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11-12 12:40:03 来源:网友投稿

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3篇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3篇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范文1: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3篇

篇一: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展理念心得体会3 篇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范文1 :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联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联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

 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章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注重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党员干部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问题为牵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

 正义等问题,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好推动共享发展的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范文2 :

  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阐述新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时强调,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这条主线。这表明新疆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新疆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观。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从过去的科学实践和发展中高度凝练出的理念,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更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完全符合新疆实际。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坚持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与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完全符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精神,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而“十三五”时期以及今后的发展进程中,新疆也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各项工作,让创新在全疆蔚然成风。

 我们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加发展后劲。

  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坚持走“两个可持续”道路,发展绿色清洁生产,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新疆建成最洁净的地方。

  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我们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新疆各族人民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过去科学发展实践的高度总结和提升,是指导我们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科学发展的重大理念,对新疆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新疆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度变革。全疆干部群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条发展主线,一定要深刻理解、用心体

 会,切实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新疆发展新境界,为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我们可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和谐而全力奋斗。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范文3 :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做出了深入思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契合了三大规律,正如“创新”、“协调”之于经济规律,“绿色”之于自然规律,“开放”、“共享”之于社会规律。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因革演变。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凌空蹈虚上。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企业简单模仿、与创新趋势渐行渐远,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

 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大型企业孤芳自赏、无视国际趋势,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以问题为牵引,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放眼今日世界,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所以比较成功和成熟,是因为树立了正确发展理念,高度尊重知识、人才、创新,走上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目前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已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算就排到后面了,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70%、美国的 1/7、欧盟的 1/5,排在全球第 80 位左右,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序,我们在第 91 位。从综合发展水平看,特别

 是在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 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把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作为重点,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在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相当突出。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模式对中国而言难以持续,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风险。

  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一个民族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必

 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亚投行的金融新范式诠释了世界新金融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用合作共赢模式谱写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鸿篇巨制。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人不能违背规律、改造规律,但人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与规律为伍的变革必然是深刻的变革,也是伟大的变革,更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的变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深刻的变革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遇到困难和阻力,但中国变革的决心是坚定的,方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丝毫动摇。规律不可违,与规律为伍意味着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也是距离成功最近的道路。

篇二: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新发展理念体会心得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各地坚决落实党中央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不断提高治理效能,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交出了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贯彻新发展理念任务更加紧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为全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刻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以及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的,是精准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塑造发展新优势、引领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新发展理念产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在指导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经济注入澎湃动能;坚持统筹协调,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联动性;持续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破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壮阔大海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新发展理念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变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如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就需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增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行动自觉,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上,协同发力、形成合力。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篇三: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篇 学习关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格局的心得体会 篇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四五” 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那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亟须从理论上回答清楚的问题。

 一、

 新发展格局与现代化经济体系“ “ 同根同魂”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 的, 统筹发展和安全,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两大重要战略安排, 可谓“同根同魂” 。

 首先,

 两者都源于“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现实需要和由“新常态”“新时代” “新阶段” 统一构成的“时代大逻辑” 。

 为了 统筹好“两个大局” , 顺应“时代大

 逻辑” , 我们不仅要自觉顺应和遵循“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 做优增量并举, 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的经济发展大趋势, 而且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努力形成新发展格局, 实现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从而夯实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 , 其次,

 两者都以“ “ 新发展理念” 为“思想灵魂” 和“指挥棒” 。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是管全局、 管根本、管方向、 管长远的东西, 是发展思路、 发展方向、 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关键布局和着力点,都必须充分体现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并内化到二者的建设或构建过程中, 才能够实现好“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共享成为根本目 的” 的发展。再次, 两者都是服务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质量发展, 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从供给看, 高质量发展应该体现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 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 创新力、 需求捕捉力、 品牌影响力、 核心竞争力强, 产品和服务质量高。

 从需

 求看, 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 多样化、 不断升级的需求, 这种需求能够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 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从投入产出看, 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资本效率、 土地效率、 资源效率、环境效率, 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 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从分配看, 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 员工有收入、 政府有税收, 并且充分反映在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上。

 从宏观经济循环看, 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实现生产、 流通、 分配、 消费进一步的循环畅通,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经济发展比较平稳, 不出现大起大落。

 实现这样的高质量发展, 除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别无他途。

 新发展格局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互为表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 是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重大战略安排相一致的,二者各有侧重、 互为表里、 内在统一。

 一方面,

 新发展格局着眼于宏观布局, 旨在追求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这一本质要求。

 所以, 它更加强调“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使生产、 分配、 流通、 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和“要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 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堵点” , 更多关注的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数量和结构、 时间和空间上

 的相互适配, 进而实现“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 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但它既没有明确回答这个宏观布局的具体内容, 也没有明确回答通过哪些具体路径来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等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即:

 建设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实现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 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建设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实现市场准入畅通、 市场开放有序、 市场竞争充分、 市场秩序规范, 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体现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建设彰显优势、 协调联动的城乡 区域发展体系, 实现区域良性互动、 城乡 融合发展、 陆海统筹整体优化, 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加强区域优势互补, 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建设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多元平衡、 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 拓展深度、 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实现市场

 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 宏观调控有度。

 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 成为“填充” 新发展格局宏观布局中具体内容和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具体路径。

 如果说新发展格局是“表” , 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里” 。

 另

 一方面,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无疑需要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 收入分配体系、 区域发展体系、 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等具体路径分别去建设和改革, 但这“六个体系” 和“一个体制” 之间如何贯通和协同、 衡量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好与不好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等问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自身并不能回答。

 旨在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的新发展格局, 恰恰能够回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自身不能回答的这个问题。

 在这里,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表” , 新发展格局是“里” 。

 只有实现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 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 由选择自 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自 由流动平等交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实现区域良性互动、 城乡 融合发展、 陆海统筹整体优化, 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 拓展深度、 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切实做到市场机制有效、 微观主体有活力、 宏观调控有度, 最终, 在上述这些基础之上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现代化经济体系才算真正建立起来。

 三、

 构建 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根本 依托

 针对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三个方面的要求, 即“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

 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都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路径才能落地。

 首先,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畅通国内大循环。要扩大内需, 既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建设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和“做大蛋糕” , 从而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不断增强居民消费和投资能力,又需要通过建设体现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切实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来“分好蛋糕” , 不断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 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需求。

 要畅通国内大循环, 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彰显优势、 协调联动的城乡 区域发展体系, 贯通生产、 分配、 流通、 消费各环节,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 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其次,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

 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以创新驱动、 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一方面,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 网络强国、 数

 字中国,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从而进一步增强有效供给和需求; 另一方面, 要推动金融、 房地产同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 实现上下游、 产供销有效衔接, 促进农业、 制造业、 服务业、 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的关系协调。再次,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进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 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 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是立足国内大循环, 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 进口 和出口 、 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三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 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 监管体制、 经营资质、 质量标准、检验检疫、 认证认可等相衔接, 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四是加快建设多元平衡、 安全高效的开放经济体系, 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释放开放潜能, 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 共享的市场、 大家的市场, 为国际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篇二:

 心得体会: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每年近 10%的增长速度创

 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但是现如今这种高速增长的阶段过去了, 我们的经济转向了要迚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党的十九大作出一个重大的判断:我国经济迚入了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怎样认识这一重大的深刻的变化? 我想谈几点想法, 供大家参考。

 一、

 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

 第一,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 GDP 已超过 11 万亿美元, 基数已经很大, 增速放缓是客观规律。

 所有的经济体都要经历这一过程。

 第二,

 消费的增长是稳定的。

 我们说消费非常重要, 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大家知道, 消费的东西是很稳定的, 每年只能增长个八九十, 六七八, 你不可能期望消费有一种跨越式的, 戒者是飞速的增长。

 第三, 过去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我们过去依靠大觃模的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

 最近这些年, 无论是 X 还是全国, 投资的增长率, 特别是近年来民营企业投资的增长率都在下降, 项目的回报率越来越低。

 投资需要动员的社会融资越来越多, 好的项目越来越难找。

 我们必须认识这一个深刻的变革。

 , 第四,过去较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

 破坏,环境承载能力余地不大, 靠牺牲环境换取增长不经济也不可行。

 总书记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的环境容量现如今已经接近饱和戒者超过饱和, 北京也好, 南京也好, 这么大的城市, 这么多的车辆, 这么多的公寓, 这么大量的供暖, 都需要排放。

 空间和环境的容量已经达到戒者超过了极限, 它对我们的速度也提出了制约。

 第五,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 一些行业用工开始短缺。

 X 年, 我国劳动年龄( 15-59 岁)

 人口数为 92539 万人, 较 2011 年的峰值下降了 1506 万; X 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 67.32%, 较 2010 年的峰值下降 2.78 个百分点。

 大家看上面这个图, 红色的这条线就是占比, 最高的占比 70%左右, 现在降到了 67%。蓝色的柱状图表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 已经从最高值 2011 年左右的 9.4 亿降到了现在的 9.2...

推荐访问:金融服务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金融服务 新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