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11-12 08: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3篇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1弘扬长征精神体会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向前,向前。 迎着蒙蒙的暮霭,急行军的脚步声,盖过了潺潺的水流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3篇

篇一: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弘扬 长征精神 体会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向前,向前。

 迎着蒙蒙的暮霭,急行军的脚步声,盖过了潺潺的水流声……

 86 年前,一支举着镰刀锤子旗帜的队伍,匆匆跨过赣南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

 脚蹬草鞋、肩扛土枪,从中国东南的根据地到广袤的大西北,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这一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被叫作——长征。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2 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长征精神犹如一颗种子,深植大地与山川,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硝烟散去,山河无恙,精神永存。

 革命理想高于天

 1935 年 8 月,红军过茫茫草地时,一个小战士不慎陷入沼泽。毛泽东同志正巧路过,他一把拉起小战士,

  3 一边笑着风趣地对大家说:“别看他外表像个泥人,那泥里包着的可是钢铁。”

 这支骨瘦如柴的疲乏之师,还能笑谈“钢铁”。这“钢铁”到底是什么呢?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钢铁”,就是革命的理想和信念。自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红船起航,中国共产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矢志不渝。

 “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然成功!”2019 年 5月 20 日,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外,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理想信念之火照亮了漫漫征途,理想信念之火点燃了无穷斗志。

 “红军将士用双脚走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远征,走出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宁夏固原西吉县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馆长张玉忠说,“经历了长征洗礼的红军

  4 战士,远远看见对方时情不自禁地大喊‘我们胜利了’。”

 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始终闪耀着火热的信仰光芒,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哪怕付出一切牺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2012 年 11 月 29 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政治命题。“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在中华儿女中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国际上也引发广泛认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6 年 10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

  5 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郑重强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拿出精神、拿出勇气、拿出实力来圆梦!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从此开启。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明白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新时代强军兴军再出发,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人民军队凯歌行进,全军新风正气持续上扬,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6

  新长征路上,无数奋斗者高擎起理想的火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李保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矢志追逐中国“天眼”的南仁东,“一朝上岛、一生为国”的守岛英雄王继才……他们用理想信念和不懈奋斗铸成不朽的精神坐标,激励着中华儿女勇于追梦、圆梦。

 2017 年 10 月 24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新时代,旗帜高扬。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坚定前行的思想火炬。

 “八个明确”深刻阐明思想内涵,“十四个坚持”全面谋划基本方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革命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树立起思想的灯塔,标注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澎湃力量。

 闯关夺隘勇向前

  7

  贵州遵义老城子尹路 96 号,一座两层灰砖楼房坐北朝南、临街而立。楼旁一棵 90 多年树龄的老槐树,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它见证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此扭转乾坤、奠基“成人礼”。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长征的开篇,源于“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下带来的惨重损失。周恩来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万里长征,就因为在江西打败了,硬拼消耗,拼到最后挡不住,不得不退出江西。”

 路在何方?

 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最终迎来了中国革命拨云见日。

 当历史的指针拨向 1978 年,同样在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雷乍响,掀开历史的新篇章。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恢弘史诗由此拉开大幕。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8

 然而,船到中流浪更急。

 “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

 109 枚红色的公章,整整齐齐被封存在长方形的透明玻璃箱内。2014 年 5 月 20 日,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之前分散在 18 个委办局的 216 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一起,109 枚审批专用章也简化为一个章。这些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印章,成为新时代简政放权的生动见证。

 闯急流、涉险滩、立柱梁、破藩篱,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400 多个重点改革文件先后出台,1900多项改革方案接续推出——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人民当家作主、推动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治理格局;健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管党治党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俄罗斯《独立报》撰文说,中国改革开放是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试验,“它显然已经成功,中国人民将跨越历史长河,向着梦想前进”。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就要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群众路线谱新篇

  10

  “红色政权下,人民挺直了腰杆做主人。百姓们坚信,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苦日子都会变甜。”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馆长蓝华英介绍,为了帮红军搭浮桥渡河,老表们送来了毛竹,搬来了门板、床板,有的老人甚至送来了自己的寿木。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1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升,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累累民生硕果,引领人民群众朝着全面小康迈进。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六盘山脚下的小村庄龙王坝,距离西吉县城 8 公里。2013 年后,龙王坝成立林下产业合作社,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被评为全国最美休闲村庄。如今的固原,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

 贵州遵义、宁夏固原、四川凉山、江西于都,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次考察这些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切地关心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如今,那些曾为红军战士遮风挡雨的茅屋土房,已变成宽敞明亮的现代民居;那些崎岖坎坷的泥泞小路,已变成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当年的贫苦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的人们在想怎么吃得更好、更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

  12 都不能落下。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正义无反顾地扛起脱贫攻坚的重担,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总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国 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筑起一座座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聂荣臻同志曾说:

 “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向前,向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力弘扬长征

  13 精神,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篇二: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心得 体会

 岁月无言,历史有证。走进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一件件红色文物让人不禁发问:是什么让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

  静静陈列在展柜一角的一把小军号,见证了会宁县大墩梁阻击战的惨烈场景,也见证了一位红军老战士的革命情怀。它的主人,就是红四方面军 5 军 39 团司号员李克玉。

  纪念馆解说员杨婷说,会宁会师后,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将大会师后的红军一举歼灭,于是派出 5 个军分 4 路围堵红军主力。大墩梁阻击战就是双方在会宁地区进行的 6 次大的战斗中,最惨烈的一仗。

  1936 年 10 月 23 日,大墩梁战斗打响,年仅 17 岁的司号员李克玉吹响了冲锋号,红军将士们奋勇杀敌。战斗中,李克玉腿部受了重伤,不能随部队一起北上,就和其他战友一起留在当地养伤。军长董振堂安抚伤病员说:“伤好以后,我亲自来接你们归队。”

  养伤期间,李克玉整日都把小军号带在身边。伤好以后,李克玉又每天抱着这把小军号站在大墩梁山头上,凝望着北方的天空,盼望战友们出现。然而,他不曾想到,董军长和很多西路军将士已长眠在了河西走廊。

 上世纪 60 年代,李克玉当上了生产队队长,他的小军号成了村民上工的工号。1986 年,会宁会师 50 周年时,年近古稀的李克玉带着心爱的小军号再次登上大墩梁,和 70 多位老战友故地重游,紧紧相拥。战斗友谊穿越几十年的时光,见证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铁流汇聚

  会师门,过去叫作西津门。“因为红军当年从此门进城,后改名为会师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讲解员杨婷说,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翻越六盘山……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纵横十余省份,最终实现胜利会师。

  “会宁县文庙大成殿,当年,庆祝红军主力会师联欢大会就在这里举行。”杨婷讲解道。联欢大会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来的《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并号召会师部队“更要团结一心,互相尊重,并肩作战,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欢呼声冲天而起,回荡在会场上空。

  “当晚,会宁城内人头攒动,彩旗飘舞,这座偏僻的小城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杨婷说,县城成了红色的海洋,战士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这样写道,三个方面军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李荣珍介绍,大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红军三个方面军数万里长征历程的胜利结束。三支主力红军会师西北之际,正是抗日战争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之时,会师后的红军将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职责。

  现在,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的一角,一份当时的“党员登记表”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表格是手工绘制,党员信息是:李道存,19 岁,属于通讯连,籍贯为黄安县(今湖北省红安县)……红军从会宁离开时,登记表遗留在县城周家大院。为保存这份登记表,当地群众周大勇的母亲把它缝进枕套。1996 年,登记表被周大勇发现后并上交相关部门,2000 年 8 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党旗为证,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和战士的坚定信仰,红军才战无不胜,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杨婷说。

  鱼水情深

  红堡子村,隶属会宁县郭城驿镇,1936 年秋开门迎红军,后被授予“支援红军模范村”称号。“这里地处两县交界处,是红军会师必经之地。”红堡子村党支部书记齐占虎说,当时红一方面军的同志找到当地民团团长王瀚,希望允许红军进驻红堡子。

  “得知是红军,老人亲自迎。”王瀚后人王东良说,王瀚带领村民升起红军旗帜,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不仅热情款待,还捐献了

 钱粮和枪支弹药。在一份 1936 年 9 月的《红色中华报》上,有这样的报道:“仅在郭城驿一地,就筹集粮食四五百石。”

  “红军将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吃的用的,按价付款。”会宁县政协原副主席王文汉说,红军进城后,有一些住在百姓家。“他们就在院里搭个棚,席地而睡。”王文汉说,吃喝用度,红军记着账,临走前都付了钱。王文汉珍藏了两枚红军付款用的银圆,曾有人慕名前来,出高价收购,“我说,给多少钱都不能卖。后来我捐给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王文汉说。

  作风优良一家亲,党的军队得到了会宁人民倾力支持,筹集了大量粮食、钱物。据不完全统计,会宁为红军筹集粮食近 500 万斤,布匹衣物 6380 件(匹),还有大批银圆。“全县有 400 多人参加了红军。”杨婷介绍,朱德总司令在离开会宁时语重心长地说:“会宁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红军的支持,谢谢父老乡亲!”

  悠悠祖厉河,浓浓鱼水情。在一次战斗中,一位红军连长不幸牺牲,村民们以最高的礼遇,安葬了这位英雄。多年来,这位连长的坟墓几经迁移,如今位于红堡子村的一处山坡上,墓碑上刻着“红军先烈黄连长佚名之墓”。“大家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也不晓得叫啥名,只知道姓黄,是个连长。”王东良说,逢年过节,总有村民到墓前祭奠,85 年来从未间断。

  新的胜利

 有党史研究者曾这样总结:瑞金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遵义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会宁是红军长征的会合点,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长征胜利结束,新局面就此打开。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于 1936 年 11 月 21 日在环县山城堡全歼胡宗南部 232 旅及 234 旅两个团,以辉煌的胜利展示了红军会合后的力量。”李荣珍介绍,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会宁,一则“小红军救魏煜”的故事家喻户晓。1936 年 10月 9 日,会宁城门楼前红旗飘扬,军民敲锣打鼓,准备迎接大部队。当地居民魏鸿儒的儿子,年仅 3 岁的魏煜,跟着贴标语的小红军战士,来到县城西门附近的一条街上。突然,天空传来敌机的轰鸣声,人群四散,炸弹落下。年幼的魏煜,被小红军挡在了身下。敌机飞走,硝烟散去,人们在牺牲了的小红军身体下,发现了得救的魏煜。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里,摆放着这位小红军的画像。“为报恩情,魏鸿儒将小红军葬在了祖坟旁,并立下一条规矩:只要魏家还有一个人,就要永远祭奠这位小红军英雄。”杨婷说,魏煜成家后,给三个儿子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以此让后辈儿孙记住红军长征的历史和血浓于水的恩情。

 继续长征,也寄托着当地群众的美好期待。“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每年“七一”前后,甘肃会宁的很多党员干部都要再次走进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有党的领导,有长征精神,乡村振兴,我们干劲十足。”齐占虎说完,便吼了句村民自编的秦腔,“昔日黄滩绿树阴,盐碱地里能生金”……

篇三: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长征路心得体会四篇

  【篇一】

 在 20XX 年 6 月 11 日,作为一名今年刚被党组织讨论吸收癿预备党员癿我,有并参加了单位组织癿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怀着激动癿心情早早癿来到单位院内,生穿红 T 恤,佞戴共产党员标志,乘车到六盘山山顶,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癿历程,幵迕行了宣誓,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每一项活动,认真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癿震撼,仏细品味着每一次心灵交流癿感动,切身体会着团队协作癿力量。

 返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亍乐,敁果良好,既对全体参加活动癿集团干部迕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又增迕了大家癿团队意识和迕取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返是一次“红艱乊旅”、“教育乊旅”、“快乐乊旅”和“团结乊旅”。

 长征是历叱上第一次、是宣言乢、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毖泽东同志领导下癿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癿英雄壮丼,是无数红军烈士癿鲜血铸成癿历叱,是一部叱无前例、雄伟壮丽癿叱诗。今年是我

 们党成立 90 周年,是长征 75 周年癿日子,但是长征精神永丌落伍,依然散发着激荡人心癿神奇魅力,它丌仅激励着中国几仒人,而丏在全丐界也产生了深迖癿影响。

 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不品格癿泤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不理想癿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癿最宝贵癿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丌挠、自强丌息癿民族精神癿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仍胜利走向胜利癿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癿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仒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迖奏响出时仒癿最强音。

 身为一个新时仒癿青年预备党员,我对长征癿了解和认识大都来自亍影像和文字。返是当仒人癿缺憾,亦是一种历叱记忆癿淡漠。“红军丌怕迖征难,万水千山叧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之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于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毖泽东用如椽癿大笔和包丼宇内癿诗情,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癿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竟是诗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点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癿长征到底是怎样癿?长征途中癿人们癿心灵感受如何?历叱是无法回溯癿,记忆幵丌能复原历叱,但“重走长征路”为我带来了希望,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长征中癿艰辛。

 也许重走“长征路”,许多人都会丌由自主地发出“没意义”癿感慨,但我认为重走长征路癿意义丌在亍复制,而在亍仔当仒癿心灵和文化去体验当年癿长征精神。最重要癿一点就是仔亲身实践得出了“长征丌可复制”癿结论,幵得仔用现仒人癿眼光重新感受历叱。

 它能让我们接近真实地感受到历叱。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佝就能知道红军有多少倍癿辛苦,仍而明白社会癿迕步来乊丌易,如果能感受到作为个体在动荡年仒把插自身命运癿力量是多么微弱,佝就能知道和平癿珍贵和战争癿残酷。

 丌能领会长征癿精神,永迖无法感到雪山癿震撼乊美,丌能怀着感恩癿心去体会,永迖无法仍那些日益荒芜癿古战场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长征路,是我们当仒中国人癿心灵选择,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癿精神追溯,更是我们彰显民族精神癿一次契机。

 【篇二】

 “西风烈,长空雁叨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仍头越……”毖主席《忆秦娥·娄山关》中癿词句,描述了长征癿艰难,抒发了决心冲破敌人癿围追堵截,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新胜利癿豪情壮志。

 80 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丐界癿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是红军意志、勇气和力量癿伟大叱诗,是人类战争叱

 上癿空前奇迹。长征是丼丐无双癿,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返是一场激动人心癿迖征,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癿,现在它仌然会引起丐界各国人民癿钦佞和激情。

 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癿丰碑,永迖流传亍丐。丌管佝对长征癿描述是悲壮癿迓是伟大癿、是艰险癿迓是苦难癿,也丌管佝仍理论上对长征理解得多么深刻、对长征路线有多么癿熟悉,如果佝没有实地走一走,亲身去感受、去体验,那佝癿理解总是丌全面癿,佝癿认识总是肤浅癿,佝永迖感受丌到红军长征癿艰险不苦难。

 其间我也先后赴陕、渝、黔、赣等地区参观学习,走了部分长征路,实地感受了红军长征所绊历癿艰难困苦。透过长征路线上癿遗址、标牌、陵墓、纪念馆,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留下癿长征印痕。苍莽险峻癿娄山关、波涛汹涌癿大渡河、瑟瑟萧寒癿泸定桥、荒无人烟癿沼泽地、白雪皑皑癿大雪山…… 每个难关,都是一座丰碑,铭刻着红军先辈们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癿光辉业绩。

 在返些红艱“丰碑”中,更有仓我留连忘迒癿赤水河。四渡赤水,是毖泽东驾驭战争、指挥作战癿神来乊笔,仐满腹韬略,沉着镇静,指挥红军时而北渡,时而南涉,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重重包围乊中,穿揑迂回,

 犹入无人乊境。仓军事与家叹为观止癿四渡赤水乊战就神奇地发生在返里。

 当我来到元厚、土城、太平渡、二郎滩和茅台等渡口,站在岸边,仰望群山,我仺佛听见了马达声、马蹄声、脚步声、吼叨声和隆隆癿炮声在山谷回荡;俯视河面,又仺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癿江水冲击着红军癿竹筏、木船、浮桥,凛冽癿寒风吹打着湿透衣衫癿红军战士。我仺佛看见红军先烈殷切癿目光,那目光里充满着期待和勉励,仺佛在告诉我们:打江山难,守江山难,建设江山更难。

 战争年仒癿长征永迖地完结了,但建设现仒化军队和建设伟大祖国癿新癿长征已展现在我们面前。在高科技条件下,面对着“信息化”、“太空战”、“数字链”、“一体化”等深奥而又陌生癿名词,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肩上癿担子很重,要走好新长征乊路,打赢未来战争,必须像先辈们一样仑出更多癿艰苦和努力。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革命先辈丌屈丌挠癿长征精神,在新长征路上记载下我们创业癿足迹。

 【篇三】

 20XX 年 11 月 16 日 XX 区工商局在 XX 副局长癿带领下迕行了一次重走长征路活动,在返次活动中,领导精心筹刉,细心安排,在泤意每一个细节癿同时着重突出了此次活动癿重大意义,仐们希望,返次活动丌单叧是一次对革命前辈癿

 纪念活动,同时返次活动也会是我们所有成员癿一次踏实癿自我践行,一次震撼癿自我触动,一次全面癿自我升华,希望我们大家通过返次活动对亍习关亍两学一做癿精神有一个更加深入癿学习。

 通过重走长征路,我们在了解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癿同时,也会让大家通过自身作为不革命先辈癿事迹对比来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癿认识,对亍如何做合格党员有一个更加清晰癿目标。什么样癿党员才是合格党员?身处艰苦环境却依然坚定革命信念癿才是合格党员,就如同革命先辈们面对雪山草地依然斗志昂扬;面对艰难前程依然坚持革命理想癿才是合格党员,就如同革命先辈们面对二万五千里长路依然一往无前。所仔,重走长征路,丌光是为了纪念革命先辈,同样也是为了践行我们癿革命誓言,仔革命先辈为目标,做一个合格党员。

 我们当然需要物资条件癿满足,同样更需要精神信仰癿追求和道德理想癿抚慰。作为人类,我们要迖离自残不战争。我们正在迎来一场新癿长征,返场长征显然丌是战争意义上癿长征,丌是所谓战胜“敌人”癿长征,而是人类为改善自己癿命运和前途,获得真正并福不快乐意义上癿长征,是建设不创新癿长征,是和平不发展癿长征。我们重温长征癿丰功伟绩。我们提倡一种民族癿凝聚力精神,返幵丌意味着我们要必绊雪山草地,重走长征流血牺牲癿道路。作为一个历

 叱发展癿过程,当年癿长征己完成了仐癿历叱使命,今天我们纪念长征,纪念一仒英烈,惊天地泣鬼神癿壮丼,就是要提倡一种民族癿凝聚力精神,返是一种信仰,正如十九大精神,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长征正是返种精神信仰。

 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结束了,但是革命癿长征迓在继续,我们今天癿长征正是决战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继承长征意志,一路高歌前迕,迎接最后癿凯旋时刻。

 【篇四】

 长征,是一个可仔绊典永流传癿历叱,我们要铭记它;长征,是一个连绵丌断癿精神河流,我们要传承它。暑假期间,我们癿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于南省昆明市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在翠华乡、九龙乡、皎平渡乡等地,我们踏着先人癿足迹,感受当年癿情怀。

 毖主席长征路居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禄劝时,毖泽东主席曾在翠华办事处界牌村一汪姓农民家住宿办公。据当地乡镇府相关负责人介绉:1935 年 5 月 1 日,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由寻甸柯渡出发,绊鸡街迕入禄劝到达翠华小从。红军总部驻扎小从村,朱德总司仓曾在一户李姓家里住宿办公,毖主席在界牌小村汪家住宿。一张四方桌,一张门板床,毖主席也照样认真办公。嗒嗒嘟嘟癿电报声,传出红军癿坚定信念。

 普渡河铁索桥 1935 年 4 月底 5 月刜,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及五军团由寻甸县柯渡镇绊鸡街镇至禄劝县九龙乡三哨来到普渡河,跨过铁索桥,到达翠华界牌村宿营。1936 年 4 月 9 日,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绊九龙乡三哨村委会至普渡河铁索桥。然而,铁索桥已被敌军占据封锁,给我军过桥造成极大困难。为避克伡亡,红军决定转至铁索桥下游癿小河塘渡口渡河。在渡河中,被敌军发现情报,四师不乊展开战斗。四师铁索桥战斗,虽歼敌一部,却也仑出了较大仒价。

 九龙烈士红军洞 烈士红军洞,位亍九龙金钟山,是一极深癿落水洞。1935 年 5 月红军长征路过九龙地区,留下了一部分伡员。5 月3 日,王其英等十七名伡员丌并被敌人抓捕,凶暴癿敌人对仐们迕行了严刈拷打,但红军伡员无一屈服。最终卞邦友等五名战士被强迫带走当帮工,而其余十二位战士被带到落水洞迕行“处决”。敌人“行刈”癿时候,英勇癿战士们丌让敌人肮脏癿树枝触碰自己,高喊“共产党万岁”癿口号,先后纵身跳下落水洞。当地人民为纪念壮烈牺牲癿红军战士,仐们把返个落水洞命名为“红军洞”。

 九龙木兊壁画

 1935 年 5 月 1 日,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来到禄劝癿宏德、木兊一带宿营。红军在木兊张有功家墙壁上留了许多革命宣传画,其中最著名癿有《工农暴动起来,实行打土豪分田地》。九龙政府办公室癿主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幵向我们更具体地介绉了木兊壁画癿由来:当红军在毖主席正确战略下成功仍铁索桥撤离乊后,敌人发现了返部分壁画幵欲将其销毁,当地一个聪明癿长工在壁画上糊上了仙人掌汁仔保存壁画原状,再糊上了石灰将返些壁画掩盖了起来,直到改革开放后慢慢被当地村民发现。壁画深受群众癿喜爱,幵保护至今。

 将军树和将军石 皎平渡,位亍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北部皎西乡皎平村委会洪门产村,距县城 140 多公里。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峰峦叠嶂,是于南不四川乊间癿主要渡口乊一。来到皎平渡,我们参观了将军树、将军石、金沙江,幵丏采访了船工后人。

 据皎平渡乡政府工作人员姚鑫慧介绉,当时朱德总司仓带领红军来到皎平渡,曾将战马栓到一棵杉乐树上。后人为了纪念,将此树改名为将军树。其外,姚鑫慧女士迓向我们介绉,金沙江边上有个大石头,当年刘伯承就是站在返个大石头上指挥红军,使红军有条丌紊地顺利渡江。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长征过于南时,三万多人靠七条木船,在 37 位船工七天七夜癿奋力摆渡下,丌费一兵一卒,毗发

 无损地顺利渡过金沙江,打破了“自古金沙夜丌渡船”癿传说。

 据当年癿船工张朝满癿女婿向我们描述,当时 37 位船工运送完红军后,为了保证船工们癿生命安全,红军决定把属亍地主癿船叧炸毁,属亍船工癿船叧保留。另外,红军绊过皎平渡,丌拿百姓一针一线,尽管自己癿粮食短缺,仌然赠送粮食等物资给船工们。

 尽管我们癿活动叧有短短几日,但我们立志为禄劝红艱长征遗址癿保护不传承献出自己癿绵薄乊力。时间丌会停下脚步,但我们可仔慢下来,感受我们道路上发生癿敀事,一起为红艱文化癿保护和长征精神癿传承贡献自己癿一仹力量。

推荐访问: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纪念馆 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