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时间:2022-11-24 15: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2013年互联网金融模式异军突起,该年也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5年掀起了“互联网+”时代的O2O金融之風,2016年互联网金融持续快速发展。本文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界定、特征、分类的基础上,阐释了当前两种代表性互联网金融形式,并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给出风险防范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变革;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的界定。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有学者认为,它是既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又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新型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产生的新兴领域。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与分类。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是: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边际成本和渠道成本极低带来高效性;客户群体定位为小微客户。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可分为三类:一是电子银行。以传统银行为基础派生出来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这类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银行开拓了线上领域,延伸了银行服务的触角,可称为金融的互联网化。二是网上融资平台和网络理财产品。国内代表企业或商业模式为陆金所、人人贷(P2P)、阿里金融、余额宝等。三是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这类的代表是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在中国主要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财付通等为代表。

二、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三种形态当中,由于目前由商业银行开发的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为主的电子银行已有不少银行系统内外的专家学者做过大量分析与研究,故本文在此不再赘述,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分析着重针对P2P网上个贷和第三方支付两方面。

(一)P2P网贷。即个人对个人信贷、点对点信贷、人人贷。资金的供求信息直接发布在网上并进行匹配,供求双方之间直接进行联系和交易,不经过银行、交易所或券商等常规中介。常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正是P2P网上个人借贷兴起的直接原因。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交易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使网上个贷在商业上成为可行。互联网金融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去中介化,即所谓的“金融脱媒”,而P2P正是金融脱媒的典型。

(二)移动支付。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渗透的日益加深及互联网、移动通讯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在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9.3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①;有研究表明,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6200亿美元②。越来越多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由于其便利性和实用性,逐渐对传统的金融机构ATM、POS机及现金支付等方式产生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一)流动性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承诺了高回报率,因此互联网基金一开始发售,很快便被抢购一空。但眼下很多互联网金融没有任何自有资本金,即使基金投资的是短期票据、协议存款等风险较低的初级金融产品,未来仍然存在很高的流动性风险,如果遇到经济增长放缓,货币市场宽松或“双十一”等情况,很可能发生大面积赎回,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流动性风险不可忽视。

(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债权人在合约到期日不能履行义务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有两方面。第一,网络信贷交易方式的虚拟性,使对交易者的身份、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增大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且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增大了信用风险;其次,网络发售的理财产品承诺了较高预期收益,但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逐渐显现的背景下,一旦经济出现大幅下滑或货币市场出现动荡,则必将导致信用违约的发生。

(三)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开展及风险控制均由计算机软件和程序完成,所以电子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技术安全成为互联网金融最突出的技术风险。这种风险来自电脑系统崩溃等内部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病毒破坏和黑客攻击等。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一)完善监管制度体系。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缺乏相应的监管法律。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加快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进程。我国央行于2015年12月28日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从界定支付机构定位、坚持支持账户实名制、兼顾支付安全与效率、对个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实施分类监管推动创新等方面建构监管措施,对规范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和促进支付服务创新和支付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还应实时了解市场动向,持续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

(二)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行业中,风控是关键,而信用体系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我国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健全,是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条软肋。以我国小额信贷行业为例,由于我国个人征信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出现了借款人多重负债、拖欠还款和逃废债务等信用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减少了借贷双方的接触,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必须快速推进征信体系的建设,通过加大对企业的信用评级防范风险。

(三)提高监管水平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日渐复杂,其风险也在集聚,部分业务游离在监管之外,容易出现非法集资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网络金融企业的信息披露和治理监管。另一方面,如果监管过严,则有碍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如果监管过松,那么必定加大市场的金融风险,所以必须要做到监管适度,以促进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注释:

①比达咨询.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http:///news/201601/41838.html.2016年1月26日

②艾瑞咨询.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6200亿美元.http://mt.sohu.com/20160704/n457691386.shtml.2016年7月4日。

参考文献:

[1]宋晓.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第三方支付规范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2016(10).

[2]江艳玲,刘蕾,傅腾帅.国内互联网金融产品概况及风险浅析[J].中国商论,2016(25).

[3]孙立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J].金融发展,2013(7).

[4]许瑞.互联网金融安全与风险制约研究[J].商业时代,2012(6).

推荐访问:互联网 论我国 金融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