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11 14: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优秀范文】

 

 学科德育:

 “渗透”“融入” 还是“体现”

 摘要 提高德育实效性, 需要对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重新审视。

 就词源本身和现实德育问题来考察, 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均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这是导致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德育原本就存在于各学科之中, 学科教学应将德育“体现” 出来, 而不是“渗透” 或“融入”进去。

 关 键 词 德育; 学科教学; 德育渗透; 德育融入; 德育体现

 作者简介 刘慧,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泽龙,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 要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 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关系的定位与理解, 需要重新审视。

  一、 对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理性审视

 目前,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渗透” 或“融入”。“渗透”与“融入” 的本意何在? 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问题有哪些呢?

  (一)“渗透” 与“融入” 意在两物之交融

 “渗透” 一词产生于近现代, 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

 古代一般都将“渗” 和“漉” 连在一起表达意思。《说文》 曰:

 “渗, 下漉也。” [1]370“渗” 指液体向下滴流。

 而“透” 作为动词, 有两层意思:

 一是取跳跃之

 意。《说文新附》 曰:“透, 跳也。” [1]347 二是取穿过、 透过之意。《徐霞客游记· 游黄山记》 中有“渐渐透出”, 这里“透” 即为渐渐穿过的意思。《汉语大辞典》 中“渗透” 被解释为:

 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从某一方面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

 科技上, 将“渗透” 定义为:

 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 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

 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 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

 它强调的是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见, “渗” 是指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范围向另外一个区域范围慢慢进入, 而在此之前, 后面的区域范围并没有这一事物。“透” 是指某一事物穿过或跳过一个区域范围进入另一区域范围。“渗”“透” 意思接近, 两者连在一起使用, 意在强调两种不同事物通过运动而交融。

  从词源上来看, 按照《说文》 的解释,“融” 本义为冰雪等化为水(如“消融”), 引申指蒸汽升腾。“融” 又引申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水乳交融”。

 [1] 629“入” 本义为进来、 进去之意。《说文》 曰:

 入,内也。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 “融入” 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意是融合, 混入、 混合。

 一是指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 或者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物质。

 二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融合, 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 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

 在用于人的范畴时, 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

 由此来看, “融” 本身有两种涵义:

 一是指同一事物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化, 二是指不同事物合为一体。

 而“融入” 一词的基本涵义则完全倾向于后者, 即有形的或无形的两者的融合和彼此接纳。

  (二)

 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将“渗透” 与德育相连, 形成了“德育渗透” 之说。

 对德育渗透的界定, 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 如“所谓渗透性, 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灌输而言的, 是指结合教学、 管理等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并贯穿和渗透其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途径和原则” [2] , 如“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 依据德育与其它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察觉、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慢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3] , 等等。

 据此理解, 德育和学科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渗透是德育进入学科教学原则、 方式、 途径。

  德育融入是另一种对德育与学科教学关系的理解。

 如, 高校学科德育渗透要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 要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 要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 要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 要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4] 。

 在中小学, 德育融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最具代表性的比喻是“盐说”, 即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视为“盐与汤” 的关系,将德育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盐, 将学科教学比喻成汤。

 在日常生活中, 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但不能单独使用, 融在汤菜中, 方显汤菜之美味、 盐之价值。

 由此来启示教师, 要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这样教学才有意义。“德育是盐, 教学为汤” 这一比喻还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了两件事。

  由此可见, 无论是德育渗透, 还是德育融入, 都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两件事, 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德育并不在学科教学之中, 学科教学本身也没有德育之意。

 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实质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三)

 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之危害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带来教师认识上与行动上的误区, 是学校德育实效难以真正提高的症结所在。

 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 的,学科教学失去了 德育之魂而降为单纯的知识学习、 技能训练; 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 的, 一些教师心中、 眼中只有教材、 考试、 分数, 而没有了学生、 生命、 成长。

  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导致教师难以从源头上认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

 但为了完成三维课程目标, 教师还不得不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 生搬硬套、 牵强附会、 流于形式等现象广泛存在。

 从表面上看,教学中是有了 德育, 但实质还是一种“无教育的教学”。

 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元的存在, 一些教师对德育也难免不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

 面对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 教师已然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和实施德育渗透。

 教师会主观认为, 自己只要搞好自己教学就可以了。

  可见, 由于在根源上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所以造成现实中无论是采用“渗透” 还是“融入” 的方式, 都无法真正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德育依旧是德育, 学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教学, 育人与教书仍在两个维度下各自为战, 德育与学科教学难以逃脱“两张皮” 的命运。

  二、 学科德育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一体共在”

  赫尔巴特早就表达过“没有无教学的教育, 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麦克莱伦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 灌输、 建立条件反射等)

 是“教” 的“赝品”, 有道德性的“教” 才是“教” 的真品。

 可见, 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一

 体共在” 的, 而非外在生生“渗透” 进去。

  (一)

 学科中蕴含德育

 学科中蕴含德育元素, “文以载道” 充分说明了 这一点。

 如,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 在描述恩师给予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的同时, 还从侧面反映了 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

 又如,在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中, 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不怕困难、 刻苦钻研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再如, 音乐教材中《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等催人向上的歌曲, 不仅从正面介绍歌曲内容可以鼓舞人的斗志, 向人传递热爱祖国的信念, 而且从侧面介绍作者生平也是一次德育机会。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对艺术, 特别是音乐, 道德内容是其灵魂, 是其存在的意义。” 可见, 德育不是学科教学的“身外之物”, 而是其本身的“应有之物”。

  (二)

 德育应在学科教学中“体现” 出来

 既然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之物”, 那么学科教学中就应该将德育“体现” 出来。

 何谓“体现” ? 回到词源来看, “体” 本义指身体, 引申指手脚、 四肢, 如“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中的“四体” 即指人的两手两足。“体” 用作动词, 表示亲身体验、 实行, 如成语“身体力行” [5]。“现”在古代写作“见”, 本义为显现、 出现、 实现的意思。“现” 作动词时又有显露、 表现之意。“体现”, 谓本性表现于外, 引申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 比喻某一种事物自身内的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种契机下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由此看来, 所谓学科教学中体现德育, 就是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德育

 之本性、 德育之元素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

 可以说, 德育体现是对学科德育的真正回归和践行,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渗透或融入。

  三、 德育体现如何在学科教学实现

 学科德育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 将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 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挖掘出来, 自然地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 并促使学生感悟, 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

 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德育体现? 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在主体地位, 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运用其教育智慧“挖掘”“呈现”“促悟”。

  (一)

 教师要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 出来

 在教学中, 学科中的德育与学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显性存在的关系, 通常称之为显性德育; 二是蕴含在学科中的隐性关系, 通常称之为隐性德育。

 前者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 后者一般不直接与学科知识点挂钩, 而是蕴含于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知识价值观中。

 这就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 丰富的教学经验, 智慧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 将其挖掘出来。

 朱小蔓教授曾从学科分类角度, 将不同学科内容、 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 教学方式等所蕴含的道德资源做了 归纳与总结。

 [6]

 (二)

 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呈现” 出来

 仅仅将德育内容“挖掘” 出来, 还不足以使学科德育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挖掘” 之于“体现” 少了一个环节, 即“呈现”。

 也就是说, 教师在将学科德育的内容“挖掘” 出来之后, 还要使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呈现”或“表现” 出来。

 学科德育不止是“挖到”, 更是使之“现出”。

 也就是说,

 学科德育体现, 首先强调的是回到学科本身挖掘德育元素, 是一种内涵式德育; 同时, 还应注重将所挖掘出来的学科本有的德育显现、 实现出来,是一种过程式德育。

  这是学科德育的核心环节。

 教师在这里需从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上入手, 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 结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年级要求和学科自身特点将德育元素有层次、 有侧重点、 有系列地体现出来, 并贯穿教学始终。

  (三)

 教师要在学科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感悟”

  德育落脚于学生, 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德育, 并将道德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或激发、 促进了学生德性的成长, 才可以说学科德育真正体现出来了, 这样的德育才具有实效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 让学生做一个道德判断的主体, 促使学生悟出德育的真谛, 即“促悟”。

 怎样才能“促悟” 呢? 在这里, 教师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来进行。

 一方面, 在课堂与日常生活中, 教师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和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和对话, 引发学生对课本上问题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 在思考之后加以判断, 悟出相应的道德, 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躬行实践”,在活动中去细心感受和体会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 并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状态, 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我空间, 让学生在真诚谈论的道德问题上进行一种自发、 自觉的道德学习, 从而在感性层面上悟出道德。

  总之, 德育并不是从外界渗透进学科教学之中, 而是原本就存在于各学科之中。

 德育与各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 的, 教师教学不但要关注学

 科知识本身, 更要关注德育内容, 尤其是潜在的德育内容, 要积极主动深入挖掘、 分析德育内容, 并在教学过程中使之“体现” 出来。

 学科教学不能没有德育, 学科教学只有体现了德育, 才可能说真正完成了 自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章. 说文解字:

 下[M].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2] 刘德仿, 袁洪志, 李军.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J]. 中国高教研究, 2000(10):

 49-50.

  [3] 陈发军. 课堂德育渗透机制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 曹明, 吴恒仲. 高校学科德育渗透应注重五个“融入” [J]. 教育探索, 2012(11):

 128-129.

  [5] 张章. 说文解字:

 上[M].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66.

  [6] 朱小蔓. 对策与建议:

 2005—2006 年度教育热点、 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52.

  责任编辑/刘 烨

推荐访问: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 德育 渗透 融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