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肠肿瘤的内镜诊治

时间:2022-11-20 15: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变英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内镜“恩德斯”奖获得者;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小肠、大肠和食道静脉曲张治疗学组委员;中国胃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理事、消化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消化分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为高。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大肠肿瘤,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大肠癌发生的关键。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诊断大肠癌唯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内镜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不但提高了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同时还可以达到内科治愈的效果,使大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下面就目前大肠镜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现状做一介绍。

大肠镜在诊断方面的分类

一、无痛肠镜肠镜检查过程中, 给予患者镇静麻醉剂,进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依从性好,插镜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缩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易为患者接受。

二、放大内镜除具有普通肠镜观察及取活检的功能外,在肠镜前端置有一个放大装置,使被观察病变部位的腺管开口放大40~100倍。通过对大肠腺管开口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黏膜癌或黏膜下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判断内镜下黏膜切除后肿瘤残留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色素内镜 又叫染色内镜,指通过各种途径(口服、直接喷洒、注射)将色素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周围正常黏膜对比更加明显,从而利于病变确认,提高活检准确性。

四、超声内镜具有普通肠镜和超声功能,不仅可显示黏膜面及黏膜以下各层组织的变化,还可根据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判断癌的浸润深度,同时可判断有无淋巴结的转移。

大肠镜在治疗方面的现状

一、氩离子高频电凝固治疗(APC) 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凝固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特殊装置将氩气离子化, 传导高频电流至靶组织产生热效应, 从而达到治疗效果。APC治疗时, 只需将探头伸出内镜头端至息肉上方0.3-1.0 cm,根据息肉的大小适量施以氩离子凝固治疗,由于氩气流是散发的,因而可产生轴向及侧向凝固,凝固次数视息肉的大小、部位而定,一般以内镜下整个息肉灼除为止。

二、圈套高频电治疗技术内镜下的良性肿瘤,<0.5cm带蒂/无蒂息肉可用活检钳钳除;0.5cm带蒂/无蒂息肉用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离基底部0.1cm时,电灼切除;≤1cm无蒂或广基扁平息肉用高频电凝切除。>1cm广基息肉,先用1:10000肾上腺素溶液注射息肉基底部,使局部黏膜发白肿胀后,用圈套器套紧电切。

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是一种既可取得“全瘤”组织,又可治疗大肠恶性肿瘤的内镜方法,包括双钳道法和透明帽吸引法。双钳道法是在双钳道内镜的一侧钳道送把持钳,一侧钳道送圈套器;透明帽法是将合适的透明帽固定于胃镜前端,并将圈套器安装在帽槽内。

四、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指在肿瘤边缘正常黏膜处切开后,从黏膜下层直接剥离,是一次性全病灶切除的方法。适用于大的病灶及伴溃疡瘢痕的病变。首先在距病灶3-5mm正常黏膜烧灼出白点标志出病灶范围,再通过局部注射甘油果糖+亚甲蓝+肾上腺素,使病灶隆起,用IT型电刀切割病灶并辅以钝性分离,沿黏膜下层将病灶与正常组织完全分离并切割。

五、尼龙绳套扎术 对于大肠广基隆起型息肉、黏膜下小平滑肌瘤、纤维瘤及小于1cm的类癌,可选用尼龙绳套扎术。经钳道插入尼龙圈推送器, 伸出原先安置上的尼龙圈, 套住息肉根部,确定圈套位置合适后, 向腔内提起后缓慢收紧,至线圈结扎上部息肉发绀即可。

六、金属钛夹止血术 以上各种大肠肿瘤的治疗方法均不可避免的存在出血、穿孔风险,采用金属钛夹缝和创面,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总之,通过肠镜检查可以提高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率,结合内镜下治疗可以提高大肠肿瘤的生存率。大肠镜诊疗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需重视大肠镜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建议:要做到早期诊断,病人必须要在无症状期就诊并接受相关检查,即使病人自觉身体无任何不适,如果年龄超过40岁也应每年检查一次肠镜。虽然人们对肠镜检查的接受程度较差,但对早期大肠癌的检出意义重大。因为肠镜是发现和确诊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唯一手段。

推荐访问:大肠 诊治 肿瘤