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地沟油”变身“新能源”

时间:2022-11-23 1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就在“地沟油”因危害餐桌安全而成为国内社会公害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地沟油在别人眼里却可以“飞上天”。

有媒体报道,上海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航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绿铭将为荷兰皇家航空提供由地沟油等废弃油转化成的“0号生物柴油”1万多吨。7月中旬左右,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油将开始“飞天之旅”,在通过报关等手续后,这些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带回去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以供飞机使用。

不过在7月11日,荷兰SkyNRG航空燃料公司执行董事迪尔克·克罗内迈耶证实,该公司目前尚未与中国任何企业签订购买俗称“地沟油”的餐厨余油的协议,但有可能在2个月内发出首笔2000吨订单。克罗内迈耶介绍说,该公司制取生物燃料的“地沟油”是指煎炸后的食用废油脂,在回收阶段污染较小,与中国广义的“地沟油”有一定差别。

地沟油不上桌,那就让它们上天

在地沟油因危害餐桌安全而成为举国公害的语境下,荷兰航空用地沟油提炼航空生物煤油的消息令很多人振奋。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荷兰航空就来我国采购样品,提出从山东青岛带走20吨地沟油样品回去试用。

正如许多网友所津津乐道的:如果废弃地沟油“上天”,能实现大规模推广,岂不是地沟再无油可捞,从而断了地沟油“上桌”的后路。道理固然如此,但现实或许依然纠结。

一方面,荷兰航空进口的并非原始态的地沟油,而是以地沟油提炼的生物柴油,而从生物柴油到航空生物煤油需要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我国尚不具备后期加工能力;另一方面,与“无本万利”的收油“游击队”相比,生物柴油处置企业收购原料的价格不具吸引力,正规企业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即使加工出来能“上天”的废弃油,生产成本也会很高昂。

目前,上海具有地沟油处置资质的企业仅有两家,而过去几年,这两家具有地沟油处置资质的企业因回收不到废弃油而发愁,上海绿铭在此前7年的时间里,还一直因收不到足量的“地沟油”而处于半开工状态。

“地沟油”变身“航空油”

航空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大来源之一。目前,全球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据全球排放量的2%到3%,每吨航空煤油的使用会产生3吨的二氧化碳,以阿姆斯特丹到纽约的航线为例,每飞一次,要使用60吨的飞行燃油。

全球生物燃料界围绕着航天用油做了很多的尝试,但是,飞机需要特定的燃油,标准的生物柴油和乙醇只能用于路面交通,并不适合飞机。

目前,“绿化”飞机燃油大致有着三种方式:一些公司正在研制如何将木材、玉米干草和麦秆等物质中的蔗糖转化,变成类似于飞行燃油的能源;另一些公司则在研究将煤高温液化,变成可用于飞机的碳氢化合物的合成燃料;还有像SkyNRG这样的公司,专攻植物油的转化。

在荷兰,餐馆和食品店都有着较为规范的回收系统,一般剩余的厨后菜油会采集起来循环使用,作为家畜饲料添加,或进行分解,或制为生物燃料。于此同时,家庭的厨后菜油却一般倒入垃圾桶或冲入厕所,从来没有回收利用过。

这个“空白”被SkyNRG公司发现。

“我们觉得,烧菜剩下的油是可持续的原料,但现在循环使用率还很低。”荷兰皇家航空旗下的SkyNRG公司经理德克·克罗内梅杰说。他们认为,这些用过的食用植物油应该更多循环使用,如果处理得好,可以成为很好的生物燃料原料。作为荷兰皇家航空旗下的公司,他们自然想到用这些油驱动飞机。

从去年开始,skyNRC公司已经在中国积极寻找废弃油原材料的供应,且对来自中国很多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非常满意。目前公司主要关注中国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比较多、食用油消费量高,废弃油的产量也相对较多。除了中国,公司还从北美以及欧洲其他国家进口废弃油原材料。

荷兰航空并不是唯一一家将废弃油“飞上天”的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英国已有航空公司尝试了将动物油脂转化为航空燃油,并进行了试航;201 1年,英国汤姆森航空公司也尝试将飞机其中一个引擎中的燃料,改变成废弃油处理成的燃料油,实现了试航成功;2012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也开始执飞洲际航线。

“地沟油”燃料能走多远?

早前,SkyNRG公司在声明中曾介绍,使用“地沟油”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对生物多样性和食品供应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小”。

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生物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比化石燃料更糟。

但是,因为不用重新生产作物,就免去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加上这又是本地取油,所以交通方面产生的碳排放也很少,这些都使得“地沟油”燃料,相对传统的化石燃料减排60%-80%,今后还可以增加到90%。

生物燃料对环境的破坏一直是其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

此前,棕榈油转换的生物燃料技术已经被证实是可行的,但是,棕榈油的生产已经对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的森林和人类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将其转为飞行燃料,可能会加重这种破坏。

维珍公司曾在伦敦到阿姆斯特丹飞行航线上使用了5%的生物燃料,但光一趟飞行就需要15万个椰子。

在这种情况下,“地沟油”燃料的使用效率成为它的优势。生物柴油同样是将植物油转化为燃油,但它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和普通柴油混合使用,最终的混合燃料中,往往只能带有20%,甚至5%的生物柴油。但经过加氢处理,废弃的“地沟油”可以100%地替代石化燃料。

中航协副秘书长柴海波认为,如果地沟油能被用到价值更高,利用率也更高的领域,餐馆也许会更愿意把它卖给加工企业,而不会重新流回餐桌。

在他看来,地沟油转化成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既可以进行废物再利用,还可以产生清洁能源,“在将来的大趋势中,清洁能源、生物能源,都是好的发展方向。”同时,柴海波也表达了他的担忧,“如果‘地沟油’转化成的航油比传统航油贵出很多的话,不知道它的实用性和市场化进程会变得怎样。”

实际上,柴海波的担忧也正是企业对“地沟油”再利用的最大阻碍。地沟油回收的价格偏高,再加上生产工艺以及运输成本,最终的产品价格与市场上普通的矿物燃油相比,并没有竞争力。

以今年1月份为例,地沟油指导价已达到4300多元/吨,如此高价甚至会让正规处置企业望而却步。

业内人士称,以收购价4500元/吨计算,加上辅料成本、加工成本、设备折旧、水电气等,一吨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约8800元,而当时0号柴油的批发价则只要8500多元/吨,生物柴油的优势并不明显,导致出厂价上不去,始终维持在6000元-7000元/吨。

而今年以来,航空燃油价格又数次下跌,6月份的燃油价格比今年第一季度高峰水平下降了20%,6月末114.2美元/每桶的燃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1%。

荷兰航空曾表示,由于原料成本和技术问题,该公司的这种“地沟油”转化的航空燃油的价格是普通飞机燃油的3倍多。“我们意识到这是很昂贵的,也是因为这项技术还很新,处理成本尤其高,”德克说,因为价格原因,目前荷航采取了50%地沟油燃料,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但将在一两年后使用100%“地沟油”燃料。

如今,荷兰航空进口大量的废弃油原料,和合作方共同努力降低成本,但成本也仍在传统燃油之上。

对于国内航企是否能用得上“地沟航空油”,业内人士并不乐观。

“我真不知道多久后国内航空公司会用上这种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主任林伯强曾说,这种油成本过高,航空公司不会为了循环利用资源而增加自身成本。

不过,在德克看来,出于经济原因考虑,世界上很多航空公司还没有使用生物燃料的意识,不过,他们正在与中国航空、南方航空等中国的航空公司讨论,这些公司,对“地沟油”燃料技术都表示“有很大的兴趣”。

购油启示录

“不让地沟油上桌,那就让它们上天吧!”——这是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喊出了人们对地沟油处理的期望和愿景。

不过,中国地沟油“被迫出口”并不应该成为一件让我们高兴的事情,相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并从中受到启示。

据了解,荷兰航空从中国购买的,并不是原始的地沟油,而是地沟油经过初级加工而形成的“0号生物柴油”。目前我国已有不少环保公司能将废弃油处理成“0号生物柴油”供船舶、汽车等使用,但将“0号生物柴油”升级为供飞机使用的航空生物煤油,需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要求很高,我国技术并不成熟。

我国一直到现在,还不掌握这种转化技术,这也是中国的地沟油要想转化为航空生物煤油,必须出口的原因。可以想象,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公司将受制于国外公司,出口的价格和数量也难以获得保障。因此,拥有自己的转化技术,对地沟油的升级处理不依赖出口,才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占据主动权、拥有话语权的唯一途径。

目前我国在厨余垃圾的处理和使用方面只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等法规和指导意见,并没有完善的国家级法律,从而导致对非法收购、加工、使用地沟油的现象没有形成有威慑的打击和惩罚;而且,我国在地沟油问题的处理方面还停留于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到现在也没有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而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就从源头控制厨余垃圾,根本不给地沟油露面的机会。

有网友建议,应借鉴国外经验,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法规来打击地沟油的非法收购,让“游击队”不敢收油,从源头就控制住地沟油。

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北京等各地纷纷开始了新尝试。例如,对废弃油的产生和回收进行“全程监控”,在餐馆后厨安装摄像头,为储油桶装上GPS设备等,借以减少废弃油“入地沟”再“上桌”的可能性。

但是,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解决“地沟油”需多管齐下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有调查机构称,中国每年有450万吨地沟油,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地沟油储备国,市场潜力巨大。

地沟油难题由来已久,政府部门在治理方面也是煞费苦心。公安部门曾在全国轰轰烈烈严打地沟油,卫生部门曾在全国征得700多个地沟油检测法,反复筛选之后竟均不能作为地沟油的有效判别手段;上海、北京等地纷纷开始新尝试,譬如对废弃油的产生和回收进行“全程监控”,在餐馆后厨安装摄像头,为储油桶装上GPS,同时明令禁止散装食用油销售,减少地沟油“上桌”的可能。但是,地沟油难题并未由此得到根治。

地沟油在层层围追堵截下依然能“逃生”,其源头在于收油市场的混乱,正规企业因顾及加工成本,收价低而收不到,收油“游击队”因出价高可以“垄断”一方。正如有专家指出的,最关键的是源头管控,保障正规生物柴油转化企业的原料供应。迫于这种无奈现实,其实可以考虑对地沟油进行垄断回收经营,即一个地区成立一家或几家具有垄断l生质的回收加工企业,对饭店餐厨垃圾和地沟油实行垄断回收并由政府定价。

一方面,在相关法律上,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均为依法特许经营,将地沟油和餐厨垃圾纳入其中并无不妥。另一方面,国外如荷兰,都是政府资助企业收集地沟油,因此不需要承担高昂收集成本。这正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与落实,也为行政主导垄断回收地沟油提供了依据。再者,减少碳排放、开发新能源,也需要政策予以扶助和保护。

(本刊综合整理)

推荐访问:新能源 变身 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