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探析

时间:2022-11-17 13:3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珩班”的现实情况,从培养模式、实践水平、准入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大连理工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和吸取其他典型“精英”人才班开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提出了“大珩班”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主要措施,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目标。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物理科学班;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028-03

2012年8月,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2013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抢抓机遇,联合设立“王大珩物理科学班”(以下简称“大珩班”),旨在培养物理基础科学领域未来的精英人才。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来看,专门性的“精英”人才培养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诸多历史问题。因此,要办好“大珩”班,就必须立足班级的情况与特征,一手抓教学和科研,一手抓德育和管理。要展开充分的德育工作想象力,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深入思考“大珩班”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以单一目标来衡量学生的培养质量,要充分考量学生在学习成绩、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指标,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一、“王大珩物理科学班”的成立背景及特点

(一)成立背景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这为我国科学教育界大力开展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明确了发展方向。2012年8月,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2013年7月,为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充分发挥研究所和高校的互补优势,更好地培养物理学科精英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联合,并顺利获得王大珩先生遗孀及女儿的同意,“大珩班”得以在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于2010年设立的“物理基础科学班”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二)班级特点

1.培养目标较高。“大珩班”开设的宗旨就是通过科教协同优势互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科研素质突出、学术视野开阔的应用物理学精英人才,以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所急需人才的培养问题。该班型的愿景在于成为未来“物理科学家的摇篮”,毕业生将在物理学及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继续深造,最终成为能够从事物理学基础性研究、应用物理研究或教学的精英人才。

2.继续深造率较高。想要成为物理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对于绝大多数的“大珩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是继续深造。“大珩班”除拥有学校对于特色班50%免试推荐研究生名额比例的政策支持之外,其考研比例、留学比例以及总体升学率均高于其他专业班级。2014年7月,物理基础科学班首届毕业生23人中,有18人分别保送、考取或成功申请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皆继续从事物理学相关研究。

3.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较高。成为未来的精英人才,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掌握国家科技核心资源,决定重大科技的发展方向。如果这部分学生在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科学素养等方面出现偏差,将对国家带来更高的风险。如何针对理科背景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培养工作,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大珩班”的设立向传统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1876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中指出:只有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简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基本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化的原力。社会得以进步的根本条件,在于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提升了智力与体力水平,提高了潜在能力与适应能力、交往能力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即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均衡自由发展,从而将人的潜能发挥至极致。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总是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只有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广泛,联系更加密切,使得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全面的发展,人才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日趋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在信息资源、思想观念、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并得到启发,从而丰富自身能力,完善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身价值、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区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等三个方面。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便是指物质、精神和社会三方面需要的协调发展,使得人不仅能够体会个人劳动的价值,也能享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价值。因此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满足自身正当需要是人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包括理想、信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全面发展,向着多样化、个性化转变,而不是标准化、片面化、模式化的发展。每个人都追求并保持着独特的人格、理想、生活方式和社会形象,显示着自己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在各异性,是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世界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界已经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应用范围非常广阔,且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属性,这一点已得到共识。在高等教育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对“大珩班”这类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既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珩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不符合“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

跟普通物理大类专业相比,“大珩班”拥有特制的培养计划,享受教授级学者授课,多数专业课程的学习比普通专业提前一个学期。这导致了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专业学习上,因此在发展自身素质方面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此外,教师经常强调专业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学习活动被限制成为一系列“规定动作”,属于“自选动作”的创新活动却被挤压得没了空间。大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较排斥;少数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强调自我、团队意识淡薄;个别学生凸显人格障碍,甚至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二)实践水平不符合“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的要求

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尤其对于学业负担较重的“大珩班”学生来说,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校期间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交往面比较狭窄。学校和学院已经为学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很多平台,例如英语角、社团活动等,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对于大学生来说,最终必然走入社会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还比较欠缺,这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交往和沟通,学会整合与互换社会关系,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三)准入机制不符合“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学校并没有将“大珩班”作为提前批次单独招生:据统计,67%左右的学生不是以第一志愿考入“大珩班”,其中少数学生更是被调剂至该班,这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并不是很感兴趣,少数存在较严重的专业情绪。另一方面,考入物理学类专业的学生中有的报考时没有填报“大珩班”,但入学后了解到“大珩班”的教师资源、培养计划等特殊政策后,希望能够转入“大珩班”,不过学校目前的专业调整政策尚不允许,因此存在“需要转出的出不去,需要进来的进不来”的围墙现象。“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专业的不认同注定了“大珩班”的一部分学生不可能在这个专业上有所建树。事实上,专业情绪和学业情绪是学生工作者开展工作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投入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

(四)评价体系不符合“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成绩评价过分倚重期末考试成绩,多为一次性评价,缺乏对日常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评估;随着大学教育的制度化、流程化,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也越发固化,学校习惯以各种获奖的信息和数据作为衡量学生优秀水平的量化指标;教师们往往不自觉地喜欢那些“听话、懂事、守规矩”的学生,而每每对个性较明显的学生加以排斥;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强调课堂讲授和主题活动建设,关注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若延续这种模式,“大珩班”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统一化、标准化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要关怀人性,改变目前过于依赖规范和制度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给“大珩班”的德育工作带来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各种素质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宽广的知识面、优秀的学习能力、精湛的劳动技能、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以及对各种法律和道德的遵守,都是全面发展的内容。在现实中,“大珩班”的学生能否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成为精英人才,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大珩班”学生成长特点,对德育工作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于目前“大珩班”的学生来说,其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多元,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对应的是其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淡薄,价值主体功利化倾向明显。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抢占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入学生思想深处;要不断探索,打破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理想信念塑造建设,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全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以平衡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经历了“文理分科”考上大学的“大珩班”学生来说,重理轻文、文理割裂的现象显而易见。自然科学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在“世界应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上,只有社会科学最有发言权。文、史、哲、艺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感性情怀,帮助学生发现和实现人生的意义。大学德育只有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使他们“成人”。

(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大珩班”的学生而言,参与社会实践是其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法设法,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并从科学指导、政策制定、资源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和完善自身能力与素质。能得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春光机所、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协同育人的科教资源,是“大珩班”相比其他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应充分发挥合作院所高水平学科平台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院所的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沟通和协作,不断拓展交往范围和领域,在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利用社会关系中的良性资源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四)科学完善准入机制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科和专业的热爱是提升知识和专业的能力的必要条件,完善的准入机制可为学生自由、协调的发展提供空间,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大珩班”的生源应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方面,学校招生部门应将“大珩班”等特色专业按照提前批次招生录取,招收真正喜爱物理专业并学有所长的学生,弱化数量要求,严把生源质量关;另一方面,对“大珩班”应采取流动管理方式,每学期超过3门课程或每学年累计超过5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以及认为自己不适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而提出个人申请的学生,将被调转至物理其他专业学习;对于其他专业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若学年学习成绩达到本专业前10%,根据本人申请,经过专业相关负责人面试合格,可以随时加入“大珩班”。

(五)积极倡导个性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在德育的深刻性,不在于抽象的主体性,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历史的、有个性的个体身上的主体性”。作为德育工作者,除了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组织大型主题活动,还必须树立每个人都应该并且也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要关爱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应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日常管理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营造民主的环境。此外,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不同的特征和潜质,在尊重和包容学生合理的各异性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特点一对一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发挥每一名同学的优势,让每个人在“大珩班”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2).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推荐访问:探析 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 理论 大学生

上一篇:现在时讯 下一篇:麦田怪圈之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