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媒体暴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时间:2022-11-18 15: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几十年来,媒体暴力一直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者密切关注的对象。媒体暴力主要包括暴力电视、暴力电影、暴力电子游戏、暴力音乐、暴力书刊与互联网络攻击。媒体暴力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旁观到的暴力,主要是观看电视或电影上的暴力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青少年不是暴力事件的直接卷入者,只是观赏别人的暴力行为,是一种被动的、替代的经验。另一种是直接卷入的暴力,主要是互动式暴力游戏、互联网上的言语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青少年是以非常真实的方式直接体验被人攻击和攻击别人的“乐趣”。这些来自媒体的暴力对儿童、青少年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应该采取哪些干预措施呢?

一、媒体暴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一)启动攻击认知,增加敌意情绪

大量研究表明,暴力电影、暴力视频游戏和含有暴力歌词的音乐会启动个体的攻击认知,增加敌意情绪。 Zillmann和Weaver对连续四天观看暴力或非暴力故事片的被试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观看了暴力电影的被试随后的行为更具敌意。Anderson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暴力歌曲比非暴力歌曲引起被试更高的敌意情绪状态,听暴力摇滚歌曲导致被试对多义词(比如石头、棍子)的意义更多的解释为具有攻击性。

(二)攻击和伤害行为增加

研究表明,事前暴露在暴力内容下的人,其后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也较高。观看暴力电影片段会导致观看者攻击行为增加,关于暴力视频游戏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研究者把161名美国大学生随机分配玩儿20分钟的游戏(亲社会游戏、暴力游戏和中性游戏中的一种)。游戏结束后让被试分配给同伴11个七巧板拼图。被试可以从30个拼图中选择(容易的、中等的、难的分别10个)。告诉被试,如果同伴在十分钟内完成了11个拼图中的至少10个,同伴就可以赢得10美元的礼券。被试可以通过分配容易拼图帮助伙伴,也可以通过分配困难拼图来伤害伙伴。通过被试为同伴选择的容易拼图数量和困难拼图数量来评估助人行为和伤害行为。结果表明:玩儿暴力游戏的被试对同伴的伤害行为显著多于玩儿亲社会游戏和中性游戏的被试。

视频游戏中对暴力行为的奖励或惩罚,也会对游戏者产生影响。美国心理协会反电子游戏以及互动式媒介暴力行为委员会联合主席伊丽莎白•卡尔说:“看到暴力行为没有受到惩罚,青少年会认为暴力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手段。反之,看到使用暴力产生的后果是痛苦和苦难,就会阻止攻击性行为。”Carnagey & Anderson考察了暴力视频游戏中奖励和惩罚对攻击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三组被试分别玩儿三种版本的赛车视频游戏:第一个版本中的暴力行为得到奖励;第二个版本中的暴力行为得到惩罚;第三个版本不含有暴力内容。玩儿第一个版本的被试在游戏后,敌意情绪、攻击观念和攻击行为都有所增加;玩儿第二个版本的被试在游戏后,敌意情绪增加,而攻击观念和攻击行为没有增加。由此可见,对暴力进行奖励的游戏是通过增加被试的攻击观念来增加攻击行为的,而对暴力进行惩罚的游戏没有增加游戏者的攻击行为。

还有研究表明,当游戏者愿意认同游戏中的攻击性角色时,会产生更多攻击行为。据1997年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在石家庄监狱、河北省少管所对100名青少年犯进行的调查,80 %的人热衷于电视剧中的暴力镜头,推崇黑社会里的“老大”和“江湖侠客”,把“讲哥们义气” 视为做人的根本标准。

(三)对暴力麻木

影视、电子游戏等媒体暴力能潜在的激发出一种“暴力娱乐”,让人们在获得心理“快感”的同时,严重扭曲社会暴力的本来面目,加剧了人们对待暴力的麻木感。有研究证明了玩儿暴力游戏会使游戏者对暴力产生生理脱敏。研究者让两组被试分别玩儿20分钟的暴力游戏和非暴力游戏,然后观看10分钟的包含真实暴力场景的视频录像带,在观看过程中测量被试的心率和皮肤电反应。结果发现玩儿暴力视频游戏的被试心率和皮肤电反应都要低于玩儿非暴力游戏的被试。

(四)同情度降低

长期暴露在暴力媒体中,会使得人们同情度降低。Bushman和Anderson在一个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分别玩儿20分钟的暴力游戏和非暴力游戏。玩儿完游戏在做问卷的过程中,所有被试都听到实验室外面有两人在大声打斗(两名研究人员扮演),其中一人受到伤害。玩儿暴力游戏的被试组比另外一组被试等了更长时间才产生帮助受害者的想法。研究人员在另外一个实验中设置了另外一个场景:让研究人员在剧院外面扮演一个脚踝受伤的年轻妇女正在挣扎着从地上捡起拐杖。实验表明,刚刚观看过暴力电影的观众比观看非暴力电影的观众会等待更长时间才去帮助该妇女。这两个实验表明,暴力视频游戏和暴力电影使人们对受害者同情度降低,对处于痛苦中的人变得麻木。

二、干预措施

(一)政府积极干预

1.减少媒体暴力内容

从媒体的源头消除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即政府根据有关政策、法律对媒体内容进行审查,强行删除媒体中的暴力内容。例如,瑞典政府专门设有媒体暴力委员会,对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游戏和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对暴力的表露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给以密切关注。

2.完善媒体分级制度

以美国为例,1990年美国政府规定对那些含有明显的色情或暴力,以及鼓吹犯罪和吸毒歌词的唱片都必须贴上“青少年不宜歌词,需家长指导”的标签;1994年,由家长、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士组成的娱乐媒体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一套制度,对电脑游戏定级;1997年10月,由民间组织、政策制定者和电视业者共同协商制定的电视节目分级制开始推行。

政府对娱乐媒体划分的等级要依据科学的研究结果,并且要独立于娱乐媒体行业自身划分的等级。已有研究表明,对视频游戏根据年龄划分等级有一个缺点,即游戏者倾向于选择超过他们年龄范围的游戏。而根据内容划分等级,就可以避免游戏者违反年龄标签,并且可以为家长在内容方面提供一些信息。因此,进一步完善分级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3.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能力”就是“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针对媒体暴力,媒介素养教育指导青少年正确使用媒介法规,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媒介反映的不良现象,提供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培养他们不被媒介信息所牵制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信念和行为的能力,在接受知识与信息的同时远离媒体暴力,使青少年成为积极的信息使用者。

1990年代初期的英国,已经有超过1/3的学校实施媒体研究课程,超过1/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了媒体研究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英国如今已把媒体识读作为国定核心课程之一,媒介素养教育已自成体系。美国非营利组织“媒体识读中心”1989年宣告成立时就开始关注媒体暴力等问题。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州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单独或放在英语课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

有一项干预研究证明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者选择2所在各方面条件相当的小学,对一所学校进行干预,另一所学校作为控制组。干预内容包括媒介素养教育和态度干预,共18节课,持续6个月。课程结束后,鼓励孩子们10天内不看电视、电影,不玩儿游戏。干预计划结束时,干预组的攻击水平(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低于控制组,其中言语攻击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

(二)父母监督和指导

有些家长抱怨完全控制孩子看什么和做什么是不可能的,因此心灰意冷、撒手不管。虽然控制孩子的媒体习惯是很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努力。Ostrov等人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媒体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比如,限制使用时间、确保媒体内容健康,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因此,父母要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媒体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1.确保媒体内容安全

家长要观察和控制孩子所玩儿游戏的种类、打开网页的类型等。父母要警觉任何鼓励和允许游戏者伤害其他生物或人类的游戏,不管游戏角色有多么可爱,暴力呈现形式与现实有多远,这种游戏都有可能正在潜移默化地对使用者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当要检查孩子玩儿的视频游戏时,最好是亲自接触这个游戏。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操作游戏,那就让他人演示并作出解释,然后问自己下面六个问题,如果回答中有两个以上的“是”,那么家长就要好好考虑这款游戏是否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

——这个游戏含有试图伤害他人的角色吗?

——伤害行为是否经常发生,30分钟内是否多于一次或两次?

——游戏中的伤害行为是否会得到奖励?

——是否把伤害行为描述得很幽默?

——游戏中是否缺乏非暴力解决方式,或者非暴力解决方式不如暴力解决方式“有趣”?

——是否缺乏对暴力行为的惩罚?

另外,家长可以采取科技手段作为帮手,比如采用具备加锁功能的V—chip装置控制电视频道,用互联网安全软件帮助孩子过滤和屏蔽不安全内容(暴力、色情、黑客等),查看“历史”记录监控孩子浏览网页的情况。

2.减少媒体接触时间

Anderson 和Dill研究发现:投入游戏时间越多,攻击性量表中攻击性特质和行为不良得分也越高;Anderson等人发现接触暴力游戏的时间数量与攻击行为存在正相关。因此,应尽量减少在一切环境中的媒体暴力暴露时间,尤其是在家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限定他们看电视或打游戏的时间;把电视、电脑放到父母容易观察到的地方,不要放在孩子卧室里;转移孩子对媒体的兴趣,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个人爱好、加强人际交往等。有专家建议,不妨每周设定一个家庭温馨日,全家人一同出去散步、进餐或者去打球。这样不仅能使家庭成员变得更加亲密,而且可以减少对媒体的依赖。

3.改变对待暴力的认知

由于媒体暴力影响的是心智正在成长、缺乏分辨是非能力的孩子,如果他们长期接触媒体中的暴力内容,就会认为暴力是广泛存在的,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限制他们使用某种类型媒体的原因,以及为什么那样的媒体对他们是有害的,同时解释暴力解决问题的无效性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并讨论如何采取非暴力方式解决人际冲突,这样可以给予他们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指导。

4.接触含亲社会内容的媒体

Gentile等人以新加坡、日本和美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亲社会视频游戏和亲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相关研究、纵向研究和实验研究得出一致结果,即玩儿含有亲社会内容的视频游戏后,游戏者会表现得更加助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能够学习媒体中的暴力行为,也能学习亲社会行为,因此适当观看亲社会内容的节目,可能有利于改变暴力的偏见性认知,进而减少暴力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各类媒体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从理论上剖析媒体暴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借鉴和吸取以往研究的经验,政府和家长尝试运用某些干预手段,以此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媒体暴力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这是每一位从事媒体事业与教育事业的人士应尽的社会义务。

【刘桂芹,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刘衍玲,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张大均,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心理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重庆,400715】

责任编辑/赵 煦

推荐访问:浅谈 干预 青少年 暴力 措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