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正文

“互联网+”教育转型促西南民族地区教育脱贫研究

时间:2022-11-26 11:0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成就相对较低,经济建设因人才动力不足而显示出西南地区贫困的独特特点。西南民族地区扶贫的前提和核心是扶智,当下教育扶贫普遍采用的消费扶贫、“非生产性扶贫”和教育援助并没有把教育“以人的思想观念塑造、知识传递、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的功能在扶贫工作中进行有效发挥,导致教育扶贫成效不佳。该文通过广泛的田里调查和GIS分析发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助推了传统教育的在线化、数据化、全纳化转型升级,对西南民族地区因教育投入、人才的单向流动、教育输出与地方需求失衡的問题实现有效弥合,为西南民族地区以教育发展为先导的“造血式”扶贫带来了契机。文章结合西南民族地区资源、经济、文化、人口特征,探索实现该地区全面脱贫,如何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引导各级各类教育在“互联网+”中找到人才培养与“内生式”学习的着生点,用教育突围脱贫。

关键词:“互联网+”;脱贫;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通常,贫困与资源匮乏互为因果。较之其他贫困地区,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表现在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教育水平滞后这对矛盾中。因人才、智力匮乏,当地建设动力不足,扶贫工作难度大、脱贫率低且返贫率高。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助推了传统教育的在线化、数据化、全纳化转型升级,对西南民族地区因教育投入、人才的单向流动、教育输出与地方需求失衡的问题进行有效弥合,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西南民族地区智力提升、人才发展的问题,助推了西南民族地区教育脱贫。

一、传统教育生态失衡,致西南民族地区脱贫难度大且效果不佳

西南民族地区地理结构复杂,气候条件优越,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受传统稻作文明和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下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心理也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因而造成贫困的根源和要素也呈现出西南民族地区的独特特点。要实现西南民族地区全面脱贫,需正视资源、文化、人口在地域、历史、文化的影响,进行多维识别,通过贫困要素溯源,从而实现地区“造血式”脱贫。

(一)“脱真贫”目标下的西南民族地区贫困致因及教育破困需求

西南民族地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交通、信息、流通、技术等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中处于后继,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西南民族地区扶贫政策中的消费扶贫、项目扶贫、民政援助成效不明显,低脱贫率、高返贫率情况突出,生态恢复成本高,造成扶贫中新的贫困问题出现。究其根源是政府、扶贫部门没有形成民族地区内生的发展视角,用行政的方式作自上而下的经济植入,这种经济植入缺乏文化的根,缺乏人才、智力支持的“养分”,从而造成西南民族地区难以实现“脱真贫”。西南民族地区“真脱贫和脱真贫”是扶贫中的原则和手段。“真脱贫”是跳出制度性、功利性的目的,真正让贫困地区得到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脱真贫”是在西南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中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通过教育的支持,扶贫先扶智,用教育生态的理念对少数民族实施符合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教育,用教育突围脱贫。

(二)人才单向流动造成西南民族地区脱贫动力不足

西南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强烈脱贫需求下“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的教育理想促使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通过求学和劳务输出的方式向外单向流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难以承担农村建设的重任,造成脱贫动力不足。此外,现代教育中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明显的“离农”趋势,一方面造成本土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实现生源地就业,另一方面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得不到供应。通过对贵州民族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除了医学类、少量旅游服务专业和涉农专业能够在本地就业外,其他专业均以异地就业最多(如图1所示)。然而在贵阳国家大数据产业中心的带动下,西南民族地区急需信息、数据、网络、云建设等等专业人才,尤其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整合的创新人才,高校对此类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高校此类人才的培养尤为欠缺。

西南民族地区物产资源丰富,由于技术、教育和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故经济水平也落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究其根源,是西南民族地区因为人才匮乏,思想转换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也相对较低。一方面,因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平台低,创业环境相对欠佳,吸引不了外来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因专业发展受限,西南民族地区高校本土培养的人才大量外流。通过对贵州19所职业院校就业调查发现,贵州本土培养的人才多流向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如图2所示),造成经济贫困与人才、智力贫困的恶性循环。

(三)“学”与“用”偏离,致教育在扶贫中的转换力度弱

现代课程为了兼顾大多数地区的适应性而弱化了民族地区教育的针对性。因现代课程中的知识的“学”与民族地区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用”偏离,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成就普遍偏低。西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设力度弱,对地方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导致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的失衡。

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因而挫败了人们的教育热情。当下教育扶贫通过政府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要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都来参加培训。这类培训除了学费全免外,每人每天还有一定金额的交通费、食宿、误工补助。即便如此,愿意来参加培训的人还是不多。通过对贵州J县人社部门的调查发现,该县组织的就业培训计划分期从2015年2月一直持续到10月,根据报名类别开设不同的班级,每班40-50人,培训时间每期为15-30天不等,培训对象为16-50岁人员,而且要求女性要占有一定比例。培训项目有蓝梅种植、家畜饲养、拖拉机驾驶、电工、焊工、缝纫工、美容美发、中式烹饪、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摄影师等等,师资为中学老师或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在黔东南L县的同类培训中尽管加入了农村经济最新政策解读、信息收集、发布、分析方法、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应用服务、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流程与操作以及创业政策等内容。但是因没有专业的师资和实训基地,人们在结束培训后没有就业的条件和机会,还会因为培训耽误了农时,故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故效果也不佳。

推荐访问:互联网 脱贫 教育 转型 民族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