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时间:2022-11-21 09: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環观全球,会计信息失真的报道屡见不鲜,最轰动全球的有美国安然(Eon)事件,国内的银广夏事件和红光事件。因此,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不单是国际性的问题,也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世界各国政府均十分关注事态发展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管治带来的影响。本文试从美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出发,认识会计信息怎样形成,其后又怎样演变成现今国际通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原则,最后就“信息不对称”的经济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作简要讨论,寻求一些原则性对策来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信息不对称 信息失真

经济理论强调企业产生的目的是要达到利益最大化,企业要想达到利益最大化必须依赖多方面资源的配合,对信息的掌握是其中一个关键要素。Akerlof (1970)以买卖二手车来解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卖方所掌握的有关车辆性能状态的信息一定比买方多,买方只知道车辆表面出现的质量情况,而不知道其确切的质量状态,最终导致劣质商品也能够在市场中成功交易,从而出现了“逆向选择”的行为,说明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因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出现了不公平的交易。本文尝试从企业发展的历史出发,探讨初期会计信息产生的情况,以及其后怎样被企业系统化地演变成国际认可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和企业财务报告的指标。同时,就“信息不对称”的经济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作简要讨论,寻求一些原则性方法来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一、会计信息发展

过去的200多年里,会计信息在商业决策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在许多企业都不再单凭会计财务数据来处理日常业务和重要的营运决策,这都归咎于会计信息失真,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企业无法掌握重要数据及资料来发展业务。本文以美国企业为例,参考美国早期的商业发展,阐述会计报告的发展过程及会计信息的历史演变,以此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及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不同阶段:一是初期会计信息形成的阶段;二是企业对外融资出现后,对会计信息系统化要求的阶段;三是会计信息系统化后,出现财务报告失真的阶段

(一)初期会计信息形成的阶段

18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企业为促使交易买卖成功,只收集一些有关交易的数据,例如成本、毛利等零碎资料来进行商业买卖活动,谈不上所谓的会计记录。在20年代之后,商业活动日趋频繁,企业雇主开始关注更多烦琐的数据, 并进行系统性的收集处理,慢慢形成早期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认识自身的运营状况,作出适当的商业决定,壮大业务发展。需要强调的地方是,以上提及的雇主本身也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因此,公司的老板和管理人员都是由同一人担任的,不存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二)企业对外融资出现后,对会计信息系统化要求的阶段

20世纪20年代之后,企业发展模式开始发生巨大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企业开始对外融资,增大资本,扩张运营规模。企业运营变得复杂,企业持有人不能再独自经营运作,只好逐渐将经营权移交给外部职业经营者,让他们代为处理,这些经营者便是现代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再由同一人掌握。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资本的结构和价值发生了变化,企业资本的价值趋向市场化,企业开始对外融资,资金提供者要求管理层提供业务有关的运营状况统计及有关财务数据。由于当时财务报表还未标准化,投资银行则要求企业提供具有公信力的财务报告,才会帮助企业融资。这个时期,会计理论开始孕育成长,演变到现在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1937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s)发表第一份“一般通用会计”守则。在此期间,商业活动所涉及的经济利益发生交替,由最初的外在市场环境作主导,逐渐转变为以公司内部管理的运营活动为主,因此,企业需要大量有关运营操作的数据,来分析每个职能组别或工作单位的内部情况,用数字报表叙述有关业务的状况,后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成本会计式的财务报表,负责提供企业内部运营的会计信息。成本会计理论的出现,带动了管理会计理论的思维,两者理论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互存互动,同时,成本数据带动企业策划,有助于寻求利润提升的空间。基于每年的财政预算及评估,通过财务与非财务的分析,最后制定运营目标,为公司争取最大利润。对于公司内部的运营操作,公司管理人相对公司持有人比较熟悉,管理者的控制权越来越大,公司持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陆续浮现,“代理问题”初现端倪。

(三)会计信息系统化后,出现财务报告失真的阶段

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的产生,原意是帮助企业了解运营成本,评估竞争优势, 从而作出有利企业发展的商业决策。由于企业愈趋多元复杂化,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也不断被改良以适应企业的变化。可是,这些会计原则后期竟演变成一套管理人认为无助于管理的信息系统,只是一个衡量管理人是否符合公司股东对他们的要求的工具,对企业利润最优化的拓展毫无帮助。归根结底,是因为会计原则被制定得太规范化,衍生了非预期性的负面效果。举例来说,根据会计原则的匹配原则,所有存货(即未卖出的货品)的有关生产成本都不计算到该年度的财政成本开支上,这样有关部门的经理就可以囤积货物,避免存货成本被处理入账,构成边际利润上升,公司的资产价格亦被“未卖出”的存货推高,令部门于当年的业绩表现理想,从而得到企业高层赞赏,增加管理人的分红收益。而事实上,管理人操控公司的会计信息,损害了企业整体的盈利收入。部门经理想要符合财务预算的要求,选择维护个人利益,放弃公司利益,出现了代理理论中所说的代理机会主义行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存在于公司持有人与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有关商品或服务交易进行的时候,交易双方对有关交易信息的了解不同,其中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多过另外一方,因此处于更有利的位置,而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要想平衡“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双方都掌握同样的信息,让有关的交易信息透明公开,传递给每一位与信息有关的参与者。然而,要做到信息可以透明无阻的流通,非常困难,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Levitt在1994年深入分析了美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第一次提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得到了世界各方学者的积极回应,将对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推动到更广泛的应用层次。会计信息是一种技术规范,要遵循适度有序的会计准则及概念,系统化地配合客观事实的要求,从而达到会计实务处理的科学。透明的会计信息反映了公司的真实运营成果,揭示了公司的经济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相关的可信的会计信息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从而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并且,透明的会计信息维护了投资者对企业管治的信心,而完善的企业管治机制又加强了证券市场运作的有效性。透明的会计信息及时地给投资者提供了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使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管理层的能力作出合理评价。因此,会计信息在制定程序上的过程必须具有独立性,不受制于任何情况,独立性所引申出来的公平价值,必须是令人信服的信息。判断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考虑使用者是否可以及时和准确地获得公司的运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素。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要减少信息传递时所发出的不必要的噪音,必须将传递时间缩短,越短越好,使信息所有的接收者都能在同一时间以最快速度获得会计信息,以便作出适当明智的决定,避免夜长梦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干扰讯息内容的本质。

其次,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可信性也是重中之重,是不可缺乏的标准质量。要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必须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不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正如交易成本理论中提到的交易必须公平,交易双方必须履行契约所定的责任,如果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详尽、不真实,没有了解价值,投资者会质疑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否定承诺兑现的可行性,最终撤走资金,减少投资损失。然而,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人为的,是有局限性的,在不完备契约的限制下,我们无法建立一套完美无瑕的制度来妥善处理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所以,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客观又必然的存在,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Akerlof,G . 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488-500.

[2]Cooper,R.,Kaplan,R . Measure costs right: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96-103.

[3]Johnson,H . T . The decline of cost management:A reinterpretation of 20th century cost accounting

[J]. 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87:5-12.

推荐访问:成因 失真 浅谈 会计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