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经济数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时间:2022-11-18 18: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种科学精神无法靠强制灌输,只能在自主中产生,在发现中体验.“问题式”教学就是让学习者置身于“问题”之中,使“学习”、“任务”和“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教学;问题设置;问题延伸

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在于为其养成科学的精神,而这种科学精神无法靠强制灌输,只能在自主中产生,在发现中体验.“问题式”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让学习者置身于“问题”之中,使“学习”和“任务”、“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问题”教学法的特点

在教学任务上,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获得经验和学习知识,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并在学习期间参与社会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解决问题时,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是学生,教师还是处于辅导地位.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的独立研究和作业为基本方法,教师的传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都配合学生的研究而进行.

在教学过程上,从问题开始,或通过分析资料提出假设,进行推导与实验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性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搞好独立研究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而教学的准备、教师的指导都要为学生的研究服务.

二、“问题”教学法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财经系科的数学教学始终步履维艰,课时常被压缩,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水平参差不齐,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距甚远.但他们大多具备财经专业应有的细心和责任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扬长避短,从经济活动的实例中导出问题,从量的侧面对某些本质特征进行抽象化、形式化、模型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它们进行研究,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价值的认识,进而认识到数学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激励学习的内部动力.始终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有限到无限,从宏观到微观,由感知到感悟”的理念,并最终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三、“问题”教学法在“边际分析”中的运用课例

1.问题的设置广度与深度兼备

例 某煤矿的可变要素X与产量Y的生产函数关系为Y=-X3+2X2-7X12.

请问:(1)该矿生产合理阶段的投入量X的范围.

(2)从何时起,随着可变资源投入量X的增加,煤产量虽然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却降低了?

(3)PX=5,PY=12是使纯收入最大的资源X的最佳投入量.假若你是老板,请问:你该如何解决?

2.由上述题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如何体现生产的合理性?

(2)从数学角度又是如何理解“煤产量虽然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却降低了”这句话?

(3)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有哪些?

(4)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每名学生都有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允许每一名学生随时都可以提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学生的共同探讨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下:

(1)对函数求导,得Y′=MP=-3X2+4X-712.令MP=0,求得X1=76.

(2)找出该问题的生产合理阶段:利用MP=AP,即-3X2+4X-712=YX,解得X2=0,X3=1.当1

(3)找出生产合理与否的分界点:即数学中的二阶导数的应用.由D(MP)=0,即-3X2+4X-712′=0,解得X=23.

(4)找出纯收入最大的条件:即MP=PXPY.

通过问题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更要激发学生“深度”思维意识,并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扩充,由此更好地掌握经济学中的生产三阶段原理:

第一阶段:EP>1,即MP>AP,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资源X引起MP变化大于AP,增加可变资源X投入,产量Y可继续增加,是生产不合理阶段.其中在MP的最高点处分界(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求分界点),随可变资源X的增加,产量Y的增加率先增后减.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MP,AP<0,总产量在下降,为生产不合理阶段.

4.归纳总结拓展问题

(1)导数的数量意义、几何意义、经济意义、物理意义.

(2)经济中的边际与弹性你是如何理解的?

(3)“资源边际费用均等问题”,“资源边际收益均等问题”又如何解决?

四、问题教学法的延伸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问”的习惯,把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求知的重要任务.我所任教的会计班,经济数学是考查科目,我采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方式,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评分,难度最高、最有创造性,且能让同学们深思的问题就得高分.

在经济数学新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构造趣味化的课堂教学观,扎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使学生成为“理解”和“发现”客观世界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在参与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具有探究心;“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启发”认知冲突,大力发掘创造潜能;“点拨”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引导”问题定向,在自主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总之,要使问题充满教学过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教学法 浅谈 学中 经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