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时间:2022-11-17 13: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为满足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要求,针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探析。课程通过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完善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改革措施,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321-03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HU Mao-lin JIAN Shao-qing *

(School of Life Science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31)

Abstract To meet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talent of higher education,the teaching reform on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was explored to the question existing in its teaching process. Its teaching quality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through some specific measures of educational reform such as optimizing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mprehensive(or designing)experiment,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s,reforming the examination methods,and construct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Key words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及其饲料配制的科学。内容包括营养学与饲料学2个部分,主要涉及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生理及对各营养素的需求特点,以及配合饲料的原料特性、配方设计、加工工艺及配合饲料质量与安全控制[1]。该课程与生产实践结合比较紧密,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2]。随着本科教育改革的推进,将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相互结合,让本科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同时获得实践知识,是本科院校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教学中面临的一大挑战。课程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提高本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1 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内容交叉重叠与滞后

传统的水产养殖本科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成为水产类本科教学的最大问题,对传统的水产类本科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3]。

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理论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部分内容交叉重叠,如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与动物学、鱼类学的教学内容重叠,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的代谢与生物化学的内容重叠。此外,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新的研究成果、方法与技术不断出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有一些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观点仅在若干条件下才成立。比如饲料添加剂,随着标准的提高,原来能够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的,可能因为最新标准的颁布而不能使用。因此,及时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体现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学科消息,改变以往教学依靠教科书,知识滞后的局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时期水产动物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1.2 实验教学单调无创新

实验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前教师对实验的内容进行讲解,对实验操作过程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为学生进行解答。这种授课方式强调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操作之前就对试验过程了解。但是这种授课方式也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和自己动手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

部分学生对于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提不起兴趣,实验教学效果较差。传统的实验教学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学所设计的内容也显得单调,缺乏思考性和启发性,综合性不强,内容仍以测定饲料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等一些独立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与现代饲料企业关系紧密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3 其他问题

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讲”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信息量少、枯燥、呆板,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高校教学发展需要,迫切要求引进新的教学手段。此外,从考核目标和重点来看,只强调教学结果的传统考试方法不符合现代高等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如本课程传统的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20%)和期末成绩(70%)。这种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不能使学生的综合得分能力得到真实的体现,而且现代教育应当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是普通的教学实践活动,还需要通过网络这个巨大的媒介尽可能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教改前在网络教学有所不足,亟需加强。

2 教改措施探索

2.1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改前后学时数变化统计见表1。此教改措施避免教学课程模块之间缺乏衔接,同时防止安排的教学内容之间出现重叠,通过去重、去旧、精简、拓展、增新,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以适应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具体体现为:水产动物摄食、消化与吸收这章内容因与动物学、鱼类学知识重叠,改为学生自学;水产动物营养原理这章中涉及蛋白质、脂类、糖类的营养原理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程的内容重叠,因此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本章重点讲述维生素、矿物质、能量的相关内容,学时数降低;而水产动物配合饲料设计作为重点章节,增加学时数;补充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章节内容,通过布置小论文和课堂讨论的形式及时将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的新发展、新技术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2.2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实验教学改革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淡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方,逐渐改变教师为主导、学生听指挥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实验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方面[2]。调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所占的比例,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应变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尊重学生的创新观点和做法,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验教学各环节中,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实践动手能力[4]。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改革实施以前,实验教学安排大多按测定指标项目一个个孤立地进行;教改后将全课程的实验内容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科学合理安排实验的先后次序、时间和内容。以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实验内容为核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逐步开展相关实验,将本实验内容从8个独立的实验项目转变为3个综合性、设计性为主的实验项目,但是每个综合性实验项目都包含教改前多个实验项目内容(图1)。如教改后实验“配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品质管理的实践”就包括教改前6个实验项目,而且此实验包括与饲料企业的生产实习。通过教师与饲料企业开展的合作,开发新产品,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既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实习打好基础,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5]。

2.3 完善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组积极完善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改变以往以课堂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以往“要我学”的状态变为“我要学”的状态。教学手段结合前人的经验,主要采取“教—学—做”融合法、启发讨论教学法、引导式实验教学法[5]。

“教—学—做”融合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暖风机,以“做”为中心,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讲解的内容以问题方式先提出,然后再针对问题讲解和拓展相关内容,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生产现场,教师边讲边做,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讨论教学法,采用“教学讲授—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互动交流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结合教师板书,将以往枯燥、乏味的知识以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及提问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引导式实验教学法,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有针对性地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设计好实验项目,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实施中来。例如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与生产环节,教师预先给予一定引导,即制定配方设计原则、生产计划、准备相关材料和设备、组织生产加工、最后的质量评估等。

传统考试已不符合现代高等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课程组为适应考核方法改革的要求,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在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改变原来平时、期末成绩“三七开”的考核方式,扩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40%~50%),缩小期末考试比重(50%~60%)。将平时测验、课外作业、期中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讨论、网上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纳入到平时成绩评定中,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积累,而不是应付考试的功利性学习思维。

网络教学平台主要作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讲授、作业、讨论和实习”等教学环节进行支持或辅助,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使教学突破时空限制、使教材展示丰富生动,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跟踪与管理[4]。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支持下,课程组通过基本信息、教学资源、双向交流和管理等4个板块构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图2)。学生可通过此平台在课程初始阶段了解此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安排,在学习过程中可下载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双向交流版块可进行复习、测试、与教师交流等。

3 结语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以上岗工作必须能够用的应知应会为教学内容,通过以上教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南昌大学2009级、2010级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教师上课情况满意度平均提高20%,学生学习成绩稳定提高,特别是实验测评优秀率提高30%;2009级学生就业后企业回馈表明,毕业生进入饲料品质管理、检验、饲料销售等工作岗位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都有大幅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高校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组将在总结现有的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充实教学内容,及时注入新的科技知识,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深化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的教学改革,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

4 参考文献

[1] 王兴强,曹梅.“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产学研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6):87-88.

[2] 任洪涛.《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1):56-57.

[3] 杨道兵,陶鹏,杨秀芹.水产类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2,8(8):64-67

[4] 袁文业,彭惠茹,张洪亮,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及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478-482.

[5] 张永正,施振宁,方美娟.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12):47-49.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水产 饲料 探讨 实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