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动机性访谈对促进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行为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11-27 16: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评价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行为的效果。方法:将92名脑卒中高危个体随机分为干预组(46名)和对照组(46名),干预组接受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价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高危个体的健康行为。结果:干预6个月后,除营养和自我实现维度外,干预组的健康行为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能提高脑卒中高危个体的健康行为。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行为

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是通过帮助病人发现并克服自身矛盾心理,从而引发病人行为改变的一种指导性、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MI由Miller博士于1983年在一项戒酒的研究中首先提出[1],它以归因、认知失凋、自我效能、移情等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与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TransTheoreticalModel,TTM)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如疼痛控制、心脏康复、糖尿病、减重、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领域,改变吸烟、饮食和活动、治疗依从性、HIV危险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2]。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已取代肿瘤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3]。研究表明,脑卒中是一种行为相关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脑卒中发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4]。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人脑卒中风险可降低80%。因此,如何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促使脑卒中高危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是值得医学领域重点探讨的问题。2013年1月—2013年6月从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随机抽取92例,采用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郑州市某社区医院前期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脑卒中高危人群,有脑卒中家族史8项危险因素中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5];② 志愿参加本研究并能完成随访者;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不能完成随访者,如恶性肿瘤、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者等。采用Gpower3.1软件计算样本量,确定本研究样本量为92例脑卒中高危个体。根据研究对象筛查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6例)和干预组(46例)。对照组男23人,女23人;平均年龄58.54岁±7.55岁;干预组男22人,女24人;平均年龄57.35岁±7.24岁。两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危险因素个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健康教育 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入户,入户或筛查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与干预组同期进行。在随访过程中,医生对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2.2 干预组MI实施方案

①选择具有护师及以上资格、沟通能力较强的5名研究生担任访谈者,在研究前,邀请心理学专家对其进行一周的集中专门培训。

②TTM 提出行为改变可分为前意向、意向、准备、行动和维持5个阶段[6],MI针对不同阶段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有着不同的技术与策略。前意向阶段:访谈者利用MI技术对高危人群病情和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准备阶段:访谈者在权衡高危人群现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个体化、科学的建议,协助他们制订行为改变的计划。行动阶段:指导高危人群实施既定计划。维持阶段:访谈者帮助高危人群充分利用社会、家庭资源,提高他们长期坚持行为改变的决心。

2.3 观察指标 本研究干预前后应用脑卒中高危人群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 Ⅱ)进行评价。①一般资料: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脑卒中危险因素等。②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用来测量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此量表由美国护理学家Walker等[7]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基础上制成,含有6个维度,共52个条目,6个维度分分别为: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营养、人际间关系、压力管理[8]。此量表在以往多个研究中被应用,并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高危人群不同时间健康行为。

3 结果

4 讨论

脑卒中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也属于一种生活方式病,通过健康教育和药物干预,促使其形成健康的行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发病前的一级预防,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行为改变的比较成熟的理论有动机性访谈、知信行理论模式、跨理论模型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干预组患者健康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干預前水平,并高于对照组(见表1)。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传统的社区医疗是让高危人群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办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动机性访谈通过鼓励高危人群探索并解决内心的矛盾情感,从而诱发其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增强其行为改变的信心[9],通过动机性 访谈,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动机和主观能动性,自我效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他们生活方式持久的改变。②在本研究过程中,访谈者和高危人群是需平等、相互尊重的。其中,高危人群可能提出需要访谈者知识的给予或者指导,从而与高危人群处于一种“同盟”的关系,来更好的起到引导高危人群表述其观点和信念[10]。

综上所述,脑卒中高危人群被动接受知识,常因内在动机缺乏的不良行为。本研究以 TTM 为理论 指导,采用 MI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其行为改变的动机,提高其改变不良行为的依从性,从而达到降低脑卒中发病和复发的目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明显提高。由于时限,本研究只进行了3个月的访谈,尚不能全面评价研究的长期效果。同时,本研究针对的是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其结果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Knight KM,McGowanL[J].Br JHealth Psychol,2006,11(2):319-332

[2]Thompson DR,Chair SY,2011,20(9-10):1236-1244.

[3]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

[4]Chiuve SE,Rexmde KM,[J].Circulation.2008,118(9):947-954.

[5]王陇德.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M].

[6]Miller W,Rollnick S [M].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2:315-324.

[7]Walker SN,Sechrist KR,Pender NL.NursRes,1987,36:76-81.

[8]Sung SJ,Huang JM,Lin LY.[J].RongZong Nurs,2001,18(2):147-158.

[9]Levy MD,Ricketts S[J].Psychiatr Serv,2010,61(2):204-205.

[10]孟静.动机性访谈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D].

推荐访问:动机 访谈 人群 效果 脑卒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