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工程管理专业行业依附性办学思考

时间:2022-11-21 15: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工程管理作为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逐渐从原来的工科院系向财经、师范类等多个领域发展,该专业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类教学环节等开设的课程体系表现出很大的离散性。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为例,随着人才培养行业依附优势的体现,必须根据行业需求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实践教学、就业指导、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只有服务于具体行业需要,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

关键词:工程管理;行业依附;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1-0076-04

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新设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作为主要研究工程建设项目专业化管理的一个学科,逐步走向规范化。就学科属性来说,它属于管理科学,只是由于其管理对象(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而具体的管理工程项目对象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石油化工、煤矿工程等,因而需要具有相关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严格来说,工程管理专业应是以“工”为主的、又与管理学相交叉的学科,培养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另外,从工程管理专业的起源上来看,最初专业的名字是“建筑工程管理”,是在土木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专业在办学领域、行业类别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但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实验等问题上却没有统一的规定。

一、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工程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该专业学科跨度和行业差别比较大,实验环节的能力难以有效地培养,主要原因如下。

(一)技术平台课程和方向选修课没有特色,缺乏行业依附性

全国80%左右工程管理专业院校的技术平台课程是雷同的,大多是围绕房屋建筑工程开设的;方向选修课不成系统,体现不出培养方向,学生选课不是出于专业方向需要,而是为了混学分,很多教师也认为,学生毕业的去向不清,培养无方向可寻。普遍的问题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行业特点的需要,缺乏行业依附性。

(二)工程“过程”控制能力的培养淡薄

作为大型基础设施的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行业面非常广,而且工程管理侧重的是“过程”管理,所以工程管理专业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过程控制能力,不同行业在工程技术、行业规范、专业术语、管理流程等方面是不同的,这就对工程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缺乏高质量和行业针对性的本科教材

由于工程专业行业类别差别较大,全国没有统一的教材,而且工程管理专业在实践中变化较快,所以很多教材存在更新滞后、教材内容老化、适合行业特点的学生培养教材不多等问题。

(四)培养目标定位过高,无法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

作为未进入工程实践的大学生,对工程项目几乎没有概念,更不用说对工程进行管理,所以经常有专家坦言该专业不适合本科生培养,只适合研究生教育。

二、技术与管理行业差异性决定专业办学的依附性

(一)从专业评估看行业差异

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在《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评估标准》(简称《评估标准》)中规定了三个专业方向,具体内容可以选择土木工程的一个方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根据自己学校所在行业特点开设了具有水利特点的三个专业方向(见表1)。

表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评估标准》(本科)对应分析

(二)从执业资格看行业的差异

从国家现行执业资格制度来看,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资格考试很多,例如,一、二级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招标师、房地产估价师等。但对这些执业资格和执业水平考试,有些行业有不同的要求。从现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前三门课程“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各行业考试内容相同,第四门课程“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设置10个专业类别: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这10个专业类别就是10个不同的行业,而且在技术上差别较大。所以从执业考试的层面上讲,对工程管理人才需要的方面,要有不同的行业类别,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三)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要求行业特色

从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划分的10个专业类别看,这些行业的工程在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工程技术规范、工程造价计算、工程施工管理与组织等方面都是不相同的。另外,根据高等院校原来的划分格局,很多高校都是服务于行业的,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属于水利部,兰州交通大学属于铁道部等。随着部委的撤销与高校的合并,目前这种高校的行业归属性慢慢被淡化,再加上高校近年来的扩招,很多高校在扩招后盲目地做大做强,以致许多高校失去自己的特色,在办学上也盲目地跟风,办学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专业。这样一来,现在很多高校的行业依附性不强,以致产学研这个链条出现裂痕,学生这种“产品”的客户到底是谁,连培养人才的学校都搞不清楚,大学生自主择业结果是不知去哪择业,这些问题也体现在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中。

三、高校人才培养要主动服务于行业

在2010年全国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会议上公布的全国有工程管理专业高校的共计328所。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从服务于行业的角度出发,那么将会出现人才供求关系的混乱,一所没有工科基础的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工程管理学生去干水利水电工程或者铁路工程,那么到工程实际中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强化工程管理专业的行业依附性,学校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在专业方向课程的培养方向,在实践教学的训练中,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其行业性[1]。尽管全国有300多所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如果在人才培养上每所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按照图1中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行业、不同项目寿命周期阶段、不同的能力培养要求多个维度进行细分的话[2-3],那么工程管理专业在人才需求上就会有很强的互补性[4]。

(一)技术平台课程要体现行业特色

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53所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网上公布的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查结果看,技术平台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重在19%—29%之间变化,存在较大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平台课程与基础课和选修课之间各个学校归类的方法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现行教学计划最大的问题是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技术课程跟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课程所使用教材、教学大纲无实质性区别,且80%的院校是进行房屋建筑方向的培养而开设的。所以,技术平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特色。当然,作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这些985高校[5],他们的学生虽然都是侧重房屋建筑工程,例如,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是立足于“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人文数理通识基础,由此看出,985院校奉行的仍是精英化教育理念。这些教学目标对于二本、三本院校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如果盲目跟随高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培养体系,不仅没有相应的教学平台和师资力量支持,而且在学生素质各方面也是存在差距的。对于非985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实实在在的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图1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多维分析

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一样,作为行业特色院校应该体现行业特色[7],像中国石油大学工程管理开设的课程“油气储运概论”;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主要是面向铁路行业服务,毕业生占半数以上到各铁路局、工程局、电气化局等工程单位,开设了应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铁道电气化工程管理”。近年来实践表明,具有行业特色院校培养的学生到相应工程单位之后,比非行业院校的学生对工作的适应性快,减少了毕业后的“缓冲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水利特色课程设置见表2。

表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与房屋建筑工程课程的比较

(二)教学实践环节应针对行业的需要

除了上述技术平台课程按照各自特色开设之外,实践环节也要充分体现行业的特色,像中国石油大学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是“石油工业认识实习”,兰州交通大学的学生主要到铁路建设项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学生主要到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和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等。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的内容安排上也是结合行业具体工程案例,模拟性地解决行业的实际问题,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课程设计有“水工建筑物”的课程设计、“水利工程移民规划”的课程设计、“水利工程造价”的课程设计。由于每个行业的工程特点不同,施工工艺与方法不同,专业术语与技术规范不同,项目的投融资与管理体制不同,所以这种从学校开始就进行不同行业特色的专业教育,使学生毕业时就表现出不同的技术优势,到工作岗位之后很快就能上手,这对大学毕业后头几年还需要具体从事前沿生产实践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真正能独立做一份水利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会编写一份移民监理规划。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教育目标与985院校的精英教育目标不同,目标在于培养“吃得苦、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水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优秀工程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能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强,工程单位能用得上,这是精英式教育与大众式应用型教育的区别[8]。

(三)根据行业需要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作为工程管理专业,985研究型院校将在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复合型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是可以的,因为有一流人才和资源优势,可以采用精英式培养方式。但如果一般本科院校也以此作为培养目标,势必是一句空话。

目前,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但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采取根据水利行业需要、订单式培养的模式,一直保持不错的态势。根据目前全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大局确定三个培养方向与培养重点。第一,近年来,水利建设形势不错,所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一直是专业方向培养的重点,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中国水利水电各大工程局等施工单位,供不应求。第二,水利工程造价方向作为实用性强的方向,由于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强,学生能够用预算软件进行概预的编制,就业需求大幅上升,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是主要的需求主体。第三,水利工程移民管理作为一个需求并不多的方向,就业单位一直不错,虽然就业量不大,但就业单位都是全国有名的水电开发公司,像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每年都招该方向的学生。订单式培养,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是实现供需双方双赢的培养模式。

四、行业依附性是产学研结合的需要

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产学研协调发展一致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宗旨。

首先,教学与生产结合,能够促进高校的研究为社会服务,同时教学也具有实践平台,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在工程建设中,先进的投融资体制,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产生需要有一个创新过程,例如,世、亚行的建设管理模式,BOT与TOT建设管理模式、PPP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等,都是结合国内建设实际,产学研不断结合的结果。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紧跟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以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与移民研究所等校办企业与科研机构为依托,结合“东—深供水”、“南水北调”、“小浪底工程移民”等项目取得了工程项目管理、投融资体制与水利工程移民方面的多项创新成果,同时也将这些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与知识体系应用到教学之中,能够让学生站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前沿。

其次,加强与行业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提升科研、生产与教学的行业认同和影响力。每所高校在社会的认同,实际上是通过所在不同的行业来体现的。在科研方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始终服务于水利部、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等管理需要,通过参编规范、规程、行业管理规定、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为政府、行业协会提供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多年来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参与或主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利行业注册监理工程、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培训系列教材等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领域获得行业的普遍认同。

第三,将生产与科研中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由于工程建设中技术工艺在发展,工程造价与经济评价等方面的规定也在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文件也在不断产生与废止,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基本上五年一个周期地在变化,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知识陈旧、滞后是目前突出的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将水利工程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教材,授课教师多是该教材的主编或参编人员,不仅在知识传授方面跟上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还能给学生指出未来专业的发展方向,对学生在水利行业学习、发展与传承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通过上述论证,工程管理专业应该按照985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能力培养,不同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分层次、分行业找准自己的特点与优势进行人才培养。这需要针对行业特色的课程结构、实践教学训练、就业指导、产学研平台。一个专业只有和一个行业融合起来,才是科学的,发展才是有根基的、可持续的,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乐云,罗晟,何清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学科

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2]丁烈云.工程管理:关注工程的社会维度[J].建筑经济,

2009,(5).

[3]张建坤,成虎.对工程管理专业地位和学科体系的思考

[J].建筑经济,2007,(7).

[4]王雪青,杨秋波.中美英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

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5]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J].高等建筑教育,2010,(1).

[6]王孟钧,李昌友,张飞涟等.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01,(4).

[7]杨晓冬,武永祥,王威等.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

系设置的新思考[C]//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

学术年会论文集.

[8]任宏,晏永刚.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

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推荐访问:依附 办学 工程管理 思考 行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