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19篇

时间:2022-12-02 1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19篇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西部农村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工业化程度依然相对滞后农村工业竞争力不足工业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布局零散大多分布于各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19篇,供大家参考。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19篇

篇一: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西部农村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工业化程度依然相对滞后农村工业竞争力不足工业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布局零散大多分布于各个自然村落这样就很难形成产业集群无法发挥集聚效应存在的弊端就是既难以和城市大工业紧密联系也无法使乡镇企业之间有效地开展分工与协作市场成熟度不够难以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从而缺乏产业融合尤其是非农产业之间的融合动力

  现代农村视域下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文献回顾及经验事实的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不啻于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农村发展中三次产业融合的条件、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研究认为应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同时指出产业集群是促进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模式产业集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虽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不能就此认为中国已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一转型还将继续进行。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基于这样的世情和国情判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繁荣和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更是对世界稳定有重要影响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入现代农村的过程中产业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产业融合有可能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产业融合的模式是单一的吗?如果不是单一的都有哪些模式呢?中国可以采取与别国一样的产业融合模式吗?如果不能,那么适合中国现代农村的产业融合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将对我国有关现代农村实现产业融合路径研究做一有益探索。产业融合与农村产业融合:已有研究的评析业界已普遍认为产业融合的现象出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后工业时代。通过对一系列有关产业融合研究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甚至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李美云,2005),这样的案例最先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三大产业的融合中。农村产业融合应该说是城市经济结构中所发生的工业、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现象在地域上从城市到乡村的转移。而且农村经济中的产业融合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现象。目前国内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研究;另一类是间接研究。直接研究多集中在农业与第三产业的交叉和相融,比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农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农业与科技的融合。而间接研究并不直接探讨农村产业融合问题,而是专门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比如对农村流通体系的研究,对农村服务业、金融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在于通过

  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商品流通体系、优质的服务环节、良性的金融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关于如何实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农村区域有机融合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米增渝(2012)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他利用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对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相关性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由上述所列众多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产业融合这一工具。凡是产业融合比较好的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凡是产业比较单一,尤其是单纯依靠农业的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对落后。由此,产业融合的积极作用也可管中窥豹,比如增长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但同时也必须注意,产业融合需要因地制宜,当地的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形式、途径以及最终的效果产生影响。中国现代农村的产业融合:条件基础、模式及路径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由农业大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不仅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更对我国未来经济改革和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而“三化”的实现需要打破传统农村经济结构中一直存在的产业之间相互疏离的现状,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以融合促进“三化”的加快推进。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一再表明,产业融合在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经验事实也告诉我们,产业融合应是不同产业间因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而自发融合形成新的业态的经济现象,而非人为主观意志的结果。地域、环境、条件不同,最后形成的产业融合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和途径需要在详尽了解农村不同区域的条件、环境、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进行,才有可能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一)中国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条件及基础农村产业融合总体而言分为两类:一是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二是农村二、三产业间的融合。对于前者而言,寻找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农业为依托,融合的目的和最后所呈现的结果或是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加深,比如农产品的加工、仓储、运输;或是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比如传统农业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相互融合而成的现代都市农业或休闲农业。对于农村的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是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主要在于工业能否在农村开展,即农村能否进行工业化。不论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的经济现实,工业往往在城市经济中植根,在城市中获得更大发展,并推动着城市经济的繁荣。鉴于此,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彼时的学术界对农村能否开展工业的问题分歧很大,只是因当时政治动荡不稳,无法提供一个实施和检

  验的社会环境。到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工业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农村工业化问题再度进入学界和政府的视野。此时已不是农村工业化道路是不是能行得通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健康,更有效地在农村区域开展工业发展。但农村工业毕竟不同于城市工业,农村工业的代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它所处的“特殊环境、特殊行业,以及生活在其中所有人的关系”是无法分割的(陈锡文,1998),因此只要城乡二元体制没有被完全破除,农村工业的特殊性就将继续存在下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再来探讨农村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问题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农村所处的环境、区位、经济发展水平、村俗文化传统等因素来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政策加以引导或推动。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多种多样,这为我国进行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的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另一方面,那些具有首创精神的中国农民也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具有本村或本区域特色的产业融合之路。对此,研究者们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概括。黄汉权等(2005)从内外部因素角度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相比于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布局分散,企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使得乡镇企业既难以和城市大工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无法使乡镇企业之间有效地开展分工与协作,也很难形成有效促进产业融合的环境。宋海英等(2007)利用1999~2004年数据测度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第二产业集聚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农村中小企业第二产业集聚程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第二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且集聚程度逐年提高,而中西部内陆省份的农村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则比较低。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农村产业融合一方面受着地理区位、基础设施、环境水平、村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比如东部沿海省份农村素有农工相辅的经济文化传承,而中西部地区农村更多秉承农耕文明;再比如临近都市的农村产业融合与远郊农村的产业融合将是截然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产业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的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且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农村非农产业集聚可能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一条有效路径。(二)中国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及路径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域条件、基础、经济文化传承等因素与产业融合之适应性进行的概要探讨,以及对东西部农村产业集聚效应差异的有益分析,可以从中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现代农村产业融合可能采取的多种多样的模式,以及实现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1.现代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我国地域辽阔,全国的行政村有65万个之多,如果从单个行政村的角度去考察农村产业融合模式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研究方便,也是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论述现代农村可能出现的融合模式,本文拟从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现代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第一,从地理区位的维度。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农村经过多年发展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农村经济已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各类工业企业或是众多“前店后

  厂”式企业自然进行空间集聚从而形成了生产共同体,或是在商品市场成熟的基础上形成加工工业集聚。不仅已经全部或部分摆脱单一农业生产方式,而且快速发展非农产业,尤其是在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逐步与城市产业形成有效对接,非农产业之间的融合日益深入,涌现出许多新兴产业业态。如果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角度来看,东部沿海大部分省区因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而属于优化开发区,因此该地区在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上多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从开发内容的角度来看属于城市化地区。因此不论是从现实基础还是从国家空间规划来看,东部沿海农村的产业融合模式更倾向于非农领域,专注于二、三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以高科技、信息技术、高端服务等为今后发展方向,逐渐打破位于产业“微笑曲线”底端的被动局面。相比于东部省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大多数地区以第一产业生产为主,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西部农村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工业化程度依然相对滞后,农村工业竞争力不足,工业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布局零散,大多分布于各个自然村落,这样就很难形成产业集群,无法发挥集聚效应,存在的弊端就是既难以和城市大工业紧密联系,也无法使乡镇企业之间有效地开展分工与协作,市场成熟度不够,难以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从而缺乏产业融合,尤其是非农产业之间的融合动力。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若从国土资源规划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或是生态功能重要,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或是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是农产品主产区,因此本着因地制宜原则出发,这些地区更适宜以农业发展为主,实现第一产业同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如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信息化农业,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而成的生态型农业,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成观光型农业,以及农业与加工、流通联结起来的产业链的拉长而成的综合型农业(孙中叶,2005)。第二,从产业关系的维度。一般而言发生在农村区域的产业融合涉及一、二、三产业全部,或是第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或是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因此,从产业之间关系的维度也可对现代农村产业融合模式进行探索。综观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从产业关系角度来看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延伸型融合,另一类是交叉型融合。延伸型融合多是以农业为融合主体,以农产品产业链加长为目的,对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集约优化,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打造优势农产品,并打破传统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相分离的状态,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农业向工业内部一些子产业的延伸使得产业间边界变得模糊甚或消失,从而实现了产业间融合,并对原有产业赋予了新的产业功能和增加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交叉型融合指传统相互隔离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藩篱被打破,借助产业间的功能互补而实现产业融合的模式。这种融合方式有利于发挥产业互补,同时还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从而满足不断涌现的新的市场需求。交叉型产业融合模式多出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尤其是农业和旅游业、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比如现在广为流行的农业旅游或称农村观光旅游、休闲农业。或是高

  新技术产业向农业的渗透融合,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效率,也因这种融合衍生了类似生物质农业这样的新产业(见图1)。2.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纵观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现代农村发展经验,无一不是依靠产业融合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但正如本文曾指出的那样,产业融合并非人为因素所致,而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发育达到一定成熟度而自发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在众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中,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无疑是一条相对有效的路径选择。经验事实亦表明,凡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好的地方,产业融合程度也比较高;反之,凡是产业集聚没有成形的地区,产业融合也很难出现。

  

  

篇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鼓励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研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研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普遍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层面上的融合发展,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现状。

  从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整体现状来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代生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融合发展较好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抢占到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一些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地区率先发展,服务和制造产业集群迅速兴起,初步实现了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服务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虽然有部分地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也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地区差异上来看,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距较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我国区域内产业融合的地理分布上,越是接近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制造业集群发展势头就越猛。上海作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其生产服务业越发展,周边地区制造业也越能受益。据计算,上海生产服务业每增长1%,苏、沪浙三省市工业增长0.918%。虽然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有制造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从数量和区域分布来说,都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其原因在于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的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存在一定难度。

  如果按照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来统计,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5.8∶12.1∶9.1,东部地区的集群数量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相对来说少得多,甚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相加(约为557个)还没有浙江一个省的数量多,(约为561个)。另有研究表明,1985年~2003年间,除了烟草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和安徽集中外,其他27个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地向东部地区集中。

  制约因素。

  1.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基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发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发展,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中经常发挥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境分离时,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这大大阻碍了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发展,使得产业发展经常出现只有“扎堆”而无“融合”的现象,企业难以通过产业融合走向高端道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模式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规模攀比,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融合效应难以充分释放。

  如,我国的产业布局通常表现出“一镇一业”或“一县一业”的格局,且镇与镇或县与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化的问题,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不例外,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产业结构的雷同经常会演变成引资大战,而引资大战反过来又使同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重演,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区域内产业发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地区产业融合难度大。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分布最多、最广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依靠的是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生产方式较粗放,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够,且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因此,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在东部地区内部,一些显现出勃勃生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创新型集群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和数量都十分有限。同时,生产服务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情况也不理想,如研发、设计、营销以及金融等服务产业,仍只分布在京、沪、广、深等少数核心城市。这种产业集群类型的不协调造成了东部地区内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不均衡。

  3.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东部地区在全国服务业中牢牢占据了领先和优势地位,要素的使用效率也要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吸引中西部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这种要素流动所产生的巨大的集聚效应,将中西部地区限制在低端要素、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区域产业融合的难度,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城市内部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发展落差较大,使得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即吸纳和集聚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效应远胜过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要素、带动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效应。因此,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4.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融合的需求。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经营)的延伸。这些从事中低端环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员工工资,企业生产成本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供给进行控制,相对容易得到补充。因此,没有动力引进外部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供给来源。

  本土企业普遍缺乏对高端生产服务市场的需求,对区域内本地生产服务的需求就更为有限,不利于区域内生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以及产业融合。同时,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营销网络规划等产前和产后服务都主要依赖于母国企业总部的规划,对国内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严重不足。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缺乏产业融合的动力。

  5.城市化发展滞后,生产服务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服务业发展虽然已呈现一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服务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许多城市的服务产业结构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以上海为例,2002年该市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的6.4%;最终消费占GDP比率,2001年韩国是70.9%,英国是85%,而上海2005年为48.3%,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从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2005年上海为2.34%,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投入一般占到GDP的3%左右;从万人大学生人数来看,2003年上海为282人,而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可见,尽管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GDP达到工业化后期的产值,但实质上还没有达到与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才、资本和消费结构。

  对策建议。

  1.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研究在区域层面融合发展。从区域发展层面来看,为了缩小商务成本的差异和产业发展的梯度,实现东西部地区间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区域产业融合首先需要确定重点发展哪些目标产业,区域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和规模是区域产业融合赖以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东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将部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之间在商务成本结构上的差异,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协同发展,降低整个产业链条的成本。其次,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明确不同城市、区域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统筹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生产服务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伸,将东部地区在弹性生产、规模制造和后勤运筹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转移给中西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打破制造产业低端化、同构化现象。一方面,应当通过着手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系统,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研究开发、咨询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服务,尤其是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业,为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必要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一批与跨国公司展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区域性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应大力培育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融合,以带动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鼓励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研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研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3.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当务之急是取消国内各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即通过市场、产业、信息、交通和城乡一体化,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一是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之间的财政支付能力差距,确保建立基础公共服务的全国最低

  标准,从而促进要素流动,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为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实现产业的梯次配置。

  4.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一是明确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依赖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二是通过促进地区的创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培育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政府应采取有关措施促进相关行业基础研究与开发的合作,加速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融合的进程。三是利用区域内核心城市已有的大量研发机构和人才优势,把核心城市培育成区域的创新策源地。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区域分工,使研发成果能在区域内商务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实现产业化,双方能够共享技术创新的效益,以提高培育创新活动的动力。

  5.通过市场竞争,加快区域中心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要重点加快生产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放宽市场准入,合理引进民资和外资参与服务企业改造,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一是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供给主动引致需求,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吸引国外高端生产服务业入驻,利用其示范效应、人才培养和流动等外溢效应,逐步提高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产业层次。二是区域中心城市还可以通过发展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本土生产服务业,逐渐替代跨国公司承揽的高端服务业。通过国内生产服务企业从事国际代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通过“干中学”效应逐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现代生产服务业跨越区域界限集聚式发展。要按照市场原则,鼓励优质生产服务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服务业的集群化、大型化、组织化。四是政府主要应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现代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论文关键词:区域融合

  

  

篇三: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良性发展r——以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现状为例

  姜文涛;朱晓敏;孙露;张永卓【摘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科学的农业产业体系、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理论依据对吉林省多个地区进行产业融合,对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及相关政策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我省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刊名称】《吉林农业》【年(卷),期】2017(000)021【总页数】2页(P35-36)【关键词】一二三产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者】姜文涛;朱晓敏;孙露;张永卓【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124;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辽宁锦州121001;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4

  当今农村产业的长久发展需要实现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也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扩大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来实现。重点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围绕市场需求推广当地农村特色畜牧业、加工业以及服务业,提高县域农民收入水平。兼顾农业相关功能开发,推动生态旅游、乡土文化等商业价值,重点打造省内具有明显人文、历史特点的乡镇旅游产品。强化乡村旅游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区域农民营销创收能力。从国家财政扶持等方面落实对农村的优惠政策,真正提升省内农民的收入水平。产业融合发展是党在落实“三农”工作实践中的伟大创新,顺应当前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深远的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促进消费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形成,极力推广农村代表性品牌的健康发展,同时注意保障食品安全及严密的监管;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资本投入力度,借鉴城市内产业发展相应的成功经验,实现城市乡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丰富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及内涵,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及生产能力,优化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带头作用,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增加附加值;关注农业产业发展历程中的诸多困难,同时注意保障良好农业生态的维持。农业产业融合是国际农业发展的热点,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日本。“第六产业”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今村良辰在1994年提出的。日本政府充分重视今村良辰的思路,积极推广所谓产业主体多元化。“第六产业”的概念在日本农业发展实践中得到肯定,农业发展呈现立体性、主体多元性以及模式混合化等特点。韩国。韩国农业发展同样遵循所谓“第六产业”的概念,重视农村居民的核心主体地位,整合韩国农村特色资源。例如将销售、大韩民族文化特点、韩国景点观光等进行融合特色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业的附加值。2013年8月,韩国农林食品部斥资100亿韩元设立了“第六产业”专项资金。2016年初,韩国农林食品部发布

  《通过转向“第六产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出口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强化农业加工生产、农产品销售借助旅游业发展的力量,实现农业向“第六产业”体系转变。荷兰。荷兰是非常典型的西欧国家,经济高度发达但农业资源极度贫乏。然而,荷兰的花卉产业、畜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具有国际领先的市场竞争力。该国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现代农业,重视农业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同时集中利用先进创新技术发展文化创新品牌,促使荷兰部分农产品持有极高的附加值。利用拍卖市场销售高档稀缺农产品,鼓励农业高端化发展。同时,政府发挥行政干预功能,鼓励扶持大规模的合作社以及产业协会的发展,从行业大局方面助力农业的规范化发展。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60年代,国际工商业以及农产品的迅速发展,对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打击。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非常明显,直接导致台湾地区农民收入降低,本土农业陷入困境。应对这一困境,台湾地区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加大新技术及新经营模型的推广,重点发展有机农业,建立的非常成熟了产供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从上述成功经验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基于当地资源优势,同时政府应该尽可能发挥行政干预作用,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化引导,从宏观层面协调农业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推广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最终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吉林省拥有非常优越的农业发展天然产业资源。配对差异农业经营组织,把养殖业及种植业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内部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例如四平市平西乡獾子洞村村民黄如刚经营的家庭农场,实现了蔬菜与猪牛规模化养殖,极大地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为其他打工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增收近万元。农产品附加值率的提升,可以通过拉升农业产业链实现。将涉农企业的生产、加工

  或营销环节视为核心环节,合理进行产业链的前后延伸。以公主岭市的玉米加工产业企业黄龙为例,该企业平均年加工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接近260万吨。在实现加工量稳步提高的同时,黄龙企业积极学习韩国技术,配套发展多项先进生物技术。当前,黄龙企业拥有自己研发的玉米淀粉、乳酸以及蔗糖等多种品牌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裕食品企业以玉米加工为主,同时也扩展多项玉米饮食产品生产线,例如玉米汁、玉米酒以及玉米糖果等。吉林省的农业生态水平长期保持着国内领先地位。同时省内聚集多个少数民族,例如朝鲜族、满族以及蒙古族等。利用省内生态农业、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拓展农业产业的功能是主要的研究课题。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可以建立示范小城镇,利用当地乡村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特色农业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利用长白山地区旅游吸引力,推广旅游观光,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共同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坚定不移的。同时引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建立省内优质新鲜农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提升农业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加广大涉农企业收入。可与淘宝、58同城等国内电商平台合作,扩大吉林省农产品销售总量。同时鼓励农民建立网店,实现在线营销特色产品。在充分发挥省内农副产品加工优势,推广吉林特色品牌的网络销售。推广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吉林杂粮杂豆、蜂蜜以及黑木耳等优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策略,扩大吉字号网络影响力,提升“吉林名牌”以及“吉林地标名品”等知名度。一是提升省内企业农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培训省内农业产业的农产品初加工技术,重视中央厨房概念,并结合主食门店实现真正农产品加工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保证食品安全,提供高质量服务;政府扶持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发展,培育典型的国家级合作社。同时推广集中性的加工园区模式,通过集中生产节省农产品加工成本,鼓励龙头企业对适合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或者合并重组;投入资金进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尤其应重视深加工装备的研发;政府部门需要从财政角度扶持农产品

  加工企业,为省内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二是维护省内良好的农村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系统是提升农业产业的关键,如何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良好生态系统的重中之重。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积极监控土壤效力评估,并科学指导农业施肥,实现省内耕地质量的稳定,维持良好的耕地资源。注重把控农业农药使用情况,从而减少食品中农药残留及生态污染的可能性。注意生产过程成本把控,注意节约用水,避免资源浪费。在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强化城市对于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加强管理,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妥善处理。三是积极促成省内农业发展多元化特质。农业发展的多元化是当前情况下实现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特质。鼓励地方结合优势资源制定专属规划,推动地方休闲旅游行业发展。积极学习农业产业发达国家多元化发展经验,推广当地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完美结合。统筹省内农村生态资源及民俗文化资源,激发出吉林省农村发展潜力,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良性发展,提高省内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

  【相关文献】

  [1]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5(02):43-44.[2]黄祖辉.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增加农民收益[N].农民日报,2015-08-14(01).[3]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05):152-160.

  

  

篇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甘灿业【期刊名称】《《西部经济管理论坛(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0)006【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益联结;经营主体【作者】甘灿业【作者单位】中共柳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广西柳州5456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7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明确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要依托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体制改革、产品整合等,促进产业内部或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不断增强农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1.1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把传统农业拓展到其他领域,提高农业的多功能性,不断延长产业链,使农民不仅仅在农业生产环节有收益,而在农产品新品种研发、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藏物流、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市场营销、电商销售、农业观光和乡村民宿等领域也有收益,将与农业产业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让农民也能够分享产业融合的利好。借助新技术和互联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延长农业产业链,提供更加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有更多机会参与农业产业链的收益分配,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让村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2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主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农业的特色化、绿色化、优质化和品牌化。农业的接二连三,有利于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实现一二三产业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结构重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变了整个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构建了更加健全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从而增强了农业竞争力。1.3有利于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

  兴旺是重点。”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中心工作,只有农业发展起来、强大起来,村民才能富起来。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通过大力培育扶植农业龙头企业,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夯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载体,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产业发展了,百姓富起来了,才能更好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2.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较低一是农产品的加工有限。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一些农产品的加工相对粗放,精深加工很少,产业链处在低端的层次,农民群众在利益链中分享的利润比例较低,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二是融合载体数量不足。目前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2个,农产品加工园1600个,创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148个,这些园区的集聚效应还没明显显现,乡村产业聚集度较低,仅有28%的乡村产业集中在各类园区。三是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挥有限。农业的多功能性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以农业为基础的横向拓展及横向融合发展缓慢,辐射联结的产业有限,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起步不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四是农产品品牌挖掘和建设不足。虽然创响特色品牌约10万余个,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400个,但是挖掘、包装和打造的力度还不够,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的不多,质量品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品牌培育创建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2产业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一是各经营主体的数量有限和质量不佳。截止2018年底,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8.7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4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

  家,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17万家,家庭农场60万个,[1]但是这些经营主体的数量还是相对较少,他们的经营范围和辐射影响力有限,聚集效应不足,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经营能力不强,[2]有些合作社只是空壳子,没有真正运行,产业的融合带动不足。二是经营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没有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相对单一,各经营主体之间的紧密度不够强,彼此之间没有有效地形成互利双赢的利益共享机制,目前仅有1亿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签订契约的覆盖面有限。农民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市场话语权分量低,加上法制观念淡薄,当利益分配达不到预期时,就有可能出现毁约的道德风险。三是政府对各经营主体的规范有限。政府对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契约协议的规范没有完善,这些经营主体的内部管理、合同契约、利益联结没有形成一定的章程,或者监管跟踪不到位,导致争议纠纷较多,不执行契约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耗了产业融合的动力,不利于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2.3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滞后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网络通讯、仓储物流等还有诸多的不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能力相对比较低,乡村物流配送建设滞后,网点布局设置不够合理,导致较多的优质农产品不能及时地输送出产地,基础建设的滞后将会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度和质量。农村与城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衔接性不强,导致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融合发展基础薄弱[3]。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建设进度缓慢,一些基础设施经费的投入不足,或被挪用,影响到农产品园区的建设进度和质量保证,导致没能如期交付使用,也影响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落户。还有电商网点和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布局不科学,有些边远的乡村没有电商网点和金融服务网点,严重影响到了村民群众线上线下有效对接和服务的便捷。2.4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稀缺

  一是职业经理人缺乏。由于工作环境和收益的原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或者与农业密切相关产业的职业经理人很难招聘,即使是招进来了也难以留住,导致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经理储备不足。二是技术人员缺乏。由于待遇或者工作环境的原因,很多农业技术人员不愿到乡村从事相关的工作,导致农产品新品种研发、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难以有效开展,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新技术推广运用受到一定制约。此外,普通的劳动生产者(种养殖能手)不愿意待在乡村,但凡有点文化、见过世面的农民都不愿意待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或者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剩下的都是年纪大、文化低的从业人员,不懂得使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影响到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及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3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3.1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一是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促进纵向融合。认真贯切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的精神,围绕特色产业,推进专业化加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区域化布局,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和加快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确保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工业园区集中,发挥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优势,使其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引领区、示范区。二是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推进横向融合。[4]首先应积极开发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如可以依托农村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深入挖掘农业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农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其次应加快特色小镇的建设,依托现有的资源,深入挖掘历史底蕴,积极申报新的特色小镇,同时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不断提高知名度,让这些小镇的农业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得到有效的融合。再次应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行动,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积极创建申报各级农业

  示范园区,使它们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的试验示范、农业的培训展示、农业的农科体验和农业休闲观光作用。三是重视农村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保护。大力培育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保护,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三品一标”认证有更大的突破。同时还应依托农业博览会,大力推广具有特色、优势的品牌产品,形成品牌效应,不断提高知名度。3.2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多层次经营主体,并对它们进行整合,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打造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培育更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创建和发展各类合作社,规范合作社章程,对合作社实行评星定级,不断激发合作社的活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实现种养殖的规模集中化。二是规范完善享受利益主体的契约。加强政策引导,降低各类经营主体交易的契约成本,降低利益内耗,合理分配利益,坚持公平共赢,谁贡献多收益就多的原则,保障农民享受到产业融合的利好,又能保证其他利益主体也能分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带来的价值增值。鼓励企业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通过建立平等共赢的契约,以合同的形式规范约束双方的行为,保障合法权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三是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模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涉农企业+专家+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灵活和稳定的新型联结方式,在充分尊重农业龙头企业和村民群众的意愿的基础上,大力发

  展订单式农业,增强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性,鼓励农民以劳动、土地、资本入股,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5]3.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脱贫攻坚为平台,加快完善农村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确保20户以上的自然屯必须通硬化道路。重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体系,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个物流配送代办点,形成快速便捷物流。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清洁乡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乡村风貌等行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重点做好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的道路、供水、供电、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做好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污水有效处理,实现农村的硬化、亮化和美化,推动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为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挥奠定扎实基础。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建设,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与研发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形成带动作用大、辐射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或集中区。二是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村通信网络和宽带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开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优化农村电商网点的布局,做好村屯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建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争取农村电商网点在行政村100%覆盖。充分发挥阿里巴巴、京东和淘宝等电商的作用,直接对接一些农村特色农产品,为农户提供销售特色农产品的平台。对农民开展信息化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依托互联网的基础,不断完善农业金融服务点,加快推进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建设,争取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从而为村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3.4重视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是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培养农村人才队伍。依托大专院校、农科所等单位,灵活

  设置专业,创新培养人才,侧重培养一批熟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优势,在这些单位中开设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关专业,定期举办相关的培训班,或以委托培养的形式,着重培养打造一批技术过硬、市场意识强、愿意扎根农村、又懂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不断储蓄农村人才。全国各地要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结合产业助推脱贫的要求,各地科学规划好回乡农民工创业园,特别要做好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吸引在外务工的青年农民工回到农村创业,投身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去。加强返乡农民工和村民合作社负责人就业创业培训和引导,大力推进回乡农民工创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鼓励支持新回乡创业农民工及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培训,储备农村人才队伍。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精准选派和管好用好新一批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乡愁为纽带,吸引一些退休领导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技能人才等到农村担任志愿者或投资兴业,助推农村发展,探索村民合作社采取聘用等方式从外部引进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不断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效果。结合村“两委”班子成员轮训,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培训,提高村“两委”领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3.5制定细化的产业融合扶持政策一是加大财政筹措、落实税收减免。不断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支出结构,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对符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倾斜,重点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示范(乡)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园区建设。设立各类新兴产业发

  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参与投资,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符合农产品初加工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二是保障建设用地,落实补助补贴。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用地指标要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农村休闲观光旅游、健康养生、标准厂房建设、电商基础建设、仓储物流基础建设、生态教育等项目。进一步细化各级财政扶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补助和直接补贴管理办法,重点在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农村电商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这些项目的实际投资额度给与相应补助。三是细化金融支持办法,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明确涉农金融机构要回归它的本源,投资贷款方向要回到“三农”领域,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布局,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向农村龙头企业、合作社融资贷款。不断强化提供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本投向农产品加工业。对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乡村民宿及特色小镇建设等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融资贷款优先面向这些领域,且简化金融贷款的手续,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引导融资租赁企业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大型机械、生产加工设备、冷藏设备设施等融资租赁服务。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上市(挂牌)融资、发行债券。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韩长赋.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R].2019-04-21.[2]汤洪俊,朱宗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7(8):48-52.[3]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4]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

  科学,2016(8):17-28.[5]王乐君,寇广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7(6):82-112.

  

  

篇五: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精品文章

  《农村产业业态融合发展问题和对策》

  【摘要】本文在梳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宿迁市各生态经济示范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业态;融合;问题;建议作为生态经济的先行区和探索区,江苏省宿迁市以首批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为先锋,拉开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大幕。本文通过对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业态的实地调研,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发展、产业融合、产业富民的基本情况,探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当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业态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农民增收,分享产业融合的红利。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传统的生产环节之外,增加了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保管、销售等环节,将与农业产业链相关的二三

  精品文章

  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激活农村土地、住宅和金融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有利于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加快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既有利于克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空间相对狭小的局限,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服务业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形成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和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对水、土、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方向改变,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拓展城市资本和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农村,强化农村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促进以城带乡和强农惠农、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产业融合新领域,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等建设和投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保存乡村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维护村落功能和农村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业态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一)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不高。当前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融合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融合水

  精品文章

  平较低。一是产业融合链条较短,附加值偏低。农业方面,农产品附加值主要产生于加工环节,而目前宿迁市经过深加工转化成终端产品上市的农产品较少。由于缺乏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有的乡镇生产出大量的桃子、辣椒、莲藕之类的普通果蔬无法就近进行深加工,而只能作为初级农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再加上相对高昂的人工采摘、物流等成本,致使不少种植户选择弃采,且损失较大。养殖农业通常则为养殖常见鱼虾、养鹅,要么以生鲜品形式直接面向市场,要么经过简单加工成为餐饮界的一道普通菜品,缺乏深入的产业功能挖掘。二是利益联结较为松散,合作方式相对单一。相关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般会形成一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即主要有以下两种关系形式:

  1、订单合同型。龙头企业同农户之间签订合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形成较为稳定的订单农业关系;

  2、土地股份合作型。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定期参与企业收益的二次分配,由此获得更加可靠的利润收入,从而与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部分乡镇目前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以订单农业为主,土地股份合作形式尚在探索初期,农民与企业间权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真正建立。三是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部分乡镇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同质性强,缺乏差异化竞争和深度开发。种植农业品种雷同,种植辣椒、莲藕、桃子等普通果蔬成为不少乡镇共同的主导业态选择,在此基础上的产业融合也大多局限于观赏和采摘、吃农家菜这样的形式。休闲农业的建设,主要表现为管

  精品文章

  理水平参差不齐,精品少、品牌弱、品位较低,文化传承、人物历史、风土乡俗等方面表现为初级形态较多,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

  (二)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目前,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成为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较大问题。

  1、土地方面。如按国土资源部规定,以农业为依托的各种休闲观光度假场所以及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餐饮、住宿、会议等永久用地,必须严格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导致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据洋河新区、新庄镇反映,有的农旅结合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很难取得用地指标,而农地改变用途、配套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又属于违规操作,导致农业新业态项目的投资者缺乏安全感。虽然202x年中央1号文件已打破过去的政策坚冰,提出诸多利好政策,但在地方落实层面、在土地规划等手续办理上依然存在很多瓶颈。

  2、资金方面。资金紧缺则严重制约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目前,生态经济示范镇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政府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和上级政策性专项资金,而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农村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而不能及时全面得以改善、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而影响生产积极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而缺乏可持续力。

  3、人才方面。从调研情况来看,由于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孺,且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多数示范镇的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农户兼业化、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年龄偏大和现代农

  精品文章

  业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三)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目前,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

  中,除了新庄(主要是依托宿豫原有龙嫂米线等企业对农产品深加工、招引杉荷园和台湾阿土伯生态农业示范园打造农旅结合项目)、三棵树(主要是依托经开区汇源集团打造以桃为主导的田园综合体、招引金丝皇菊项目)、洋河(主要以工业招商理念推动各种园区建设)表现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趋向,更多的示范镇基本存在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规模较小,参与融合能力不强。

  三、促进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当前,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大势所趋。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的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产业多种动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为了促进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更好发展,还需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建立市县两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镇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诸多机构和部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理顺部门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为此,建议设立市县两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市级层面,明确由至少一名市级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全市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发改、财政、农业、国土、环保、工商、科技、旅游、供销、银行、保险等部门,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全市三产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信息沟通、区域协

  精品文章

  调、监督指导、目标考核等工作,及时将重大情况和问题向市委汇报。在县级层面,明确至少一名县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可设在县发改委,将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强化部门协作和工作考核。

  (二)以产业链为核心,增强产业融合动力。要以产业链为核心,增强产业融合动力。一是变单纯引进企业为以产业链为核心。在招商引资中不能只单纯注重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而要从完善本地产业链的角度,坚持按需招商,使招引来企业能够介入产业链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变相互竞争为协同合作。招引企业避免同质化,注重差异性,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配套齐全、链条完善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上各产业、各环节之间有效协同、紧密合作、相关支撑,实现多方共赢。

  (三)探索产业富民更加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关键是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各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全链协作、持久运营。建议创新产业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和功能拓展的好处。一是大力发展技术资本服务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成立农产品产业联合体。依托龙头企业,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形成稳定的技术资本服务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二是探索发展反租倒包再就业型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通过土地租赁将农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布局,然后将土地使用权转包给其他生产经营主体。农民通过土地

  精品文章

  出租获取租金收入,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土地租用和项目开发建设获取利润,并通过吸收转出土地的部分农民再就业为其增加劳动收入,双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赢。

  (四)制定加快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要素保障措施。1、土地方面。建议高度重视产业融合用地需求,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瓶颈。相关部门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尽快出台有效的土地政策,将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计划指标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2、资金方面。建议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各级部门整合专项资金,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贷款的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政策,延长贷款补贴优惠期限,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取消附加费用。坚持开放推动,吸引国内外工商资本、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消费者参与或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洋河通过大力推广ppp模式,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也可以是解决基建资金难题的成功做法。3、人才方面。建议完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因材施教,培养更多产业融合示范型人才。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搭建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各类示范户带动农户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总体来说,目前我市生态经济示范镇发展产业新业态的态势积极向好。产业及其业

  精品文章

  态的发展是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要使其得以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培土施肥”,既要为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保证培育新业态遵循发展规律。既要进一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中培育新兴业态,又要加快培育优势新业态、新产业集群,通过做好创新的“乘法”和简政放权的“除法”,使新产业、新业态积聚的动能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

  内容仅供参考

  

  

篇六: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现状与未来

  作者:暂无来源:《粮农智库》2019年第22期

  肖卫东(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三产融合”:内涵界定及其理解

  (一)文献梳理与内涵界定

  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三产融合”以来,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王乐君等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依托农业并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体制机制等手段,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跃升、功能拓展、多主体共赢和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过程。姜长云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基础,以农业产业链多向延伸、产业范围多元拓展、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实现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产业跨界融合和布局优化调整的过程。马晓河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有机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和农业休闲、其他服务业等,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和产业规模扩展、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有学者指出“三产融合”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通过资源要素融合“三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延伸和对接、农业多功能开发与拓展等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

  综上,不同文献对“三产融合”内涵的分析视角、侧重点不同,有不同理解或者阐释。我们认为,“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农业与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相互间的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等方式形成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和过程。

  (二)理解要点

  对于“三产融合”的内涵,要系统、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产融合”的根基、路径、产出。

  “三产融合”的关键和核心是“融合”,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农业内部、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相互间形成联动和融合,多做乘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初级与精深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激发农村产业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因此,在“三产融合”这种新型农业组织方式中,根基和依托是农业,即任何形式、任何层次、任何区域中的“三产融合”必须在农业基础上进行和推进;路径和手段是现代先进要素引入与集聚、农业多功能挖掘与开发、产业融合渗透与交叉重组、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与创新,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产出是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科学理解与把握“三产融合”的根本目的。

  “三产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农民福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在理论上,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中,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心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标。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力灵活转换而实现生产要素投

  入低、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质量型发展。在实践上,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村金融、农村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农民福祉持续增进包括就业创业机会和渠道拓宽、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与福利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等。

  3.“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

  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7],是通过合约形式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市场自组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而“三产融合”是要打破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边界,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现“1+1+1>3”的产业融合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统一。农业产业化是联动发展,“三产融合”是有机融合发展。因此,“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虽然,农业产业化与“三产融合”有相通的地方,例如,两者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都注重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拓展,都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关键,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但是,相较于农业产业化,“三产融合”的内涵更为丰富,突出体现在:

  一是产业边界更加模糊。“三产融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打碎、搅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有机交融,原有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

  二是农业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参与“三产融合”的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小农户、专业大户(包括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新农人等,主体类型多元,相互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部分城市居民通过社区支持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等方式,也日益成为“三产融合”的重要参与者。

  三是农业功能和业态创新更加丰富。“三产融合”更加注重农业经济和产品、环境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休闲旅游与研学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初级与精深加工、流通、乡村旅游与农事体验、传统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不断催生休闲与乡村旅游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研学农业、康养农业、电商农业等农业产业新业态。

  四是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和多样化。“三产融合”更多地采用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技术服务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小农户参与“三产融合”,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是更加注重城乡双向互动与共生以及空间拓展。“三产融合”带动城市资源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入农业农村,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和产业园区集中,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创意农业等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三产融合”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双向促进和协调发展。

  

篇七: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展的调研报告

  “工业看柳州、农业看玉林”是人们对广西这两个城市产业进展的普遍印象。玉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双季稻高产区,以5%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区12%的粮食。最近几年来,专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林主动适应经济进展新常态,在推动农村综合改革、进展现代农业、增进农业产业融合进展、增加农人收入上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三农”工作掀开了新的篇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玉林如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进展理念,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的部署要求,拉长短腿,补齐短板,实现农业增效、农人增收、农村繁荣?带着这些问题,咱们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试探。

  从XX年起,着眼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玉林在广西先行先试农村统合改革,全面加速城乡一体化进展。其间经历了破题开局(XX—XX年)、重点冲破(XX—XX年)、全面推动(XX—XX年)、深化攻坚(XX年至今)四个时期。持续的实践探讨,让玉林的农业农村进展,慢慢地摸到了“脉门”。

  XX年和XX年相较,玉林农人人均纯收入由4531元提高到10292元,城乡收入比由:1缩小到: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由%提高到%。农人专业合作社由1482个增加到2826

  个。这些数听说明,玉林农村活力在增强,农业进展在加速,农人收入在增加,城乡差距在缩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的踊跃因素正在不断聚集。

  农村产业融合进展的全然在于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玉林坚持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冲破口,在广西率先统揽推动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衡宇所有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农村产权的确权记录颁证。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林权已大体完成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已达全市总面积的%,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权累计发证率达%。通过依法确权颁证,让农人拿到“红本本”,给予了农人依法对产权的占有、利用、收益、流转及抵押、担保权能,实现了“还权赋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产业融合的“火车头”和“推动器”。玉林坚持政策扶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策略,培育进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产业融合“谁来驱动”“谁来带动”的难题。从XX年开始,实施了创建市级10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0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00个农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三个100示范工程”,引领带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进展。农业产业化组织覆盖了全市60%以上的农户、

  85%以上的行政村。从调查情形看,玉林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愈来愈多、阻碍愈来愈大,慢慢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

  农业新业态是农村产业融合进展的伴生产物。玉林坚持以调优结构倒逼农业转型升级,增进农业“持续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开发农业休闲参观、农事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培育进展了一批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休闲农业亮点凸现,目前全市有各类休闲农业园区51个、农家乐旅行点350个、农业生态旅行经营农户1万余户。“五彩田园”成为广西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开园运营1年多时刻,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0多万人(次),旅行总收入亿元。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进展,对农村产业融合进展具有庞大的推动作用。玉林坚持实施统筹城乡进展战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场城镇化,释放了农村产业融合的潜力和空间。从户籍制度改革入手,倒逼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形成城乡互动、融合进展的良好局面。成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记录制度,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城乡居民自由迁移限制条件。以“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的覆盖面。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市1187个村卫生室实行“一元钱看病、免费供药”模式,减缓群众看病难、看

  病贵的难题。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万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卢良恕院士以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点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推动玉林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在现时期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农村产业融合进展缺乏顶层设计。XX年,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的指导意见》。但是,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这项农村领域的全新工作,有的干部和群众在思想熟悉上还不到位,尚未形成普遍共识和舆论气氛。同时又缺乏现成的、成熟的模式可参考借鉴,各方参与的主动性、踊跃性、制造性还不够。农村产业融合进展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等方面缺乏远景计划,相关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保险、科技、用电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尚未完善,尚未形成政策扶持和效劳支撑体系。

  农业生产摊子大品牌小。“农业是三产融合进展的基点,一产底子厚实,农村二三产业才大有文章可作。”这是调研进程中玉林上下的普遍共识。但就现状而言,玉林农业存在

  “少、散、闲、困”的硬伤,每一年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口达15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少,有的地址显现了农田撂荒、闲置的现象。粮食、蔬菜、水果、家禽等产业还处于传统的进展方式时期,“单打独斗”的现象仍然占主导,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特色品牌农业较少,像五常大米、胶东白菜一样在全国叫得响的地域产业品牌尚未。

  农产品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从调查的情形看,长期形成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从事生产的不从事加工、物流、销售,从事加工的不从事生产,从事物流、销售的不从事生产、加工,致使了玉林农业的经营方式大多处于生产导向型,消费导向型不足,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不强,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彼此脱节,缺乏具有全产业链的、“火车头”式牵引作用明显的农业企业。据统计,玉林农产品加工率仅为40%左右,与山东等先进地域的70%、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0%差距超级大。玉林进展现代农产品加工较晚,除几个龙头企业外,多数规模较小,缺乏现代扮装备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经营主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人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小微企业为主力军,但实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

  

篇八: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区域内产业发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地区产业融合难度大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融合的需求城市化发展滞后生产服务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研究在区域层面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普遍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层面上的融合发展,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现状。

  从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整体现状来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代生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融合发展较好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抢占到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一些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地区率先发展,服务和制造产业集群迅速兴起,初步实现了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服务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虽然有部分地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也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地区差异上来看,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距较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我国区域内产业融合的地理分布上,越是接近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制造业集群发展势头就越猛。上海作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其生产服务业越发展,周边地区制造业也越能受益。据计算,上海生产服务业每增长1%,苏、沪浙三省市工业增长0.918%。虽然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有制造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从数量和区域分布来说,都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其原因在于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的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存在一定难度。

  如果按照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来统计,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5.8∶12.1∶9.1,东部地区的集群数量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相对来说少得多,甚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相加(约为557个)还没有浙江一个省的数量多,(约为561个)。另有研究表明,1985年~2003年间,除了烟草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和安徽集中外,其他27个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地向东部地区集中。

  制约因素。

  1.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基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发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发展,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中经常发挥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境分离时,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这大大阻碍了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发展,使得产业发展经常出现只有“扎堆”而无“融合”的现象,企业难以通过产业融合走向高端道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模式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规模攀比,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融合效应难以充分释放。

  如,我国的产业布局通常表现出“一镇一业”或“一县一业”的格局,且镇与镇或县与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化的问题,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不例外,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产业结构的雷同经常会演变成引资大战,而引资大战反过来又使同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重演,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区域内产业发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地区产业融合难度大。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分布最多、最广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依靠的是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生产方式较粗放,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够,且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因此,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在东部地区内部,一些显现出勃勃生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创新型集群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和数量都十分有限。同时,生产服务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情况也不理想,如研发、设计、营销以及金融等服务产业,仍只分布在京、沪、广、深等少数核心城市。这种产业集群类型的不协调造成了东部地区内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不均衡。

  3.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东部地区在全国服务业中牢牢占据了领先和优势地位,要素的使用效率也要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吸引中西部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这种要素流动所产生的巨大的集聚效应,将中西部地区限制在低端要素、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区域产业融合的难度,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城市内部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发展落差较大,使得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即吸纳和集聚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效应远胜过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要素、带动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效应。因此,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4.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融合的需求。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经营)的延伸。这些从事中低端环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员工工资,企业生产成本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供给进行控制,相对容易得到补充。因此,没有动力引进外部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供给来源。

  本土企业普遍缺乏对高端生产服务市场的需求,对区域内本地生产服务的需求就更为有限,不利于区域内生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以及产业融合。同时,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营销网络规划等产前和产后服务都主要依赖于母国企业总部的规划,对国内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严重不足。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缺乏产业融合的动力。

  5.城市化发展滞后,生产服务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服务业发展虽然已呈现一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服务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许多城市的服务产业结构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以上海为例,2002年该市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的6.4%;最终消费占GDP比率,2001年韩国是70.9%,英国是85%,而上海2005年为48.3%,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从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2005年上海为2.34%,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投入一般占到GDP的3%左右;从万人大学生人数来看,2003年上海为282人,而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可见,尽管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GDP达到工业化后期的产值,但实质上还没有达到与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才、资本和消费结构。

  对策建议。

  1.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研究在区域层面融合发展。从区域发展层面来看,为了缩小商务成本的差异和产业发展的梯度,实现东西部地区间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区域产业融合首先需要确定重点发展哪些目标产业,区域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和规模是区域产业融合赖以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东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将部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之间在商务成本结构上的差异,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协同发展,降低整个产业链条的成本。其次,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明确不同城市、区域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统筹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生产服务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伸,将东部地区在弹性生产、规模制造和后勤运筹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转移给中西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打破制造产业低端化、同构化现象。一方面,应当通过着手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系统,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研究开发、咨询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服务,尤其是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业,为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必要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一批与跨国公司展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区域性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应大力培育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融合,以带动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鼓励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研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研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3.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当务之急是取消国内各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即通过市场、产业、信息、交通和城乡一体化,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一是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之间的财政支付能力差距,确保建立基础公共服务的全国最低

  标准,从而促进要素流动,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为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实现产业的梯次配置。

  4.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一是明确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依赖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二是通过促进地区的创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培育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政府应采取有关措施促进相关行业基础研究与开发的合作,加速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融合的进程。三是利用区域内核心城市已有的大量研发机构和人才优势,把核心城市培育成区域的创新策源地。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区域分工,使研发成果能在区域内商务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实现产业化,双方能够共享技术创新的效益,以提高培育创新活动的动力。

  5.通过市场竞争,加快区域中心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要重点加快生产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放宽市场准入,合理引进民资和外资参与服务企业改造,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一是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供给主动引致需求,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吸引国外高端生产服务业入驻,利用其示范效应、人才培养和流动等外溢效应,逐步提高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产业层次。二是区域中心城市还可以通过发展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本土生产服务业,逐渐替代跨国公司承揽的高端服务业。通过国内生产服务企业从事国际代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通过“干中学”效应逐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现代生产服务业跨越区域界限集聚式发展。要按照市场原则,鼓励优质生产服务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服务业的集群化、大型化、组织化。四是政府主要应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现代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论文关键词:区域融合

  

  

篇九: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张力来源:《广东蚕业》2020年第11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75

  张力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000)

  作者简介:张力(1987-),男,汉族,重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实施进程中,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占比不断减小,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仍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及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运输的高附加值占比决定了本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调节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平衡便成为重大课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0)11-155-02

  在我国现代化实施进程中,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占比不断减小,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仍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及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运输的高附加值占比决定了本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调节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平衡便成为重大课题。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变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掌握产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协调工农业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交互,城乡融合发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乡村振兴的定位和方向。

  1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失衡

  2014年约3成的农产品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调节,国内粮食自给率跌到了88%左右,2017年粮食自给率降到82%左右,而自2014年来农业的产业占比仍呈下降趋势,2019年农业产业增加值为7.04万亿元,工业产业增加值为38.6万亿元,农业产值增长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对比2020农业产值占比14.7%,下降了7.6个百分点。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剧严重冲击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4—2019年我国工业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远远超过农业产业增加值。2019年,我国的农业产值同比增加5721亿元,工业产业同比增加21330元,非农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加速推进的工业化使投入农业的资本相对减少,中国在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加深了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度。当工业化利润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工农产业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状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帮助我国完成了早期的积累,为农业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和财富[2]。但与此同时,非农行业的从业者高于农民的年收入挫败了农民的积极性,工业发展领先,但农民却不断流入工业部门,农业资源的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了产业融合,需要一同考虑发展农业同科技进步管理方式。从目前的农村投资环境来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项目融资难度大、资金缺口较大、贷款难、融资渠道窄,我国农村发展比较落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农村发展缺乏资金,而现代农业发展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产业发展极度失衡的情况下,农村的产业兴旺需要政策支持,财政方面的支持主要依靠工业发展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予以提供。

  当下我国农业主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工业发展可为农业领域中的生物育种、无土栽培、信息管理提供现代化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信息化技术等新业态的发展,延长和拓展产业链,不仅能改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困境,提高农业产业实力,推进优化农业结构,又有利于改变过度依赖物质、资源、劳动力投入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关系更加合理,使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业向规模化大农业转变,延长农业发展的业务链,推动农业与时俱进。

  2农村人力资源流失

  想要破解人力资源的困境,就必须加快培养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不同行业的交集融合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涌入,尤其是高素质的农民,但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数量严重下降,2016年起农村人口总数首次下降至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下,同时农村人口没有完全从事农业生产。2019年农村人口的数量减少至55162万人,远少于城镇人口数。

  2015—2020年,约1.5亿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由农业转入了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无疑加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负担。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对比后发现,很多地域都面临较大的困境,农民的学历和技能等级普遍较低,开发人力资源难度较大[3]。在农村本科生所占比例只有约7%,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凭,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弱势。此外,尽管政策上对农村人才引进给予了保障,但没有切实有效的人才引进措施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很难发挥出较强的实际效益,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开发甚至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

  在现代化及城镇化的背景下挖掘农村人力资源,要让农民走出习惯的舒适圈,尝试生产销售方式的创新融合,让农民意识到如何适应乡村振兴要求,以更好地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同时需要调整以往的封闭式生产模式,让农民能够对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具备更高的接受度。此外,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十分重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和基础教育,确保生产培训能够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

  3产业融合发展

  3.1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充分利用第二、第三产业优势发展第一产业,必须做好产业融合。如食品深加工技术的部署门槛相对偏高,每家企业如果需要使用以深加工技术支撑的农产品试点,必须从头开始建设,初期成本较高。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其产业内部产品在经济增量等数据上的比重和结构。融合发展的方式大体上是采取措施通过关联不同产业和工作的细分与专业化,与第一产业产生交融,实现产业布局的扩展和创新、业务范围的扩大,在非农业范围中为农民谋求利益和更高的劳动收益[4]。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生产活动的能动性基础,占有主导作用。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大农业为基础,第一产业产出的生产资源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根底。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经营主体,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应该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同时,其他融合产业通过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利益链接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分工格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农村产业融合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农村产业兴旺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解决就业问题,缩小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十: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芦千文

  【摘要】Promotingagricultureandnon-agricultureconvergencehasbecomemajorpolicyguidancefor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ruraleconomy.Thedomesticresearchwassortedoutandsystemizedonideologicalorigins,connotations,types,mechanism,influence,currentsituations,problems,proposalsofruralindustrialconvergence.Itwasbelievedthat"convergenceamongprimary,secondaryandtertiaryindustriesinruralChina"wasstillanewconcept,andthemajorityofresearchwasdescriptivework,suchasexperiencesummarization,investigation,caseanalysisandsoon.Also,farlessefforthadbeenmadetostudythemechanismofagricultureandnon-agricultureconvergence,anddifferencebetweentheconvergenceanddevelopmentoftownshipenterprisesor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Meanwhile,itwasnotabsolutelyavoidedthephenomenonofcopyingdirectlyormovingthewrongexperience.So,itcouldbeconsideredthatthecurrentresearchwasstillininitialstage.Thestudywouldbeenimprovedordeepenedondistinguishingtraitsandmechanismsoftheconvergence,drawinglessonsfromforeignexperience,payingattentiontothekeytasksatdifferentstagesinthefuture.%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大政策导向。梳理国内学者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渊源、内涵、类型、机制、效应、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研究,发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研究总体处于初兴阶段,多是总结归纳、实证调研、案例分析、经验引介等描述性研究,

  对农村产业融合内在机制及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的联系与区别研究较少,存在机械照搬国际经验现象。为此,要在甄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质性、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审慎引介国外成功经验、辨明政策导向的阶段性等方面加以改进或深化,以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8页(P27-34)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研究综述;评论;遗留问题;展望

  【作者】芦千文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吸引学界广泛关注,有必要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本质上属于产业融合。据国内学者综述,1978年Negre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提出数字技术导致产业交叉。此后,国外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展开产业融合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国内,成为国内学者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融合的重要依据,涉及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问题。此外,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至少有两条追溯路径,即国内农村经济探索实践中的自我演化路径和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或“六次产业化”经验。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起步。部分学者意识到农村工业与农业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农业相对萎缩问题,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间应形成有机整体,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农业集约化内在更高层次的结合(顾益康,1985)。随后,研究乡镇企业、农村工业与农业关系的学者开始注重农工一体化和产业间利益协调,发展统一经营的经济实体(杨犹龙,1990),让农户分享第二三产业利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农业产业化实践深入,有学者意识到农业加快同第二三产业渗透融合的趋势,同期研究中提出纵向(横向)一体化、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要素组合集团化、产业(链)集群集聚等蕴含产业融合思想的对策建议。江登斌(1994)从问题导向出发提出一二三产业间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基础、互为依托的多元经济融合,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突破点,已接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先被学者注意到的农村产业融合业态是农业与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的融合,随实践深入视角逐步拓展到农村其他产业。部分学者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或“六次产业化”的实践。概念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于1996年提出,指通过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链条,让农户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均等于6,所以称为“第六产业”。日本“六次产业化”已取得显著成效,吸引更多企业、资金、人才加入。日本实施六次产业化背景与我国农村有较大程度相似性,所以中央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后,很多专家学者引介日本做法,部分学者将其等同于“六次产业化”。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或“农业产业融合”内涵的认识,侧重点不同,描述亦不同,综合看有结果论、过程论、目的论、性质论(见表1)。随研究和实践深入,有不同理解或解读,但对其“内核”基本形成共识。如姜长云(2015)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本上属于产业融合,其以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渗透和

  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科学辨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尤其是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和区别至关重要。何立胜(2005)、李世新(2006)认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横向一体化结果,将其与农业产业化区别开。王昕坤(2007)、梁伟军(2010)认为农业产业化是纵向农业产业融合形成路径。段海波(2014)认为农业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宽,形成多重产业属性的新型产业,而单一和线性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并未形成新业态,二者联系在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的乘积构成一种块状农业产业链。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在发展实践上呈现出纵向与横向并存的两维融合路径,也有研究将农村产业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同一经营主体跨界经营或观光、休闲农业等。中央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是强调其“特色”或“亮点”。如多数学者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核心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价值,将农业流到非农领域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内部化,将增值收益留给农民,能否形成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是与过去发展乡镇企业的最大区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平台和载体是农民家庭、农民合作社(叶兴庆,2015;党国英,2015),农民合作社是最突出的实践样本(林建华,2015)。因此,目前经营主体内部产业融合强调以合作社方式连接农户、家庭农场。产业融合实质是新经济技术条件下旧产业的聚变与新生,无论以何种方式或呈现何种业态,必须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否则不能称之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姜长云,2015)。观察视角与划分标准不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或路径则不同。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单一标准划分的不同类型(见表2)。部分学者从多角度划分,将其分为分散合作、垂直一体化企业、现代电商平台、农协链接等模式;部分学者基于调研总结出地产地销、农社对接、互联网托管型农业、农业科技园区、绿色低碳农业等模式。

  可见,单一视角、标准、样本考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能以偏概全;多视角、多标准划分易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复杂化,难以厘清脉络。可尝试从系统论内在联系的多维视角考查。如姜长云(2015)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一是单一涉农经营主体内部或不同涉农经营主体间,通过深化分工协作或组建产业联盟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或农业循环经济;二是涉农一二三产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空间集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三是空间上分离的农村一二三产业借助信息化等力量实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链接;四是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科普农业、体验农业、特色景观村镇等,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或乡村功能;五是用本地化、可持续生产方式开发食品短链,减少中间环节、公开生产信息、改善消费体验。其中实际上包含厘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五个维度(见图1)。一般理论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进步、放松管制与管理创新导致产业间边界收缩或消失。据此,部分学者分析农业产业融合机制。王昕坤(2007)认为农业多功能性和联合生产、外部经济、公共产品等的特殊性使农业产业化实体从单一企业拓展到整个产业。梁伟军(2010)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融合机制。纵向融合机制使企业与农户建立多种节约交易成本的利益联结关系,将工业技术、管理模式、服务内容向农业领域渗透延伸,使农业成为跨产业经营部门。横向融合机制分为拓宽型、整合型两种:拓宽型融合即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扁平化、柔性化合作方式,提高专用资产通用性水平,改变农业产出方式和结果,产生范围经济效益;整合型融合即依据生态学原理,将种养加融为一体,实现农业物质循环。段海波(2014)基于梁伟军的分析提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降低又促进、诱发更深层次融合。综合分析,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具有内生性,是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供给推力、发展压力、效益驱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论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均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研究已意识到农业产业融合能塑造新型横向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革新农业经营理念,形成农业发展新动力。梁伟军(2011)将此种经济效应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在于实现产业创新、技术进步,节约经济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微观层面在于改变单一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马晓河,2015)。(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中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很多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开展实证调查研究。如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山东省、河北省、四川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的调研。从实证研究可知全国各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已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态势。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处于“幼树期”或“初果期”(姜长云,2015),存在较多问题。1.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间互联互通性不强,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不充分,同质竞争、恶性竞争较多;工商企业与农民间无长期合同、缺乏忠诚和信任,农户难以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利润;产业融合和专业化间“打架”,融合效益不高(党国英,2015)。2.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发展不平衡、发育不充分,带动力不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规模偏小,参与融合能力不够。融合主体对资源禀赋、财政项目支持依附性强。3.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表现在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科研投入较少,产学研对接不畅,创新主体模糊,资

  源配置不合理,技术熟化推广不足;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理念消费导向不足,缺乏创新驱动意识,先进技术要素应用水平不高。4.融合发展外部环境尚待改善产业融合政策体系不健全、配套服务相对落后。如农业补贴政策重生产轻销售、加工销售和功能开发领域补贴不足、新型业态扶持不够等(卞靖,2015);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供给不足、服务体系不匹配;基础设施、人才培训、市场体系等融合基础建设滞后;政策法规亟待完善,监管主体分散,管理部门分割严重;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1.确立基本思路原则如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基本思路(宗锦耀,2015);坚持因地制宜、区域优势、市场与政策调节相结合、产业关联、综合效益、整体性等原则(王强,2015)。2.明确融合发展策略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关联产业培育和扶持,带动促进种养业和餐饮住宿业、休闲旅游业发展(郑风田,2015);与我国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基于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丰富区、农业优势主产区、沿海与都市区的划分实行不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王健,2015);合理确定一二三产业优先序,选择适合融合的重点、亮点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3.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和县以下,关键在创新,用创新思路打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消费导向、发展二三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试验示范和完善相关政策等几张牌(姜长云,2015);核心是通过对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整合集成和优化组合,增强创新能力,解决产品和服务供给同质性问题,为

  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更多可实现的技术条件。4.大力培育融合主体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发展各类股份合作组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培育家庭农场、职业农民、服务组织等。协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增强普通农户参与能力。5.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融合主体间联合与合作的资源配置体系,保证基础产业稳定发展的优序体系,创业创新的激励体系,国家支持的投入体系,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纠正行政干预的自律体系等六方面(李文学,2015)。6.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全局性问题,同时通过强化政策监管、制订行业规范和工艺技术标准,为市场主体行为提供有效指引和强制性约束,引导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或产业充分发挥作用。应厘清职能边界,建立部门合作机制,推动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治理结构转变;健全服务体系,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此外,还包括规划引领、市场导向、资源依托、试验示范、借鉴国际经验等方面。可大致将国内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分三个阶段。一是国外产业融合理论引入前,国内学者基于农村产业发展实践总结产业融合现象阶段。二是随着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的引入,国内学者开始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农村产业发展阶段。三是中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解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阶段。总体上看,当前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研究尚处于初兴阶段,方法以实地调研、

  个案描述、定性分析、经验总结、比较研究为主,焦点集中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成效、问题、对策和国内外经验介绍。已有研究的不足或亟待解决问题如下。1.甄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质性已有研究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特质性关注不够,存在混淆其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关系的倾向。应承认三者间有“重叠”,充分吸收重叠区域的经验教训非常重要,应强调“特色”或“亮点”。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村重要政策导向,是要解决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无法解决或遗留的难题。所以,应甄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对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的特质性。2.深入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应及时将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描述性研究转入融合机制、机理的深化研究。目前研究存在泛泛而谈、理论分析不深,重对策、轻机制倾向,尤其对融合机制、机理缺乏有效研究。如促进农民增收机制尚不清楚,分不清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的贡献程度;产业融合过程中契约关系、利益联结方式选择及产业融合与专业化间内在联系等亟待厘清。3.审慎引介国外农村产业融合经验日本“六次产业化”值得借鉴和参考,但应看到二者间差异,应以客观、谨慎的态度看待经验的介绍和借鉴(姜长云,2015)。实际上,对二者间差异考查相当少。在梳理文献中发现,被当作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而引介的欧美国家做法,转眼间变为农村产业融合的成功经验。国外专门探讨与实践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极少(刘明国,2015),应防止机械照搬国际经验。4.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阶段性破解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难题,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应是“占优策略”。但随实践发展,会衍生或诱发新问题,占优策略可能变成“劣势策略”。应意识到政策

  导向和实践探索的阶段性,避免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作解决农村各产业所有问题的唯一办法。研究中务必留好“接口”,充分考虑化解旧问题同时可能衍生的新问题。[1]卞靖.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优化农业补贴体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6):14-18.[2]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3]陈艳清,魏登峰.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需要政府有效作为[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37.[4]段海波.刍议农业产业融合机制和农业产业化[J].改革与战略,2014(5):75-78.[5]顾益康.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农业集约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85(8):7-10.[6]韩俊.二三产业和农民之间应建立协作式的供应链[J].农村工作通讯,2015(11):38.[7]何立胜,李世新.产业融合与农业发展[J].晋阳学刊,2005(1):37-40.[8]江登斌.试论农村多元经济融合[J].经济问题,1994(8):10-12.[9]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10]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5-10.[11]姜长云.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有新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5(7):48-49+58.[12]金光春,单忠纪,翟绪军,等.韩日两国农业第六产业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J].世界农业,2015(4):57-60.[13]李碧珍.产业融合:林业产业化转换的路径选择[J].林业经济,2007(11):59-62.[14]李文学.产业融合需要构建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4-25.[15]李世新.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J].甘肃农业,2006(2):4243.[16]李欣广.农村产业结构与产业分布的合理化是第二步改革的目标[J].农业经济问题,1987(1):12.[17]梁伟军.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0):87-90.[18]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4):12-24.[19]刘明国.务实求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18-21.[20]刘孝蓉,胡明扬.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2013(3):219-222.[21]罗晓.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创新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24):6183-6187.[22]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5(2):43-44.[23]潘利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1-23.[24]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

  2012(5):152-160.[25]孙中叶.农业产业化的路径转换: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J].经济经纬,2005(4):37-39.[26]王国利.打造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鲁商集团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纪实[J].中国科技产业,2011(11):32-36.[27]王厚全,李飞.北京科技促进涉农产业融合相关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91-94.[28]王健,张正河.空间布局应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7.[29]王强.产业融合结构布局要抓优势、分环节[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6-27.[30]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321.[31]杨犹龙.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0(1):86-88+107.[32]张丽娜.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农业改革发展[J].奋斗,2015(12):21-22.[33]张晴,陈学云.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滁州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5):1-4.[34]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7):26-29.[35]郑风田,崔海兴,程郁.产业融合需突破传统方式[J].农业工程技术,2015(26):39.[36]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37]祝金水.农业“六次产业化”模式探索[J].农村工作通讯,2010(23):

  32-34.[38]宗锦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5(13):19-22.

  

  

篇十一: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其背后带来的是产业融合的升级创新。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进行分析研究,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随着农业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产业融合升级方式的不断丰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趋势不断朝着多元化发展,为农村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然后介绍了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的现状,介绍了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并对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产融合;产业融合模式

  1引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立足地方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并明确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帮助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阶段的研究的实际成果虽然不多,但也在进一步实现三产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以及指导,面对三产融合下的多元可能,现有困局不少,仍然需要不断去发现和拓展农村三产融合中的可行性以促成我国三产融合朝着多元模式化和利益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2三产融合的内涵

  通过借鉴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日本的第六产业概念、前人的研究及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实践,本文对农村三产融合进行了如下界定:农村三产融合指的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生产经营组织为主体,通过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三次产业间的联动与延伸、体制机制的创新等多种方式,将资金、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进行跨产业集约化配置,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农业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农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3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3.1发展模式

  3.1.1农业产业内部整合型融合

  此模式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如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各子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建立起上下游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有力地提高农业内部发展效率,有效将农村,农业,农民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动农业内部各个部分的融合,统筹管理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3.1.2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此模式使得农业各个部门能更好地结合,从最初的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形成初级产品,通过延伸连接形成产业链,投入市场进行加工成为更加高级的产品再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这样形成产业链的产品使得农产品从一开始到消费者手中就实现了产业内部消化,如今消费者拿到手里的许多产品正是通过一道道产业工序制作而成,比初级农产品更具价值,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3.1.3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

  此模式在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基本问题之余,还能加大农业农村的发展效益,创造出休闲农业。通过宣传当地农业文化,创办新兴农村旅游,吸引各地游客参观,有效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激发农业创新能力,使得农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更是新时代的美丽新农村。这种模式能够在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让新型农业模式与传统农业模式相互交汇融合发展。

  3.1.4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来技术的支持,而如何熟悉先进技术,进而加以运用对农村三产融合来说是一大发展关键。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多样的农业生产,信息传递与农业的有机结合,互联网与农业的连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业附加值的上升不仅仅带动了农业发展进程,也让各类技术得到了跨越性地进步,使得农业与技术更加紧密,形成互利互益的关系。

  4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

  4.1产业融合处于浅层次

  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来看,三产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缺乏产业间的粘合性,进而说明三产之间的利益相关也较弱。而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农户生产的产品,面对竞争对手众多的大市场,难以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而简单的一二三产业共存状态仍然是部分地区发展的状态,虽然“种植、养殖、加工、销售、餐饮、旅游、观光”样样齐全,实际上却是各顾各的,没有达到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来,也就是没有跳出“1+1+1=3”的格局,从而很难去实现价值链水平的提升。

  4.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高水平融合的需求

  农村基础设施在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农村“三产融合”的条件保障。生活生产所需的水、电要素以及交通方式和物流体系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但是部分地区都没有以上条件,说明我部分地区的基础设设建设仍然需要大力建设和进项相关维护。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维修和养护不到位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征。

  4.3要素支撑能力弱

  首先,人才是“三产融合”发展的首要支撑要素。解决好人才短缺的问题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要素是资金,同时也为产业融合注入动力。农业经营主体在进行和发展产业融合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现实中资金也往往成为农业从业者进行产业融合的阻碍因素。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民在申请农业贷款时由于抵押物不足导致很难获得有效的担保,所以很难筹集到产业融合需要的准备资金。

  5三产融合的提升路径及对策建议

  5.1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区发展的多样化融合模式

  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尚且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也充满了很多可能性。各地区应当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状,以全局观念对本地区内的一二

  三产业进行总体评估。让一二三产业交互融合发展,并且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模式的融合方式,吸收成效显著地区一些有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果效益为主促进农村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各地区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5.2以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民参与的机会

  以政府为农民和一二三产业发展牵线搭桥,一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而是为三产融合输送所需的劳动力及相关技术人才。同时还应该建立起公平透明的平台,让广大农民都可以积极参与到三产融合中来,提高农民参与三产融合构建发展的过程中来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有利于扩建农村相关服务体系,进而也保障了三产融合的发展所需。

  5.3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和共享

  合理扩大农业规模化,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辅助以农业生产加工机械化,以此增强农业的规模效应和增收机制。将农村中的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和定期维护、检修,确保由第三产业展开的发展模式提供保障。为了提高农村产业间的发展和水平提升,生产交易活动相关的建设不可或缺,与此同时,还要向农村地区推广智能手机和网络的熟悉及运用,提升农村的网络信号强度以及农民的数字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国斌,李博.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4):621-628.

  [2]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08):17-28.

  [3]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6):120-129.

  [4]熊爱华,张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条件分析及政策建议[J].理论学刊,2019(01):72-79.

  

  

篇十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浅析农村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

  摘要:要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核心是实现乡村的产业振兴,走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服务;要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石;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产业链发展。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策略及方法;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规模化,加快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单单就以产业化进程而言美国早在1959年便实现了主要粮食作物、大田作物的100%机械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直至目前2022年为止依旧是围绕传统农业进行局部改良,包括但不限于种植机械、收割机械等。近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得到了有效的进步。但我国农村的合作经济也并非是完美无缺,在没有中高层次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合作社的发展相当局限,而开发出优于农村合作社模式的新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是当下产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

  一、培养全新的经营主体,强化其积极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农村地区需要通过政策扶持、深化服务、品牌创立等来进一步培养全新的经营主体,使其具备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能够在市场当中优先示范,在积极开创产业发展融合的情况下,有效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新业态。而这些新的经营主体以及带头企业,也需要联合农村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共同来实现农业产业以及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例如将农产品生产、农业加工、物流产业结合在一起,打造专属的农产品经营营销通道。在形成专业化管理团队和科学经营管理理念的情况下,应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特色,形成优势产业,让农民也能够积极参与到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当中,提高就业效率的同时,共同开创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局面。

  二、产业链条延伸产业本身就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关联。农业作为最原始的产业类型,是一切产业的本源和派生。延伸产业链条,既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进行延伸,如种植优质小麦的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面粉,还可再进一步加工成面包、面条、烘焙或各种速冻食品等;也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基础,促进产业链条向上游进行延伸,如对辣椒进行深加工的可以与周边农户签订订单或协议,搞标准化订单式种植;同时也可以第三产业为基础,促进产业链条向第二产业或第一产业进行延伸,如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大量游客消费,形成一定品牌之后,与周边地区农户签订合同,纳入到同一个产业链条上来,最典型的如陕西袁家村模式,袁家村的IP加庞大的客流量,使得商品供不应求,不断在周边建立原料生产加工基地,极大的衍生了产业链条。由此可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态势。

  三、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和保障者,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确保农民主人翁地位不改变。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需求,真正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适宜农民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体系。二是坚持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新型职业农民。把家庭农场和发展各种类型合作社作为政策培育的重点,政策扶持资金及惠农项目要优先向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倾斜,并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内生产发展动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发展为了农民,一切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巩固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智慧成果和创造力。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真正热爱“三农”,愿意投身“三农”事业的人提供创业平台和就业机会,构建以县或乡镇为单位的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相关信息,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与供应链体系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电商,因此也需要各大电商平台的支持,让农村地区的发展中能够形成本地化的电商服务体系。这种体系的构建,是为了保障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完善当下农村电商的供应链体系。例如,在实际的供应链的构建中,要让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积极地进行产品信息的传递,并加强广告的宣传力度,保障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并不存在第三方的物流,这样就会有效地形成自营物流体系。这样的供应链,极大的将物流成本进行分散处理,进一步的控制成本的投入。在这种供应链的构建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同时也利用这种供应商供应的服务关系,让供应链体系得到完善。最后,也与本地化的农村服务商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充分的降低了中间环节,让农村电商与传统产业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形成共同发展的态势。

  五、加大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为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农村融资约束这一难题。要进一步扩大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度,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农村从业人员的融资约束。在扩大农户个体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应加大对规模化农业生产企业的支持。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数字经济运用到金融服务中,善于利用数字金融,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村金融商业银行网点数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办事效率。除银行业外,也不能忽视其他金融机构,要推动县域银行业以及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发展,鼓励各大金融机构扩大农村地区村镇业务。

  六、构建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为了让不同主体的利益联结更加密切,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第一,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试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实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模式,或者采用“双向入股”方式,即农民用土地等要素入股企业,而企业用设备、技术入股农民,从而形成村集体、农民个人、经营主体间密切的利益联系。第二,优化订单农业,鼓励融合主体与农户签订相关保护价合同,同时,按农产品收购量进行利润返还。第三,引导农商相互合作,鼓励“农校对

  接”“农超对接”,构建农产品新营销模式。另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合同内容,确保利益联结主体间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

  结语:在农村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区域在推行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产业融合战略计划,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与制度扶持,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在拓宽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实现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好产业融合大关,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从而真正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舒畅,郑林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0,26(1):4.

  [2]白晓杰.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析[J].环球市场,2020,000(007):21.

  [3]孙江超.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着力点[J].农业经济,2020(6):3.

  

  

篇十三: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一、现状。

  1.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1)种养结合型。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若干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围绕农业相关联产业发展,将种植业、养殖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拓展了农业增值空间。如云南龙云大有实业公司,依托2个现代化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建成年出栏优质肥猪3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实现了菜叶养猪、养羊,猪粪及农家肥还田的有机循环,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产业整合和价值增值。

  (2)链条延伸型。依托涉农企业,以生产、加工或营销为关键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率。如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农产品加工业主体,向前延伸到原料种植业,建成中葱、香葱、大蒜等农产品基地,实现自动化、规范化生产,确保优质加工原料供应。该公司依托国巨万和等知名品牌,向后延伸到销售领域,同国内主要方便面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3)功能拓展型。依托本地绿色生态资源,强化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新型业态,包括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等,提升农业价值,拓展增效增收空间。如天津市依托示范小城镇,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培育休闲农业文化品牌,带动休闲农业文化旅游消费;利用山、水、海等资源,打造山货节、河蟹节、海鲜节。

  (4)技术渗透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引入新兴产业、高端服务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催化生成新的业态,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以及农业信息共享,服务了广大涉农群体,并将各种优质鲜活农产品销往全国,提升了农业的信息化水平。如北京农信通河南分公司在鹤壁市创建了农业硅谷产业园,整合农村信息服务资源,提供及时便捷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5)多元复合型。发挥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依托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促进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做强农业、做大加工业、做活农村服务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出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生态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化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如湖北襄阳蓝贝酒业集团重点依托玫瑰种植基地,加工开发保健、饮料、化妆等系列化的玫瑰加工精深产品,营造浪漫时尚的休闲、商务、风情、文化等高品位玫瑰文化广场,打造种植园、产业园、文化园三大园区,构建起集种植、研发、生产、观光、销售于一体,以三立二、以二带一、以一促三的产业复合型运作模式。

  2.形成了日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相关经营主体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利

  益联结机制,探索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全链协作、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持久运营的互利共赢关系。

  (1)订单合同型。龙头企业同农户之间签订合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农民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企业按照约定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收购农民原料,形成订单农业关系,为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预期提供保障,也确保企业获得稳定优质的原料供给。有的企业根据事先签订的保护价,或高于市场价格一定幅度,将现金一次性支付给农民;或进行利润返还、二次结算,促进农民增收。

  (2)股份合作型。农民以土地、劳务、资金等资产入股企业,或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领办农民合作社,形成较订单农业更为紧密的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双方权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关系。农民能够凭借股份获得更加可靠的利润收入,参与企业收益的二次分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一些企业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按股分红+务工收入、按资分红+二次返利、资产入股、产值分成等分配方式,稳定了农户的收入预期,带动了农民增收。如铁骑力士公司通过股份合作,确保从事养殖的农户每只鸡收入不低于6元,每头猪盈利不低于80元。

  (3)技术资本服务型。依托龙头企业,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形成稳定的技术资本服务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农民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向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农民向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原料。如四川省圣迪乐村公司,按照公司+园区+农户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养殖设施和圈舍规划方案、畜禽种苗、绿色饲料、防疫用药、技术培训及指导、养殖技术规程,实现了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疫苗药品、统一提供管理、统一回收毛鸡的五统一。

  二、存在问题。

  1.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低。一是产业融合链条短,附加值偏低。如2014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0.92∶1,农业服务业增加值仅占第一产业产值的1.8%;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更低,仅为0.5∶1。二是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大部分地区目前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以订单农业为主,而且订单农业违约率较高,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比例很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合作,采取利润返还的合作方式占15%左右,采取按股分红方式的仅占5%。三是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以观光为主,文化传承、人物历史、风土乡俗等触及不多,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此外,少数地方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同质性强,雷同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和深度开发,抢资源、争市场过于激烈,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市场无序竞争、环境严重破坏。

  2.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目前,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成为许多地方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突出制约。如按国土资源部规定,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以及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展销等永久用地,必须严格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导致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一些电商的经营场地、仓储用地和大规模培训场地用地也难以得到满足。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押方式相对较少,租用土地及大量农业设施又

  

篇十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产业发展是根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产业兴旺,产业融合不是三层产业间的相加,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加快交叉乘数的发展。通过分析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设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及科技投入,提升农民的技能加快现代化农业配套改革等,一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

  1.引言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培育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产业融合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产业融合是在新技术革命及扩散过程中出现的新经济现象。放宽行业的限制并进行技术创新,使各行业间产生新的交叉合作关系。今村奈良臣(1996)将农业产业融合称为为“第六产业”。“第六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一二三产业相加,而是三层产业之间交叉融合加快协同发展的乘数关系[1]。整合全产业链进而创造新的附加值,使农业生产者获得更高利润。王乐君、寇广增(2017)认为,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机制,一是要激励农户和农业合作社主动设法谋发展,二是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村产业融合的速度[2]。当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与科技、文旅、物流、金融等各种产业的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益促进了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升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对发展农村经济和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有借鉴作用。

  二、加快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能实现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流程管理的升级,例如有机农产品、功能型农产品、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都是高层次的现代农业有较高的价值形态及附加值,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创新升级。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技术渗透及应用,缩小了各个产业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产生了农业产业的新型资源配置方式,吸引有更高效率以及技术附加值的资源。农业的管理模式也跟随升级,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深度加工、高附加值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

  (二)提高农民收入的需求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新产业及新业态的出现,扩大了市场规模,给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当地农民有了更多就业岗位和更好的社会福利。农民不仅可从事农业生产,还可在农产品加工、服务、销售和农村旅游等领域有第二职业,对提高农民收入和脱贫致富有重要作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各种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和服务企业,可带动当地农户提高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并降低经营成本,更好实现农业提质和农民增收。旅游+农业、新型智慧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产业价值空间的提升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农工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获得更多收入。

  (三)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生态宜居,促使生态农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3],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村整体环境宜居有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更广泛地普及应用滴灌微灌、移动智能监控管理、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这表明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农业对资源的消耗及污染明显降低。生态农业通过生物链技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整合,再结合加工和文旅等后期项目,不但能使农业排放物的循环利用,还能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现代的农产品加工,通过现代化加工技术及工艺,提高了农产品和副产品的利用率,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农村水、土、气的污染,这都对农村环境面貌的整体改善有重要作用。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路径

  农村各产业间正在多维融合,农村产业化组织逐渐发展壮大。但也存在产业融合规划管理和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欠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农民技能素养较低等问题。因此还要进一步探索并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对策。

  (一)满足城乡居民消费新需求,规划农村产业融合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了新时代,当前农业供给结构已不足城乡居民消费的新需求,城乡居民消费的新特点成为了引发产业转型及创新的风向标。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在不断升级,人们更重视产品品质,用于娱乐、文化、保健、健康、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增长迅速,对农产品的品质及多元化需求也逐渐提高,向更绿色、更营养、更生态升级。所以农业发展必须要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的新特点,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机遇和新动能,充分挖掘农村自然、生态等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价值,在传统农业中加入健康、科技等功能,生产功能性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加快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升级[4]。

  (二)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充分与新兴信息技术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主体越来越需求科技资金,仅靠政府财政投入不能满足,必须加快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政府投入在农业科技基础性创新研究而社会主体投入在农业科技的应用等。财政投入向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倾斜,整合科技资源服务性平台,支持专业化和规范化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户和农场等提供信息、财务、金融、知识产权和市场营销等专业化服务。促进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生态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和产地直销等新模式。

  (三)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

  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及技术提升中,龙头企业起引领作用。政府给龙头企业适宜的经营环境使其做大做强,提高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建立以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

  现在有关涉农的中小型企业及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都遇到了融资难题。银行给涉农中小企业放贷款时手续繁琐,批复资金量少并不能满足需求。解决该问题,一是要涉农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实力提高信用等级;二是要政府积极和金融机构沟通,尤其是涉农业务较多的农业银行和农商银行等,推出适合农业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产品降低融资的门槛,也可联合社会组织类似农业协会和农企商会等,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村产业融合急需掌握跨产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主体的技能素质,政府可对农民分层次分期培训。在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训农民中的“火车头”,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养殖大户等为重点培养对象,从国家涉农政策和种植养殖技术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根据农民的需求精准设计,把普通农民转化成职业农民提高劳动力质量,通过农业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帮助农民找到合适的岗位。

  (五)加强现代农业配套改革健全农村产业融合保障体系

  农业产业融合的健康发展需要各种配套的跟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体系的构建。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含路网建设和电网改造及农产品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则包含涉农的相关技术和金融等服务及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每个生产环节都需专业化发展,加快配套服务建设能更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周立,李彦岩,王彩虹,等.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3):16-24.

  [2]王乐君,寇广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7(6):82-88.

  [3]郭翔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22-24.

  [4]孟露露.一二三产业融合视角下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2017(5):3-5.

  

  

篇十五: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巫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谭镜来源:《新西部》2020年第08期

  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到2022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的目标,还需要进行很多摸索。重庆市巫山县结合县情实际,以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格局为主体,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巫山县作为渝东北门户,中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毋庸置疑还存在一些短板,为此,巫山县还需培育多样化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并加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在发展“三农”工作中作出的重要决策。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判断“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加速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问题和挑战不少。直面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是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要求,是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寻求适应中西部落后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金翅膀”。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及价值意蕴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质,还是属于产业融合。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工业的快速发展缺乏农业支撑,两者的联系有些割裂,一部分学者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和“第六次产业化”实践,提出加快农业同第二、第三产业渗透融合势在必行。由此,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在山东得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和重要形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相较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进了一步,是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更高形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统一为有机整体,延伸產业链,拓展产业功能,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模式。它模糊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不仅发挥农业生产上的功能,而且发挥生活、生态方面的功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统一。

  新时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一宏观战略布局,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以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融合;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对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巫山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为渝东北偏远落后的地区,地域条件限制了资源禀赋,曾属于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巫山县结合县情实际,围绕“1+3+2”(即:山羊+烤烟、脆李、中药材+柑橘、干果)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格局这个主体,加强与二三产业的衔接,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巫山县作为中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毋庸置疑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主要是与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程度低、深度浅、进度不够、覆盖面也不大。绝大部分乡镇、村社产业不能很好地兼顾产前原料的储备、产中生产的规范和产后产品加工与销售的衔接。产品附加值偏低,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

  二是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巫山县目前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本身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一些新型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企业、基地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是农企利益联结方式单一。目前巫山县产业融合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订单农业,真正采取其他诸如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或其他方式进行利益联接的,所占比例不高,大多数农户还处于单打独斗的阶段。

  四是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配置不优。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一方面有大量土地撂荒,而另一方面规模化经营的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供给又不优不足;在人才方面,由于地处中西部偏远山区,本地人才都往大都市跑,外地人才不愿意进入,人才空心化是不争的事实。资本方面,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突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整体偏低。

  五是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目前,巫山县网络通讯服务设施设备、仓储物流、冷链加工、产地批发市场的建立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拉近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融通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功能都产生了阻隔,放缓了产业融合的前进脚步,阻碍了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

  巫山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多样化经营主体

  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县农业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培训班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引导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同时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畜科院等建立产业联盟平台,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实行风险抵押,为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

  2、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1)促进农业产业内部的融合。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牧渔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走绿色、有机发展之路。推广优质豆科饲草料种植,譬如支持巫山县丰园恒吉农牧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秸秆加工成草食牲畜颗粒饲料;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果树下种植豌胡豆+草食牲畜+沼气”循环生态效益农业模式。

  (2)助推与第二产业深度融合。兑现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和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相关部门在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中规定一定比例,用于产业融合发展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在县工业园区内建设好脆李冷链物流体系、肉羊加工、中药材饮片加工等建设并投产,延长农业产业链,做到主要产地初加工与工业园区精深加工相结合。

  (3)拓宽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领域。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与巫山县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特色效益农业多种功能。整合资源,加快农文旅产业融合,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基地、采摘体验农业基地、生态可视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促进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鼓励引导农户新建改造康养式住房,打造四季花开、四季常绿的美丽院落。

  3、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需要建立健全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各经营主体成为利益共同体,共进退。根据所在区域、产品特色、个人意愿等探索多种收益分配形式。龙头企业可以采取优先安排愿意在企业工作的入股农户在公司赚取工资,实行租金保底、股金分红、薪金创收的“三金合一”分配机制。

  4、加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林地等确权颁证工作,统筹规划安排,配合正在进行的“三变”改革措施,盘活农村撂荒空闲地等重点用于县域内发展乡村产业。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辟农业农村服务专项措施为本地“三农”服务。政府根据总体规划融合平台,建立产业示范园、三产融合示范基地、相对规范的科技示范园,更好发挥其辐射带动及

  示范引领作用。引进专业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建立农业产业科技服务专业队伍,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健全特色效益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以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的落实为契机,将电商平台延伸至所有乡村。积极鼓励引导各类科技人员、订单生产、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从政策上给予奖励。

  产业兴,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现实支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更是推动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巫山县作为中西部的偏远山区,期待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以问题为导向,以融合为手段,以发展为宗旨,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6.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2017.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農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

  [8]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

  [9]宗锦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3.

  作者简介

  谭镜中共巫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

  

  

篇十六: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罗昌成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第2期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罗昌成重庆市委党校

  摘要:农业产业集群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本研究主要分析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现代农业发展要素;提升农业企业科技含量,形成紧密型合作关系;做好早期规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高素质劳动力,努力追求高效益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3-0-01

  目前世界产业组织发展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产业集群,从国外产业集群发展来分析,这种集群化发展不但能够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存在,也能够在传统产业中应用。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被当做是提高农业生产竞争能力,推动农民增加收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有效的组织模式,是农业方面研究专家及政府机构最为关注的课题。但传统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获得成就的产业集群更是少见。因此,本文致力于分析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以此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

  (一)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差,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低

  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中城镇和乡村发展平衡能力非常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延滞,农业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造就农业及相关产业应对自然风险方面抵御能力不够,经常会出现“遭遇灾情大损失就大,遭遇灾情小损失就小”局面,从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并且和农业现代化关系非常密切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精细化运作及其耦合化发展等诸多方面也相对落后。

  (二)农业产业集群技术水平低,合作关系不稳固

  企业集群内部实施紧密合作就形成产业集群的效益,但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开发要有机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比工业产品生产情况更高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更需要较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支持。实施集群化企业空间凝聚能够实现长远经济利益,能够提供不同企业之间有效合作,提升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期望。但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之间不能构成友好的产业链,即便是形成也较容易破裂,对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造成影响,给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造成阻碍。

  (三)缺少必要的机制条件,关联产业依赖性较弱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但因为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我国农业集群化发展机制相对延滞,并且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就是进行关联,也是其构成的主要方面。产业集群在竞争方面优势是集群内部不同成员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和协同作用,集群内部成

  员之间相互联系是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当前我国传统及现代化农业并存,农户既能够自己完成农业生产,也能够利用合作完成,这样就容易形成农业生产封闭性特征,造成农业产业关联性产业不能良性运作。

  (四)高素质劳动力少,“低效性”情况明显

  伴随我国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困境逐渐显现,农产品价位持续不涨,较多的农民开始离开农村,到城镇中务工,这就使得农业产业集群中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特别是一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并且农业产业集群中主要是中小企业,本身资金就不富裕,竞争能力不强,配套设施不健全,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能力不足,效益不高,利润低廉等三低现象严重。

  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现代农业发展要素

  因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暂时不能有效解决,就造成农村中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不高。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观念落后,在农业产业集群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体现为基础设施力量不够,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不相符。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已经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要不断提升农业方面财政扶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刺激农民,企业及其社会组织按照本身发展实际情况来兴建相应的农业基础设施。

  (二)提升农业企业科技含量,形成紧密型合作关系

  按照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需求,需要逐渐培育新型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企业自身科学技术含量,不断扩大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做好农业产业集群的拓展及有效延伸,这样就能够逐步提升农业产业集群在产业规模,基础设施,资本及农产品等硬件方面的竞争能力,也要加强管理,信用及品牌方面的软性方面竞争实力,不断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使其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领导者。按照农业产业集群实际发展需求,逐渐培育出创新类型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企业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并且要不断关注不同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构建完善的上下游及平行合作的关系,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设备共享,提升农业整体经济效益,达成共赢发展态势。

  (三)做好早期规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在构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初始阶段,主要是农产品市场为基础,选择发展潜力强,本地特色明显的产业作为主导发展产业,一些内生的产业化集群优先发展优势更为明显,这样才能构成本地竞争实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应该突出本地特征,优点,区域特征明显,强化自身科技含量。比如在粮食产业中假如相关产业链条脱节,造成产业链不能构成合力,各个环节之间效率降低严重,进而形成整个产业链条效率不高。所以,要实现农业产业融合性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良性运作提供条件。

  (四)积极培育高素质劳动力,努力追求高效益

  培育农村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综合劳动素质,是当前我国农业实现高效率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主要特征就是以家庭妇女,小孩,老人为主进行农业生产,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非常不利。因此,要逐渐培育出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青年回村发展两个方面同时发展,特别是给予一定条件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回家乡发展,创业。这些知识分子具有先进的农业现代化知识,对当前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非常熟悉,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思维敏捷,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篇十七: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然而,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面临着传统农业逐渐衰弱、农村逐渐边缘化和空心化、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困境。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旨在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农村城市共建共享、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的农村发展机制。时下,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新引擎。而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也预示着我国农村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新常态下农村地区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我国积累了以“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的桠溪模式、以“文化产业”建设为核心的安吉模式、以“农业产业”建设为核心的楼下模式、以“旅游产业”建设为核心的曾家模式等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虽然这些模式存在差异,但本质上它们都是在依托地方现有自然与人文资源、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内涵和价值、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基础上,形成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建设格局。本文选取农村产业融合作为考察美丽乡村建设的分析视角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以期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路径、逻辑及其困境做以较深入的探析。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村产业融合的具体实践远远领先于其理论研究,学者们多是在对现有的具体实践分析中提炼出农村产业融

  合的内涵。赵海认为,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与日本的第六产业理论相关,也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各类农业产业组织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机制,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相互割裂的状态,形成各环节融会贯通、各主体和谐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苏毅清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区域内独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形式,它遵循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进而他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的细分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中的细分产业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的产业间分工在农村实现内部化。夏荣静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从学者们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的解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学者的讨论多集中在农村场域下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内部及不同产业间融合发展方面。然而,笔者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除了包含农村的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以外,还包含农村与产业间融合发展(产村融合)。而“产村融合”恰恰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因而,笔者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指在产业与农村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的基础上,以第一产业为基础,通过促进第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农业产业形态,来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发展模式。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通过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带动

  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因而,若要深入地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1)从人与社会角度来看。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通过乡村文明秩序的建设,构建和谐的乡村社会。(2)从人与经济角度来看。美丽乡村建设,绝不仅仅是让乡村外表变美,而是要充分挖掘乡村的发展潜力,提升乡村生产能力,变革乡村生产关系,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富裕[9-10]。(3)从人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乡村不仅承载着中国历史文明的文化之根,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因而,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是美麗乡村建设的关键。(4)从人与生态角度来看,美丽乡村建设核心是生态文明。将绿色发展融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是在营造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基础上,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农村文化和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社会有序运行的农村整体性发展的过程。这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不谋而合,即二者都是在保护乡村生态、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将农村的社会、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产业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农村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必将会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推动作用。(1)农村产业融合将有助于为农村与外界市场搭建桥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建设,为整合农村资源,推进农村产业内融合提供条件,有助于培育“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进而丰富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2)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农村产业融合不仅强调通过产业内外的融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倡导产业与农村的融合发展,即构建以村促产,以产带村,产村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3)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农村人文生态和自然环境。农

  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必然形成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而这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形态形成所需要的要素是来源于农村特殊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环境,这就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农村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而新型的农业产业形态的有序发展必须构建基于农村人文生态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篇十八: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开拓农业新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增加农民新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三产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云南省陆良县产业基础牢靠,区位优势明显,但尚存不足之处,如县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弱、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陆良县应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投入,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突破要素限制瓶颈,加快三产快速融合,高效发展。

  【关键词】产业融合陆良县问题对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高度和创新价值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产业联动机制、产业集聚发展、技术渗透支撑、体制创新扶持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利用,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即一二三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然而,当今中国的农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压力、资源约束、环境治理、人口流动、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挑战,要顺利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并非易事。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紧密关联。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陆良县三产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陆良县三产融合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陆良县是云南省境内最大的高原平坝,享有“滇中粮仓”、“渔米之乡”、“丝绸之府”的

  美誉,地理位置优越,气候优势突出,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和100个农机化重点县之一、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重点县。

  (二)主要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县城距昆明市122km、曲靖市60km,地处昆明至“两广”和重庆至曲靖到越南东盟的交汇点,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潜力。随着云南通往泛珠三角各相邻省份区域间的铁路、公路、水运立体交通网络逐步贯通,陆良将成为承接我国东中部产业转移的绝佳位置。

  产业基础牢靠,资源优势明显。陆良县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体系完备,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陆良县属于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年温差较小,降雨集中,干湿分明;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充足的煤炭、天然气资源;动植物种类丰富,粮经作物享誉省内外,是国家和云南省的粮食、烤烟、蚕桑、生猪基地县。

  生产要素充足,政策导向支持。陆良县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综合性成本优势巨大。伴随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支撑,陆良县能够吸引更多的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光明。

  二、存在问题

  陆良县第一产业基础殷实,但契合程度较差,匹配度低。就农产品来看,陆良县农产品具备出口优势,尤其是蔬菜类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目标客户群稳定;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销售渠道价值链冗长,大大弱化了与终端消费者的供求关系。其中涉及第一产业的企业普遍存在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充分;缺乏反映市场信息的平台;融资难,资金紧张;自身宣传不足等情况。而农户则涉及基础条件差,种植作物产量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销售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收售模式,进而导致农产品滞销,价格低,影响增收;专业化合作水品低,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主动调节。总的来说,陆良县第一产业目前严重缺乏品牌建设;销售渠道单一,风险大;专业化合作程度地,产品运营效果差,与市场互动性差。

  陆良县第二产业经济贡献率大,但大多以重工业为主,国家政策调控下急需转型。陆良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同类行业企业竞争激烈、缺乏多元化互助的行业结构;从资源→产业→市场的链式工业发展布局规划尚未形成;缺乏一个对外发声的平台或渠道,致使其工业产品仍处于供应内部市场需求;政府对于行业市场的监控、监管不够及扶持政策薄弱。陆良县第二产业市场以供应内部需求为主,对外特色产品及高新电子产品有外销市场;传统重工业

  产品几乎无竞争力,市场型产品有较好的市场表现;销售方式以直销为主,渠道为辅。

  陆良县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就目前陆良县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看,呈现出一定的分化特征,生活型服务业数量多、经营状况堪忧;生产型服务业数量少、经营状况较好。产业型服务业多集中于城区区域,是陆良第三产业密集型区域,但是其仅对集中型农业产业呈现强配套服务功能,而对于旅游服务业的补充及推动作用极小,在具备旅游资源的区域,其旅游产业配套服务极为薄弱。第三产业的产品与服务严重缺乏与市场相匹配的平台,劳动力大量外流。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陆良县目前所存在的县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弱、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陆良县应该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陆良县发展规划和目标,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龙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利用等途径,解决制约陆良縣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实现陆良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投入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一批有影响力的的优势企业,打造产业发展特色。通过政府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加快互联网等市场信息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政策,落实农业走出去与农产品和食品卖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持市场中介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篇十九: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新时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陈诗波;李伟;陈亚平【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质上属于产业融合.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经济"服务化"趋势加深,近年世界各国均在农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出现产业融合现象,为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在梳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围绕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应把握的重点内容,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6页(P5-10)【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新业态;新动能;农民增收【作者】陈诗波;李伟;陈亚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北京中鼎产城创新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11;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0.3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举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

  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等做出重要部署,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蓬勃发展。不仅如此,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些举措不仅代表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突破农民增收瓶颈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深刻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一)从世界范围看,产业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发达国家现代农村发展实践,无一不是依靠产业融合实现农业现代化。如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政府、民间组织以及农户协同作用下,直至21世纪初才真正步入成长期,其战略核心是促进“地产地销”,即通过促进农产品本地化利用,发展相关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将可能流向外部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内部化。日本“六次产业化”强调支持基于农业的“后向延伸”,形成立足农业资源利用的农村二三产业链条,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及旅游等消费环节的利润;防止工商资本通过前向整合兼并农业,加剧农民对工商资本的依附。(二)从我国国情看,不同地区产业融合方式和特征各不相同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倾向。如在城镇郊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在发达地区发展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高端增值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设立农产品直销地等。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各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如种植与养殖结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即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后链条延伸,将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相连接,或

  将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产品生产连接,或农业产供销一条龙;三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如农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四是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如信息技术快速推广应用,淡化农业与二三产业间的边界,大大缩短供求双方距离,使网络营销、在线租赁托管等成为可能。(三)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发展实践和经验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及资源要素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使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主要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生产互补互促。即基本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初步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市场互联互通。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搭建产销对接、信息畅通的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体系。三是要素节约集约。即充分利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基本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具有较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四是技术贯穿渗透。即先进技术和装备贯穿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始终,为其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五是体制协同创新。即加快打破一二三产业间融合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在主体协作方式、利益联结机制、商业模式等领域不断出现创新成果。六是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囊括从选种、种养、加工、储运至终端销售、农业休闲观光的一体化系统。七是农民真正受益。即确保农民获得合理产业增值收益,实现持续增收,并能有效避免少部分人和少部分群体受益情况。

  二、新时期必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农业发展面临“天花板”和“地板”双重挤压、“红灯”和“黄线”双重约束、农村过疏化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破解新时代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与生产发展矛盾日益凸显,部分主产区土壤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与居民快速升级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家庭经营面临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挤压的双重压力,成本与收益结构性矛盾凸显;同时,财政收入进入低速增长期,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农业劳动力长期大规模向城市迁徙,导致农村人力等资源严重流失,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鉴于此,破解农业发展结构性问题,重塑农业产品供给链、价值形成链、分工组织链、利益分配链、信息技术链、质量安全链,必须依靠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产业分工日益深化细化,迫切需要打破产业界限,实行跨界合作和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农产品加工多为粗加工和初加工,农业发展面临成本不断上升、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

  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因此,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生物育种、无土栽培、农业滴灌、信息管理等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加快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催生农村新业态、挖掘农业功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集约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国农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环节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方式仍以种养殖为主,农业服务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业弱势地位并未根本改变。从发达国家实践看,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农户通过合作社购买农用物资、销售农产品并获得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服务,在农业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实现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业间的价值协同创造,并在产业融合过程中获得相对平等的产业利润。因此,中央根据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做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决策,从根本上确立“大农业”发展定位,将生产、加工、流通相联,优化配置经济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把握新时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要系统设计、全面推进,又要创新模式、明确路径。在新形势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坚持以多元主体为载体,以公益项目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驱动和改革创新为助力,以股权化运作方式为机制的发展思路,加快推动“大中小”三个层次的融合互动,即以农村一二三产业间融合互动、交叉重组为特征的“大融合”;以产业园区为单位,实现产业基地、加工、流通等配套和集聚发展的“中融合”;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单位,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农牧渔相结合的“小融合”。具体而言,重点把握以下方

  面。(一)通过培育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户、企业与合作组织等主体融合发展重点是推动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融合,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动以企业经营为主体的融合,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通过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在功能上的交叉和融合大力发展“接二连三”的产业链式融合,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后链条延伸,将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相连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发展“隔二连三”的产业交叉式融合,以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为依托,发展集生产、销售、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推动旅游、文化与农业融合发展;发展技术渗透式融合,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农业渗透,发展电子商务、食品短链、社区支持、加工体验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缩短供求距离,实现网络链接。(三)通过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融合推动以土地要素为核心的融合,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利益主体、明晰土地使用权产权界限,促进农村承包土地合理、合法和自由流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空间载体;推动以劳动力要素为核心的融合,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用工制度;推动以资金要素为核心的融合,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经营。(四)通过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价值融合创新订单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期货市场与订单农业有机结合方式,在农业主产区推行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特征的新型订单农业试

  点;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制,通过按股份分红形成激励,增强合作成员间凝聚力;健全农业产业利益反向补偿机制,使产业利润在各环节合理分配。(五)通过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推动产销、种养等不同优势资源区域融合通过产销挂钩和利益补偿,推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通过农区与牧区种养环节循环链接,科学布局种植和养殖结构,构建不同产业层次间生态融合;依托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推动南方与北方、优势产区与特色产区结构调整与区域融合,充分彰显区域特色。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央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要求。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九大报告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农村经济结构新优势,必须依靠政策支撑。因此需要建立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制订确保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一)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做好顶层设计抓紧研究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方向和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制定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重点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对接,完善城乡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建设一批集群化农业生产基地,引导各地以“竞合”姿态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全国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村经纪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协会、农业企业和工商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其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网络发展。重点是推动和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由主要提供农产品或其加工品向提供农业服务的

  功能转型,促进农产品“地产地销”;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范围,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加工、销售等的长期、低息贷款支持。(三)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的确权颁证;准予农业生产者以土地经营权、生产设施和设备等实物出资入股组建农业企业,或以其抵押融资支持生产;在坚持土地集体成员所有基础上支持农民持股参与,确保农民获得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分配。(四)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生产条件的投入与建设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投入。转变政府涉农财政支持方式,将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村土地流转结合,采取奖励和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开展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引导和激励经营者围绕农业资源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创造新应用。(五)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搭建农业科技、金融、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推动农村工业、农产品流通、农机服务、农业咨询设计、涉农融资租赁服务、农业供应链管理和乡村旅游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增值成果更多地留在农村。(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资源要素中的整合作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科技创业者行动,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培养和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农业产业链延伸提供多种可实现条件,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全链条增值、品牌化、专业化”新经济模式发展。

  参考文献[1]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2]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5-10.[3]李云新,戴紫芸,丁士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7-44.[4]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5]詹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6(7):2-8.[6]李玉磊,李华,肖红波.国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6(6):20-24.

  

  

推荐访问: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融合 现状分析 农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