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试论《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创新

时间:2022-11-18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应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双语教学 项目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提高学生的外贸实践能力,不是停留在仅仅让学生掌握外贸实务的理论流程,而是增强外贸事务中的处理能力和操作技巧。作为面向外贸行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设计基于实际的外贸工作,并以外贸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外贸工作本身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从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习实训等方面都进行了适时的改革,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双语教学、自主学习、校企联动、网络辅助及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英语+经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不断适应不断升级的市场对高级外贸人才的需求。

一、课堂教学实行双语授课

《国际贸易实务》授课面对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扎实许多,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要求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用英语教学,达到学生既学习专业知识又增强英语技能的双重目的。使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课件基本是全英文的,中文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教学语言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60%的英语授课和40%的中文解释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听得懂教学语言、理解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习惯使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章,从而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

我们对于课程改革、专业改革的一些启发大都来源于真实的外贸工作,提炼实践教学内容,探索富有成效的实训教学方法,进而有效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突出“高职特色”,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验室设备的不断完善,随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对课程的资源构成、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考试方式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教学过程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更适应“重视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提升职业技能”的理念。

1.理论——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实践实训奠定牢固的基础。

理论以够用为标准,主要给学生介绍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理论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问题,为后面的交易磋商、签署合同、履行合同作理论的解释和支持。商品的品质数量及包装、价格术语及报价核算、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货款的支付、争议的预防与处理,对此进行系统介绍,为下一步实践实训奠定基础。

2.实践——强化实践与实训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是薄弱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专业技能训练。定期设立实训周,通过以业务过程中角色模拟、或通过计算机软件和企业实训基地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二,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通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等考试。第三,建立对口的实习基地。鼓励或安排学生在毕业前到专业对口的公司进行实习。

随着外贸方式的电子商务化,配合实践、实训教学,可将计算机引入到专业教学中,适当引进实用性的管理软件,如“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操作软件”、“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这样可以通过课程知识验证,解决实操中遇到的复杂业务问题。另外,作业实践中,应给学生预留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

3.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行任务项目分解法。

(1)内容整合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做到主次分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管理,国际货物买卖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弄清实务操作机理,分析和处理国际贸易业务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进出口贸易实践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和做法,做到与国际接轨。

该门课程的内容涉及了外贸的整个操作流程,环环相扣,互为影响。根据这一特点,重新设计课程内容,打破原有教材的顺序与内容,按照操作环节的先后顺序,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以“合同”这个总任务为主线,将整个《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进行模块划分。整个课程内容整合成签合同的准备工作、签署合同、合同管理三大模块,通过模块展示教学内容。

(2)任务项目分解

根据上述课程内容整合后的三大模块,分解为七大工作任务流程,即:基本理论——市场调研——寻求客户——交易洽谈——签署合同——履行合同——合同争议与解决。其中的重点问题是签署合同,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签署合同进行细分,分为十大合同条款:货物描述、数量、包装、价格、支付方式、运输、保险和索赔。

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讲授以基本理论为主线,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预先设计教学体系,有重点地、系统地讲授《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形成该课程的基本框架和思维方法。在课堂讲授中经常采用提问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布置作业、习题等形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虑到《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具有实际操作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为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推荐并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到广交会、外贸公司、工厂实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的描述或展示。案例中描述或展示的都是该课程教学的真实情景,案例中常常充满了疑难问题,充满了多个分析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可以通过个人分析,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归纳,达到对课程内容的消化提升。

3.互动教学法。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教与学互动。教师每堂课下课前布置下堂课要提问的问题和让学生课后预习下堂课的讲课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思考题,然后课下提问、讨论,教师可视问题的性质和难度采取个别提问或集体讨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4.专题报告与学术讲座。

邀请外贸企业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就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作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通过这些专题报告与学术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5.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强化教学效果。

6.利用软件模拟教学。

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外贸单证系统软件和国际结算软件,组织学生在实训中心上机模拟操作。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而且为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贸易实务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春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2]肖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9).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试论 实务 课堂 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