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个体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27 1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比较2组抢救效果;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时间、急救全程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状况;成功转运例数、急救过程确诊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时间、急救全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心理状态轻于对照组(P<0.05)。成功转运例数、急救过程确诊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在AMI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急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个体化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危重,可威胁其生命安全[1],良好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是抢救AMI患者生命的关键。个体化护理是一种根据不同患者需求采取差异化护理以满足患者需求,契合其生理、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的护理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个体化护理在AMI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8岁~79岁,平均年龄(59.91±2.6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h~5h,平均(2.11±1.25)h;前间壁心肌梗死15例,下壁梗死12例,前壁心肌梗死10例,其他6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7岁~79岁,平均年龄(59.25±2.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h~5h,平均(2.09±1.45)h;前间壁心肌梗死16例,下壁梗死12例,前壁心肌梗死10例,其他5例。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具体如下:①出诊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出诊方案,在接到呼叫电话之后快速简明了解病情和迅速出车,主动联系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并给予现场急救指导。②心理护理。多数AMI患者病情危急,加上剧烈疼痛,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使其出现消极紧张情绪。需给予患者安抚,通过语言、肢体语言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使其安心,积极配合治疗。③急救护理。在急救过程保持安静,嘱咐患者绝对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给予药物缓解疼痛,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积极配合治疗。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确保准确穿刺,减轻患者痛苦。④转运护理。病情稳定后转至医院治疗,在转运之前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工作,同时通知相关病区医护人员做好准备。转运过程需确保患者平躺,避免体位移动;保持静脉通路畅通,保持呼吸通畅;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抢救效果;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时间、急救全程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状况;成功转运例数、急救过程确诊率。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抢救成功,生命体征稳定;有效:症状改善,需进一步进行监护和治疗,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行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抢救效果比较观察组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干预前后焦虑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2组焦虑心理状态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心理状态轻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时间、急救全程时间比较观察组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时间、急救全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4 2组成功转运例数、急救过程确诊率比较观察组成功转运例数、急救过程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AMI病死率高,预后差,救治效果与院前急救之间关系密切,患者在入院前病死率高达50%左右,因此,需做好院前急诊急救,以抢救患者生命。但与此同时,院前急诊护理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良好的院前急诊护理可在短时间内出车,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紧张情绪,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通过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建立静脉通路等可预防并发症发生;转运护理可确保患者安全入住医院接受后续治疗[3]。传统的院前急诊护理缺乏人文关怀,未充分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和疾病认知,不利于其配合度的提高。而个体化护理中注重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精神状态,根据其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在出诊过程中注意联系家属询问患者病情并进行现场急救指导,转运前充分告知转运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可提高患者和家属知情权,有助于提高其配合度及抢救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时间、急救全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焦虑心理状态轻于对照组,成功转运例数、急救过程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個体化护理在AMI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急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关家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43-146

帅雪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1):96-97

丁海静.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6,22(5):859-861

推荐访问:护理 个体化 心肌梗死 急诊 患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