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建筑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时间:2022-11-28 1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探讨了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的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措施

1 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地基基础工程而言,它的质量控制相比于其他而言,重要性更為突出,因其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隐蔽性较高,而施工结束后往往没有办法进行查看,问题发生的时候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恶劣事件。所以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施工过程中如何避免潜在问题的出现,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的措施

2.1进一步加强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应的设计规范,例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可以得知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根据上部结构条件(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级、建筑布置、上部结构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基岩土和气候条件等),结合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工期、施工条件、造价、和节约资源等),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所以更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强过程设计,在满足承载力的同时,更需要做变形验算,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2 进一步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监督管理 +

根据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5号)中对工程质量监督性质、内容、方式、权力、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地基基础的监督管理过程中,首先满足其基本规定:

2.2.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有经过审批的施工技术方案。下列三种情况下,施工技术方案应专门论证:

(1)地质环境复杂-通过查阅地质勘察报告获得

(2)相邻建筑物距离很近-指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不当将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情形

(3)基坑深度很大-指超规范的情形

2.2.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进行地质查验。

2.2.3地基基础工程在建筑工程验收过程中应列为分部工程、其子分部工程和分项非工程可按规范划分。分项工程应根据地质条件、基础类型、施工区段和施工工艺划分检验批,一柱一基础情形的基础验收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2.4施工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的顺序进行验收。

2.2.5检验批及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2.2.6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结构质量情况及变形观测记录

(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图、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4)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

(5)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6)原材料质量抽验资料、复检报告和配比试验报告

(7)岩土体强度及抗变形参数及承载力检测报告

(8)岩溶地基和由红粘土与下伏碳酸盐岩层组成的土岩组合地基基槽底下一定深度内有无空洞的检查记录

3 重视地基基础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就重庆地区而言,桩基基础是使用最多的一个类型,而桩基工程是一繁重而复杂的过程,设计及施工人员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环节,统筹兼顾,从各方面使之合理化。好的桩基础不仅仅是能保证建筑物安全,而且能不断地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和施工进度。

3.1常见质量问题

(1)测量放线错误,使整个建筑物错位或桩位偏差过大;(2)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3)桩倾斜过大;(4)预制桩接头断离;(5)断桩。灌注混凝土施工质量失控,发生断桩事故;(6)桩基验收时出现的桩位偏差过大;(7)离析、桩身夹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钢筋错位变形严重等;(8)灌注桩项标高不足。常见的有两种:①施工控制不严。在未达到设计标高时混凝土停浇;②虽然标高达到设计值,因桩顶混凝土浮浆层较厚,凿出后出现桩顶标高不足。

3.2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打(压)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并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但要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处理方案。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作简要介绍:

3.2.1补沉法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3.2.2补桩法补桩法就是在会同设计、监理以及业主的意见,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补桩方案进行补打,但此种方法投资大、工期长,很难被各方共同认可。

3.2.3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入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①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足的竖向承载力。② 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3.2.4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 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3.2.5扩大承台法

(1)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叮用扩大承台法处理。

(2)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3.2.6复合地基法此法足利用桩上共同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更有效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承台卜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

(2)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基础。

3.2.7修改桩型或沉桩参数法

(1)改变桩型。如预制方桩改为预应力管桩等。

(2)改变桩入土深度。例如预制桩在贯入过程中遇到较厚的密实粉砂或粉土层,出现桩下沉困难,甚至发生断桩事故,此时可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数量,取密实的粉砂层(膨胀土层)作为持力层。

4 结束语

随着多层甚至高层建筑的推陈出新,建筑工程本身对于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控制。与此同时,有限的施工空间对于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的要求也相应提升,施工的地形条件比较复杂,更需要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深入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耿书欣.浅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13,(04).

[2] 张坤.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3] 赵明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J].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07).

推荐访问:地基 质量控制 探讨 施工 建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