六弄郑作通等厝滑坡工程治理项目年内动工建设;积极对接交通公路部门,力争水口镇乡道(Y042)湾口埕头至汶潭自然村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列入年度项目库;积极跟踪对接黄田抽水蓄能项目,力促马洋路湾口至马洋公路改建工程尽快立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指导各村居根据村情努力发掘自身资源,探索发展项目,建立并完善各村发展项目库,从而进一步拓宽我镇项目发展的路子。

  (二)聚焦乡村振兴,提升产业发展新水平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优水果品种结构和布局,推广优新水果种植,提升脐橙支柱产业,培育做强脐橙准现代果业示范园。加大名优农产品营销力度,用好溪岚村脐橙服务中心,开展实物展示、文化科普、直播销售、产品分拣等展销活动,谋划组织脐橙采摘节、品牌推介会等,带动脐橙产业振兴。主动配合京台高速复线水口段建设的前期工作,利用闽江复航和京台高速复线建设契机,携手闽江沿线兄弟乡镇,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共同打造“福州海洋经济发展腹地”。大力谋划发展临江经济,促进网箱养殖规范化发展,发挥闽江山水特色资源与优势,融合旅游、采摘、垂钓、摄影等要素,培育闽江休闲渔业示范小镇。

  (三)聚焦生态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新面貌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严守生态环保底线不动摇,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巩固运用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违法畜禽养殖查处和生活污水治理力度。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大力推进“两乱”治理,严格源头管控。进一步落实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发挥村居群众的主动性,创新方式方法,抓好316国道沿线环境治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提升镇区宜居水平,让城乡更加文明有序。

  (四)聚焦民生民心,促进社会事业新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始终把满足群众期待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重视困难群体帮扶救助,持续做好低保人员、留守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等工作,精准落实落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灾救助等各项兜底保障政策。更加关爱“一老一小”,巩固提升孝老食堂和区域性养老项目,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做好就业、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抓好疫情防控,持续做好境外人员、重点地区人员管控工作,对上级推送反馈的疫情线索,及时开展核实调查,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确保第一时间查处隐患,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和传播。

  (五)聚焦社会治理,优化和谐发展新环境

  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网络综合治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与相邻乡镇开展创建边界友好乡镇工作,通过综治联防、疫情联控、经济联建、生态联保、文体联谊等形式,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深化平安水口、法治水口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种暴力、非法集资、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大力化解信访积案。持续开展金融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继续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燃气、防火、防汛等领域安全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审计工作,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进库区移民、民族、宗教、侨务、台港澳、档案、气象、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残联、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六)聚焦政府建设,实现治理水平新突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紧每一天、抓好每件事,保持快节奏、跑出加速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坚决落实政府系统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继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对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移民库区项目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做好政务公开,集中财力办实事、办急事、办好事。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立足新起点,我们豪情满怀,实现新跨越,我们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全力推进“五个古田”建设,着力打造“一环两翼”产业布局中扛起“门户担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水口而努力奋斗!

2023年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多篇篇6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山水宜居·数智所前”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主动应对经济下行、疫情防控等严峻挑战,及时处置一批事关发展大局的大事、难事,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33亿元;镇街地方财政收入3.86亿元;限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4%。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面对比预计更大的困难,破冰突围、克难奋进,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成绩。发展势头良好。新增赛富特、中隧桥等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达3家,位列全区各平台镇街第2。祥邦科技被列为2023杭州准独角兽企业,好克光电入选区科技型百强企业。产业数字化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23亿元,增长25%。转型升级加快。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7家,总数分别达96家、159家。规上研发机构备案17家,实现亿元以上无研发费用、无研发机构企业“双清零”。加速有机更新,盘活存量工业用地72亩,新引进制造业企业10家。开展全市首批低碳乡镇创建,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企服务提质。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开展“助企纾困解难题”百日攻坚大行动,实施03东复线及东复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设,帮助41家省级中小企业申报政策性补助。申报A-F类高层次人才44人。助力明康汇在疫情封控等特殊时期保供上海等地超400万份,展现政府担当。茶果共富增效。积极推进青化山省级农业产业园创建。新增区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蓝海生态打造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明良科技完成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第二十四届萧山杜家杨梅节成功举办,萧山樱桃产业农合联成立大会顺利召开。牵手农品共富党建联建机制成员单位明康汇,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率先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十八村山水画廊、三泉王村分别入选市首批共富带、共富村。

  (二)城镇建设阔步向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配套,打造山水宜居新所前。城镇品质持续提升。完成铁路涵洞非机动车道市级积水点改造销号、生态园道路亮灯、入城口公园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新增公共自行车点位7个。顺利迎接省级园林城镇、4A级景区镇、省级美丽城镇验收,获评美丽城镇市级样板、省4A级景区镇。交通项目加快实施。完成03省道东复线拓宽、杭金衢互通连接线出入口两侧绿化提升。来娘线美丽公路完成用地、弱电“上改下”等前期工作。全力保障省级重点工程杭绍台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完成项目组件报批、房屋征迁、迁坟等前期工作。3条“四好农村路”建成通车,7.9公里区级骨干林道完成主体建设。水利建设有序推进。开展“一江二塘三河”美丽河湖提升工程,围垦四工段横河整治、麻车江水毁修复、青岭塘溪修复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缪家村杨家池、袄庄陈村滨斗池完成项目建设。杭甬运河(西小江)所前段整治、赵家兜河提升等项目加快推进。土地要素强化保障。传芳村建设用地复垦通过省级验收,产生耕地指标8.23亩。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拆除违建5万余方。开展土地卫片执法9次,清理违法占地60余亩。完成农民建房线下审批43户,9月份启动线上审批,已受理12户。

  (三)美丽环境添色增彩。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做好建与管文章,构建全域美丽新格局。乡村更美丽。三泉王示范村、数字乡村样板村完成区级综合验收,传芳特色村建设完成区级初验,山里王示范村方案通过镇级评审。李家村全区首个通过第四批提升村验收,第五批提升村袄庄陈村即将启动建设,山联村、孔湖村列入第六批提升村名单。河湖更清澈。全镇13条河道、114个小微水体总体水质良好,11条河道达到水功能区水质要求。东复5号终端池完成提标改造。全民护水绿水币月均活跃率保持在20%以上,问题处理率100%,镇村两级河长巡河率保持100%。环境更干净。常态化做好最清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环卫保洁等工作,区域保洁质量、绿化管养质量等多个指标再上新台阶。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垃圾分类四定一撤“小喇叭”宣传案例在全区推广。李家村成功创建区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管理更长效。以迎亚运环境长效管理为抓手,突出道路、铁路两侧整治重点,排查隐患点850余处,清理漂浮物1000余方。深化长效管理,实现集镇管理精细化,处置数字城管案卷4081件。

  (四)社会事业有力推进。坚持民生优先,办好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老一小统筹推进。三泉王村成功创建区级老年友好型社区。金临湖镇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成运行,生态园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竣工验收。三泉王、山里王、传芳等村老年食堂有效运行,年服务达2万人次。实施专业机构加幼儿园兼营模式,挖掘托位近200个。祥里王村婴幼儿成长驿站通过市级验收。创新开设“杨梅树下”朝夕学堂,参与学生达7300余人次。王华炎纪念馆获评第四批杭州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越王村关工委获评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镇残疾人之家通过“四星级”验收。教育品牌持续擦亮。加快推进一小扩建、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及城南村幼儿园建设项目,促进公办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布点。所前一小、二小、镇中的学科成绩位列南片前三。所前镇中入选省中小学智慧教育试点。山联村“新希望太极社”获评杭州市示范学习共同体。文体建设夯基固本。推进娄家墙门依法合理利用,实施蔡东藩故居布展、导山庙历史建筑维修,完成来苏周墙门、蔡东藩墓、朱凤标墓等文物保护性修缮。增设城市书房,新建市级体育健身广场1个、健身点4个、塑胶篮球场3个。联谊村俞海泉获评杭州市道德模范、萧山好人,山联村陈奕正获评杭州好人、最美萧山人。卫计事业健康发展。国家卫生镇创建在省量化分级考核中位列良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验收,荣获杭州市“五星级”儿童预防保健门诊、“五星级”围产期保健门诊等荣誉。城乡医保参保率达99.3%。金山村上榜省健康村,尚研机械上榜市级健康单位,10个村、10家企业上榜区级健康单位。祥里王村通过市级无蚊蝇村验收。推进计生工作转型,落实各项奖扶资金100余万元,惠及600余人。

  (五)基层治理全面深化。夯实基层基础,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持之以恒做好疫情防控。以精密智控为核心,守住了高速卡口大门、村社小门、居家隔离家门,开展健康码扫码核验和四轮疫苗接种攻坚,支援义桥、闻堰、靖江等地的抗疫工作,落实6个常态化检测服务点,排摸处理数据3.7万条,18岁以上加强针接种覆盖率达86.32%。全力筑牢平安稳定防线。打好“除险保安”攻坚战,扎实开展人口清底、反电信网络诈骗、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工作,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全年刑事案件数和有效警情数分别下降36.41%和15.41%,社会治安持续改善。深化“杨梅树下娘家人”调解工作室品牌,涌现出娄水明、王土锋、王美周等一批优秀调解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60起。纵深推进行政执法改革。挂牌成立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按350项赋权事项开展工作,完成全区一般程序执法首案。集成服务、管理、执法三大功能,“五心融合”基层治理服务综合体完成主体建设。以“综合查一次”为切入点,前移执法阵地,有效破解老所前农贸市场治理难题,全年开展综合查一次事项607次,完成一般程序立案95起,简易程序立案120起。数字化赋能网格智治。镇智治分中心正式成立,建成村社数字工作站21个,构建“1+21+X”的“一网统管”综合指挥体系。“杨梅树下”微治理成为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的样板,予以全区推广。优化设置网格51个、微网格452个,配置网格智治“1+3+N”力量,形成五级基层治理体系。全年采集上报事件1.2万余件、隐患3900余条。重塑乡镇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完成4个村的防汛物资标准化体系建设。三泉王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上榜省枫桥式服务站。

  (六)政府建设持续加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创新普法路径,开设“杨梅树下娘家人”说法专栏,累计阅读人数达上万人。山里王村成功创建为省级民主法治村。依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出庭应诉率达100%。自觉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件,答复满意率100%。坚持高效行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完善AI智脑服务平台,打造AI小所热线,解决问题1.6万余个,成功率达98.2%。镇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四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一体塑形”改革试点,成为展示“最多跑一次”镇街窗口。全年举办开放式活动916场次,数量位列全市乡镇第一。坚持清廉行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发《所前镇作风建设督查工作方案》,开展项目化监督20次,督促整改问题40余个。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作为区工程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项目在全区迭代推广,实现工程项目从审批到监管一件事“线上办”。与此同时,积极支持各条线职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武、民兵预备役、科协、老龄、关工委、残联等各条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二、2023年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

  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是萧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的开局之年,也是所前奋发进取、大有可为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山水宜居·数智所前”的目标导向,聚力共同富裕,聚焦“大杭州、亚运会、数字化”,坚持“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奋力在萧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中展现所前风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具体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环境提升,全力保障亚运盛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服务保障亚运,始终做到标准不降、要求不变、力度不减。打造美丽宜居城镇环境。以“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品质大提升长效管理为抓手,落实镇村环境长效管理,重点对入镇口、集镇区域、主要道路两侧加强环境整治和管控。完善环境保洁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争创区级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4个,以干净整洁面貌喜迎亚运盛会。夯实平安稳定社会环境。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常态化除险保安,夯实信访、交通、消防等基础工作,抠清底数,创建高质量平安村社。建立专职交治员,整体提升交通劝导员队伍,强化消防队伍建设。充分组织调动群众力量,开展社会面整体防控,加强对重点敏感人员、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复杂场所的防控,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创造平安稳定社会氛围。营造全民参与亚运环境。整合媒体资源,创新宣传模式,以“宣传+”形式,推出亚运专题,开展立体式宣传,传递亚运好声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喜迎亚运、文明先行”系列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挖掘宣传“道德模范”“美德标兵”“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倡导好风尚、弘扬真善美,持续浓厚亚运氛围。

  (二)聚焦创新驱动,奋力推动经济转型。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数字化、低碳化两大战略方向,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双招双引大战略。瞄准产业链重点领域,依托生态园、铁路货场等存量地块资源,精准谋划明康汇中央厨房、生态园零碳康养等重大“链主型”项目,打造规模化“预制菜”产业强链和生态康养绿色产业链。对接企业需求,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更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加强人才招引。打造产业转型主引擎。分类分层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金属加工制造行业数字化改造扩面行动。锚定直播电商新赛道,引导服装、家纺类行业转变销售模式,释放实体经济新动能。加强与北大信研院、长三角数字能力中心合作,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打好工业用地低效整治、有机更新攻坚战,对接争取传芳、山里王工业用地挂牌出让。推动祥邦科技IPO,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以全市首批低碳乡镇试点建设为契机,聚焦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低碳工业大数据平台和低碳态势一张图,全面整合低碳资源,实现全镇碳家底的动态监管。建立工业碳排放数据库,实施碳排放核算,夯实低碳工业基础。持续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项目,优化用能结构,降低能耗水平。走好特色经济共富路。推进生态共富项目实质性落地,完成全区首批共富试点阶段性任务。深化与明康汇等企业合作,建设“共富工坊”,帮助所前茶果建立稳定市场销路,带动农民增收。开展“三王”共富示范带创建工作,办好杨梅节、樱桃节等特色农业节庆活动。

  (三)聚焦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城镇能级。以项目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城镇配套设施。打好交通建设突破战。攻坚内外交通,全力保障沪昆铁路抬升(亚太路东伸)项目,积极推进杭绍台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完成来娘线道路拓宽及全线提升项目一期,加快打通“沿山十八村”交通瓶颈。打好配套完善精准战。完成天乐社区老街二期改造、里士湖游步道提升改造等项目。持续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城南村安置房分房。推进北部镇区商品房建设,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能级。打好现代社区整体战。分类推进美丽乡村提升村、示范村、未来乡村建设,实施第五批袄庄陈提升村建设,谋划第六批提升村,加快实现提升村全覆盖。推进东复示范型城郊结合部、山里王示范村、南城未来社区建设。争创三泉王省级未来乡村、山里王市级未来乡村,组团打造美丽风景线。打好水利设施提升战。扩面美丽河湖建设,争创区级水美乡镇。完成杭甬运河(西小江)美丽河湖整治、袄庄陈直河整治两大工程。实施孔湖美丽河湖综合整治。配套山联提升村建设,积极申报雪里池、塘池美丽池塘建设。全面构建水安全保障网,完成塘下斗闸、鱼塘畈闸重建,实施6个三类闸除险加固,提升行洪排涝能力。

  (四)聚焦社会事业,竭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生为先,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卫健事业。突出保健康、防重症,提高疫苗接种率,打好疫情防控转换主动仗。立足于所前居民多层次健康需求,以农民体检、中医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为主要内容,加强“健康环境”建设,不断深化全民健康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硬件提升,完成系列校园提升工程,实现镇一小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深化课程改革和双减服务,抓实师资队伍,强化师德师风,开展名校名师结对工作,构建优质均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大力推动文旅事业。以文化管家全覆盖为抓手,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推进村社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持续推进文物修缮保护,指导做好传芳李童德老宅等文物古建维修工作。大力挖掘所前文化资源,以“红色游”“研学游”“采摘游”为特色,串珠成链,发布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都市近郊型旅游目的地。兜底保障民政事业。立足群众生活,统筹做好居家养老、社会救助、老年慰问、殡葬服务等工作,兜牢民生底线。推进前宸府、樟宜翠湾2个小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装修和启用,满足社会需求。

  (五)聚焦数智变革,着力提高治理能力。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综警网”融合,加快整合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安等执法力量和消安、安监、调解等管理力量,实现一线指导、一线联动。聚焦治理痛点,搭建并落地2-3个“综合查一次”场景,打造小餐饮油烟整治等标志性亮点成果,擦亮所前执法品牌。提升网格智治效能。结合“微治理”纳入区级平台契机,梳理优化平台架构,持续吸纳辖区居民,提升“微治理+微网格”实效。发挥数智先锋营队伍作用,探索基层治理新实践。创新沟通方式,丰富推送内容,探索制作“每月一签”“节气图”等方式,提升村社微信号内容饱满度、可看度。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整合村社应急消防管理队伍、应急救援社会组织等力量,建立健全与辖区重点企业、村社的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开展多主体联合培训和演练,提升村社网格员、应急消防突击队应急能力,补充全灾种应急通信手段,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以“五心融合”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星级”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梳理物业服务点、学校培训机构等场地,探索建设应急管理“微单元”。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着力优化提升数字驾驶舱,集成多种功能上线,扎实开展监控等物联网前端感知设备连接、平安村社系统推广应用、特色功能模块创建等后续工作。探索AI“小所”迭代,提升互动能力和智慧水平,延伸应用场景,释放“小所”赋能潜力。完成三泉王村市级数字乡村样板村创建。

  (六)聚焦政府建设,倾力提质服务效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以法治化综合改革为牵引,健全法治建设体制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用好“杨梅树下娘家人”说法平台,深入推进法治宣传进村社、进企业、进学校,提升普法工作质效。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五心合一”要求,做好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提升事项承接办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团结协作,着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切实打造实干清廉干部队伍。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管理,厉行节约力保重点支出。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初访。加大治理重复访,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着力规范信访行为。开展清廉村社示范点提升改造行动,强化“以案说纪”,打造清韵所前。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政府部门 多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