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3年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3-17 11: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篇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

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书写下来的应用文体,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境界能够得到提高,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篇1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有精神,与世界上其他共同体比较,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历史特征的共同体。

历史上,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团结发展的辉煌历史。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共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使其区别于19世纪以来出现的西方各类共同体。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东亚这一块大陆和西欧相比,在这方面大不相同。西欧至今统一的局面还没有形成,甚至所谓‘共同体’也不牢固,而我国统一的主流是没有断过的。”费孝通先生的这个观点,可以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帕克1932年访问中国时的印象中得到佐证。当时,帕克被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深深打动,他说,“中国就是这一种有机体。在它悠久的历史中,逐渐生长,并在地域上逐渐扩张。”在帕克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完成了的文明,它的文化、习俗、制度相互搭配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帕克这一印象也得到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证明:“秦汉时代,一个庞大的共同体网络终于形成。这一‘天下’格局,以其开放性不断吸收与消化外来的影响。”这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典型特征之一。

中华民族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发展阶段。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吹响了各民族一起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进军号。中华民族既统一于文化,也统一于共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将逐步在走向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越来越紧密的共同体。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必将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共同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篇2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没有什么比找到路的方向和归属 ,更能给大家带来希望和幸福了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发展即是如此 ,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自觉 、精神指引和美好追求上 ,这离不开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支撑 。因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命运走向 ,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 、汇聚智慧力量 、提供精神归宿 、巩固国家善治 、捍卫民族尊严 。

有助于明确政治定位 ,指明行动方向 。“没有方向的船 ,什么风都是逆风” 。作为党和国家在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论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是要对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政治定位 、点亮行动的明灯 。在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 ,更有助于确立民族共识 、巩固集体认同 、铸牢整体意识 ,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设性与能动性 。

有助于汇聚集体智慧 ,凝聚发展力量 。谚语有云 ,“众人拾柴火焰高”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 ,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 ,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能” 。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 ,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 ,我们党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 。因此 ,新时代仍需努力铸牢这种意识 ,以充分凝聚人心 、汇集有效资源 、整合进步力量 。

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园 ,提供精神归宿 。现代社会在带来丰饶物质的同时 ,也裹挟了浮躁 、焦虑与不安 ,而后者的凸显即是共同体意识缺失所带来的精神空虚的表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际上是扎根中华文明的沃土 ,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 ,创新性地构筑安宁真诚的精神家园 ,形成一个共同认同 、栖息的精神意义世界 。唯有如此 ,才能滋养并慰藉共通性的内在心灵 ,形成精神上的共有归宿 。

有助于维系良好秩序 ,巩固国家善治 。有情有义 ,方能行稳致远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如此 。大家有情有义 ,同铸共同体意识 ,才能开展有效的互动与合作 ,形成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与治理格局 。共同体意识的存在与铸牢 ,是善治形成并巩固的重要条件 ,特别是其蕴含的权威理念 、规范意义 ,是成员形成正当性 、有序性观念和行为的重要依托和体现 。与此同时 ,共同体意识还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从而对秩序的未来延续与创新提供良好的保障 。这些都将有助于促进成员主体的多元合作与共治 ,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福祉 。

有助于促进民族振兴 ,捍卫集体尊严 。集体尊严是一种不可冒犯的独立自主状态 ,但更是一个赢得尊重的担当贡献过程 ,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大家共建共有的价值感 。这种尊严状态既建立在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之上 ,又依赖于每一个国人的付出 、担当与贡献 。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在近代蒙受外来侵略 、内部衰败苦难的民族而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因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否 ,直接关联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衰和尊严 。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篇3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不同的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有着同一个信念:维护民族团结。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新疆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

反对分裂维护团结稳定,就要深入揭批“分裂分子”图谋“分裂新疆”的反动本质。

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应的。

社会稳定、繁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新疆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分裂分子”集团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裂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裂和维稳工作,使我区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我区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疆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篇4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篇5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首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代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年的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学校必须要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在帮助同学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让“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工作在学生群体中扎下深根。

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

目前,尽管有不少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非常重视,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学校特别是高中由于普遍面临升学的压力,未能制定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机制,有些学校即使制定了相关机制,也未能有效推行。这些都导致了学校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块的缺失。

其次,从认识的角度来说,部分教师甚至学校领导会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政治教育仅仅是政治老师的事情,或者是班主任和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事情,至于其他科目的老师则主要把学科教学做好就可以了。这会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上显得比较单一,从而降低对这方面的学习兴趣。

第三,从教师的内在自觉程度来看,由于政治身份、年龄、学科、学校位置、学历、家庭情况、个人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再加上缺乏科学的监督、考评机制,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自觉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会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量”和“质”上都具有不可控性。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办法

首先,学校应增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明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校党组织书记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并且扎实推行。

其次,学校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拓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素材获取的渠道。除了教材、书本所提供的,所有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利用新媒体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利用“学习强国”理论学习,还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订阅“中国政府网”、“共产党员”、“人民日报”、“安徽先锋网”“滁州先锋网”等,再或是在百度当中关注“光明网”、“新华社”、“环球时报”等等,都可以让老师们第一时间轻松获得海量资源。

第三,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形式。在新时代,通过传统的、单一的,刻板而又枯燥的说教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反感,甚至还会起到负面作用。要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运用新媒体。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安装了“班班通”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师们可以适时加以利用,以视频 、图片等代替自己的说教,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吸引力,从而提高教育效果;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比如引导同学们参加微信公共号“安徽共青团”的“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的学习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当然,囿于紧凑的教学课程和繁重的学习任务,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太可能过多离开课堂、走出校外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和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如果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不断积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素材,然后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学过程中,厚积薄发,将理论教育内容和课本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可能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想境界了。

总的来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要命题。我们只有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之融入到我们工作生活的血液当中去,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真正培养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优秀人才。

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篇6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与此同时,铸牢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当动词用,意味着成员彼此间互动交往趋于紧密的过程;又可以当名词用,表示成员彼此间形成一种和合凝聚的状态。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还需要关照过程与状态的内在关联。

第一,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生发、意义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篱和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作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

第二,意识铸牢表现为成员间关系凝聚与巩固的可靠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克服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解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增强亲切友善团结等体验,并形成明朗乐观美好的愿景与期待。就像那句流行的话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会感受到,你的身后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兴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

推荐访问:民族意识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 心得体会 意识 民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