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5篇

时间:2022-11-07 1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5篇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弘扬塞罕坝精神最近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2分,这是国产电视剧罕见的高分,这是一部根据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5篇

篇一: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扬塞罕坝精神 最近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 8.2 分,这是国产电视剧罕见的高分,这是一部根据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人真实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片树木参天,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采伐,连年不断的火山及农牧活动,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森林荡然无存,解放初期为减少京津冀地区的风沙危害,国家指定由林业部和河北省在承德境内高原荒漠塞罕坝建机械林场,抵御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南侵,来自全国 18 个省市的林业大中专毕业生,在平均海拔 1500 米,最低气温超过零下 43°的恶劣环境下,在长达半个世纪里,通过塞罕坝三代人 55 年的艰苦奋斗,成功营造起让中国人骄傲的、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我最喜欢主演冯程说过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种不活树,绝不下坝”。他们为了让塞罕坝变回美丽的高岭,让会唱歌的小鸟回来,让青山绿水都回来,也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终于偿还了历史的欠账,这是一段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

  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原”,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今天的塞罕坝早已由原来的“黄沙遮地”发展成为今天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这一切靠的是塞罕坝人在工作中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作风,开拓创新为支撑,发扬钉钉子精神,学习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创劲。我们应该弘扬塞罕坝精神,从身边做起,在工作中要勤奋肯干,努力适应各种环境,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学以致用,敢于直面各项挑战,奋发有为,一代人接着一代人,驰而不息,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篇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理论视野l

 7

 生态文明建设的河北范例 塞罕坝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的经验和启示 口 马彦丽 塞罕 坝 机械 林 场地 处 承 德 北部 ,足 京 津北 部 屏 障 。

 白建场 以来 ,在 自然 条件极其 恶劣 的情 况下 ,塞 罕坝人 阻断沙源 ,修复生 态 ,历时 半个 多世 纪 ,营造 了上百万亩森林 ,将 “飞鸟无柄树 ,黄沙遮天 日”的 荒凉沙海变成名副其实的 “美丽高岭”;在塞罕坝机 械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同,是华北地 区面积最 大 、兼具 森林草 原景观 的 国家级森 林公 同 ,

 被誉 为 “河 的源 头 、云的故 乡 、花 的世 界 、林 的 海 洋 、珍 禽异 兽的天堂 ”。塞罕坝 的绿水青 山发挥 r显 著 的生 态效益 。据 中科 院课题组测 算 ,塞罕坝林场 通 过阻沙涵水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保护物种多样 性 、旅游休闲等每年提供着超过120" fL元的生态服务 价值 ,泽被京津,造福地方。尤为难得的是,塞罕坝 机械林场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 山。建场以来 ,林 木总 蓄积量 南建场前 的33万立方米 增加到 1012万立 方 米 ,累计 fIJ产 中小径级木 材 192万方 ;建设 了87J-亩优 质苗木 基地 ,带 来可观 的收入 ;森 林旅游 的发展 ,带 动了周边地 区的乡村游 、农家乐 、养殖业 、山野特 产 、手T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的发展,目前每 年可实现社会 总收 入6亿多元 ;在全 国碳 汇市场上 ,机 械林场 的造林碳 汇项 目和森林经 营碳汇项 目可为 塞罕 坝机械林场带来超亿元的收入。曾经高寒荒凉的塞罕 坝创造 了大量就业 岗位 ,带动着一方经济 的发展 。

 习近 平 总 书记 将 国人 对 绿 水青 山和 金 山银 山间 辩证关系的认识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用绿 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 ,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 载能力 ,一味索取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 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 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 三个 阶段 是认识 到绿水青 山可 以源源不 断地 带来金 山 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变成 ÷ 善 经济优势 。塞 罕坝人,卜动见证 了绿水青 山如何 变成金 山银山,为我们党治旧理政的新理念提供 _ 『生动的例 证 。

 党的十八大提⋯统筹推进经济 、政治 、文化 、

 社会 、生态文明 “血位一体”总体布局 ,把乍态文明 建设纳入到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 f{l。

 十八届五巾全会进 ~一步提 ⋯创新 、协测 、绿色 、开 放 、共享 五大发展 理念 ,指 “{绿色是永 续发展 的必要 条件和人 民对美好 生活追求 的重要体 现 ,必须 坚持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闰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 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 与自然 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可以说 ,确立绿色发展 理念是建设 生态 文明的必要 前提 ,也是 习近平 总书记 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升华 ,是我 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突破和提升 为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河北省大力开展污染 治理 ,全 面推进 山水林 田湖海综合 整治 。实施 了 “ 天 、碧水 、净土”行动 ;通过精准确定生态功能分 区、合理确定耕地和生态用地规模 、加大退耕还林还 草还湿和天然林保护力度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度等 ,全面推进生态修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 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 ,推进环 保工作法 制化 、市 场化 、严 格监管 常态化 。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 的过程 中 ,塞 罕坝机械林场示 范效应 显著 。

 笔者认为,是塞罕坝人的生态文明意识 、科技创新精 神和规则制度建设为塞罕坝奇迹插上了翅膀 ,值得认 真学习和借鉴。

 (一 )意识的转变是生态文 明建设的前提 强 调 意识 转 变 似乎 是 老 生常 谈 ,是 务 虚 的 。是 的 ,面 对不 得 不 呼 吸的雾 霾 ,必须 特 别 购买 的 纯净 水 ,谁能 说生态 文明的建设 不重要 呢?然而 ,真正使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并非易 事。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肇始于风沙侵扰京津的现实, 虽然 “为京津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信念令人鼓 舞 ,然而 ,恶劣 的环 境 、匮乏 的物质条件 让塞 罕坝两 代人为造林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其中的甘苦不是一 句 “勇于奉献”所能概括的。将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作 为指导方针恐怕人人都同意 ,然而 ,要落在实处需要 面对众多矛盾和冲突 ,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 的诉 求 、平衡当下物质需求和长远的经济发展等都是需要 解决的问题。从提高认识到转化为行动要跨过文化 、 习惯 、经 济 、环境 、制度等各 方 面的障碍 。也正 因如 此,塞罕坝人从认识到行动的强大的执行力才更加令 人钦佩 。

 (二 )科技创新是生态文 明建设 的翅膀 塞 罕 坝机 械 林 场 的建 设 中 ,科 技创 新 是 生产 效 率提高的核心要素。在创业初期 ,因缺乏在高寒 、高 海拔地区造林 的经验,林场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 8%,整个项 目几乎要停摆。在掌握了全光育苗技术 、

 “大胡子 、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之后 ,才彻 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 的苗木供应问题。

 “三锹半”人 工缝隙植苗技术 、容器苗技术的推广有效保障了成活 率。总结了以修枝 、抚育问伐 、低产林改造为主的适 合塞罕坝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才保证了林场的可持 续 利用 和发展 。塞 罕坝技术创 新 的特点是 “适用 ” ,

 典型的例子如 :引进生长在内蒙古红花尔基的抗旱耐 寒树种樟子松 ,使其成为塞罕坝最主要的树种之一 ;

 改进推广 了机犁沟、水平沟和小反坡等整地技术;根 据林场需求改进的苏联的种植机械⋯⋯每一项技术似 乎并不神奇,合在一起却造就了神奇。

 将塞罕坝的科技创新精 神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 实践,可以有更多的领悟。每一种生产模式都是既定 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的相对价格条件下确定的,没有科 技进步和创新 ,原有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就不可能 改变,当然也不可能有生产模式的根本转变。就笔者 相对熟悉的农业领域来讲 ,由于转基因棉在中国的广 泛推广才有效降低了棉花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当生物 农药的使用效果能达到化学农药的水平才能实现对化 学农药的有效替代 ;有了可降解农膜的生产和推广才 能解决残留农膜污染农地 ;有了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 用技术推广才有可能解决秸秆焚烧以及养殖业的粪污 污染问题 ;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要求有机肥能够保 障农作物不减产 ,还要保障有机肥带来 的成本不上 升⋯⋯依此类推。可以说 ,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 圳 佴 I理论视野 图 的翅膀 ,用新的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替代环境耗竭型 的生产方式 ,没有科 技创新的支持是不可想象 的。

 (三 )法律 和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 “四梁八柱”建立起来 ,把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 、法治化轨道。在生态文明 建设中,法律和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如果少数企业 的污染和破坏行为不被制止 ,守法经营的企业就会 因 成本太高被市场淘汰。如果塞罕坝的盗伐滥伐 、非法 运输木材、非法采挖绿化苗木等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制 止,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抚林育林工作就不会成 为主流。如果不能把二代林培育作为林场持续发展的 根本保障 ,严格执行造林 、幼抚 、定株 、修枝 、疏 伐 、主伐 、更新造林等环环相扣的森林培育作业流 程 ,就不能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 ;如果没 有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引进风电项目等优 势产业,用新 的经济增长点代替单一的林木采伐的生 产模式 ,就不能为塞罕坝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 础 。

 学习塞罕坝精神 ,需要我们在生态文 明建设 中 将法律和制度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几年,中 央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文件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 (2014年修订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 方案 》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环境 保护督察方案 (试行 )》等,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制度保障。与中央级的法律法规 相配合 ,河北省发布了一系列的地方法规和条例,如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河北省气候资源保护 和开发利用条例》 《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 》 《河北省 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等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特别是2016年发布了 《河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实施方案 》,提出落实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 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 全面节约制度等8项重大制度,~1 J2020年,基本确立系 统完整、权责明确 、协调联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将为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成功经验 ,让国人体会到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能性,但也应意识到这样的和谐共 荣并非一蹴而就 ,意识转变 、科技创新、法律和制度 保障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更需要全社 会的积极参与,找回我们梦想中的绿水青山。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 1 』 。

 .(

 共声爱 葫 35

篇三: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6 卷第2期201 1年3月河北林果研究圈砌J饥瓜N A L0 FH 佩琰积YA N Do 】

 跹H A R D 砌瑚队R C HV 01. 26№. 2Ju n . 20 1l文章编号:

 10C r7. 4961( 2011)02. 150. 03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王立军, 王金香, 王利民, 孙利革, 王树新(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围场0 6 8 4 50 )摘要:

 鉴于社会效益评价内容的特殊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本文采取以定性描述为主、 以定量核算为辅的方式对塞罕坝林场的森林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塞罕坝林场自成立以来, 年均向国家上缴利税约4 0 万元, 年均向地方财政纳税约8 0 万元, 总计纳税额超过5 0 0 0 万元; 带动周边旅游业发展, 20 10 年粗略估算, 仅军马场内的旅游收入达7 0 0 多万元, 社会收入达l 8 0 0 万元, 县农户共接待游客15万多人次, 户均增收60 0 0 元; 还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 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关键词:

 森林; 塞罕坝; 社会效益; 评价中图分类号:

 F316 . 2文献标志码:

 AE 删腿晾啪o ff o rests’ 舳cia l h m 娟ts iIl S a illa n b aM 【e曲岫edF o 麟t F; 釉W A N GL i- j硼, W A N G 朐旷嫡a Ilg , W 龇呵G “一m iIl, 吼】

 NL i一妒, W A 卜iGsh u . x in( &i砌蚍№汤d乃船£几珊旷觑妊, 耽撕068450, C危讹)刖矧瑚肚:

 C u 黜n d y , E va lu a tio no f f o I_ eg ts’ so cia l ben 娟ts}刚e n o ty et西v enad ef i血te姐de s∞删md ef im tio Il ind o n 燃tic a n da lⅡ Ⅸd . In 、 riewo fsp e c击cch a r a cter ig d cs 0f so cia l b e n e 6 teval嘶oncorltent龃d 蛳曲on o fe、 枷u a tio nm 汕0d , t}li8p a p e racIopIed删ta矗vedescIip石on锄d唧【i枷vea cc0恤岫【lgto ev a lu a f e f h es临’ so cia l b en ef its iIl sa i}l芒111:

 ba . T h e resu lts s}lo w edt}la t:

 T h ea v e m g e 珊m u a l p 瑚击ts锄dta x e s w 鹳a b o IItzlo 111illi∞ar】

 dam m al岫t010ca lg ove娜rleⅡ tsw 鹊a b o u t 8 0 m m io n ,a t0脚锄o u n t o fta x o v e r 50IIlilli∞ylla nsin ee th e estabd ish眦nto f sa:

 瑾舢baF 缸t缸m . In2010, m ll洲yE stiIIlated , onlyth ehorsef如t0嘶sm inc0Ⅱ 地w asu p t0 7 r n j恤o nyu锄, socialincoⅡ 屺w 鹊uptol8lllilli∞y哪, T het0眦砌s协0fvisitir]唔妇nw 鹬n lo r eth 觚150 , 0 0 0 . 1h ea ve瑚学h 埘lseh o ldirlco Ⅱ 圯in crea sed6 , 0 0 0y Il狮. ha lsoim p m v e dth elocal肺Ilgco n d i-tio lls a rld cr ea ied a lo to f la bo rjo bs.K e yw ords:

 fbrests; Sa蛐; social bene6ts; eval删on国外对森林社会效益评价始于20 世纪4 0 年代, 并于7卜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原苏联、 美国、德国、 日本等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采用的评价方法也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效果评价和消耗评价法。

 前者从森林效能的利用效果出发, 以森林社会效能所带来的本地极差收入和劳动节约为依据来评价森林的社会效益; 后者通过评价森林发挥其社会效能所需要投入的劳动量和附加消耗费用来间接反映森林社会效益的大小。

 在社会效益评价方面, 研究最多的是森林的旅游和保健功能。我国对森林社会效益的评价研究始于20 世纪7 0 年代末。

 虽然近几年来在社会效益的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上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单纯对森林社会效益的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评价的理论方法的研究, 也主要集中在一些较发达国家。1森林社会效益的定义社会效益是指由于森林资源本身的存在或在开展林业生产过程中, 为社会提供的贡献, 反映了森林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和影响。

 包括对经济发展、 社会的进步与稳定、 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文化教育及精神生活的改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林业, 是把森林看作一个经济对象, 对森收稿日期:

 20 11一0 3一18 ; 修改稿收期:

 20 11一晒一0 6作者简介:

 王立军( 19 7 0 一), 男, 河北围场人, 19 9 5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研究。万方数据

 第2 期王立军等: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151林的评价, 主要以森林的经济价值为标准。

 现在, 发达国家的林业, 是把森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与林产品供给, 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有的甚至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

 因此, 出现了对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界定、 研究等。我国学者对森林社会效益的定义也主要集中在对其内容的描述上。

 就我国目前的研究来看, 有的学者认为, 森林社会效益是指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的除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外的其他一切效益。

 它包括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促进、 对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以及对人类社会精神为文明状态的改进; 还有的学者认为, 森林的社会效益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所及范围内, 被人们认识、 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那部分效益; 张颖在《绿色核算》 中曾给森林的社会效益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认为森林社会效益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 在消费森林物质产品、 劳务或服务时所产生的某种后果的比较关系。

 具体地说, 是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它的构成内容至少包括:

 森林对人的体质的成长与健全的效益, 森林对劳动器官、 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等的充分发展与完善的效益; 森林创造的社会公平、 社会凝聚力; 和社会参与等; 与森林有关的宗教、 文化、 习惯、 传统、 知识等。2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方法在国际上,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于上世纪7 0 一8 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评价方法也较多。

 我国关于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所依据的理论也各不相同。

 较为公认的有劳动价值论、 稀缺价值论、 边际效用论和最佳效能论4种观点。

 主要方法有:

 价值法( V a lu e M 出o d )、 效益法( B en 蔷tM eth o d )、 效能法( F u n ctio n M 出o d )。2. 1价值法( V a lu e M etIlo d )主要以产生社会效益的森林效能所承担的价值量, 或以森林效能引起的土地极差收入、 社会劳动节约量, 作为森林社会效益的计算量值, 一般采用货币额表示。2. 2效能法( F 岫ctio nM et}10d )以采取技术手段获得与森林效能作用相似的结果作为计算森林社会效益计量值的依据。

 它既可以用实物量表示, 也可用货币额表示。2. 3效益法( B er le6 t M eth o d )该方法完全撇开培育森林所投入的劳动量, 以森林诸效益造成的社会劳动节约, 作为森林社会效益计量值, 并用货币额表示。2. 4 效果评价法它以森林所带来的本地级差收人和劳动节约为依据来评价森林的社会效益。2。

 5消耗评价法通过评价森林发挥其社会效能所需要投入的劳动量和附加消耗费用来间接反映森林社会效益的大小。3塞罕坝森林社会效益评价内容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其社会效益涉及拉动就业、 改善环境、 示范带动、 促进生产、 弘扬文化等方面。

 经过深入研究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特点及与周边社会、 经济发展的关系, 确定了如图1所示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对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贡献◆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古迹、 遗迹、 传说、 典故◆孕育艺术和生态文化的土壤图l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 E 、 , aI蛐jndex¥ 鼬哪0f蜮’ sodalbel埒觚in Saj【岫蛔n麓ch枷zedfb嘣f细森林的社会效益涉及经济、 社会、 文化等诸多方面, 森林对人体健康、 社会风气、 地区文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其效果又很难简单地用货币化方式衡量。

 鉴于社会效益评价内容的特殊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在本次社会效益评价中, 采取以定性描述为主、 以定量核算为辅的方式。3. 1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塞罕坝机械林场最直观的社会效益就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增加了周边群众的收入。

 特别是森林旅游业, 有力地带动了其他多种产业的发展。在林场的带动下, 整个塞罕坝地区基本形成了以生态、 民俗、 农家乐为特色的旅游休闲为主, 以苗木、 花卉、 土特产品加工等为辅的绿色产业格局, 走上了一条生态致富的道路。会会==机机==会业业==机就就==业时的=流=就临供=交=的的提=广鲎霁一瓣遂蒸一罐喾一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万方数据

 152河北林果研究第26 卷3. 1. 1对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贡献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艰苦创业,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还为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缴了大量的利税。

 自19 62年建场以来, 累计投资1. 7 4 亿元, 其中国家投资1. 12亿元, 场内自筹资金0 . 62亿元; 年均向国家上缴利税约4 0 万元, 年均向地方财政纳税约8 0 万元, 总计纳税额超过5 0 0 0 万元。3. 1. 2林场森林旅游带动周边旅游业发展过去, 河北省东北部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承德避暑山庄。

 自塞罕坝机械林场率先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以来, 到这一地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 不仅有河北、 内蒙和北京的游客, 目前已经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

 一方面, 仅仅林场内的观光旅游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 林场周边的单位、 农村、 牧区也纷纷参与到旅游业的行列。

 目前, 富有特色的生态、 民俗、 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围场县域支柱产业之一。红山军马场:

 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 近两年来, 在林场的带动下, 军马场也逐步配套了食宿餐饮、 休闲娱乐、 旅游通道等设施设备, 发展了家庭观光接待, 加强了对房舍、 餐饮、 马匹、 导游等系列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在场部中心区建设了集歌舞、 民俗、 马术表演和篝火晚会为一体的娱乐中心, 在场部南侧和烟子窑西侧建立了综合跑马场。

 据20 lo 年粗略估算, 仅军马场内的旅游收人达7 0 0 多万元, 社会收入达1 800万元。乡村游、 农家乐:

 在森林旅游的带动下, 围场县的“农家乐” 、 “乡村游” 、 “农家游” 也迅速发展起来,中线的棋盘山镇、 哈里哈乡, 以大阁、 千年双榆等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依托; 东线的山湾子乡, 具有天然地热资源, 以天然温泉资源为核心, 开发了洗浴、 游泳、垂钓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 各农户还开发出了很多农家特色美食。

 据统计, 20 10 年该县农户共接待游客15万多人次, 农户营业总收入达30 0 万元, 户均增收60 0 0 元。3. 2森林旅游带动林区其他产业的发展随着林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各种特色土特产市场迅速扩大, 有力地促进了周边社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 在塞罕坝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干花和木制品为主的手工艺品业, 以牛、 羊、 鹿和狍子等为主的养殖业, 以金莲花、 蘑菇等为主的山野资源采集业, 大量的游客到坝上来也带动了当地运输业的发展, 每年可给当地群众带来5 0 0 0 多万元的收入。据统计, 该地区农民平均年收人为7500元, 户, 其中旅游、 非木质产品收入就占30 %。3. 3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随着林场各项事业的发展, 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林区及周边乡村居民的交通、 通讯、 电力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近年来, 林场在交通设施上新建柏油公路30 k m 、 水泥路53 k In 、 沙石路10 3k lIl, 修缮砂石公路353 k IIl, 共计投资3 4 0 0 余万元; 在原有铁线线路39 0 杆公里通讯设施基础上, 投资550 余万元, 新建光缆210 k In 、 通信电缆皮长139k Ill, 使固定电话数量达到了1 6 6 4 门, 有线电视节目35套, 用户1 0 0 0 余户, 同时在全场开通的视频会议和局域网, 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内部通信、 外部协作、 知识学习、 无纸化办公等领域; 在电力设施上, 投资1 50 0 余万元, 新建变电站一座, 架设高压线路7 3h 、 低压线路4 0l【IIl, 改造低压线路90 k IIl, 年供电量达160 万k w 。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 不但改善了林场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与围场县常规乡村相比, 林场周边山村明显较早地达到了通电、 通路、 通电话、 通电视的生活水平。

 此外, 林场近年来坚持每年拿出4 0 余万元用于帮助周边农村建学校、 修道路、 开展扶贫等社会公益事业。3. 4 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4 0 多年来, 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 这是对社会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截止20 10 年底, 林场有职工1 833人, 按照人均年收入3. 8 万元计算, 提供直接就业的价值就是69 65万元/年。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 林场每年需要的社会用工达15万人/日, 为相邻乡镇、 村的百姓创造劳务收入6 0 0 多万元。随着林场各项事业的发展, 目前林场所在地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公检法、 医院、 学校、 邮局以及银行、 商业、 市政、 通讯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体系,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参考文献:[ 1]张颖. 绿色核算[ M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 0 1:

 19 r 7 —20 9 .[ 2]张建国, 周晓峰. 森林多效益的经济评价[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镌。

 一509.[ 3]张宏建. 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经济贡献[ J]. 云南林业科技, 1998( 2):

 7 2—7 7 .[ 4 ]侯兆元. 森林环境价值核算[ M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 0 2.[ 5]张颖. 森林社会效益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J]. 世界林业研究,2004, 17 ( 3):

 6—11.( 编辑刘彦琴)万方数据

 ...

篇四: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作文素材 :塞罕坝精神,2022 高考语文必然涉及主题词!

 读 塞罕坝精神解读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 140 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2021 年 8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总书记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评 塞罕坝精神优质时评 01 弘扬塞罕坝精神,共筑美丽中国 林海滴翠,绿意盎然。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既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也是一部催人奋进的精神锻造史。近 60 年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生动范例。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用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示范和不竭力量。

 从昔日的“高、远、冷”,到如今的“绿、美、香”,被誉为“华北绿宝石”的塞罕坝,每年净化水质和涵养水源达到 2.74 亿立方米,固碳 81.4 万吨,释放氧气 57.06 万吨。林场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职工年均收入 10 万元,成为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塞罕坝的沧桑巨变充分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价值。

 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成功实践,深刻昭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弘扬塞罕坝精神,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锚定绿色发展目标,在攻坚克难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绿色发展任重道远,艰巨使命呼唤担当。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不少难关要攻克。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取得新进展,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力求新成效,不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蕴。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既要着眼长远,又要脚踏实地。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记绿色发展使命,拿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韧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拼劲和“ 踏平坎坷成大道” 的 闯劲,人人尽责,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共同绘就美丽中。

 国新画卷。

 02 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在中国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横亘着一片浩瀚的万顷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这里茂盛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春有群山抹绿,夏有林海滴翠,秋有层林尽染,冬有银装素裹,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塞罕坝正如其蒙汉合词的寓意,是“美丽的高岭”。

 2017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盛赞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2021 年 8月 23 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塞罕坝机械林场始建于 1962 年。近 60 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里留下了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 13 年,病逝后,骨灰遵其遗愿被撒在他奋战的这片土地上;超过 20 对夫妻值守望海楼,几十年如一日,望林海、观火情;6 个青春勃发、风华正茂的热血女青年,毅然加入塞罕坝艰苦创业的大军,在荒漠上谱写她们的青春之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奉献、坚守,改变了塞罕坝的面貌。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牢记初心使命,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为民服务的奋斗中绽放共产党人的生命光彩。

 塞罕坝精神闪耀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在建设美丽中国伟大事业中,涌现出无数“王尚海式”的楷模。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山西右玉县的几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 22 年,等等。正是这样的党员干部让当地的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绿色奇迹的诞生,都非朝夕之功,是终身奋斗乃至数代奋斗的结果。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让大地更绿,让中国更美。

 披上绿装的塞罕坝,成为我国绿色经济的典范,也成为一张传扬于世界的中国名片。美丽的塞罕坝成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今年 2 月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助力当地和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塞

 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在 2017年 12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联合国环境荣誉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中国持之以恒地为地球编织绿色新装,打造出亮眼的“ 中国绿”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 5%,其中四分之一的贡献来自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深刻理解好、切实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

 发展好。

 03 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8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入林区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早在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号召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此次亲临塞罕坝考察,是对“塞罕坝人”长期以来的坚守和奉献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次明确宣示。

 总书记关于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指示,为各地精准把握塞罕坝精神内核、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激励全社会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接续奋斗。

 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将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创造了令人震撼的绿色奇迹。塞罕坝的成功实践,深刻

 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科学论断,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新征程上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要继续弘扬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迎难而上,奋力啃下“硬骨头”,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要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早日完成“双碳”这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用思想引领实践,以精神驱动奋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领会扎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塞罕坝精神等我们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动力。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更加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更加科学地掌握自然规律并运用现代技术,长远谋划,系统修复,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不断构建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谱系”和物质力量,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篇五: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学 / 习 / 专 / 题时间:2021.08.25学习2021年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前 言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并作重要讲话,在河北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章节内容第一章 总书记2021年河北承德考察之行CONTENT第二章 学习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1、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2、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三章 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塞罕坝精神5、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P A R T 0 1总书记2021年河北承德之行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第一站在承德避暑山庄考察 第二站在承德博物馆参观展览 第四站在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 第五站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陪同下,深入国有林场、文物保护单位、农村、社区等进行调研。在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考察 第六站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 第三站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23日下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习近平来到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远眺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塞罕坝机械林场情况介绍,对林场打造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一体化资源管护体系,守护森林资源安全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月亮山上建有集防火瞭望和资源管护为一体的望海楼。习近平亲切看望驻守望海楼13年的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并登上望海楼,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饮食起居情况,称赞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守护了塞罕坝生态安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尚海纪念林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来到这里,沿木栈道步行察看林木长势,了解动植物保护等情况。习近平对林场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再三叮嘱,防火责任重于泰山,要处理好防火和旅游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切实把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重要成果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要加强林业科研,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24日上午,习近平考察了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察看山庄主要建筑和旅游服务设施,详细了解山庄历史和文物保护工作。在承德避暑山庄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离开避暑山庄,习近平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普宁寺始建于1755年,属于典型的汉藏合璧式寺庙。习近平仔细察看有关历史碑刻以及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听取宗教工作等情况汇报。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随后,习近平来到承德博物馆,参观《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习近平走进展厅,不时驻足察看,详细了解清代民族关系发展和多措并举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等情况。在承德博物馆参观展览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当天下午,习近平乘车来到位于滦河北岸的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习近平十分关心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走进村山谷市集、卫生室,了解特色农产品市场销路、品牌打造,以及改善村民医疗卫生条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情况。在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傍晚时分,习近平来到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近年来,该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方式,为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探索解决老年人健康医疗、生活照料等问题。习近平察看信息化平台、适老化改造等项目,详细询问服务范围、救助方式等事项。在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考察

 P A R T 0 2学习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传承好塞罕坝精神希望你们珍视荣誉、继续奋斗,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碳汇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切实筑牢京津生态屏障。指出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这是非常伟大的成绩。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01

 传承好塞罕坝精神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01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1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2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承德避暑山庄底蕴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0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小康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研史学史工作,整合历史研究资源和力量,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更好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04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也还有几亿人在农村就业生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我们要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05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老年人多方面需求

 P A R T 0 3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溯源 01“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森林植被遭受到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1962年,我国决定在木兰围场建大型机械化林场。55年来,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浩瀚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活力,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塞罕坝精神溯源 01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目前,林场内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据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达到202亿元。特别是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塞罕坝人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塞罕坝林场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

 塞罕坝人创造了哪些奇迹? 0201 02 03 04重建了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改变了周边小气候,增强了周边农区、牧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增加了森林资源,培育出占全省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林资源。富裕了一方百姓,为助推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05涵养净化了京津水源和空气,被誉为“华北绿肺”。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解放初期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如今,塞罕坝林场内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资源总价值达到202亿元。具体来说,塞罕坝取得了以下显著成绩:

 塞罕坝精神实质和内涵 03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塞罕坝人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讲,塞罕坝精神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三是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勇于直面困难,矢志艰苦奋斗。四是久久为功的执着信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

 学习罕坝精神做“塞罕坝”式合格党员 04塞罕坝之所以能从“黄沙遮天日”的莽莽荒原变成“绿荫映蓝天”的万顷林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秉承勤俭节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新时代要求我们仍需深入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正视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做好长期苦战、奋战的思想准备,反对奢靡之风;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坚持牢记使命、励精图治,坚持奋发有为、艰苦创业,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昂扬向上,不怕艰难困苦,不贪安逸享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图空名、扎实工作,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坚决抵制铺张浪费。1、学习塞罕坝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学习罕坝精神做“塞罕坝”式合格党员 04塞罕坝人肩负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使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使命与责任始终如灯塔般引领着他们前行的方向,几代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学习塞罕坝精神,就要学习他们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对事业绝对忠诚的职业操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对党忠诚,坚守政治规矩,严守政治纪律,明确政治方向。要常怀忠诚之心,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把握方向,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各种诱惑面前理想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2、学习塞罕坝精神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

 学习罕坝精神做“塞罕坝”式合格党员 0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几代塞罕坝人的艰辛付出,科学攻关,营造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更要有变革求新的勇气、意识和信心,始终保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魄力,始终保持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勇气,始终保持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韧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开阔视野,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解决问题,努力做到观念上有新飞跃,思路上有新突破,工作上有新标准,作风上有新改进,永葆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3、学习塞罕坝精神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

 文 / 件 / 专 / 题 / 学 / 习感 谢 大 家 观 看 聆 听

推荐访问: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河北省 观后感 林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