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水稻虫害特征与防治措施

时间:2022-11-20 1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水稻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与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尤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三种害虫在广东地区普遍发生,对水稻产、质量影响显著,因此本文对水稻虫害特征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稻虫害;特征;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南方地区就是水稻的主产区,以罗定市为例,2015年、2016年、2017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976595亩、987882亩和906734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为498182亩、497587亩和508221亩(数据来自2018年与2017年的《云浮统计年鉴》),稻谷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1.01%、50.37%和56.05%。但病虫害一直威胁水稻生产,影响稻米产量和食用品质。相比于病害,由于害虫的迁飞性,虫害发生面积明显重于病害,因此本文对水稻虫害特征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水稻虫害特征

1.广东水稻主要虫害。由于广东地区的气候、水稻种植特点,水稻虫害主要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广东属东亚季风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干旱,每年种植两季稻,从气候、食物来源上都利于害虫的生长繁衍,再加上滥施化肥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以及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多年来虫害威胁居高不下。下面就这些虫害特征进行分析。

2.稻飛虱。稻飞虱是翅二型昆虫,迁飞能力很强,喜温暖阴湿环境而畏寒,主要类型有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对我国危害较大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其危害方式为刺吸水稻茎叶汁液,同时传播和诱发多种病害。稻飞虱迁飞主要利用大气环流,早稻危害主要发生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这段时间,借助西南气流或偏南气流的输送,从越南、老挝、海南岛及广西南部迁徙至广东境内,遇到下沉气流或降水即降落定居。晚稻危害主要发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段时间,借助偏北气流由湖南、江西等地迁入广东越冬,遇到下沉气流和降水后降落下来。

3.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主要以幼虫啃食水稻叶片为害。1龄幼虫啃食水稻心叶,可见叶片上小白点;2龄幼虫吐丝结成1~2cm小苞,幼虫在其中啃食水稻叶肉表皮,可见叶片上条状白班;3龄幼虫结成的虫苞达10~15cm;4龄幼虫食量大增,虫苞内叶肉几乎被食尽,仅留表皮;5龄幼虫食量更大,叶片变白、干枯和纵裂。一只稻纵卷叶螟一生可啃食稻叶5~6片,多至9~10片,能使整片稻株枯死。它也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利用季风环流迁徙,春、夏季由南向北迁徙,秋季由北向南迁徙,遇雨、下沉气流或地形的胁迫而降落。

4.三化螟。三化螟也是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但不同于其他多食性害虫,专食水稻,不能远距离迁飞。三化螟为害主要在幼虫阶段,卵块孵化出的蚁螟随风飘到稻株上,咬钻蛀孔进入稻秆内,在叶鞘和茎节间咬出环状切口形成“断环”,于是长时间在“断环”上方咬食叶鞘幼嫩组织、穗苞内花粉、柱头或稻秆内壁,但不吃叶绿素部分。因隔断了水分、养分的通道,出现秧苗枯心、枯孕穗及白穗等现象。在广东三化螟每年可发生4~6代,因在分蘖期、孕穗、抽穗期有利于三化螟产卵、蚁螟侵入而成为防治的关键期。

二、水稻虫害防治措施

1.稻飞虱

(1)农业防治。首先,选择抗虫品种。不同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种群增长、产量损失有明显的差别,在完全不设防的情况下,晚稻抗虫品种与不抗虫品种的产量损失可以相差20%以上。其次,合理规划稻株栽种间距,改善稻田通风透光效果,减少湿度,以营造不利于稻飞虱生长繁衍的小环境。第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浇灌。应施足基肥,并以有机肥为主,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补充钾肥和磷肥。控制好浇灌时间,避免长时间浇灌。及时清除杂草,尤其是要清除稗草。第四,做好监测预报,掌握天气变化,在有雨、台风时对稻飞虱严格监控。

(2)物理防治。采用振频式杀虫灯可有效诱杀稻飞虱。

(3)生物防治。采用稻鸭共育技术,分批在稻田放鸭可有效控制虫口数。在稻田里保持一定比例的蜘蛛可不用专门防治稻飞虱,早稻田蛛:虱比应达到1:4,晚稻田蛛:虱比应达到1:8。

(4)化学防治。由于吡虫啉产生抗药性,可采用噻虫嗪25%水剂或烯啶虫胺10%水剂、呋虫胺20%可溶性粒剂。喷药时,最好采用冲击力强的大喷雾机,使药液可达稻茎基部或中下部,直接杀死稻飞虱。

2.稻纵卷叶螟

(1)农业防治。首先,选择对稻纵卷叶螟抗性强的品种,一般来说叶片厚硬、主脉坚实的品种比叶片颜色浓绿的品种抗性强;窄叶品种比阔叶品种抗性强;高秆品种比矮秆品种抗性强。同时,应尽量选择成熟期一致的种子,避免因水稻分蘖期、抽穗期不一致而使稻纵卷叶螟获得更多的为害时间。其次,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或重施氮肥,使前期猛长而后期恋青晚熟。在稻纵卷叶螟幼虫期注意烤田,在化蛹期加强浇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受害。三是在稻田附近按稻田面积5%比例设置诱杀田,通过重施氮肥营造密闭、阴湿环境,引诱稻纵卷叶螟趋于该田块内集中杀灭。

(2)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或振频式杀虫灯诱杀,1hm2范围可设置一盏灯。

(3)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蜂将卵产在稻纵卷叶螟的卵块内,使后者的卵不能孵化。放蜂数量为(30~40)万头/hm2,隔3日放1次,连续放3次。

(4)化学防治。采用10%四氯虫苯酰胺悬浮剂或150g/L茚虫威悬浮剂可取得较好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若采用廉价农药,为保证效果可采用复配增效方式,例如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茚虫威悬浮剂按1:4(质量比)混配,对3龄幼虫有显著增效作用。

3.三化螟

(1)农业防治。首先,收获后铲除稻桩,如通过翻耕消灭幼虫,减少三化螟越冬基数。其次,在化蛹期灌深水和翻耕沤田,淹死越冬幼虫和蛹。第三,避免不同品种水稻混栽,减少三化螟危害转移。第四,调整播期,避开三化螟高峰期播种。第五,合理施肥和规范水浆管理,应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

(2)物理防治。可采用振频式杀虫灯诱杀三化螟蛾。

(3)生物防治。采用稻鸭共育技术以及利用蜘蛛、青蛙除虫。

(4)化学防治。选择合理的用药适期,一是防治“枯心”,二是防治“白穗”。当稻田出现枯心团或每亩田卵块密度超过120个,应进行1~2次防治;在蚁螟孵化盛期预防白穗,当破口达到5%~10%时需用药1次,虫多时相应增加用药次数。药剂可采用18%杀虫双水剂或50%杀螟松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药应趁早趁小,并且田间保水3~5cm,维持3d以上。

三、结语

水稻虫害的防治正从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向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多种手段综合应用的方向转化。过去由于滥施化肥、滥用农药,水稻虫害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日渐猖獗,为了减少农药污染和保证食品安全,必须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群容. 广东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14-115.

[2] 邱良妙,刘其全,汪进仕,等. 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增效配方筛选与应用[J]. 现代农药,2018,17(1):50-56.

[3] 庞战士. 水稻螟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 园艺与种苗,2018,38(08):42-44.

[4] 黄水金,陈琼,马辉刚,等.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耐害性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1):97-105.

推荐访问:虫害 水稻 防治措施 特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