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抗结核药物178例药品不良反应观察分析

时间:2022-11-20 18:5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患者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间诊治的178例肺结核患者,运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总结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在运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最多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其次为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神经损害以及肾功能损害等。本文所选的178例肺结核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共有72例出现不良反应,约为40.4%。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适当调整了治疗方案,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最终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症状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完成了整个治疗方案,每个患者都至少进行8个月的随访观察,治愈率为100.0%。结论在对结核病患者实施治疗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给予积极的治疗,适当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带给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64-02

肺结核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现今对肺结核治疗的方案已经确定,运用药物治疗使其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因长时间的应用化疗药物,累计剂量相对较大,会引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程度不等、样式不一的不良反应,不但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感,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健康情况造成威胁[1]。为了让医务人员对此现象进行重视,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间诊治的178例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核病患者,收集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间诊治的178例肺结核患者,其中142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年龄在24-73岁之间,平均为(26.4±11.5)岁;其中105例为初治肺结核患者,73例为复治患者;进行痰结核菌涂片,93例为阳性(+),85例为阴性(-);患者入院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尿常规等基本见擦汗,排除患有其它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根据1999年结核病分类法进行分类:26例为原发性肺结核,51例为血性播散性肺结核,85例为继发性肺结核,16例为结核性胸膜炎。

1.2方法

1.2.1初治患者的治疗方案2HRZE+4HR.强化期的治疗药物:450mg利福平,300mg异烟肼,750mg乙胺丁醇,1250mg吡嗪酰胺,每天一次,连续治疗2个月;继续期的治疗药物:450mg利福平,300mg异烟肼,每天一次,连续治疗4个月。

1.2.2复治患者的治疗方案2HRZES+4HRE.强化期的治疗药物450mg利福平,300mg异烟肼,750mg乙胺丁醇,1250mg吡嗪酰胺,750mg链霉素,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每天一次,连续治疗2个月;继续期的治疗药物:450mg利福平,300mg异烟肼,750mg乙胺丁醇,每天一次,连续治疗6个月。

1.2.3研究方法患者开始用药后,观察其出现的不良反应,每个患者至少接受8个月的随访观察,如患者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应给予保护胃粘膜、保肝、抗过敏以及营养末梢神经等对症治疗,同时依据出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适当降低化疗药物的用量。

1.3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1.3.1临床医生应对健康教育的作用给予重视,由首诊医师进行督导,患者实施化疗前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使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医生的诊治,嘱咐患者服药后,注意身体情况的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出现的不良反应[2]。首诊医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服药情况,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的进行处理,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1.3.2不同类型不良反应的处理①胃肠道反应:对于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应将服药时间进行调整,改为晚上睡前服药,同时服用六合维生素,还可以服用一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较重,可停止服用抗结核药物,开始服用胃复安,当恢复胃肠道功能后,在对化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可选择静脉或者肌肉注射引起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小的药物[3-4]。②肝功能损害:如患者为轻度肝功能损害,只需服用保肝的药物即可,但需要注意肝功能变化;对于中度肝损伤的患者可首先停用抗结核药物,开始服用保肝药物,等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即可对化疗方案进行调整,重新开始治疗,但须注意要选择对肝脏功能损伤小的药物。对于重度肝损伤的患者,应停止服用任何抗结核病药物,进行保肝治疗[5]。③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药物性发热等症状,症状较轻者只需对症处理即可;过敏反应较重的患者可停止用药,经过外用药及抗过敏药治疗皮疹消退后,在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当患者出现重度过敏症状时,可停止抗结核药物治疗,服用激素、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外部涂抹皮炎平,可给予少量镇静剂等治疗。④神经系统反应:对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口唇麻木的患者,可口服维生素B6,对于听神经损害、视神经损害症状,在停止服药后,症状即可自行缓解。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文所选的178例肺结核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共有72例出现不良反应,约为40.4%,见表1。

3讨论

结核病为慢性传染性疾病,广泛的在人群中传播,其治疗的特点为需要长时间、大剂量的应用药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6]。药品不良反应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始终对结核病的治疗造成困扰,如果没有恰当的处理结核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就会对患者的治疗及依从性造成直接的影响,最终引起治疗失败[7]。及时的诊断、正确的预防以及缓解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时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因而,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处理、早治疗。

药物的毒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不相关的不良反应,会一定程度的损伤患者的身体健康,对原发疾病的治疗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8]。通过表1能够看出,本文研究的资料表明,运用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国内相关报道的数值基本相似,其中出现率最高的为胃肠道反应,其次为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以及神经损害。此外,本文的研究还显示出,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化疗的强化期,其中损害最严重的为肝功能损害,最常见的为胃肠反应,这也是引起未完成全程治疗的主要原因。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及肝细胞损伤的药物常见有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以及吡嗪酰胺,所用药物的剂量直接关系到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这也与患者本身先天存在缺陷以及肝细胞药代谢酶系统的发育不良有一定的关系[9]。临床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的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帮助肝功能早期恢复健康。对于出现末梢神经损害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主要应用维生素B6来营养神经。

药物效应的规律一般为:当增加药物浓度、药物剂量时,药物的效应就会增加,但是达到最大的效应后,在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就会出现毒副作用。肺结核患者大多患病时间较长,大多数患者的营养状态不佳,身体偏瘦、虚弱,根据常规的给药量给药就会出现药物剂量过大,这也是导致结核病患者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的主要因素。如果想要缓解药物刺激胃肠道的程度,除了利福平需要在空腹的情况下服用外,其它药物均需在饭后2小时左右服用,在进行治疗时要注意对相关脏器进行保护,积极的进行对症治疗,降低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10]。总而言之,在对结核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制定药物剂量和方案时,需要明确掌握每种抗结核药物最不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不但要考虑到化疗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变化,正确指导患者临床用药,保证治疗的最佳效果,降低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结核病患者实施治疗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给予积极的治疗,适当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带给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郑桂芳,蒲江华,廖素清,何静.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1(13):648-649.

[2]秦丽霞,刘雪静,白丽敏.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白血病巩固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9,31(14):528-529.

[3]肖海霞,胡永峰,余新海,孙红文.抗结核药的合理联用[J].中国药房,2011,22(16):347-348.

[4]李广松.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08):745-746.

[5]高登平.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患者210例的观察、处理和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17):679-680.

[6]张小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28(36):672-673.

[7]卢仲武.常见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33(13):412-413.

[8]闫惠玲,郭存炳.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7):640-642.

[9]苏长海,季晖,卢立山,任水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危害[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2(02):559-560.

[10]岳伟,寇百屿.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24(31):734-735.

推荐访问:不良反应 药物 观察 药品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