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不同种类药剂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时间:2022-11-19 1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禾谷缢管蚜是西南麦区蚜虫的优势种群,为提高对其防治效果,选择2种常用的化学农药(氰戊-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吡虫啉)和2种植物源农药(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分别在室内和田间开展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浸渍试验中,化学农药造成蚜虫全部死亡,植物源农药毒杀效果也较为理想(死亡率76.7%~86.7%)。田间试验的校正防效依次为:阿维菌素-吡虫啉>氰戊-氧化乐果>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敏感性较高(校正防效90%以上),对氧化乐果有一定的抗性,对参试的植物源农药敏感性较差(校正防效40.5%~50.8%)。天气状况对药效试验结果影响明显。在对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中,应首选阿维菌素-吡虫啉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加强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和配套技术研究。

关键词:禾谷缢管蚜;氰戊-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吡虫啉;植物源农药;药效

中图分类号:S482.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634

0 引言

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吸食小麦汁液,传播黄矮病,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1]。以往有关蚜虫药效试验多集中在以麦长管蚜种群占优势的黄淮麦区,西南麦区蚜虫以禾谷缢管蚜为主,且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2]。目前对麦蚜的防治仍以喷洒化学农药为主,农药残留不容小觑,长期施用害虫易产生抗性。高效、低毒、持效、环保的生物源农药愈来愈受重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和2012年底国发〔2012〕65号文件的出台,生物源农药特别是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1950年,谢炎以参数“杀虫效力”来描述氟铝酸钠对害虫的杀灭效果,其杀虫效力可在70%~90%[3]。曹本钧利用“平均死亡率”、“毒力图线”和“药剂处理更正防治率”分析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认为蚜虫和红蜘蛛内吸药剂,乐果药效高效、持久[4-5]。黄显臣等[6]于1966年对棉蚜进行触杀毒力测定,建立了毒力回归方程。至此,现行农药药效试验雏形形成。之后参数“药效比”、“抗性系数”、“温度系数”、“校正虫日”和“累计校正虫日”相继被应用于药效研究[7-8]。随着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的相关参数标准和操作流程逐步统一,防治果树、马铃薯蚜虫(2000年版)和防治甘蔗、小麦蚜虫[9](2004年版)的国家标准出台。

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发渐显多元化,环境保护和天敌保护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烟碱类化学农药吡虫啉对蚜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能够渗透到小麦表皮层,迁移到木质部与韧皮部;因其高效、低毒、持效、环保等特点[10],自1991年生产中投入使用始,在小麦蚜虫防治中应用广泛。菊酯类化学农药氧化乐果具有广谱性杀虫效果,在蚜虫防治中一度被大面积应用,但在部分区域蚜虫已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性[11-12]。生物源农药来源广泛,具有诸多优于化学农药的特点,但因药效慢、价格高等原因2010年仅占总农药市场份额的4.22%[13],高药效、易制作、低投入的生物源农药为生产所需。植物源农药净叶宝1500倍液48 h防治效果与对照氧化乐果相当(校正防效为82.53%),但瓢虫24 h测得51.4%的成活率远远高于对照[14]。苦参碱是一种正温度效应的杀虫剂,印楝素是一种负温度效应的杀虫剂,2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瓜蚜的毒杀作用高于吡虫啉[15]。

据报道,辣椒素和大蒜素对害虫具有典型的毒杀和熏蒸作用,应用于蔬菜病害、烟草病虫害、棉花和药材蚜虫的防治,但在禾谷缢管蚜的麦田药效方面未见正式报道。因此,笔者选择了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以吡虫啉、氧化乐果为主效成分的化学农药和来源广泛、易于制备的辣椒水、大蒜-洋葱-香葱水两种植物源农药,比对化学农药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对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小麦生产上安全有效地控制蚜虫的危害以及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农药及制备方法

供试农药包括2种化学农药和2种植物源农药,化学农药分别为25%氰戊-氧化乐果(海南江河农药化工厂,含5%氰戊菊酯、20%氧化乐果)和1.8%阿维菌素-吡虫啉(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含0.1%阿维菌素、1.7%吡虫啉),植物源农药分别为辣椒水和大蒜-洋葱-香葱水,制备方法参考林辰壹[16],并作适当改进。

1.2 供试蚜虫

供试蚜虫为禾谷缢管蚜成蚜,2013年3月下旬于麦田采集,供室内毒杀试验使用。

1.3 室内毒杀试验

试验设6个处理:14.5 g/L辣椒水(T1)、9.6 g/L大蒜-洋葱-香葱水(T2)、氰戊-氧化乐果1200倍液(T3)、阿维菌素-吡虫啉1200倍液(T4)、阿维菌素-吡虫啉600倍液(T5),以清水作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

毒杀试验参考李亮的玻片浸渍法[17]。载玻片贴双面胶带,取爬行中的蚜虫将其背部粘在载玻片上,每载玻片保证30头活蚜虫(毛笔尖轻触跗肢和触角能自由活动),将载玻片水平放入待检测药剂中完全浸泡10 s,水平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药液,15 min后将载玻片放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大培养皿中,24 h后统计蚜虫存活数。

1.4 田间防效试验

试验于2013年3—4月在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进行,供试小麦为‘川麦104’,处理同室内毒杀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8 m2,3次重复,试验区周围设置2 m宽保护带。在开花期于无风天气采用手动喷雾器细喷孔均匀喷雾,各处理喷洒量为650 kg/hm2,喷施时小区四周用2 m高的塑料薄膜与周围小区隔离。

各小区内按双对角线法随机选取5点,每点固定10株,每株1茎挂牌标记,共计50茎,调查施药前的活虫口数及施药3天后存活的虫口数。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中的方法[9]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口数-施药后活虫口数)/施药前活虫口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5 数据分析

利用软件Excel 2003,计算分析蚜虫死亡率、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禾谷缢管蚜的室内毒杀效果

室内毒杀试验结果表明,在完全浸渍条件下,不同种类的药剂对禾谷缢管蚜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中2种化学农药的处理后蚜虫死亡率达100%,辣椒水和大蒜-洋葱-香葱水处理后的蚜虫死亡率也分别达到76.67%和86.67%(表1)。

2.2 不同药剂对禾谷缢管蚜田间防治效果

田间防效试验中,供试药剂均未对小麦产生药害。表2结果表明,在田间喷施的条件下,不同药剂对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明显,施药3天后,各药剂的校正防效依次为:阿维菌素-吡虫啉>氰戊-氧化乐果 >辣椒水 >大蒜-洋葱-香葱水。阿维菌素-吡虫啉校正防效可在90%以上,试验中的浓度变化不会影响其防治效果,而氰戊-氧化乐果的校正防效仅为78.26%,较同等稀释浓度的阿维菌素-吡虫啉下降14.0%。植物源农药田间防治效果相对较差,辣椒水处理的虫口减退率为19.25%,大蒜-洋葱-香葱水虫口减退率仅为2.21%,但植物源农药也可以延缓蚜虫繁衍,校正防效分别达50.84%和40.47%。

2.3 阴雨对田间蚜量变化的影响

田间防效试验在施药后的6~10天,出现连续阴雨降温天气,累计降雨18 mm,温度平均降低6℃,且伴有短时大风天气。试验田蚜虫种群迅速消退,在施药后的11天调查,包括CK在内的各处理百株蚜量不足5头,阿维菌素-吡虫啉处理的小区百株蚜量仅有2头,且仅有成蚜存活。之后试验区温度迅速回升,蚜虫种群数量未有恢复。

3 结论与讨论

室内毒杀试验中,药液和蚜虫充分接触,无论化学农药还是植物源农药,毒杀效果均较理想,而在田间防效试验中植物源农药对蚜虫的校正防效仅50%左右,远低于化学农药。田间蚜虫多集中分布于叶片背部和叶鞘附近,且禾谷缢管蚜清晨活动较多。喷药后,蚜虫接触药剂的有效雾滴较室内大大减少,造成药剂的毒杀效果远远低于室内。辣椒水有效成分为辣椒碱,为典型的植物源农药,对蚜虫具有趋避和触杀作用[18];而大蒜-洋葱-香葱水则熏杀和趋避蚜虫,其有效成分大蒜素-洋葱素-香葱香精具有强烈的挥发性[19],从而防效低于辣椒水。本试验未对植物源农药设置浓度梯度,若增加喷施量或者药剂浓度,以增大有效成分与虫体的接触数量和概率,防效可能有所提升。

不良天气对农药防效研究影响较大,王冰认为一次持续10 h的降雨(日降雨量32.2 mm)会导致麦长管蚜种群数量骤降80%,并需要7天才恢复到雨前的种群密度[20]。本试验喷药6天后出现连续阴雨降温天气,造成试验田禾谷缢管蚜种群数量迅速消退,至成熟收获时尚未有恢复,因此,采用室内测试和田间防效试验相结合,可避免田间不可控因素影响,更加准确的评价农药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虽然化学农药对蚜虫防控效果较好,但长期施用单一农药,麦蚜极易产生抗性。已有研究表明,部分区域麦蚜对氰戊类、氧化乐果类农药已产生了较强的抗性[12],本研究中氧化乐果的校正防效也仅为78.26%,明显低于阿维菌素-吡虫啉处理。而蚜虫对吡虫啉的抗性在一些区域也现端倪[21]。植物源农药以触杀和趋避为主要的作用方式,虽然防效有时不如化学农药,但其环保、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的优点被业内青睐。辣椒、大蒜、洋葱、香葱均可食,在中国资源丰富,其提取物,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安全,对人畜无毒,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若采用化学农药与生物源农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效果尤其是长久性防效可能更佳,且可降低农药残留[10]。另一方面,生物源农药与增效类似物混用,药效也可能得到提高,短期内即可应用于生产。据报道,氮酮能促进药剂透皮吸收,柴油的脂溶性可破坏害虫体表蜡层, 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杰效利能有效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三者与氯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混用可提高杀虫效果,降低农药残留[22]。鸡蛋黄-植物油-清水乳浊液可使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平均校正防效提高17.41%~21.72%[23]。因此,提高生物源农药的有效浓度,或与其他农药混施,或寻找药效增效剂,可为生物源农药研究开发的可选之路。

参考文献

[1]苗进,武予清,郁振兴,等.基于EPG的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取食行为比较[J].生态学报,2011,31(1):175-182.

[2]黄荣汉,谢新民,曾伟,等.四川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54-556.

[3]谢炎.氟铝酸钠之制造经过及其药效简报[J].中国农业科学,1952(7):11.

[4]曹本钧,麦崇熙,周长海.几种有机磷杀蚜-螨剂的室内毒力试验[J].植物保护学报,1963,2(3):95-104.

[5]曹本钧,麦崇熙,周长海.几种有机磷杀蚜-螨剂的田简药效试验[J].植物保护学报,1963,2(3):331-341.

[6]黄显臣,王少成.甲基对硫磷的杀虫毒力与田间药效测定[J].昆虫知识,1966(1):37.

[7]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抗药性研究组.氧乐果防治抗性棉蚜的试验[J].昆虫学报,1977,20(4):479-481.

[8]潘文亮,张兴.杀虫剂田间药效的计算[J].植物保护,1988,14(2):32-34.

[9]GB/T 17980.7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79部分: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S].

[10]刘爱芝,李素娟,武予清,等.三种杀虫剂对麦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2,29(1):83-87.

[11]魏岑,黄绍宁.麦长管蚜的抗药性研究[J].昆虫学报,1988,31(2):148-156.

[12]成惠珍,郑淑英,郭玉荣,等.麦蚜对几种药剂的抗性[J].河南农业科学,2004(6):50-51.

[13]黄程焕.论生物农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3(4):165-166.

[14]张志勇,王兴运,李素娟,等.防治麦蚜新型杀虫剂药效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0(2):21-23.

[15]徐建陶,高聪芬,孙定炜,等.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蚜虫的生物活性测定[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1):91-94.

[16]林辰壹,郑成锐,程智慧.大蒜鳞茎提取液对黄瓜2种种传病害的抑制及化感作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0):140-144.

[17]李亮,付晓伟,郭线茹,等.几种药剂对2种麦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J].河南农业科学,2009(2):71-74.

[18]成广勇,张培玉,李楠,等.三种典型杀虫植物提取物类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08(26):4-6.

[19]仲建锋,鲁玉杰,李兴奎,等.大蒜素对储粮害虫熏蒸作用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4):442-446.

[20]王冰,李克斌,尹姣,等.风雨对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发展的干扰作用[J].生态学报,2009,29(8):4317-4324.

[21]陈亮,吴兴富,陈若霞,等.桃蚜抗吡虫啉品系和敏感品系某些生物学特性比较[J].昆虫知识,2006,43(4):504-508.

[22]石伟山,顾中言,徐德进,等.3种助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8,24(6):820-825.

[23]杨佩文,尚慧,黄春芬,等.生物增效制剂在小菜蛾防治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2):337-342.

推荐访问:药剂 小麦 防治 种类 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