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时间:2022-11-28 17: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古至今,朗读在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但是目前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朗读缺失的问题,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因此,深刻的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发挥其功用, 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语文朗读教学在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史上早有开创,而且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了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辞源》解:“朗,响亮之意也”。《说文解字》中对朗读的定义是:“朗,明也”,“读,诵读也”。所以朗读即大声朗读之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分文章七分读”。古往今来,朗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学者也十分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这样写道:“非高声朗读不能得其宏伟气概”。[1] 胡适认为读书应做到四到:眼到,口道,心到,笔到。其中的“口道则是要一句一句的念出来”。[2] 一篇文章只有让读者自己去诵读,去体悟,才能体验到文章的独特之处。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朗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增强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使人们对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语言的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他认为训练语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读别人的作品”自然,多读多了解多体会,语感定然会进步。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现行的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读者精心编排的,文章中句式,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都蕴藏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情感,有着非常深厚的思想意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做些朗读训练,既有利于理解文章内容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

2.朗读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中国的语言文字不仅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上,而且还表现在节奏、韵律中。学生接触到一篇文章,应该先让他们认认真真的,有感情的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形式和内容都是统一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审美出发,以感情线牵住学生,以情传情,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包含情感的朗读让学生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从而使学生在其朗读中得到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及写作能力

语文课堂上,许多同学回答问题时吐字不清,朗读的能力也比较差。如果想要说好,那么首先应该先读好。所以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标准字音入手,让他们读准,放声朗读,由浅入深一遍一遍的朗读。如陈述句则语调要平缓,疑问句的语调一般较高等。随着积累的增加,许多学生发现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大有文章可作。经常朗读,文章中的一些词汇、语句就会在无形之中存入学生的头脑中,在口语交际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说出,在写文章中也会不自觉地用上文章中的词汇。

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偏差

虽然朗读教学在语文教育史上开创已久,朗读的作用也非常之大,但如今朗读教学陷入了一个瓶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朗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时间不足

传统模式下,学校的早自习是英语或语文朗读时间,然而随着考试压力的增大,晨读这件事被看做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有的学校甚至特别功利,完全取消朗读。而在课堂上,许多老师采用分析式教学模式,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其目的就是分析课文内容,问题分析完了,语文课也就上完了。虽然每节课都会用到语文朗读的教学,但事实上,由于课堂节奏紧凑、教学内容繁复等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2.教师缺少示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示范可以说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现实中往往缺失。学生的朗读水平除受个人感悟能力的影响外,与老师的示范朗读也是分不开的。但是现在能在课堂上范读的教师特别少,这是因为教师个人能力不足。许多教师自身的朗读平不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愿范读,导致学生的情感得不到直接的激发,也无法从老师那里直接获得听读体验。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对文章情感揣摩拿捏的能力,那么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将无从说起。由于多媒体技术发达,许多老师用“请大家听录音”代替亲自范读。的确,多媒体朗读的音频虽然普通话很标准,但它很难引发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共鸣。语文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师生交流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教师的范读不可缺失。

3.朗读目标不明确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老师时常告诉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究竟什么样的是有感情,老师也没有明确提出。而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也没有指导,导读结束后也没有具体的评价到底哪儿读的好,哪个地方还有欠缺。所以学生根本不知道要怎么读,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只知道是老师留给的任务应付了事,根本不会用心用情去朗读。

三、如何提高朗读教学

1.增加朗读时间、方式灵活多变

重视朗读,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就是增加朗读时间。在早晚自习抽出一段时间,加強学生的朗读训练,书读的越多,才越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上课时,尽量去掉繁琐的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朗读,让朗读从以前的走走过场变成真实有效的朗读。方法上,老师可以采用背诵范读法、对话朗读法、创设情境法,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朗读的理解。

2.朗读指导、教师示范。

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他们认识到朗读的好处。学生在朗读后,教师应对朗读的节奏,读音的轻重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让他们能够通过声音语调,读出对话人的情感;通过句式等读出不同人的语气,也能通过不同文体读出不同的风格。范读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耳和心,有很强的直接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提范读水平,做到范读时不夸张、不做作、以情动人、恰到好处,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推荐朗读刊物、开展课外朗读活动

教师应该推荐一些趣味性强、文字优美的作品。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朗读兴趣,还会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这些作品篇幅应该短小,不宜过长。如果篇幅过长,学生就会产生厌烦之感,这样就难以到达预期的目的。对于课外朗读,教师不可能对学生一一关注,但是我们可以采用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让大家将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交流和分享。这实际上为学生就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通过朗读将自已理解的情感表达出来。

总之,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朗读教学,让琅琅书声再现课堂。

注释:

[1]钟书河.曾国藩教子书[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4:22.

[2]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83.

作者简介:张霞丹(1992—),女,汉族,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推荐访问:语文课 朗读 浅谈 堂中 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